典型案例 肝硬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莉[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来势凶猛,死亡率高,尤其是急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如处理不当,就会危及生命,在临床中,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快速、准确果断地给病人最有效的处理及预见性的护理,显得极为重要。
现就我科2005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19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25-68岁,出血量950-2000ml,,入院时已发生失血性休克6例,在积极抢救与有效护理下,24h出血停止11例,48h出血停止4例,2例转外科手术,1例自动出院。
2. 急救与护理方法2.1 急救措施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休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由于急性大量出血,常呈失血性休克状态,迅速补充血容量是纠正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路输血、输液,另一路应用降门压药物,同时配血输血,急查血常规,尽量输新鲜血,防止库血中氨含量过高,诱发肝性脑病,同时防止输液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心衰等并发症。
备好急救药品与物品,如止血药物,双气囊三腔管,负压吸引器等,以备抢救急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给予平卧位,抬高低肢,休克患者抬高头胸20o C 角,抬高低肢30o C角,呕血时头偏向一侧,及时去除口腔及鼻周围血迹,防止血液吸入气管导致窒息而死亡。
上消化道大出血,多存在低氧血症,可诱发出血,应给氧气吸入〔2-4l/min〕。
2.2 预见性护理2.2.1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1〕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并详细记录,条件允许可给心电监护。
蔡红春等[2]说明,失血性休克当补液量到达失血量的60%-70%时,门脉压力〔PVP〕及肝脏供血〔HBF〕已经恢复原来水平,持续补液可以导致PVP与HBF的持续增加而引起再次出血。
细节护理在3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运用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发生,多因细节引起,细节决定人的安危,决定医护职业的成败。
肝硬化晚期可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病突然,出血量大,常诱发出血性休克,并发窒息,肝性脑病,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临床上如何及时落实抢救措施,做好抢救中的细节护理很重要,本文就细节护理在3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的运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晚期硬化患者共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其中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28~70岁,临床以呕血为主,多伴有便血,1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放弃治疗,其余31例经积极抢救,精心细致护理,病情稳定出院。
2 细节护理2.1 避免体位变换后再出血的细节护理2.1.1 入院前做好床单元的准备,床上垫褥疮气垫,头部、臀下垫一次性中单。
2.1.2 绝对卧床休息,头偏一侧,休克时,头脚抬高10~15°。
2.1.3 大出血时,患者软弱无力,血压不稳定,轻度活动如翻身、起身漱口、更换床单等均可使血压升压1.3~2.7kpa,导致出血加重或反复出血[1],因此,应绝对卧床,严格限制搬动,被血污染的床单可暂时用中单遮盖,待病情稳定后再给予更换。
特别注意大呕血时可能窒息,协助清除口鼻血液。
2.2 抢救治疗中的细节。
2.2.1 静脉穿刺前准备:静脉穿刺针头型号的选择,静脉输液是抢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其中1~2条为输血、输液中,选择8~9号针头(最好为留置针),以满足快速输液、输血的需要,1条静脉通道(最好为留置针)为持续泵注降门脉压药物。
选择5~6号针头以减轻穿刺针对血管的拉伤,血管选择近心端的静脉。
2.2.2 静脉穿刺时采用负压进针。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对血管内壁压力降低,静脉穿刺时因血液压力低而不能快速回血,表现为穿刺成功后针尾部看不到回血。
为避免护士见不到回血盲目向血管内进针导致穿刺失败,可采用负压进针法,即用止血钳自穿刺针与输液者连接上方夹闭输液管而形成负压。
典型案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呼吸消化科隋斌
基本资料48床王惠华女性49岁主诉:黑便4小时入院时间:2012--11--30
检查:生命体征:T:36.2℃,P:88次/分,R:18次/分,BP:90/60mmHg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差,贫血貌、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半年前胃镜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CT示肝硬化、脾大、心腔及大血管腔内密度广泛减低、少量腹水。
既往史: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病史半年余,肝硬化失代偿期半年,曾有黑便病史。
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有、血反应:无、药
物过敏史:无。
现病史:患者4小时无明显诱因解黑便一次,量约300ml,成形,伴头晕、心悸,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失血性贫血
诊疗计化:向家属告知病情,下达病危通知书。
禁食、心电监护、吸氧、记尿量。
止血、补液、护肝等支持对症治疗。
所用药物奥曲肽、耐信、
氨甲环酸天晴甘美
一、【护理问题】血容量不足--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有关
【目标】病人能维持充足的体液量
【措施】1.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心理护理、健康宣教。
二、【护理问题】有窒息的危险—与大量呕血,血液误吸入气管或阻塞气道有关。
【目标】病人呼吸道通畅、无窒息发生。
【措施】1.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床边备齐抢救物品。
3.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谨惕窒息发生。
【评价】10—13患者出院未发生
三、【护理问题】体液过多--与出血后低蛋白血症有关
【目标】能叙述腹水的主要原因、腹胀身体舒适度增加。
【措施】1.多卧床休息,避免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2.观察腹水的消长,准确记录尿量。
3.遵医嘱给予输血浆、白蛋白、利尿剂应用等。
4.健康宣教。
【评价】11.29 24h尿量2000ml. 12.3 24h尿量2200ml以上。
四、【护理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引起食
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目标】病人能描述营养不良的原因,遵循饮食计划,保证营养物品种和数量的摄入。
【措施】1.健康教育。
2.根据饮食治疗原则、病人饮食爱好,共同制定符合治疗的饮食计划。
3.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
4.经常评估病
人的饮食状况,体重和实验室指标。
【评价】1.患者能遵循饮食计划。
2.机体需要量得到满足。
五、【护理问题】有感染加重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发感染有关。
【目标】病人体温在正常范围。
【措施】1.监测体温变化。
2.物理降温、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3.做好基
础护理室内安静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床铺清导管护理口腔护理。
【评价】12-2以后体温正常至出院
六、【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目标】获得足够休息,活动耐力逐渐增加。
【措施1加强基础护理2.安全护理。
3.生活护理。
【评价】12.1 病人可坐起,能自己进食。
12.5 病人可在家人协助下床边活动
并发症护理:①肝性脑病
【目标】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异常,积极配合医生救治。
【措施】1.加强病房巡视,细心观察,及早识别病情变化2.避免诱发因素3.饮食指导4.健康宣教
【评价】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肝性脑病。
并发症护理:②肝肾综合症
【目标】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异常,积极配合医生救治。
【措施】1.加强病房巡视,细心观察,及早识别病情变化2.准确记录尿量。
3.
定期复查肾功能。
【评价】患者未发生肝肾综合症。
出院指导疾病指导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