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多铁性及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51 KB
- 文档页数:3
龙源期刊网
我国多铁性材料及原型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者:Mary
来源:《今日电子》2013年第06期
多铁性材料同时具有铁电、(反)铁磁等多种铁性有序,由于其独特的磁电耦合效应,在新型磁电传感、高性能信息存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日,中国科大李晓光教授研究组成员董思宁博士后研究员、殷月伟助理研究员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多铁性新材料探索方面,董思宁博士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李建奇研究员研究组合作,设计并合成出一种具有室温多铁性的Bi4.2K0.8Fe2O9+6单晶纳米带新材料,该材料同构于高温超导体材料Bi2Sr2CaCu2O8+6,具有不同于过去已知多铁性材料的结构特点。
该晶体在c轴方向上由结构上类似铁酸铋的钙钛矿层和绝缘性好的盐岩层交替排列而成,所以具有天然的磁电介电超品格结构,并在室温下表现出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
这种新型结构的多铁性纳米材料可能有助于构建微型磁电器件。
在多铁性原型器件研发方面,殷月伟博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李奇教授研究组、纳布拉斯卡大学的E.Y.Tsymbal教授研究组等合作,设计并制备了基于多铁性界面磁电耦合的La0.7SF0.3MnO3/La0.5Ca0.5MnO3/BaTiO3/La0.7Sr0.3MnO3隧道结,通过改变BaTiO3
势垒层的铁电极化方向,可以调控处于铁磁金属反铁磁绝缘相界处的La0.5Ca0.5MnO3的空穴浓度,使其发生金属绝缘体转变,从而显著调控铁电隧道结的隧穿参数,使得隧穿磁电阻效应提高近两个数量级。
同时,该器件由于铁磁、铁电的共存而表现出四重阻态特征,能够极大地提高非易失的存储密度。
此工作可能有助于非硅基电子器件性能的增强和改善。
铁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铁磁材料是指具有铁磁性质的材料,是目前材料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铁磁材料具有磁饱和强度高、磁导率大、磁滞回线窄、磁耦合系数大、良好的磁导性和电导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磁头、磁盘、电机、变压器和磁耦合器等领域。
一、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是通过材料的物化特性来描述的。
首先,铁磁材料的饱和磁场强度高,即当外加磁场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材料的磁化强度将达到磁饱和,此时材料将不能再被磁化。
其次,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即当外加磁场强度加大或减小时,磁性材料的磁化强度也将随之增大或减小,并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效应所对应的曲线就称为磁滞回线。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意味着材料具有更为稳定的磁性能。
除此之外,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大,即材料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所呈现出的磁场强度与磁化强度之间的比值大,这种比值所决定的参数就是材料的磁导率。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大,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电感器、磁头、磁盘等领域。
二、铁磁材料的制备技术铁磁材料的制备技术是关系到铁磁材料性质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工业上生产的铁磁材料主要是硅钢板和铁氧体材料。
硅钢板是利用钢材的磁带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制备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硅、碳和少量杂质,因为硅元素的加入使得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对硅钢板的表面进行绝缘处理能够降低铁磁材料的涡流损耗。
而铁氧体则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相对较新的制备技术,其通过利用磁性离子、氧元素和非磁性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良好铁磁性能的复合材料,铁氧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因为要求材料形貌规整、纯度高、结晶致密,所以需要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设备。
三、铁磁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展望铁磁材料目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到电磁、电力、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等领域。
电磁领域中,铁磁材料主要应用于制作电动机、磁耦合器、变压器、发电机、电子继电器等电力设备,这些设备的重要部件均选用了具有铁磁性能的材料,用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题目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题目:激光熔覆WC/Co-Cr合金涂层的制备及其滑动磨损性能研究大型装配式凸轮轴数控装配机床的设计与仿真Fe-Cr-Ni-Mo-Ti型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时效行为和激光焊接行为研究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Cu-T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稀土掺杂ZnO薄膜和YAG荧光陶瓷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的研究Fe基金属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非晶态氧化锆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无刷直流电机无磁链环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四象限运行基于电机互馈平台的船舶推进电机控制研究汽车电子机械制动执行系统容错控制研究商用车变速箱的可靠性研究天然气发动机模拟电感负载全线控电动汽车状态估计与牵引力控制注射液杂质检测机夹持输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钛表面硅烷化明胶凝胶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面向产品的喷涂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性能分析研究基于双向伺服力反馈的节气门控制系统研究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采用WIFI通信的目标定位与检视系统北衙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氮气对DC-P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的影响及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研究第一性原理研究InSe纳米管和In4Se3-x单晶的结构、电子结构和热电性质三价稀土离子掺杂SrTiO_3陶瓷结构、低温介电及磁性质研究静电纳米电子机械系统的半线性椭圆型方程解的研究氧化铟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提高酱油残渣中蛋白质利用率的研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R&D投入与绩效实证研究3003/8090及5056/AZ91复层铸锭结合界面研究车用高强度钢板的氧化脱碳研究纳米TiO_2改性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制备及摩擦行为研究硅晶体低损伤磨削砂轮的研制钒在高锰钢中的扩散模型及对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数控自动弯刀机的研究与设计有机硅改性PU/DCPDE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漂珠/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及压缩性能的研究石墨烯纳米片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和场发射性质研究磁电双层复合结构输出信号的研究卟啉石墨烯非共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测定3C-SiC纳米颗粒水溶胶发光性质的研究碳纳米管/铁钴/聚苯胺复合对电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石墨烯复合纳米LiMn0.8Fe0.2PO4和FeF3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纳米铁酸锌(ZnFe_2O_4)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透明氧化锌/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在不锈钢片基板上合成碳纳米线圈及其场发射形貌可控CeO_2纳米结构的水热法合成和光学性能还原氧化石墨及其与PTFE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BaTi_2O_5铁电薄膜及性能研究单相多铁性材料的制备及磁电性能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与导热性能的研究。
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磁性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它是将普通材料与磁性材料相结合,通过制备工艺来调控材料的性能,使其在磁场中表现出特殊的性质。
一、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和热压法。
溶胶-凝胶法是靠溶胶的制备和凝胶的成型方法制备复合材料,能够实现材料微观结构的均匀分布;沉淀法是将溶液中的离子通过化学反应沉淀成微小的颗粒,然后再烧结成块体材料;热压法则是采用高温和高压的方法将不同材料热压在一起。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研究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磁性复合材料的性能调控磁性复合材料的性能调控是指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和材料成分来调整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力学性能等特性。
其中,磁性是最为关键的性能之一。
1. 磁场调控磁场调控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向复合材料施加不同强度和方向的外加磁场,可以改变材料内部的磁化状态。
这种方法可以使材料的磁气泡在不同的区域分布,从而调整磁性能。
2. 组分调控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相关。
通过调整组分的种类和比例,可以改变复合材料的性能。
例如,在纳米颗粒和磁性介质之间加入非磁性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抗磁化损耗能力。
3. 微观结构调控利用不同的制备工艺,可以调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改变其性能。
例如,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磁性复合材料具有均匀的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强其磁性能。
三、磁性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磁性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涉及到多个领域。
1. 磁性传感器利用磁性复合材料具有的磁性能,可以制备各种类型的磁性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对磁场的变化敏感,并能够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可广泛应用于磁场测量、导航、医学等领域。
2. 磁性储存材料磁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储存性能,可用于制备磁性记录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储存密度和较快的读写速度,是发展高性能磁存储技术的重要基础。
磁电复合材料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及器件设计磁电复合材料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及器件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磁电复合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磁电复合材料具有同时具备磁性和电性的性质,能够在磁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非常特殊的性能,因此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装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磁电复合材料,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对磁电复合材料的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
该方法可以模拟材料在磁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各种物理效应,如磁电耦合效应、应力和形变的耦合效应等。
在磁电复合材料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中,首先需要建立材料的数学模型。
对于磁电复合材料,可以采用经验模型或物理模型来描述材料的磁电行为。
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将材料的数学模型离散化,将材料分为小的单元,并建立相应的方程组。
最后,通过求解方程组,可以得到材料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的应力、形变、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等相关参数。
磁电复合材料的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不仅可以揭示材料的物理特性,还可以为磁电复合材料器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例如,在传感器领域,磁电复合材料的多场耦合行为可以用来设计出更加灵敏和可靠的传感器。
在能量转换和储能装置领域,磁电复合材料的多场耦合行为可以用来设计出更高效的装置,实现能量的高效转换和储存。
除了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研究人员还通过实验验证了磁电复合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实验也为进一步优化磁电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开发新型磁电复合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总之,磁电复合材料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是研究磁电复合材料特性和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材料的数学模型,预测材料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的行为,并为磁电复合材料器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随着对磁电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突破在未来实现综上所述,磁电复合材料的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是研究该类材料特性和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题目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题目:激光熔覆WC/Co—Cr合金涂层的制备及其滑动磨损性能研究大型装配式凸轮轴数控装配机床的设计与仿真Fe—Cr—Ni-Mo—Ti型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时效行为和激光焊接行为研究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Cu—T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稀土掺杂ZnO薄膜和YAG荧光陶瓷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的研究Fe基金属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非晶态氧化锆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无刷直流电机无磁链环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四象限运行基于电机互馈平台的船舶推进电机控制研究汽车电子机械制动执行系统容错控制研究商用车变速箱的可靠性研究天然气发动机模拟电感负载全线控电动汽车状态估计与牵引力控制注射液杂质检测机夹持输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钛表面硅烷化明胶凝胶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面向产品的喷涂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性能分析研究基于双向伺服力反馈的节气门控制系统研究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采用WIFI通信的目标定位与检视系统北衙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氮气对DC—P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的影响及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研究第一性原理研究InSe纳米管和In4Se3—x单晶的结构、电子结构和热电性质三价稀土离子掺杂SrTiO_3陶瓷结构、低温介电及磁性质研究静电纳米电子机械系统的半线性椭圆型方程解的研究氧化铟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提高酱油残渣中蛋白质利用率的研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R&D投入与绩效实证研究3003/8090及5056/AZ91复层铸锭结合界面研究车用高强度钢板的氧化脱碳研究纳米TiO_2改性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制备及摩擦行为研究硅晶体低损伤磨削砂轮的研制钒在高锰钢中的扩散模型及对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数控自动弯刀机的研究与设计有机硅改性PU/DCPDE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漂珠/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及压缩性能的研究石墨烯纳米片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和场发射性质研究磁电双层复合结构输出信号的研究卟啉石墨烯非共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测定3C—SiC纳米颗粒水溶胶发光性质的研究碳纳米管/铁钴/聚苯胺复合对电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石墨烯复合纳米LiMn0.8Fe0。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单一性能的材料很难满足新型器件对材料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制备具有多重性能的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当今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铁电材料具有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效应、声光效应等一系列重要的特性,广泛应用在铁电存储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领域。
铁磁材料则具有磁致伸缩、磁滞现象等特性,是另外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磁记录、滤波器、传感器等领域。
如果一种材料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两种性能,无疑给传统器件的设计提供一个更大的自由度。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它是由铁电相和铁磁相复合而成的具有磁电转换功能的新型材料,除了具有单一材料的各种性能外,由于电极化和磁化之间的耦合作用,还会出现新的性能——磁电效应。
自从Suchtelen等人于1972年制备了第一种铁电/铁磁复合材料块材(bulk composite)以来,各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具有磁电效应的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工作。
铁电/铁磁复合薄膜材料(thin film composite)最近也已经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
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和制备工艺的改善,铁电/铁磁复合材料表现出的性能也越来越好,这在传感器、微位移器、反馈系统以及微波领域、高密度信息存储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如今,铁电/铁磁复合材料以其独有的特性,在微波领域、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流测量、宽波段磁探测、磁场感应器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尤其是微波器件、高压电输送系统中电磁泄露的精确测量方面有很突出的优点。
此外,由于其滞回曲线呈现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容易用在记录介质上。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各国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中铁电/铁磁复合材料采用双层结构,对铁电层施加电场(电压)时,铁电层由于压电效应发生形状改变,应变通过层间应力传递到铁磁层,由于磁致伸缩的逆效应,铁磁层的磁化强度将发生改变。
《两种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磁电耦合效应》篇一两种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磁电耦合效应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铁磁/铁电复合薄膜材料在微电子器件和传感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铁磁材料和铁电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磁学和电学性质,两者的结合产生的复合材料能够具有丰富的物理特性,包括磁电耦合效应。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两种不同结构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的磁电耦合效应。
二、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的概述铁磁/铁电复合薄膜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它结合了铁磁材料和铁电材料的特性。
铁磁材料具有磁性,而铁电材料则具有电性。
当这两种材料以特定的方式结合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即磁电耦合效应。
这种效应在微电子器件和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两种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质本文选取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进行研究,分别是多层膜结构和纳米颗粒复合结构。
多层膜结构由交替堆叠的铁磁层和铁电层组成,而纳米颗粒复合结构则是在铁电基底上均匀分布着铁磁纳米颗粒。
这两种结构的复合薄膜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对于磁电耦合效应的影响也不同。
四、两种结构下的磁电耦合效应分析(一)多层膜结构的磁电耦合效应多层膜结构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磁电耦合效应。
当外加磁场时,铁磁层会产生磁化,从而改变薄膜的电阻和电容等电学性质。
同时,由于铁电层的存在,外加电场也会影响薄膜的磁学性质。
这种相互影响导致了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
(二)纳米颗粒复合结构的磁电耦合效应与多层膜结构相比,纳米颗粒复合结构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在磁电耦合效应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由于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这种结构的薄膜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表现出更强的磁电耦合效应。
此外,纳米颗粒的分布和大小对薄膜的磁电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两种不同结构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这两种结构的薄膜都表现出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
多层膜结构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表现出稳定的磁电响应,而纳米颗粒复合结构则表现出更强的磁电耦合效应。
《两种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磁电耦合效应》篇一两种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磁电耦合效应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铁磁/铁电复合薄膜因其在传感器、换能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重视。
该类材料中铁磁(FM)和铁电(FE)两种特性相耦合的现象被称为磁电耦合效应(ME耦合效应),这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两种不同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的磁电耦合效应,分析其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的磁电耦合效应1. 铁磁材料与铁电材料简介铁磁材料和铁电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铁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磁饱和强度,而铁电材料则具有自发的电极化现象。
当这两种材料结合形成复合薄膜时,其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
2. 磁电耦合效应的原理在铁磁/铁电复合薄膜中,磁电耦合效应是指通过外加磁场改变薄膜的极化状态,或者通过外加电场改变薄膜的磁化状态。
这种磁电相互作用是由于薄膜中的铁磁相和铁电相在结构上的耦合导致的。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复合薄膜的微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磁电耦合性能。
三、两种不同类型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的磁电耦合效应研究1. 第一种类型:自组装铁磁/铁电复合薄膜该类复合薄膜通常通过分子或原子自组装技术实现,通过调节膜的微观结构来提高磁电耦合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磁场下,该类薄膜具有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可应用于传感器、换能器等领域。
2. 第二种类型:多层次结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多层次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薄膜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增强其磁电耦合性能。
通过调整各层材料的厚度、成分和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磁电响应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该类薄膜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结论与展望本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铁磁/铁电复合薄膜的磁电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类型的复合薄膜均具有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且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CoFe_2O_4/P(VDF-TrFE)磁电复合材料性能研究多铁性复合材料特别是兼具铁电和铁磁性的磁电复合材料,其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磁电效应,因此在微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柔性聚合物基磁电复合材料很好的中和了无机陶瓷与聚合物材料的优点,比如陶瓷的高压电与介电值,聚合物.的柔性以及高击穿场强等。
本文采用具有高压电值(d31~20 pC/N)的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作为磁电复合材料的压电相,高饱和磁致伸缩系数的铁酸钴CoFe204(CFO)作为铁磁相,分别采用2-2型层状复合和0-3型核-壳结构颗粒复合两种不同的连通方式制备了P(VDF-TrFE)聚合物基磁电复合膜,利用XRD、SEM、铁电测试仪、宽频介电谱仪和VSM对复合膜的晶相、组成成分、显微结构、铁电性能、介电性能、铁磁性能和磁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衬底上旋涂制备了CFO薄膜,发现在旋涂9层,700℃的退火温度下,CFO薄膜具有较好的磁性能。
将CFO薄膜与P(VDF-TrFE)复合,采用275 NMV/m电场极化后,P(VDF-TrFE)层表现出本征铁电体特征;此外,发现极化后的CFO/P(VDF-TrFE)薄膜的磁化强度增大,这是因为极化电场导致了薄膜磁各向异性的变化,说明薄膜中存在强磁电耦合。
最后对复合薄膜的磁电电压系数(αE31)进行理论拟合,发现当界面耦合系数k为0.5时,可以得到508.5mV/cm·Oe的大的磁电耦合系数。
2)以P(VDF-TrFE)为基体,分别添加纯CFO、CFO@BT和CFO@BT@PDA纳米颗粒,制备了三种0-3型复合磁电薄膜。
与添加纯CFO的薄膜相比,填充CFO@BT@PDA 的薄膜表现出增强的介电、铁电与铁磁(FM)特性。
尤其是CFO@BT@PDA/P(VDF-TrFE)薄膜,在低频(10-1Hz)下介电常数(εr)达到了85.7;在75MV/m的电场下,最大极化值(Pm)达到了49.5μC/c.m2;在5MV/m的电场下110℃油浴中极化30min,发现极化后复合薄膜饱和磁化值(Ms)由52.1emu/g增大到了61.7emu/g,从而说明了磁电复合膜具有强的磁电耦合效应。
单相多铁性及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单相多铁性及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材料学的发展,单相多铁性材料及磁电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
单相多铁性材料具备多种功能,如同时具有铁磁、铁电和多铁性等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磁电复合材料能够将磁性和电性完美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单相多铁性及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单相多铁性材料
1. 单相多铁性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单相多铁性材料是指在同一相中同时存在铁磁性和铁电性的材料。
它具有多种功能,如由于磁场的改变而产生的电极化效应(磁电耦合效应)、由于外加电场的改变而引起的磁化效应(电磁耦合效应)等特性。
单相多铁性材料在信息存储、传感器、磁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单相多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目前,用于制备单相多铁性材料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化学物理复合法。
其中,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燃烧法等;物理法主要包括分子束外延、磁控溅射和离子束辐照等;化学物理复合法主要包括溶胶燃烧法和机械合金化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3. 单相多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单相多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合成及表征: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制备方法,成功
合成了多种单相多铁性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例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铁磁性和铁电性同时具备的材料具有良好
的结晶性和稳定性。
(2)多铁性机制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揭示单相
多铁性材料的多铁性机制。
例如,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多铁性材料的多铁性机制与晶格畸变和电子结构密切相关。
(3)功能调控与应用:通过调控材料的组分、结构和纳米尺
度的界面效应等手段,实现单相多铁性材料的功能调控。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控制磁场和电场的作用,实现了对多铁性材料的多功能调控。
第二部分:磁电复合材料
1. 磁电复合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磁电复合材料是指由磁性材料和电性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既具有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又具有电性材料的电特性,能够将磁性和电性完美结合,产生磁-电效应。
磁电复合材料在传感器、能量转换、数据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目前,用于制备磁电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等。
其中,固相法主要包括浸渍法、烧结法和热压法等;液相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气相法主要包括化
学气相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3. 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合成及表征: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制备方法,成功
合成了多种磁电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例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磁电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磁电性能和稳定性。
(2)磁电耦合机制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揭示了磁电复合材料的磁电耦合机制。
例如,通过研究发现,磁电效应与磁场和电场的大小及方向密切相关。
(3)应用研究: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实现了对磁电复合材料的功能调控,并在能量转换、数据存储等领域展示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结论:
单相多铁性材料及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优化制备方法、深入研究材料的多铁性机制和磁电耦合机制,以及实现对材料功能的调控,能够促进单相多铁性材料及磁电复合材料的发展,并推动其在信息存储、传感器、能量转换等领域的应用
综上所述,单相多铁性材料及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如热压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可以合成出具有优良磁电性能和稳定性的磁电复合材料。
在磁电耦合机制的研究方面,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揭示了磁电复合材料的磁电耦合机制,为其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调控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实现对磁电复合材料功能的调控,可以拓展其在能量转换、数据存储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单相多铁性材料及磁电复合材料,有望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