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1H与4M1E(三现主义)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什么是4M1E法?4M1E法指Manpower(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简称人、机、料、法,告诉我们工作中充分考虑人、机、料、法四个方面因素,通常还要包含1E:Environments(环境),故合称4M1E法。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机、料、法、环现场管理五大要素。
作为IPQC,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用这样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产品的不良到底是人的原因,机器的原因,物料的原因,因材料的改变,因供应商的改变而造成的产品不稳定,操作方法/工艺方法的原因,以及工作环境湿度、温度、光照等造成的影响。
所谓人(Man),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
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
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领导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
那么,作为检验员,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对待所有人。
机(Machine),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
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有些产品的质量就是机器决定的。
料(Material),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
法(Method),顾名思义,方法\技术。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
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
特性要因图的理解与使用
所需依据的原则:
1.用事实与数据说话. .
2.全面预防.
3.全因素、全过程的控制.
4.依据PDCA循环突破现状予以改善.
5.层层分解、重点管理.
特性要因图:
对于结果与原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工程鱼骨图或因果图.它为1952年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所发明,又称“石川图”.
作法:
•4M1E法:(人、机、料、法、环境)
•5W1H法:(What、Where、When、Who、Why、How)
•创造性思考法:希望点例举法、缺点列举法、特性列案法.
•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严禁批评、自由奔放.
•系统图法:依因果关系组合排列,作成问题点系统图.。
一、三直三现主义三直三现主义最早出现于日本的《现场管理者》一书,其中心思想是:马上现场、马上现品、马上现象。
在生产现场,每天都会发生许多问题,如生产不良品过多,发生工伤事故、混装货物等。
遇到这些事情,生产主管首先要做的是去看现场,向相关人员调查事情发生的原因。
如果生产主管只是坐在会议室里听班组长的汇报,那么是制定不出好的对策的。
因为班组长的汇报不可能是全面的,有时甚至会遗漏重大的要点,没有说到关键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生产主管的思路和判断出现偏差。
生产主管的正确做法是在听取汇报的同时,马上到现场,看现场,这样就能了解事情的大致情况,可以马上对事情进行处理。
二、5W2H法“5W2H法”是如何抓住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面对问题时的思路。
(一)5W内容(1)Why----------为什么(2)What-------------什么事(3)Where-------------哪里(4)When--------------什么时候(5)Who----------------什么人(二)2H内容(1)How-------------------如何(2)How Much---------------成本(或代价)多少利用5W2H,生产主管对生产现场中任何一个需要改善的问题都可以找到思路。
(三)5W2H自问的顺序及内容(一)定义所谓目视管理法,是指用直观的方法揭示管理状况和作业方法,让全体员工能够用眼睛看出工作的进展状况是否正常,并迅速地进行判断和提出对策的方法。
(二)目视管理的作用1、明确管理内容,迅速传递信息在生产现场,生产主管所要管理、传达的事项无非是产量(P)、品质(Q)、成本(C)、交期(D)、安全(S)、士气(M)这六大活动项目。
目视管理指利用图表显示六大活动项目的目标值、实绩、差异,以及单位产出(每单位人工小时产出)、单位耗用量(每批产品或每个产品所消耗的材料费、劳务费)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造纸工作者,作为一名合格的造纸车间的生产管理者,是否知道什么叫做生产效率?是否知道生产效率包含哪些内容?是否懂得如何计算生产效率?是否懂得通过生产效率的计算找出问题所在和潜力所在?是否懂得策划和制定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目标?是否知道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以上问题:首先,生产效率反映的是一个综合效率,具体包括:时间效率(有效作业率)、计划效率(目标值)、设备效率(运转率)、产量效率(抄造率和成品率)、质量效率(适用性)、成本效率(所有消耗)、环境效率(5S标准)、经营效率、安全效率(事故率)、环保效率(合法性)等。
并与人、机、料、法、环、测等六大因素以及5M1E、5W2H1E、4M1E六何分析法和PDCA工作方法有关。
所谓5W1H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方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5W1H分析法对象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现在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的行不行?目的产品生产用什么生产标准和原料?为什么要用这个标准和原料?有没有别的标准和原料?到底应该用什么标准和原料?这是决定适用性应该考虑的,换个标准和原料行不行?场所备品备件或原材料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供方场所应该考虑的,换个场地行不行?时间和程序例如:现在这个技改或者检修计划在什么时候干?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这个技改或者检修计划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这是选择停机时间或生产效率应该考虑的,换个时间应不行?人员现在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技能又不够,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效率或质量就有起色了。
培训讲义
(一)什么是5W1H?
(1)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2)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3)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4)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5)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6)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二)5W1H法的应用程序
例:检查原产品的合理性
(1)为什么(why)?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响声?为什么停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产品的制造要经过这么多环节?为什么非做不可?
(2)做什么(What)?
条件是什么?哪一部分工作要做?目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与什么有关系?功能是什么?规范是什么?工作对象是什么?
(3)谁(who)?
谁来办最方便?谁会生产?谁可以办?谁是顾客?谁被忽略了?谁是决策人?谁会受益?
(4)何时(when)?
何时要完成?何时安装?何时销售?何时是最佳营业时间?何时工作人员容易疲劳?何时产量最高?何时完成最为时宜?需要几天才算合理?
(5)何地(where)?
何地最适宜某物生长?何处生产最经济?从何处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作销售点?安装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何地有资源?
(6)怎样(How to)?
怎样做省力?怎样做最快?怎样做效率最高?怎样改进?怎样得到?怎样避免失败?怎样求发展?怎样增加销路?怎样达到效率?怎样才能使产品
更加美观大方?怎样使产品用起来方便?
(三)4M1E法
(1)什么是4M1E法?
4M1E法指: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Method(方法),简称人、机、物、法,告诉我们工作中充分考虑人、机、物、法四个方面因素;通常还要包含
1E:Environments(环境),故合称4M1E法。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机、物、法、环现场管理五大要素。
(2)现场管理五大要素(4M1E)分析
人(Man),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
管理者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
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
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
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
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
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机(Machine),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
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及提升品质的最好的工具。
物(Material),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
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
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
不论你在那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
当然,你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法(Method),方法\技术。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
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
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
环(Environments),指环境。
对于某些产品(电脑、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比如:食品行业对环境也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产品的卫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现在对工业制造企业也有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引进。
5S运动也是企业对环境提高要求的具体表现。
生产现场的环境,有可能对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员工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又怎么能安心工作呢?所以,环境是生产现场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