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件制程品质控制
- 格式:pptx
- 大小:70.86 KB
- 文档页数:6
1. 目的规范注塑件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作业,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确保合理的库存量。
2. 适用范围注塑车间、外协加工商、仓库3. 职责3.1、PMC部负责编制注塑件生产计划及下达,跟踪、监督生产计划的实施。
控制合理的库存量;3.2、注塑车间、外协加工商负责注塑件按计划生产,杜绝超计划生产:3.3、品管部负责注塑件制程的巡检,最终入库前的品质检测;3.4、仓库负责合格注塑件,按计划数量入库。
4.内容:4.1、计划的控制4.1.1、PMC计划主管接到国贸部的《生产任务通知单》《客户BOM清单》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塑生产计划单》编制及下达;4.1.2、计划员根据生产量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计算生产用原料:100-2000模,按产品重量+2%;2001模以上,按产品重量+1%;透明色原料,在1000模以下,按毛重+3%;1001-2000模,按毛重+2%;2001模以上,按产品重量+1%;4.1.3、生产量根据订单量放余量,在10000只以内放2%,10000只以上内1.5%,20000只以上放1%。
电镀、喷漆件在10000只以内放5%,10000只以上内3%,20000只以上放1%。
4.2、生产过程的控制4.2.1、注塑车间根据生产需要,按《注塑成型工艺卡》,《注塑机操作规范》,等工艺规程。
安排组织生产4.2.2、配料/加料过程控制(1)依照PMC部开出的《注塑生产计划单》中的领用材料数量从原料仓领出原料和色粉并进行确认后方可以生产,必要时可通过注塑IPQC加以确认。
(2)原料及色粉的配料必须严格依照塑料色粉编号及配方进行配料作业,同时须做好物料标识与保管。
(3)需要进行干燥处理的物料必须预先进行干燥处理,具体须按《干燥料斗操作指引》及相关工艺要求进行。
同时应做好干燥料斗的及时清洗及生产余料的回收工作。
(4)不同料质的水口,胶头须严格分类后进行粉碎作业,尽量做到不同颜色的粉碎使用不同的粉碎机,以防止混料产生。
德信诚培训网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注塑部生产制程控制管理制度品质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人人有责”,优质的产品是生产制造和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全体员工必须提高品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并做好各项工作。
1.产品开啤时,经调机技术员调试送检,经品质人员确认OK ,方可批量生产。
2. 操作员在开面前必须向品质人员或管理人员问清楚产品的品质要求,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严禁在没有生产品质标准的情况下开机。
3. 新员工或员工转班,转岗时,领班/组长、品检人员必须向操作员讲清楚产品质量标准,加工要求及包装规范。
4. 操作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操作和控制产品质量,不得将不合格品流入成品箱及下一道工序。
5. 生产过程中,注塑操作员、技术员、领班,应认真仔细检察产品质量(如:外观、结构、颜色)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6. 操作员必须对产品进行自检,每隔30分钟或1小时对照一下首件样品,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7. 全自动产品必须分进段装袋,每隔2小时装袋一次,写上标签,经品检抽检OK ,加盖生产印章,方可进入包装组包装。
如果包装组再次抽检合格品达不到95%,将退回生产现场,由操作员,重工再包装入库。
8.生产中如果发现不良部品,应立即隔离,并标识清楚,处理OK 后再生产。
9. 修剪水口时应小心操作,水口剪平,勿剪伤或啤伤产品,如需压边,用力不能过大,防止压环产品。
10. 因工作失职,造成产品重工,由相关责任人自行处理。
11. 认真努力学习塑胶产品质量标准,加工要求,做到单一反三,触类旁通,积极参加品质培训,和操作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文件编号版 本生效日期页 码版次批准审核拟制PL/2:□回收 份□回收 份日期:□回收 份□回收 份日期:□回收 份□回收 份日期:□回收 份□回收 份日期:□回收 份□回收 份日期:□回收 份□回收 份日期:□回收 份□回收 份日期:文件编号5.2.1 注塑送样:注塑开机生产送首件时,注塑领班需首先对待送检品的每穴之外观、结构结合工程图面和标准样品进行确认,确认OK后方可开《首件检验记录表》予IPQC进行检验确认,送检时需送检两模样品,一模用于高温检测,一模用于全项目检测。
同时注意在填写送检报表时品名不可写错。
5.2.2 首件品检测:3.2 品管负责对注塑产品的首件检验、巡检及最终检验作业;签收:含部门代码/份数回收:记录回收数量修订内容5.2.2.2 在正式检验时首先针对产品的结构结合工程图面和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确认后再对外观和相关尺寸参照《产品检验标准》和依据工程图面进行检测,首件合格及时通知注塑开机生产,首件不合格亦需及时知会注塑改善再行送样检测。
3.3 注塑负责对品管检验工作的配合及异常的处理。
4 职责:3.1 注塑负责对首件的送样作业; 3.1.5 相关检验标准或原材料变更时。
3.2取样3.2.1正式生产或异常修模后,经生产确认OK后而送检的连续3-5模产品。
3.3首件确认项目和数量3.3.1 对样: 3-5模3.3.2 外观: 3-5模3.3.3重点尺寸: 3-5模5.2.2.1品管接到注塑送检品后首先与注塑领班取一模,一同做高温检测(LCP材料),若通过再对另一模产品进行全部项目的检验(包括外观、结构、尺寸、组装效果等);高温检测不过则知会注塑改善后重新送样。
3.1.4 停机后重新开机时;5.1 异常分类:5.1.1 致命异常:包括断pin堵孔、装错模、结构不良、粘模、翘曲变形(高温前和高温后)、高温起泡、缺胶等;5.1.2 重大异常:孔内毛边、贴板面毛边、其它面毛边过大等;。
5.1.3 轻微不良:超出《产品检验标准》不大,对组装和使用无影响的不良,即可勉强接收的。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标题: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注塑车间是制造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质量控制流程的严谨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原料检验、注塑成型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包装和出厂检验。
一、原料检验1.1 确认原料的质量标准: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原料的材质、颜色、硬度等质量标准。
1.2 检查原料外观:检查原料是否有异物、色差、气泡等缺陷。
1.3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对原料进行拉伸、弯曲等物理性能测试,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二、注塑成型过程控制2.1 确定注塑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注塑工艺参数,包括注塑温度、压力、速度等。
2.2 进行模具调试:对模具进行调试,确保产品尺寸、外观等符合标准。
2.3 监控注塑过程:实时监控注塑过程,及时调整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三、产品检测3.1 外观检测:对产品外观进行检测,包括色差、气泡、划痕等。
3.2 尺寸检测:对产品尺寸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尺寸符合标准。
3.3 功能性能测试:对产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保产品功能正常。
四、包装4.1 确定包装方式: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要求,确定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等。
4.2 包装检验:对包装进行检验,确保包装完整、无损坏。
4.3 标识标签:在包装上标注产品信息、生产日期、批次号等标识标签。
五、出厂检验5.1 抽检产品:对部分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5.2 检查文件齐全:检查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包装清单等文件是否齐全。
5.3 审核出厂:经过质量部门审核,确认产品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厂。
结论:注塑车间的质量控制流程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控制流程,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对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有所帮助。
注塑厂品质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注塑厂品质部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品质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利益,制定的标准和规定。
第二条品质部主要职责是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产品检验、质量控制、质量改善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品质部应当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改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和公司标准。
第四条品质部应当建立健全的品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品质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品质部组织结构包括品质部主管、品质工程师、品质检验员等岗位。
第六条品质部主管负责统筹和协调品质管理工作,制定品质目标和计划。
第七条品质工程师负责产品质量控制、质量改善等工作,协助品质部主管做好品质管理工作。
第八条品质检验员负责产品的检验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九条品质部主管应当负责品质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提升,确保品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条品质工程师应当负责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善工作,做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品质检验员应当负责产品的检验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二条品质部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
第十三条品质部应当做好产品设计阶段的品质控制工作,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客户要求和公司标准。
第十四条品质部应当做好原材料采购阶段的品质控制工作,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要求。
第十五条品质部应当做好生产过程控制工作,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第十六条品质部应当做好成品检验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七条品质部应当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按照公司标准和客户要求进行品质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品质部应当做好产品检验和记录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品质部应当建立质量改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简介注塑厂是生产注塑制品的企业,为确保产品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避免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注塑厂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品质管控程序。
本文将介绍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流程概述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立制程品质管制团队2.制定品质标准和规范3.控制注塑制程参数4.进行实时过程监控和记录5.分析不良品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6.持续改进详细步骤1. 设立制程品质管制团队注塑厂应设立一支专门负责制程品质管制的团队,该团队由质量主管或品质经理带领,成员包括注塑工程师、质检员、操作工等。
团队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管理、执行和改进制程品质管控程序。
2. 制定品质标准和规范制定注塑制程的品质标准和规范是制程品质管制的基础。
该标准和规范应包括产品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和相关行业标准。
制定过程中应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确认和审查。
3. 控制注塑制程参数注塑制程参数是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制程品质管制中,注塑厂需根据产品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关键的制程参数,并进行监控和调整。
常见的注塑制程参数包括注射速度、保压时间、注射温度、模具温度等。
通过控制这些参数,可以保证产品的尺寸、外观和物理性能稳定可靠。
4. 进行实时过程监控和记录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制程品质问题,注塑厂需要进行实时的过程监控和记录。
这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和工艺参数监控系统实现。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在线检测来对关键指标进行监控。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各个过程的关键参数和过程数据,以便进行问题追溯和分析。
5. 分析不良品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当出现不良品时,注塑厂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原因分析可以包括质量报告分析、问题追溯、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根据不良品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例如调整制程参数、培训操作工、维修设备等。
注塑管理制度
是针对注塑制造过程中的管理实施的规定和流程,旨在确保注塑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是一个注塑管理制度的例子:
1. 质量管理
-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并保持正确的存储和使用。
- 对注塑机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实施产品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 记录所有质量问题和不合格产品,并采取纠正措施。
2. 生产计划与控制
- 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和时间,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 确定注塑机的参数和工艺参数,以达到所需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追踪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3. 工艺改进与优化
- 定期评估和改进注塑工艺,寻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方法。
- 管理和利用注塑工艺参数数据库,以便于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实施。
4. 设备管理
-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注塑机的基本信息、使用记录和维护情况。
-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对注塑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和操作注塑机,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员工培训和质量意识提升
-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注塑制造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 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
- 定期进行质量培训和交流,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通过实施注塑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注塑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文件制修订记录建立和维护本程序确保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以保证这些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并对其进行持续不断地改进。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工序控制。
3.0权责3.1生产部:3.1.1确保本部门生产活动按作业指导书/规程及相关的质量文件进行操作,部门中的人员负责按要求进行作业,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3.1.2生产计划的实施、协调,对过程之质量控制,负责样件制作、试生产及各生产过程的实施。
3.2售后部门负责产品的交付后的售后服务活动;3.3质量部负责按照相关检验规范进行质量控制检验;3.4仓储部门负责备货及帐务记录;4.0程序要求4.1生产准备阶段4.1.1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作业办法》负责生产的作业准备,品质部负责检验和试验的作业准备。
4.1.1.1 生产作业准备A、物料:a)生产线根据《周生产计划》提前开出《领料单》给仓库,《领料单》上必须写清楚产品型号规格和数量。
b)仓库管理员按领料单上开出的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进行配料发货,并进行确认、签名,配好料后将领料单及时返回生产部。
c)物料员将仓库发出的物料、半成品确认正确后拉至生产线备料区,领班按产品BOM和领料单再次对材料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确认。
d)物料员负责将各物料发放到各生产机台/工位;B、设备:a)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工装、计量器具的技术状态,必须满足零件、产品质量的要求及工艺规程中的规定。
b)生产现场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详见《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c)生产设备由试模&设备部按规定的要求每日执行点检动作,记录于《每日保养维护记录》中,详见《设备控制程序》。
d)模具按《模具年度保养维护计划》的要求执行模具的维保动作,详见《顾客财产控制》。
C、机台工艺参数a.注塑:试模&设备部每日确认工艺参数并记录于《注塑成型工艺表》中,并悬挂于注塑机台边;b.移印&装配:每日确认设备的工艺参数,并记录于《每日保养维护记录》中;D、作业指导书:a)生产过程所有工序都应编写成文件,如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等并处于受控状态。
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一、引言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注塑厂在各类制造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注塑工艺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家电、汽车、电子等。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制品的品质成为了注塑厂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注塑厂制程简介1.注塑原理注塑是通过加热塑料原料,使之熔融后,利用高压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所需形状的制品。
2.制程步骤注塑制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设备调试、模具安装、注射成型、冷却固化、脱模和成品检验。
3.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1)空焊:检查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等参数,提高焊接质量。
(2)假焊:增加焊接时间,提高焊接温度,确保焊接饱满。
(3)冷焊:调整回风炉温度,确保锡膏完全熔化。
(4)桥接:规范操作,避免零件脚短路。
(5)错件、缺件:加强物料管理,确保物料正确、齐全。
(6)极性反向、零件倒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装配技能。
(7)零件偏位:优化模具设计,提高制品精度。
(8)锡垫损伤:定期检查锡垫,及时更换损坏部分。
三、制程品质管制程序1.原材料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环节。
2.设备及模具检查: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精度;定期保养模具,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3.制程参数控制:严格控制注射速度、温度、压力等参数,保证制品质量。
4.成品检验:对制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合格品率达到要求。
5.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制品进行分类、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同类问题。
四、制程品质改进措施1.人员培训: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2.设备升级:引进先进的注塑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工艺优化: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不良品率。
4.环境改善:提高生产环境清洁度,减少杂质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五、结论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是保证制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实施严格的品质控制措施,加强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注塑厂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客户信任。
1目的建立本公司质量检验作业流程及管制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范围适用于注塑业务单元,过程、成品品质管控。
3职责3.1生产:负责产品调试,操作方法指导,产品包装执行。
3.2品质:负责首件确认、过程控制、记录、标识和不良隔离、追溯.信息反馈与跟进. 3.3技术:负责技术不良分析与改善对策提升技术服务。
3.4 工模:负责不良模具的修理达到有效与提报验证。
4首件检验4.1注塑技术员(调试)在批量生产前将修模,换模,换料,仃机后开产调试稳定工艺的产品,进行自检合格的整模样品交给IPQC检验员确认,(IPQC检验员应提前参与)。
4.2、IPQC检验员根据《生产计划表》确认物料、规格是否与要求一致,并依据《来料检验标准》,对该整模首样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则在首件样品上贴检验标识,交还送检人,由送检人将首件样品放置在生产机台上,此样品,作为生产过程的检验依据,检验员在《QC 检验报表》上注明检验结果,并通知车间生产。
4.3、检验不合格,则将不合格内容记录于《QC检验报表》上,连同首件样品一起交还送检人,送检人应对不良进行调整,自检合格后重新送检。
5过程控制5.1检验员应对产品A,B,C类分类检验,如A类产品2小时检验,A类产品如(蜘蛛标签,乌龟标签,天线,解码类)B类3小时检验,B类产品如(酒瓶标签,保护盒类)C 类4小时检验C类产品如(硬标签,开锁器类,附件,墨水类),机台巡检每次抽检一整模,操作员已完成自检的装箱产品,每次抽查按每箱数量根据检验标准(允收水准表)进行抽检(内包含整模产品)。
5.2.对员工过程检出的不良品(红筐内)进行确认,若有良品进行与员工沟通判定标准与方法指导,减小员工误判,并在《QC检验报表》记要体现。
5.3、检验项目参照《来料检验标准》。
5.4、检验合格,则将检验结果记录于《QC检验报表》上,报告要求记录清晰,不能涂改(可用笔划掉),记录要求真实有效,便于后续查核。
6成品检验控制生产过程装箱产品移到规定持检区内,检验员每隔2-4时进行分批抽检,抽检标准若有按《来料检验标准》,经抽检合格后,在箱侧面《产品流动标识卡》的右角上加盖“合格”章,作为检验合格标记,并在系统上进行判定,由车间办理入库。
版本:A/1
文件編号:DG-QA-083
版本/版次修改事项/摘要生效日期A/1 初版发行2023年2月16日
编制:职位:签署:日期:
审核:职位:签署:日期:
批准:职位:签署:日期
此文件若盖有红色“受控文件章”
的印章,则是正式文件,任何
员工不得私自影印
正本印章受控发行章
版本:A/1
文件編号:DG-QA-083 1.目的
对注塑生产过程进行合理控管,提高产品品质并力求精益求精。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注塑生产
3.定义
注塑制程参数是指包括:人、机、料、温度、时间、压力、速度、机台备件、运水,喷雾等的统称,试模和生产时,都要管控,并做好记录。
4.职责与权限
4.1注塑技工负责按照
5.1标准参数表调整参数,使压铸出来的产品满足无料花,无变形,
无缩水等不良现象,并如实记录各参数,对参数进行管控及优化。
4.2 品质部首件检查时,要先确认参数是否符合标准,再检查产品外观,尺寸,并进行试装,试装OK才可正式生产,巡检机台参数,
如发现参数不符时,立即向压铸组长反应并责令停机。
4.3 压铸经理做好培训,并进行监督。
注塑技工实施执行。
5.作业内容
5.1 技工严格按下列参数调机
版本:A/1
文件編号:DG-QA-083 5.2作业参数要求
5.3 手动喷雾要求
5.3.1喷雾效果要求微雾状,模具型芯表面在合模时不得有残留水滴
5.3.2 喷雾次数 10-20模/次 20分钟/次
5.3.3喷雾时间为 1-2秒,平面区1秒,深腔区为2秒
5.4 记录依据
注塑成型参数表DG-GW-DC-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