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外部性 一、 外部性的性质
外部效应概念:指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 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 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或者说,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 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U=U(X1, X2, X3, …,Xn,Y) 外部性的性质: 外部性是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 或收益。换言之,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以 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 当存在外部性时,市场价格不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或 产品利润,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商品和服务的交 26 换也达不到有效率的水平。
h 张三损失 面 积 cdg d g c
李四收益 面 积 cdhg
S=MPC
MEC
b a O f
D=MB
e
Q*
Q0
产量
图2-3 达到效率产量水平的得失
36
污染为零并非理想的社会状态 • 要找到合适的污染量,需权衡成本和收益; • 权衡的结果往往是某一正值的污染水平。 实践中,需确定边际外部曲线和边际收益曲 线的实际位置和形状,由此产生许多问题: • 哪些活动产生污染? • 哪些污染物有害? • 损害的价值有多少?
• 商业信用; • 分配公平; • 宾馆的星级评定信息等。
11
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 产品也不一定只由公共部门提供。 • 公共部门也提供私人产品:如医疗服务、 住房; • 私人部门也提供公共产品:如我校的雕塑 和图书资料等由许多校友捐资。 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 • 如垃圾回收一般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以 雇佣私人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2.1.1 公共产品的特征
用数学式给出私人产品的定义: n 私人产品 X= Xi i=1、2、3、----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