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公共产品理论(修改稿)
- 格式:pptx
- 大小:363.34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重点与难点:1、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3、公共产品提供的均衡分析4、混合物品3.1公共产品的定义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公共产品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也可以说,公共产品或服务不能因为拒绝付款的个人或厂商而停止,任何人也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来把自己所不喜欢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
纯粹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是纯粹公共产品大都是那种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受益者的产品,如国防等。
二是某些公共产品在技术上虽然排他,但派他的成本十分昂贵,以致经济上不可行。
2、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享用的同时,并不排斥和妨碍别人或厂商对其的享用,而且也不会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这种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产品一般都具有效用不可分割的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公共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
也就是说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物品或服务不但是共同消费的,而且也不存在消费中的拥挤现象。
但事实上,因消费者增加但带给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为零并不能说明其边际社会成本为零。
比如高速公路,对于高速公路的生产者(建造者)来说,只要在公路不需要拓宽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会引起其生产成本的增加。
但对消费者而言,高速公路快捷方便,消费者都愿意走高速公路这样就导致大量的车辆涌入高速公路,这时的道路拥挤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成本。
总之,纯粹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是指那种提供给全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而且不具有消费竞争性和受益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相比较之下,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是指那种只提供给为其付款的个人或厂商享用的,并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受益上把未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公共产品理论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指对所有人都是免费或者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或服务。
这意味着任何人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享受这些产品或服务的好处。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即一个人使用公共产品并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该产品的能力。
典型的公共产品有公园、道路、安全和国防等。
公共产品的特点1.非竞争性:一个人使用公共产品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产品的机会。
2.非排他性:任何人无论是否支付费用都可以使用公共产品。
3.难以排除自由齐全性:由于公共产品无法阻止非付费用户使用,因此很难强制执行收费。
公共产品的分类根据大众的受益程度和非排他性的程度,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完全公共产品完全公共产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享受,无法排除他人的使用的产品。
例如,清洁空气和公园等环境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免费使用,而无法防止移民和游客的使用。
2. 混合公共产品混合公共产品是指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是非排他性的产品。
例如,一些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和博物馆通常是免费或低费用对公众开放,但可能有一些限制,如需要办理会员卡或仅可在特定时间内使用。
3. 合作公共产品合作公共产品是需要集体行动才能提供的产品。
这些产品依赖于公众的共同合作,例如社区园艺项目,需要居民的努力和合作才能获得丰富的收成。
公共产品的重要性公共产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公共产品的几个重要方面:1. 支持社会公正和平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可以确保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公共福利,无论其财富或地位如何。
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2.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许多公共产品如道路、桥梁和电力系统等是支持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设施。
这些设施的提供可以促进商业活动和贸易,为经济带来动力。
3. 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公共产品包括国家防御、警察力量和法律体系等,对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这些产品的提供可以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 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许多公共产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主要内容:*1纯粹公共产品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和⾮竞争性。
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发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往往是增进社会的福利所不可缺的,因此需要公共部门介⼊。
*2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要求社会成员按⾃⼰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来相应负担公共产品的成本。
由于⼈们倾向于隐瞒⾃⼰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的真实收益,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分困难。
*3在现实社会中,纯粹的公共产品是⾮常稀少的。
政府提供的产品中更多的是具有公共产品部分特征的产品,如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及产⽣外部收益的产品等。
*4公共产品与外部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外部效应包括⽣产⾏为或消费⾏为引起的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公共资源问题是⼀种特殊的外部负效应现象。
*5在私⼈市场机制下,存在着⼀体化、产权明晰条件下的⾃发交易、社会制裁等纠正外部效应的途径,⽽政府可以采⽤更为有效的办法来纠正外部效应,较常⽤的措施有:罚款、补贴、公共管制、法律措施等。
⼀、公共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1.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定义由政府提供的⽤于满⾜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源泉。
* 2.公共产品的特征(1)受益的⾮排他性私⼈产品只能是占有⼈才可消费,谁付款谁受益。
然⽽,任何⼈消费公共产品不排除他⼈消费(从技术加以排除⼏乎不可能或排除成本很⾼)。
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
*(2)效⽤的不可分割性私⼈产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可以买卖的单位,为不同的⼈所占有消费。
公共产品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具有集体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
公共产品的效⽤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是不可分割的。
国防、外交、治安等最为典型。
效⽤的不可分割性实际上是受益的⾮排他性的延伸。
有⼈还引申出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被动性和强迫性。
*(3)消费的⾮竞争性私⼈产品的消费具有强烈的竞争性,某⼀个⼈占有某项产品时就排除了其他个⼈对该产品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