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蛋白AP-2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
- 格式:pdf
- 大小:657.87 KB
- 文档页数:5
东南大学农学院2021级《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两侧也存在较高的电位差。
()答案:错误解析: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不能使质子自由通过,所以导致膜两侧的浓度酸度差别较大。
2. 在原核细胞中,由DNA转录mRNA和由mRNA翻译蛋白质是同时并几乎在同一部位进行。
()答案:正确解析:真核与原核细胞的一个非常明显显著差是:真核细胞核内转录,细胞质内翻译,具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化,而原核的转录与翻译同时、同地进行。
3. 激素受体都具有酪氨酸受体结构域。
()答案:错误解析:激素受体都具有各自激素的特异结构域。
4. 所有的受体都是跨膜蛋白质。
()答案:错误解析:表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多为跨膜糖蛋白,但细胞内的蛋白质受体如基因调控蛋白等不一定是。
5.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膜内都含有胆固醇。
()答案:错误解析:原核生物和植物线粒体的质膜没有胆固醇,只有动物细胞质膜中有。
6. 抑癌基因突变能转变成癌基因从而致癌。
()答案:错误解析: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失去抑癌功能。
7. 细胞外被是指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糖链。
()答案:正确解析:细胞外被又称糖萼,它是细胞膜的正常高负荷结构反应物,不仅对膜蛋白起为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胞质分裂答案:胞质分裂是指由在细胞分裂后半期末期时,通常于核分裂之后接着酿成的胞质体的一般来说分裂。
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分崩离析胞质分裂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是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所,于细胞分裂的晚期,脉动姐妹染色单体群移到两极之后,纺锤体的中间区域分化为膜体。
在末期,从纺锤体中部形成细胞板;二是在动物细胞中,于突变的末期,赤道板位置上的表层细胞质部位向中间凹陷缢缩。
AP-2蛋白在小鼠耳蜗毛细胞的表达及其调控突触囊泡胞吞的实验研究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听觉残疾,听觉的产生和维持依赖于耳蜗内毛细胞(IHC)带状突触部释放谷氨酸神经递质,由此完成机械-电换能作用[1]。
作为听觉传导第一级突触,耳蜗IHC突触发生病理改变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2,3]。
大量研究表明,听功能的减退与带状突触形态、结构和数量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3]。
每个IHC与螺旋神经元建立一个突触连接,单个IHC拥有10-30个带状突触。
耳蜗IHC带状突触活性区域的快速可释放池(RRP)释放出的神经递质谷氨酸激活位于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AMPA),将听觉信息传递给蜗核的对应神经元[4]。
可见,耳蜗感受到的绝大部分声信号是靠IHC及其突触完成的。
每个RRP有数十个囊泡附着,可在几微秒内释放囊泡,大量囊泡的同步释放可通过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s)反映[5]。
根据听觉信号传导的特点,IHC突触精确快速地传递神经递质需要正常有效的囊泡循环机制,即囊泡的胞吐和胞吞[6]。
突触囊泡循环(recycling)是听觉神经递质持续释放的基础,而突触囊泡精确快速的内吞回收则是囊泡信息持续传递不被耗竭的重要保障。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CME)途径是中枢神经细胞突触囊泡膜回收的重要方式[7],AP-2蛋白为内吞起始阶段识别网格蛋白和协同其它辅助蛋白形成网格蛋白包被小泡(coated pits)的结构核心,它是由α、β2、μ2和σ2四个亚基组成的大的蛋白复合体,α亚基附件区域与质膜形成联系,同时通过DPF或者DPW分子信号与多种调控蛋白和辅助蛋白结合;β2亚基与网格蛋白β螺旋末端结构域结合,还与转运货物(cargo)的选择相关;μ2亚基通过酪氨酸分类信号识别胞质尾区受体[8]。
AP-2蛋白在CME内吞起始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耳蜗IHC及其传入神经元作为一种特殊的神经突触,AP-2蛋白调控CME途径理论上应该在此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某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95分,每题5分)1. 乙酰胆碱对一个动物的不同细胞有不同的效应,而且它和不同细胞上的不同受体分子相结合。
()答案:正确解析:比如,乙酰胆碱通过结合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而减弱心肌细胞的搏动;通过结合另一不同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刺激骨骼肌细胞的收缩。
这种受体是一种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2. 紫杉酚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因此对细胞是有利的。
()答案:错误解析:紫杉酚能促进微管的装配,但这种稳定性的增加对细胞是有害的,使细胞周期停止于有丝分裂期。
3. 顺式作用因子在基因表达中起正控制作用。
()答案:错误解析:起开关的作用,到底是正控制还是负控制则是由与之作用的蛋白质决定。
4. 根据caspase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调节物、衔接物和效应物。
caspase9属于调节物。
()答案:错误解析:所有的caspase都是效应物。
5. 大多数真核基因是不连续基因,在RNA中出现的部分称为外显子。
()答案:错误解析:外显子是指在成熟的RNA上的序列。
在基因中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RNA分子。
6. 线粒体和叶绿体同其他细胞器一样,在细胞周期中都经历重新装配过程。
()答案:错误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能通过重新装配形成,它们的装配只能在已有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础上进行。
7. 基因扩增的结果是某些特定基因的拷贝数增加。
()答案:正确解析:基因扩增是指细胞中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地大量增加的现象。
8. 常染色质的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
()答案:错误解析:9. 膜蛋白的跨膜区均呈α螺旋结构。
()答案:错误解析:膜蛋白的跨膜区不仅有α螺旋结构域,还有β折叠片层等。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凋亡小体中的染色质块外一般包有核膜来源的双层膜结构。
()答案:错误解析:凋亡起始时骨架杂乱,细胞间接触消失,细胞间有黏附力下降;细胞质和核浓缩,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细胞膜发泡,染色质凝集,沿着核膜微管形成新月形帽状结构;随着细胞膜内折,染色质断裂成片段,染色质片段及线粒体等微管反折的细胞器细胞膜包围并逐渐分开,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
2. 核仁组织区就是核仁中负责组织核仁形成的纤维中心。
()答案:错误解析:核仁组织区是中期染色体位于次缢痕区的结构,是染色体的一部分,与间期细胞核仁产生有关,但却是就是核仁的纤维虽是中心。
3. 原核细胞中只含一个DNA分子。
()答案:错误解析:除DNA外还有质粒DNA分子4. 细菌DNA的复制受细胞分裂周期的限制,只能在S期进行。
()答案:错误解析:细菌DNA的复制不受细胞分裂周期的限制,可以连续进行,真核细胞DNA只能在S进行复制。
5. 与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多为亲脂性分子。
()答案:正确解析:亲脂性分子疏水性较强,可通向细胞膜进入细胞。
6. 细胞质基质之中的蛋白质都呈溶解状存在。
()答案:错误解析:在细胞质细胞壁中的多数蛋白质包括水溶性蛋白质,并不是以溶解状态存在的,而是直接或间接与瓣状细胞质骨架结合或与原生质结合。
7. 基因扩增的结果是某些特定基因的拷贝数增加。
()答案:正确解析:基因扩增是指细胞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地大量增加的现象。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网格蛋白(clathrin)[浙江理工大学2019研]答案:网格蛋白是指由三个二聚体形成的蛋白复合物三脚包被结构,每个二聚体由分子量为1.8×105的重链和3.5×104~4.0×104的轻链组成,受膜激酶和配体的激活,在膜下形成包被小窝和包被膜泡,参与膜泡运输。
某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85分,每题5分)1. 蛋白糖基化时由糖基转移酶将糖基直接转移到肽链上。
()答案:错误解析:蛋白质糖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糖基化的过程中先形成寡糖链的前体,再经间隔转移的过程形成成熟的糖蛋白。
2. 借助于组合调控,一种关键的基因调控蛋白可以将一种类型的细胞转换成另一种类型的细胞,但是不可能诱发整个器官的形成。
()答案:错误解析:借助于组合调控,一种关键的基因调控蛋白可以将一种类型的细胞转换成另一种类型的细胞,也可能诱发整个器官的形成。
3. 几乎所有原核生物都有单个细胞组成,真核生物均为多个细胞组成。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生物可以分为多细胞真核生物与单细胞真核生物。
4. 所有的受体都是跨膜蛋白质。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表面的受体多为跨膜糖蛋白,但细胞内的受体如基因调控蛋白等不一定是。
5. 核仁组织区就是核仁中负责组织核仁形成的纤维中心。
()答案:错误解析:核仁组织区是中期染色体位于次缢痕区的结构,是染色体的一部分,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但并非就是核仁的纤维中心。
6. 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周期短,随着卵裂球数量增加,其总体积也随着增加。
()答案:错误解析:卵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已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基本满足早期胚胎发育的物质需要,子细胞在G1、G2期并不生长,越分裂体积越小,但总体积并不增加。
7. 在泛素化途径降解蛋白质过程中,泛素随靶蛋白一同被蛋白酶体降解。
()答案:错误解析:泛素并不被降解,它可以循环利用。
8. 协助扩散就是协同运输,是物质从高浓度侧转运到低浓度侧,不需要消化能量。
()答案:错误解析: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协同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两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后者靠间接消耗ATP完成运输。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参与信号转导的受体都是膜蛋白。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内受体则是胞浆蛋白。
2. 真核生物的18S、28S和5S的rRNA属于同一个转录单位,先转录成一个45S的前体,然后边加工边装配核糖体的大、小两个亚基。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生物的18S、28S和5.8S的rRNA属于同一个转录基层单位。
3. 根据caspase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调节物、衔接物和效应物。
caspase9属于调节物。
()答案:错误解析:所有的caspase都是效应物。
4. G0细胞是永远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错误解析:G0细胞是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在招致适当重新加入的刺激后会回重返细胞周期进行分裂繁殖。
5. 内分泌是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
()答案:错误解析:内分泌是由无导管无此腺产生的一种或几种激素,直接分泌到血液中,货物运输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促进其生理、生化应答的现象。
6. 微管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细胞中。
()答案:错误解析:人的红细胞中没有微管,另外,原核生物中没微管。
7. 微管在着丝粒处成核然后连接至动粒。
()答案:错误解析:微管在中心体处成核组装,然后连接到动粒。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θ复制模型(θ replication model)答案:θ复制数据模型是指环状DNA分子在环上特定极大值的起始点首先形成复制泡,随之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复制泡逐渐扩大,形成像希腊字母“θ”形状的环状DNA双向复制模式。
解析:空2. clathrin coated pit答案:clathrin coated pit的中文名称是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在生物发育过程中,DNA的甲基化是诱导相关基因活化表达的条件之一。
()答案:错误解析:DNA乙酰化一般是无腺相关基因活化表达表达的条件之一,而甲基化一般与基因表达的阻抑有关。
2. 在固定操作过程中,样品的处死与取材都要快速进行,通常在室温下固定,以防止酶的自溶作用造成破坏。
()答案:错误解析:在固定操作过程中,样品的处死与进行乡野都要快速进行,通常在低温下固定,以防止酶的自溶作用防止造成损害。
3. 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两侧也存在较高的电位差。
()答案:错误解析: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不能使质子自由通过,所以导致造成膜两侧的浓度差别较大。
4. 经冷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样品,在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是样品本身所形成的。
()答案:错误解析:在进行碳喷镀后,样品本身被消化液消化,电镜所观察色谱法的是剩下的碳膜及其构成图形的金属颗粒,所得到的图像并非有样品本身直接形成。
5. 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时游离的核糖体增多,而附着的核糖体和内质网的数目相应减少。
()答案:错误解析: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后,与癌细胞恶性弯果、扩散等营养成分过程相关的蛋白成分会过抒发,从而使得粗面内质网逐渐增加的数目增多,附着亚基的数目增多。
6. 核糖体中具有肽酰转移酶活性的成分是蛋白质。
()答案:错误解析:核糖体中rRNA具有肽酰转移酶的活性。
7. 单一核糖体只能合成一种类型的蛋白质。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质所有的核糖体都基本一致是相同的,可以合成任何由特定mRNA翻译的特定蛋白。
翻译后,核糖体从mRNA上释放出来,再开始翻译新的mRNA。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O连接的糖基化答案:O连接的糖基化在高尔基体中实施,通常第一个相连的糖单元是N乙酰半乳糖胺,连接的氨基酸残基为Ser、Thr、羟赖氨酸、羟脯氨酸,然后逐次将糖基转移上去形成寡糖链,糖的供体为半乳糖糖,如UDP半乳糖。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卵母细胞中存在的mRNA是均匀分布的。
()答案:错误解析:卵母细胞中存在的mRNA是不均匀的。
2. 通常未分化细胞的核质比高而衰老细胞的核质比低。
()答案:错误解析:衰老细胞内沉淀物减少,致使细胞脱水变弱,体积变小,染色质固化,核膜内折,所以核质比高。
3.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上所有与糖基化有关的蛋白都是可溶性蛋白。
()答案:错误解析:都是整合蛋白。
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都是在胞质溶胶中装配的。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是在核仁中装配的。
5. α、β、和γ三种类型的肌动蛋白都存在于肌细胞中。
()答案:错误解析:只有α肌动蛋白存在于肌细胞中。
6. 核仁组织区就是核仁中负责组织核仁形成的纤维中心。
()答案:错误解析:核仁组织区是中期位于次缢痕区的结构,是染色体的一部分,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但并非就是核仁的纤维培训基地。
7. 线粒体增殖是通过分裂进行的,且与细胞分裂同步。
()答案:错误解析:线粒体是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的,线粒体的生长是与细胞过程同步的。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答案: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是一次性跨膜蛋白受体,胞内区具有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结合配体后,使磷酸化的酪氨酸合酶去磷酸化,可逆转RTK的作用,中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充分发挥着重要作用。
解析:空2. 蛋白酶体(proteasome)答案:蛋白酶体是细胞内多功能的蛋白酶复合体,是溶酶体外的蛋白水解体系,由10~20个不同圆柱体亚基组成中空的圆桶形结构,可从碱性、酸性和中性氨基酸的羧基端水解多种与遍在蛋白连接的蛋白质底物。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结合G蛋白,C端结合胞外信号。
()答案:错误解析:G蛋白耦联的配体的N细胞端在细胞外侧建构胞外信号,C端在细胞胞质侧。
2. 经冷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样品,在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是样品本身所形成的。
()答案:错误解析:在进行碳喷镀后,样品本身被消化酶消化,电镜所观察的是观察仅剩的碳膜及其构成图形的金属颗粒,所得到的图像并非有样品本身直接形成。
3.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上所有与糖基化有关的蛋白都是可溶性蛋白。
()答案:错误解析:都是整合蛋白。
4. 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
它来自高尔基体,参与膜的流动。
()答案:错误解析:不是来自高尔基体,也不参与膜流动。
5.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膜内都含有胆固醇。
()答案:错误解析: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的没有胆固醇,只有动物细胞质膜中有。
6. 肿瘤细胞就是一类基因突变的干细胞。
()答案:错误解析:肿瘤民间组织中并非所有细胞都是干细胞,只有少数细胞是肿瘤干细胞。
7. 核糖体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答案:错误解析:极个别高度结构分化的细胞内没有核糖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非细胞体系(cellfree system)答案:非细胞体系是指包含有进行细胞内正常生物学过程所需的成分但自主运动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体外实验反应体系。
一般由活细胞经裂解破碎、超速离心圣戈当县某些成分后制备而来。
非细胞体系在所研究探讨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合成、核膜及染色质的组装等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较重和机理方面具有过程要应用价值。
解析:空2. 胶原(collagen)答案:胶原(collagen)是胞外基质最基本内部结构成分之一,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