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1)
- 格式:pdf
- 大小:312.39 KB
- 文档页数:4
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叶伟胜;张建国;林枫松;周连兴;马宝通;张铁良【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15)2【摘要】目的:探讨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股骨颈骨折60岁以上(60~83)124例,男性55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68.4岁.对无移位型或移位骨折易于复位者74例采用空心钉治疗,对移位骨折并有粉碎块,或有内科合并症者采用全髋27例或双动头半髋置换23例.术后常规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结果:随访2~4年,平均2.6年.空心钉组2例不愈合,9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中移位骨折7例,但股骨颈骨折均愈合.另2例术后2周时出现感染,总并发症13例(17.6%),余功能优良可61例(82.4%).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组50例,1例术后2周出现脱位, 1例发生术中假体周围骨折, 3例术后1年内死于心脑血管病,2例1年后出现假体松动,共7例(14.0%).功能优良35例,可8例,占86.0%.结论:对于无移位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首选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疗效满意.对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复位困难可选用骨水泥型全人工关节或双动半髋置换方法.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预防再骨折,假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总页数】4页(P298-301)【作者】叶伟胜;张建国;林枫松;周连兴;马宝通;张铁良【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天津,300211;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天津,300211;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天津,300211;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天津,300211;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天津,300211;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天津,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相关文献】1.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J], 苏城辉;江义舟;赵松涛2.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 [J], 柳海平;王承祥;李盛华;李玉吉3.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J], 薛锦林;朱文峰4.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J], 赵俊奇;邱莉5.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 [J], 朱三友;唐双喜;李振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后恢复较慢,因此治疗方法选择至关重要。
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因素,以便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较轻微的股骨颈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卧床休息、使用助行器、进行物理治疗等。
通过保守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同时,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保守治疗也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提高康复的成功率。
其次,对于严重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可能是更加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或者置换手术来修复骨折部位。
内固定手术通过植入钢板、钉子等内部支架来固定骨折部位,促进愈合。
而置换手术则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来修复骨折部位,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对于一些年龄较轻、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来说,可以更快地恢复行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骨折部位的康复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康复训练的内容通常包括功能锻炼、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骨折后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治疗过程中,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行动能力。
因此,在面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时,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合作,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及最佳适应证。
方法:将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为牵引组、空心螺纹钉治疗组、人工关节治疗组,其中牵引组6例,空心螺纹钉组16例,人工关节组12例。
结果:随访3个月~5年,牵引组优良率83.3%,空心螺纹钉组81.3%,人工关节组91.7%。
结论:严格掌握各自的适应证是提高治疗优良率的关键。
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部位、移位程度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
标签: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牵引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由于其解剖上的局部供血问题,极易发生骨折不连接、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据报道,65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者仅25%可恢复功能,而手术治疗者80%以上功能恢复满意[1]。
我院从1996年1月~2004年10月对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4例,男24例,女10例,左侧20例,右侧14例,年龄49~78岁,平均65.5岁。
损伤原因: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伤8例。
合并疾病:骨质疏松2例,高血压3例,心脏病1例,呼吸系统疾病2例,脑血管意外1例,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4例。
1.2 临床分类与治疗方法的选择[2]按Garden分型:Ⅰ、Ⅱ型7例,Ⅲ型11例,Ⅳ型16例;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10例,颈中型12例,基底型11例。
牵引6例(牵引组),AO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16例(空心螺纹钉组),人工股骨头置换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2例(Ⅲ型13例,Ⅳ型10例)(人工关节组)。
1.3 治疗方法根据国内外统计,施行手术时间越早,骨折愈合率越高。
股骨颈无骨膜,骨折的愈合依赖骨髓的成骨作用来完成[3]。
①胫骨结节骨牵引或股骨髁上骨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10,保持患肢屈膝30°中立位,8~12周后拆除牵引。
练习扶双拐下地活动。
②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4]:硬膜外麻或局麻后,保持患肢外展30°,内旋20°,有移位者对抗牵引复位,于患髋外侧大转子下方2 cm处做一4 cm长的纵形切口,显露股骨大转子下骨皮质,C臂X光机透视证实复位后,于大转子下方2 cm、3.5 cm,股骨前后径中点处向股骨颈内平行钻入2枚直径2.5 mm的导针,透视下证实正位像上一枚导针位于股骨颈中央偏上,下一枚导针位于股骨颈中央偏下,靠近股骨距上缘,侧位像2枚导针均位于股骨颈中央。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作用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这种骨折。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两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究竟哪种方法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详细对比,以便帮助患者和医生在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时做出更明智的治疗选择。
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骨折骨段复位并使用内部固定装置将骨折部位稳定起来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康复期短,术后恢复快,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是一种更为激进的治疗方法,它通过手术将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全面置换,用假体代替受损的骨头,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适用情况。
骨折内固定术适用于年龄较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也就是说,患者骨折后的骨质比较好,骨折周围没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现象,同时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手术风险较低时,较适合选择骨折内固定术来治疗。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更适合那些年龄较大、骨质疏松较严重的患者,同时患者有明显的髋关节退行性疾病或者患者对骨折发生前就有髋关节疾病的情况下,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来治疗。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在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
骨折内固定术相对来说手术风险较小,手术创伤小,康复期相对较短,患者术后可以较快地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是一种相对较大的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需要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够恢复正常的髋关节功能。
并且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髋部活动度有所限制,同时由于假体的使用年限,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假体使用情况,避免假体松动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在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时,骨折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和骨质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70岁老人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发生率较高。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后康复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来促进康复和恢复活动功能。
一、确定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首先需要通过X光检查来确定股骨颈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根据骨折线的位置、角度和移位情况,可以将股骨颈骨折分为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
稳定骨折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而不稳定骨折需要手术干预来恢复骨折的稳定性。
二、保守治疗对于稳定骨折,老年人常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床旁活动:在骨折初始阶段,老年人需要卧床休息,以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预防骨折进一步移位。
2. 疼痛控制:股骨颈骨折常伴随剧烈疼痛,可以通过应用冰敷、镇痛药物等方式进行疼痛控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牵引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稳定骨折,可考虑应用骨牵引治疗,通过外力拉伸来恢复骨折的位置,并固定骨折部位。
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骨折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稳定骨折,手术治疗是常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钢板与螺钉固定:手术中医生会将钢板与螺钉放置在骨折处,通过固定来恢复骨折的稳定性。
2. 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并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考虑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来恢复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术后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和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负重活动。
随着康复的进展,患者可以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和抗阻力锻炼等。
四、康复治疗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都是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康复治疗旨在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和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牵引治疗:在早期康复阶段,可以采用牵引治疗来恢复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
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攻略发布时间:2023-06-07T09:50:39.9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习鑫林[导读]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攻略习鑫林(平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巴中636400)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多发生在冬季,尤其是下雪天,由滑倒和摔跤所导致。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发病率日益增加,特别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出现股骨颈骨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年纪大了骨质疏松,同时又有肌肉萎缩的情况,骨头骨质强度不足,较为脆弱,所以容易发生骨折。
另一方面是年纪大了,或者眼神不好使、行动迟缓、反应速度下降等,容易摔倒造成骨折。
那么,老人股骨颈骨折该如何治疗呢?1.保守治疗1.1保守治疗股骨颈骨折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这四种类型,如果是Ⅰ型,说明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甚至没有完全骨折,这时骨折的对位对线比较好,是可以保守治疗的。
同时,对于不愿手术或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患者,如体质差、肺部感染、褥疮、年龄较大者,应采取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即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可以拄拐杖,不过要双拐下床活动。
但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四大卧床并发症: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泌尿系感染,这些并发症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威胁。
2、手术治疗2.1闭合式复位如果是Ⅱ型、Ⅲ型、Ⅳ型,说明骨折基本上是完全骨折,并且发生了骨折移位,这时候想愈合必须进行手术。
闭合式复位其中一个方案是空心钉内固定术,手术采取三根空心钉进行固定,但这手术也有对位对线良好的要求,而且手术后一般也需要3-6个月才能下床活动,也有四大卧床并发症的威胁。
2.2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中关节置换术是更好的选择,包括全髋置换和半髋置换,但不管是哪一种置换,一般在手术后3到4天就可以适当站立和行走了,可以有效避免卧床并发症发生,只是手术后要积极进行抗凝治疗,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同时,因为该方法可以尽快完成骨折修复,有利于骨折后血管的扭曲、受压和痉挛尽快恢复,减少骨折影响。
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方法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保守治疗方法是指不通过手术干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非手术方法来促进病骨的愈合。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急救处理:1. 将患者平卧,保持骨折肢体不动。
2. 用三角布或棉被等物品将患肢固定,尽量避免移动。
3. 给患者服用止痛药,如非处方的布洛芬等。
二、床位休息与护理:1. 保持床位整洁干净,避免感染。
2. 在床铺上垫上床垫或者透气性较好的橡皮垫,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3.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进行身体各部位的护理,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位置。
三、疼痛控制与抗感染:1. 对于股骨颈骨折引起的疼痛,可以给予患者包括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在内的适当镇痛药物。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2. 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
四、功能锻炼:1. 床上针对非运动功能锻炼:俯卧位的屈膝、腹背肌肉收缩练习、下肢抬高,保持关节活动的幅度、角度。
2. 床上踝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练习、手的握拳与张开等功能练习,以维持肌力。
3. 床旁活动,如上下床、床椅转移。
五、镇痛理疗:1. 应用冷热敷疗法。
在骨折肢体疼痛较重、局部红、肿、热时,可用冰袋冷敷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当局部症状减轻,可改为热敷。
2. 应用理疗手段。
如超声、电疗、磁疗等。
六、功能康复:1. 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充分补充钙、维生素D等对骨折愈合有利的营养物质。
2.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对骨折愈合的干扰。
3. 坚持进行相关康复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减轻负重,保护骨折部位,避免跛行和二次伤害。
总之,股骨颈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及早固定与抗感染、疼痛控制、功能锻炼、镇痛理疗、功能康复等方面的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临床上,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有多种选择,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恢复速度。
保守治疗是指不进行手术干预,通过保守方法让骨折自行愈合。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股骨颈骨折,如稳定型骨折、老年人或患者禁受手术的情况,保守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床旁修复: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的床垫,以减少骨折部位的压力。
2. 牵引:通过应用牵引装置来减轻骨折片的受力,促进愈合过程。
3. 牵引后定位:在应用牵引后,进行骨折片的定位,以保持骨折稳定。
4. 功能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修复后,患者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锻炼,以维持肌肉功能和关节灵活性。
然而,对于某些类型的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年轻患者或骨折位移明显的患者,手术治疗更为常见。
手术治疗可以保证骨折片的准确复位,并通过内固定物(如钢板和螺钉)来固定骨折片,以促进快速愈合。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骨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将骨折片复位并使用内固定物对其进行固定。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股骨颈骨折患者。
2. 骨外固定术:通过使用外部装置来固定骨折片,同时减少手术创伤。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复杂性骨折或手术困难的患者。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人或合并有严重髋关节炎的患者,可以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同时恢复关节功能。
无论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对于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治疗都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减轻疼痛,并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手段,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2. 肌肉力量锻炼:通过针对性的肌肉锻炼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稳定性。
股骨颈骨折疾病名称(英文)fracture of femoral neck拚音GUGUJINGGUZHE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骨折、骨损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为股骨颈骨折。
为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与其他骨折相比,股骨颈骨折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部分人在伤前即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偏瘫等全身疾患,伤后常卧床不起,较易发生肺炎、褥疮和静脉炎等合并症,因而其死亡常较一般骨折患者为高。
二是由于功能解剖上的特点,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影响骨折复位或复位后的稳定性。
从而影响内固定的效果,尽管内固定方式屡经改变,骨折不愈合率仍较一般为高,约为10%~20%。
三是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时易使主要供血来源阻断,不但影响骨折愈合,且有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的不良后果,发生率约20%~40%。
中医释名股骨头颈又名髀杵,俗称胯骨轴,其形呈大半个圆球形,以股骨颈与股骨干相连,使股骨干远离髋臼,以适应髋关节大范围的活动。
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一角质、称为颈干角,正常范围在110°~140°之间。
平均为127°,儿童可达150°。
颈干角大于正常范围为髋外翻,小于正常范围为髋内翻。
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这种骨折治疗较复杂,预后亦欠佳。
西医病因老年人骨折多由于骨质疏松,尤其是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
为此老年人髋周肌群退衰,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余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压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压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暴力。
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
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所致,偶有因过度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逐渐发生骨折者,称之为疲劳骨折。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作用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骨折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
这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作用和适用情况。
一、骨折内固定术的作用骨折内固定术是通过将金属钢板或钉子等材料固定在骨折部位,使骨折得以稳定愈合的手术。
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 保持髋关节的稳定性。
通过内固定术,可以使骨折部位得到稳定固定,防止骨折移位,从而保持髋关节的稳定性,减少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
2. 促进骨折愈合。
通过内固定术,可以将骨折部位的骨头对齐并稳定在一起,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内固定术可以减少骨折愈合期间的疼痛和不稳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保留自身关节。
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可以保留患者自身的髋关节,避免全髋关节置换术所带来的关节功能的限制和可能的全身并发症。
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作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将患者受损的髋关节全部或部分取出,然后植入人工假体的手术。
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 恢复髋关节功能。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完全恢复受损的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已经存在关节炎或其他骨性关节疾病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法。
2. 预防髋关节退化。
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预防髋关节的退化和骨折后的后遗症,避免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再次发生。
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对关节的正常活动能力,减轻患者疼痛感和活动障碍。
三、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对比1. 适用情况不同。
骨折内固定术主要适用于骨折较为新鲜、骨折片稳定、患者年龄较轻、骨折愈合潜力大的患者。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患有严重骨关节炎或者骨性关节疾病的患者,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