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人教版《1.2运动的描述》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趣味性强,有较高的可读性,而且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易掌握,因而本节课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在教学的组织上教师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让让学生自己来探究。
本节课要明白两个名词也就是物理概念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这两个物理概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告诉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第三个内容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关系。
在讲课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相对”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三、教学媒体
电脑,投影仪,教学片断,文具盒
四、课时建议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学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导学过程: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运动? ;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所以我们说:宇宙中 运动;2.通过阅读课本P16页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基础知识的内容:什么是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
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 。
)练习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 .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C .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耳中D .晚上,探照灯射向天空练习2.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蜡烛的燃烧B 。
电梯上升C 。
飞机飞行D 。
正在下沉的潜艇知识点二:参照物1.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图1所示的对话。
问题:为什么乘客相对于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呢?答:由此要怎么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答:(1)任意性:(2)方便性: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常常也会。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1)运动是绝对的:指(2)静止时相对的:指(3)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指2.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方向也相同,他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列如;3.”三步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2)(3)练习5.(2005•连云港)关于以下说法正确是()A.乘客看路旁的大树在向后退,是以大树作为参照物的B.行驶的火车中,乘客说司机静止,是以路面作为参照物的C.游客在花果山上,看到水帘洞的水飞流而下,是以洞口作为参照物的D.说通信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练习6。
1.2《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知识导学】1、讨论课本图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夜空的彗星,飞奔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
这些运动的物体的共同特点是。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叫做机械运动。
举几个例子。
◆知识点2:参照物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相反方向开去了。
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1、参照物的定义:。
2、参照物能够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知识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看课本图1.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说说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或静止的,(1)(2)(3)2.相关参照物的说法准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能够作参照物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3.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A、甲船B、乙船C、一定运动D、都有可能4.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5.坐在行使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下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准确的是: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上述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6.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去,这是以作为参照物。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级: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自主学习】一、机械运动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3.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______的叫做机械运动。
4.思考:球场上你认为是静止的物体,真是静止不动的吗?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参照物1.思考: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做的车并未行驶,有车从旁经过,当你盯着对面开动的列车会感觉自己前行或后退。
“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2.参照物:在判断物体的静止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的物体。
3.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坐在行驶车上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静止)。
以行驶汽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_。
:练习2:(1)、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2)、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司机觉得乘客不动。
4.运动与静止具有___________性。
三、当堂检测1.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2.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1.2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3.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1.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2.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一下运动的描述。
(二)新课讲授:机械运动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学生交流归纳总结: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教师提出问题:确定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似乎很简单,下列的列车你能知道是谁在运动吗?教师用课件展示:播放模拟教材P17“想想议议”情况视频,创设情境,设置悬疑。
1.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另一辆列车在运动,拍摄者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2.此时,我们把谁当成了判断这两列列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标准?3.为什么刚才有的同学说拍摄者乘坐的列车是运动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认真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如果被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教师提醒学生选择参照物时注意的问题:1.不要用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理论上可以任意选,但不是乱选,参照物选得恰当更容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2《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2、参照物的概念、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机械运动的概念:1.运动的世界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机械运动阅读下面的场景,并回答问题:足球场上正进行足球比赛,只见穿七号球衣的运动员的接到同伴的传球后,左晃右晃连续突破对方的三名防守队员,在距离球门前20m远的地方大力抽射,将足球送入了球门。
在上面这段文字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二)参照物:1 .在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___.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这也说明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3.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_________运动。
4.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的,路旁的树木是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是的。
5.坐在行驶的车中,看树木、房屋向后运动,参照物是_________。
车中的坐椅不动,参照物是________。
6、(2013遂宁市中考)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小红背着的书包B.迎面走来的行人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D.路旁的树木二、运用拓展1、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2012年新人教版《1.2运动的描述》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
结合教材图1.2—1所示,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自主学习,科学探究
1. 自学“机械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举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实例(比一比那个小组举例多)
小组内对所举实例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
2.自学教材P17“参照物”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叫参照物?
对某一运动状态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请举例说明。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相同吗?请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五、达标检测:
1. 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
选择不同的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性。
2. 甲、乙两个同学并排骑车,如果选择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的,如果选择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两同学都是的。
3. 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的运动(填“向上”或“向下”)。
4.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
5.小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过来
6.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
的()
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7.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
8.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张不动,那么由此可知()
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
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
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