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呼吸衰竭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46
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理论题一、简答题:1.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定义?2.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分型?3.呼吸衰竭早床表现?4.中枢性呼吸衰竭?5.周围性呼吸衰竭?6.简述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吸氧指证?二、答案:1.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或(和)外周性的呼吸生理功能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或)二氧化碳分压增加,患儿有呼吸困难(窘迫)的表现,如呼吸音降低或消失、严重的三凹征或吸气时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2.在排除发绀性心脏病的前提下,患儿在吸入氧浓度(FiO2)>60%时,动脉氧分压<60mmHg;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hypercapnia respiratory failure)定义为:急性期PaCO2>50mmHg。
3.在严重肺部疾病使呼吸衰竭将要发生前,患儿常有明显的呼吸窘迫表现,如呼吸频率增加、过度使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鼻翼扇动等;由于儿童的胸廓顺应性好,三凹征出现特别明显。
在新生儿及较小的婴儿,由于存在呼气时将会厌关闭以增加呼气末正压的保护机制,可在呼气时出现呻吟。
4.中枢性呼吸衰竭:即有呼吸的驱动障碍的呼吸衰竭,而呼吸器官本身可正常。
5.外周性呼吸衰竭:即由呼吸器官本身疾病引起,包括原发于气道、肺、胸廓、肺循环等病变,如重症支气管肺炎、哮喘持续状态、气胸等所致的呼吸衰竭。
临床上以低氧血症为主,患儿常有呼吸困难、呼吸做功增加。
6.儿童吸氧指证:一般PaO2<80mmHg时应给与吸氧,PaO2<60mmHg必须吸氧氧饱和度低于95%可吸氧,低于90%必须吸氧,早产儿低于85%必须吸氧。
儿童急性缺氧吸氧浓度为40%~50%,慢性缺氧用30%~40%,吸纯氧不超过6小时,吸60%氧不超过24小时。
第二节急性呼吸衰竭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肺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低氧性呼吸衰竭,hypoxemic respiratoryfailure)或排出二氧化碳(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hypercapnia respiratory failure)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或)二氧化碳分压增加。
患儿有呼吸困难(窘迫)的表现,如呼吸音降低或消失、吸气时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出现吸气性凹陷以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儿童呼吸衰竭多为急性呼吸衰竭,是导致儿童心搏呼吸骤停的主要原因,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呼吸衰竭常以血气分析指标来判断(在海平面、呼吸室内空气、静息状态、排除发绀性心脏病的前提下),低氧性呼吸衰竭系指PaO2<60mmHg;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又称为通气衰竭,ventilatory fail-ure)系指PaCO2>50mmHg.根据上述结果,传统上呼吸衰竭分为两型,I型呼吸衰竭: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I 型呼吸衰竭:缺氧伴CO2潴留(PaO2<60mmHg,PaCO2>50mmHg).值得重视的是:病人的总体情况、呼吸困难(窘迫)等临床表现,对于呼吸衰竭的早期判记断尤为重要。
【病因与病理生理】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生理是呼吸系统不能有效地在空气-血液间进行氧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包括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肺内分流、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四个方面,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根据年龄,常见的引起呼吸障碍的原发疾病有:1.新生儿2.2岁以下儿童(1)支气管肺炎。
(2)哮喘持续状态。
(3)喉炎。
(4)先天性心脏病。
(5)气道异物吸入。
(6)先天性气道畸形(气管蹼、囊肿、大叶肺气肿等)。
(7)较大腺样体或扁桃体所致的鼻咽梗阻。
3.2岁以上儿童(1)哮喘持续状态。
(2)多发性神经根炎。
(3)中毒。
(4)溺水。
儿科护理学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各种累及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的疾病导致肺氧合障碍和(或)肺通气不足,影响气体交换,引起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将呼吸衰竭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和Ⅰ型。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中枢性因呼吸中枢病变,呼吸运动发生障碍,通气量明显减少所致。
常见于颅内感染、出血、脑损伤、脑肿瘤、颅内压增高等。
2.周围性因呼吸器官的严重病变或呼吸肌麻痹,同时发生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所致。
常见于喉头水肿、气管炎、肺炎、肺不张、肺水肿、肺气肿及支气管异物等,另外呼吸肌麻痹、胸廓病变、气胸及胸腔积液等也可致病。
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脑水肿、心肌收缩无力和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肾衰竭进一步加重缺氧和酸中毒(二)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系统表现和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表现。
1.呼吸系统表现周围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改变及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强的表现,如频率加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及下颌呼吸等,甚至发生呼吸暂停。
2.低氧血症表现①发绀:以口唇、口周及甲床等处较为明显,但在严重贫血(Hb<50g/L)时可不出现发绀;②消化系统:可出现腹胀甚至肠麻痹;③循环系统:早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排出量增加;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④泌尿系统: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有少尿或无尿,甚至肾衰竭;⑤神经系统:早期烦躁、易激惹、视力模糊,继之出现神经抑制症状,如神志淡漠、嗜睡;⑥其他:有细胞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如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等。
3.高碳酸血症表现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摇头、意识障碍、皮肤潮红。
严重时出现惊厥、昏迷、视乳头水肿、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辅助检查血气分析:早期或轻症(Ⅰ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型),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晚期或重症(Ⅰ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并高碳酸血症型),动脉氧分压(PaO2)≤ 5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65kPa)。
儿童呼吸衰竭常见原因和急救措施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儿童呼吸功能受限或丧失的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是儿童急救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了解常见的呼吸衰竭原因和急救措施对于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呼吸衰竭常见原因1. 呼吸道阻塞:儿童的呼吸道较窄,易受到异物阻塞的影响。
常见的呼吸道阻塞原因包括口鼻异物、哮喘、过敏反应等。
2. 呼吸肌无力: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会导致儿童呼吸肌的无力,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
3. 肺部疾病:肺炎、肺水肿、支气管炎等疾病会导致肺部功能受限,影响儿童的呼吸。
4. 外伤:胸部外伤、窒息、溺水等都可能影响儿童呼吸,引起呼吸衰竭。
二、急救措施1. 确认呼吸停止:在遇到急需急救的儿童时,首先要确认其是否停止呼吸。
可以通过观察胸部的起伏、听觉观察、触摸等方式来判断。
2. 呼叫急救人员:一旦发现儿童呼吸停止,应该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3. 进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挽救呼吸衰竭患儿生命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步骤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特点,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注意手法和力度,避免给儿童带来二次伤害。
4. 呼吸道管理:如果确定儿童的呼吸道被异物阻塞,需要进行呼吸道通畅的处理。
可以采取掌握背部、轻拍背部等方式,帮助儿童尽快排除阻塞物。
5. 高级急救措施:对于某些情况下出现的呼吸衰竭,如严重哮喘、过敏反应等,可能需要进行更为复杂的急救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将患儿转送至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儿童呼吸衰竭常见原因包括呼吸道阻塞、呼吸肌无力、肺部疾病和外伤等。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迅速呼叫急救人员,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和呼吸道管理。
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高级急救措施。
#SEP#。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概述急性呼吸衰竭为小儿常见急症的一种。
它指由于呼吸中枢,或呼吸系统原发或继发病变,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出现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称呼吸衰竭。
急骤起病者为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节律不整等症状。
本症预后较差,死亡率高,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呼吸机的使用,治愈率有所提高。
临床表现1.发绀和低氧血症,表现青紫或苍白。
2.烦躁或昏睡、多汗,重者昏迷、抽搐。
3.呼吸困难,表现为频率及节律改变。
4.胸闷、心悸及心律紊乱,肺水肿及左心衰。
5.消化道紊乱:可有呕吐、出血、甚至肠麻痹,以及肝功能异常。
诊断依据1.各种因素(可为呼吸、回圈、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等)引起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代谢的临床综合症。
2.呼吸功能紊乱:有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频率及节率改变。
3.心血管功能紊乱:早期血压升高,晚期血压下降,周围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心律紊乱,肺水肿,甚至右心衰竭。
4.神经系统紊乱:抑制症状-嗜睡、昏迷;兴奋症状-烦躁、头痛、精神错乱、抽搐、瞳孔缩小、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5.消化系统紊乱:腹胀、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肝功能损害症状。
6.酸堿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表现。
7.血气分析: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时,PaO2〈6.67KPa(50mmHg)或PaCO2〉6.67KPa(50mmHg)。
如何治疗: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氧气疗法:鼻吸氧或机械正压给氧。
4.支气管扩张药物的应用。
5.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6.强心药及血管活性药物。
7.维持水、电解质及酸堿平衡。
8.机械呼吸器的应用。
9.抗生素应用。
用药原则1.早期呼衰,给予镇静,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病因进行治疗。
2.呼衰、呼吸困难伴喘息者,还需用止喘药(如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舒喘灵等)或加用激素。
3.呼吸节律不整者,常用洛贝林,而同时存在心功能不全乾,可选用尼可刹米。
女儿患了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怎么办
一、概述
女儿在三岁的时候,某同事哄她睡觉的的时候细心的发现她呼吸跟其他同龄的孩子不一样,某同事把手放到她的鼻子那里,感觉到她呼吸一时有一时没有,某同事觉得女儿身体肯定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就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检查出女儿患了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后来,经过治疗和护理,女儿病慢慢的有了好转,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二、步骤/方法:
1、去到医院,某同事在儿科那里挂好号以后,就抱着女儿进去医生办公室了,进去以后,某同事跟医生医生讲了女儿的情况,医生帮女儿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就说女儿患的是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2、得知女儿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医生根据女儿的情况让护士帮她注射了用于呼吸衰竭的盐酸多沙普仑,然后还开了一些治疗这个病的药给女儿服用,叫某同事一定要按时按量喂女儿吃药,吃完要之后要及时回医院复诊。
3、治疗期间,医生还不忘叮嘱要好好照顾女儿,尤其是她的饮食,不可以让她吃热气上火的东西,饮食要清淡一点,所以某同事每天早上都会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榨汁来女儿喝,这样可以让她更容易吸收,营养也可以跟上去。
4、女儿患病以后,晚上睡觉某同事都是和她一起睡,因为怕她
睡着之后踢被子着凉就不好了,医嘱里面多次强调患有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要注意保暖,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