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介绍(朱于国20180611,广东广州)
- 格式:pptx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33
龙源期刊网 素养立意的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现状与前瞻作者:朱于国剑男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9年第11期朱于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副主任,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少儿国学》杂志副主编,统编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核心编者。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和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十多套不同类型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工作,并担任盲人学校专用初中语文教科书及新疆专用语文教科书部分品种的分册主编。
在《课程·教材·教法》《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
剑男:朱老师好。
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访谈。
今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统编教材在全国开始统一使用,你作为语文研究专家和统编教材的核心编者,我们的话题就围绕统编教材展开好吗?朱于国:好的。
2017年秋季,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统一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普通高中统编语文教材也已于2019年秋季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海南六省市投入使用。
由此,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正式由过去的“一纲多本”时代进入“统编本”时代。
本人多年从事教材编写工作,参编或主编了全国版、地方版、专用版等不同种类的教材十多套,从2012年开始又作为核心编者深度参与了统编初中、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对于当前统编背景下的语文教材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及其代表的未来教材发展路向有一些粗浅的想法,我也很高兴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新时代需要新型的语文教材观剑男:哈哈,这是我们最快切入正题的访谈。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由“一纲多本”时代进入“统编本”时代,这其实也体现了语文教材观念的变化,从“国定本”到“一纲多本”再到“统编本”,你能具体谈谈它们分别包含着怎样的语文教材观吗?朱于国:好的。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教材说明龙贤文一、编排结构在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骏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
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
本册教材分编有散文、小说、议论文,书信,话剧,文言文语言以及文言文文杂文。
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
一个是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唯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
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
文言文单元以论说和寓言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二、教学目标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文学作品: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议论文: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文言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编排宗旨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本册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贯彻以下几个意图。
(一)编写主旨1.人文性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朱于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展开全文编者按2017年秋季,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起始年级使用。
为帮助广大教师全面、准确地理解统编语文教材设计的理念、意图和特点,教学更有效,本刊约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四位教材编辑从不同角度阐述统编教材要点,沟通教材编者和一线教师,明中探讨新教材的教学。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朱于国叶圣陶先生在1979年的一封书信中谈到语文教育问题,认为应该“切实研究,得到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此恐是切要之事”。
对语文教材编者而言,研究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最终是要形成教材的框架体系。
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教材体系,将诸种内容要素加以适当的结构组合和序列安排,一直是语文教材编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其中,阅读体系的构建又需置于首位。
因为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诸种实践中,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母语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阅读这个核心任务,创新设计,构建了全新的阅读编写体系。
这一体系包含两个要点:第一,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将语文的育人价值和学科属性融为一体;第二,构建“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
本文拟就后者的设计思想、内容要点作一点解析,以便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的精髓。
一阅读体系构建中编者重点思考的三个问题1.如何体现“读书为本,读书为要”的编写思想?“读书为本,读书为要”,就是抓住读书这个核心,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吕叔湘之问”说起》一文中,系统阐述了“读书为要”的思想。
他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认识到:“整体而言,中小学生的读书状况是不好的,年级越高,情况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