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42 MB
- 文档页数:25
《语文八年级上册》学科说明书(部编人教版2017年修订)《语文八年级上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修订出版的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
部编语文八年级教科书的编写,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经验,遴选篇目,构建体系,创新设计和编排。
一、课文目录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新闻阅读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三新闻写作口语交际-讲述第二单元阅读5、藤野先生6、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8、*美丽的颜色写作-学写传记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第三单元阅读9、三峡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11、*与朱元思书12、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其二)梁甫行第四单元13、背影14、白杨礼赞1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16、*昆明的雨写作-语言要连贯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第五单元阅读17、中国石拱桥18、苏州园林19、*蝉20、*梦回繁华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2、愚公移山23、*周亚夫军细柳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写作-表达要得体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二、教材编写原则1.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最终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发挥语文教科书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价值。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三、教材的体系结构五、教学建议内容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语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学习-----好资料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三、教材的体系结构五、教学建议内容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语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
该教材在201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取代了之前的“人教版”和“语文版”等版本的教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是“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材内容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该教材的特色之一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语文素养要求,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还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增加了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的比重。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经典名篇的选编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以及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1/ 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由国家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其根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而成。
其特点是侧重贯彻"教
育原则、学科原则、教学原则、课程原则、教材原则",发挥学习者自
主学习能力,把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语文知识系统、生动性、
多样性和协同性进行深入思考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注重任务教学、书
面表达、意象思维和实践能力,强调语文文化背景的理解,重视文字
文化和文学文化修养,强调文学文化的深度阅读,关注个人发展,依
据教学目标来构建教学体系。
该教材以“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强学生文学文化熏陶”为编写宗旨,拟定有“认知引领发展”“任
务指导学习”“文学文化铸就情感”三大内容模块,贯彻以学生为中
心的课程理念,在学生社会实践中深化语言文字领域的学习。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
此外,该教材还包括一些附录,例如古诗词背诵和课外名著导读等。
在阅读部分,每个单元都有四篇课文,其中两篇是精读课文,两篇是略读课文。
这些课文涉及不同的主题和文体,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精读课文之后,教材还提供了详细的阅读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写作部分,每个单元都有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两个环节。
写作指导部分提供了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写作实践部分则提供了具体的写作任务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此外,该教材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加了古诗文背诵和课外名著导读等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
总之,七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鉴赏能力,同时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2017年统编语文教材编写说明一、关于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编写的,聘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担任总主编,由国内著名专家和教授、语文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全体编辑共同组成了近40人的教材编写队伍。
统编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的教材体系。
(一)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獨特优势,把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学习与母语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法制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内容融合在整套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思想教育,新编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的是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
教材以选文为主要载体,集中编排相关人文教育的内容,同时又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分散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