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2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历程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确立: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和颁布
A《权利法案》: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全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
B《王位继承法》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与完善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二美国1787年宪法
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
内容:A规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确立了联邦制。
B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国家机构。
特点: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原则
三法国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标志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共和政体并不巩固,充满斗争。
四、德国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1)确立了帝国为联邦制国家(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3)确立了两院制议会制
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是不彻底不
完善的资本主义代议制。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般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由民选的代表民意的议员组成,讨论和制定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并监督政府的行为,是一种间接的民主方式。
(2)一般都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2016·课标全国Ⅰ卷·T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近代欧美的代议制。
解答关键: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特点。
【解析】选B。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君主立宪制确立,但1702年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职务的做法说明英国国王权力还很大,还没有真正做到“统而不治",因而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故B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故A错误;18世纪初期,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故C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拥有行政权,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要职,不是破坏法案的表现,故D错误。
2。
(2016·课标全国Ⅲ卷·T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与发展.解答关键:注意对比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体和1875年的政体。
【解析】选A。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说明政局不稳定;1958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衰落之时,戴高乐就任总统后的变革,使总统权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政局稳定,A符合题意。
1875年宪法就已经确立了总统为国家元首的地位,B 错误;议会的主要权力并没有被剥夺,C错误;法国是多党制,D不符合史实。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
由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途径不同,反封建的彻底性各异,各国政治民主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但其本质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通过议会立法,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本专题具体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内容体现】【典型例题】一、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答案提示:(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妥协的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议席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点4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①时间:1689年。
②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③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②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考点42、美国共和制联邦政体的确立(1)1787年宪法A主要内容: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B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C作用: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在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这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考点43、法国共和制和德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
总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纲要专题十八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代议制的概念—-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代议制的本质——是指资产阶级通过控制议会,掌握立法权,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议制的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分权与制衡;政党政治代议制的作用——有利于缓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1688年“光荣革命”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
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它信奉“君权神授”,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于是在1640年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几经反复,1688年,英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史学家把这场“不流血的革命”赞誉为“光荣革命”。
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英国第一位首相,开创了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这样,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代议制:概括: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从本质上来说,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议机关。
实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确保资产阶级的利益。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权利法案》)(一)君主立宪制建立背景经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要求限制王权历史渊源:长期的议会传统;政治前提:以“光荣革命”的方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理论武器:霍布斯、洛克等思想家的影响。
例:1、在中世纪的英国,一切贵族都可以拿起武器,向暴君要求自由,由于贵族和国王二者的地位始终不相上下,从而形成长期抗衡的局面,自由思想渐渐根深蒂固,并越出“贵族自由”的藩篱,成为英国社会从上层到下层普遍共有的价值取向。
这表明,近代英国宪政政体体制的确立()A 蕴含明确的制衡机制B 受到主权在民的影响C 是贵族与国王妥协的产物D 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二)发展历程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1832议会改革:完善形式任命例:2、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三)特点保留君主,但议会掌权(主要特点);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代议制政府掌握实权;国王没有实权,统而不治,只是国家元首、国家象征和英联邦首脑。
(四)影响积极影响:结束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是历史一大进步;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社会稳定,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模板。
高一历史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
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说明: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法国与德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知识结构。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某某制的异同。
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某某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1、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某某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某某某某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3、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某某某某政体。
4、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内容,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1、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到代议制政治的进步性。
2、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把握法国某某之确立的过程、意义,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4、分析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局限性和意义、影响,认识德意志帝国的特点。
5、要注意充分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到某某政治和各国宪法,都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应充分结合各国具体的国情,把握其形成、确立的原因、条件及特点。
6、依法治国、某某政治建设是当今的时政热点问题,应结合国际、国内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剖析,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足额会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2014·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解答关键: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解析】选B。
主权在民原则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题干材料并未体现权力的来源问题。
天赋人权是指生命是平等的,人生下来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黑人只按五分之三折算,其种族歧视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违反了天赋人权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由此排除C。
D与题干材料无关。
2.(2014·安徽文综·T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解答关键:掌握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是制约与平衡。
【解析】选D。
A表述不正确,材料说明“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B表述主体不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统治者的状况;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大,但受到体制的制约,仍然实行民主政治而非如君主一样专制独裁。
3.(2014·天津文综·T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注意问题】第一,结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性质,归纳其共同特点,如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司法权的独立等;第二,结合各国的历史及其宪法的制定情况,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等,用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之间、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第三,从西方和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
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近代时期的转变在于,以国家权力取代王室家族权力,以法律取代王命和贵族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在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过程中诞生的,这一斗争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重要内容解析】1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从《大宪章》、议会到《权利法案》:《大宪章》又称《自由大宪章》,它规定的仅是封建阶级内部权力的的再分配,但却确立了立宪政治的基本原则即“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市场化对政治的要求,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至今仍是英国宪法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
议会。
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在中世纪后期,议会是国王加强中央集权,对抗封建割据的过渡期产物,它是国王的支持者,得到国王权限妥协的确认。
同时它又是新兴的市民集团在政治上的权限、经济上实力都尚未强大到可与封建贵族抗衡,还不能独立参与国内外商业竞争时依赖于王权的产物,还只是封建君主控制下的国王政府的组成部分。
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议会必将成为与国王争夺权力的劲敌。
《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的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宪法性文件。
它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监督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基础:代议制民主核心: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职权分配:(3)、责任内阁制概念:责任内阁制指内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名义上对国王而实际上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它是英国政治制度一个显著特点,内阁制规定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由于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手中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4)、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
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2、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与作用:①立法权归于国会,国会分参众众两院,两院平等行使立法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调查权和弹劾权、对外宣战权。
参议院有对总统任命权和缔结条约的审批权。
众议院有财政案和弹劾案的提案权。
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有权处理一切重大国家事务;经参议院认可,有权选任政府官员。
总统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紧急情况下,经常可越过国会对外宣战。
有任命外交官员和与外国缔约大权,但须经参议院2/3多数票的批准。
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有监督和解释宪法权和最高裁判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权力之间制约到平衡(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民主原则);统管全国的总统、国会和联邦法院有效实施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原则),这三点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特色。
作用: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形成了美国特色的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无作为,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统辖权形成和谐统一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
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民主原则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联邦制概念:是近代一种复合制国家形式,即指由几个联邦组成单位(州、省、邦等)联合而成的联盟国家。
联邦对外作一个国家的权力主体,设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机构;而对内,作为组成联邦的各个成员也拥有自己所辖范围内行使的权力机构和行政机构。
一般说来,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和职权范围由各成员单位共同承认的联邦宪法予以规定。
通常外交、军事、财政、立法等权力归中央政府和联邦机构管辖,各成员单位则在本辖范围行使联邦宪法赋予的内部事务权力,如文教、治安、征税等权力。
美国是现代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联邦制国家。
美国联邦制特点:宪法规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管理原则,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
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应了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
军事、外交、立法、财政是联邦专有权;而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
宪法同时规定:州与州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联邦宪法是全国最高的法律,任何州的宪法和法律都必须服从联邦宪法,不得与联邦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这就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3)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但政体不一样。
在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
而总统共和制的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
但总统任命官职权和对外缔约必须得到参议院批准方可生效,总统一旦违宪,将受到国会制裁直到弹劾。
3、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法国议会制民主共和国的确立(1)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①行政权归总统和总统任命的部长行使。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与军队最高统帅。
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众议院有立法权,参议院可否议众议院决议和牵制行政权。
意义:沉重打击了国内复辟君主制的保皇派势力,最终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全确立。
4、脆弱的民主——德意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①行政权: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帝国中央的普鲁士王国占有特殊地位,拥有极大行政权力;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并无实权。
各邦地位不平等,各邦成为联邦政府地方自治单位,失去了独立性。
法律上肯定了德国统一的事实,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立法权: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而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较小,虽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而且它还无行政监督权。
说明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
意味着德国资产阶级在国家机构中仅获很小一部分权力。
③宪法规定了德国的军事制度,把普鲁士军事法律施行于全国,确立了帝国的军国主义制度。
评价:德意志帝国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
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君主制度并赋予极大行政权,全部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都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但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历史新纪元。
从此,在帝国政府保护下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德国,世袭的帝国皇帝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
虽然皇帝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但是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实际上只是皇帝的御用工具,而联邦议会的主席也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担任。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提出法律并要求议会通过,还拥有官吏任免权等。
法国,议会制共和国,总统实际上处于“虚君”地位,称为“虚位元首”。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有任期限制,议会可以弹劾总统。
议会是国家政治权力中心,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并要对议会负责。
两种不同政体的资产阶级代议政治制度出自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特殊国情,但都是资产阶级上台参与执政的国家,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5、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1)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议制最早产生在英国,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2)基本特点是: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由于议员职责重大,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方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