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规划

所属单位(院):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程负责人:雷儒金教授

建设日期:2006.10---2009.10

二○○七年三月

目录

一、课程建设概况 (3)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6)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与特色 (6)

四、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6)

五、课程建设进度安排表 (9)

六、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计划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教育部“5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9号文件”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的指示精神,学校党委历来就高度重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建设工作。早在1988年就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作为校级优质课程加以立项建设;1998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又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此门课历经变迁,现在定名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为早日将《概论》课程建成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现作出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概况

本《概论》课程1998年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2006年申请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政法学院副院长雷儒金教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概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直受到党中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①中央对《概论》课程的重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部就在各高校开设新马克思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等课程。此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而逐步调整完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1986年3月,国家教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精神,将高校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老三门”(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改为“新四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8年4月经政治局常委批准,通过了“两课”课程设量新方案即“98方案”,共8门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门课程。

200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发16号文件,提出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要加强宏观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有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根据16号文件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5号文件”,提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

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又下发“9号文件”,确定了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即“05方案”,将思想政治政府课确定为四门,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5年5月,湖北省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政治理论课纳入高等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规划,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概言之,“两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别是《概论》课程,一直是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课程、主干课程、必修课程和重点课程。

②长江大学高度重视《概论》课程的建设工作。

四校合并前,原城中校区早在1988年就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作为校级优质课程加以建设。课程负责人为王文璋教授。他是该门课程的全国师专统编教材的主编。1993年,武育香教授接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的负责人,并主编省教育厅组编的同名教材。1998年雷儒金副教授接任《邓小平理论概论》校级优质课程的负责人。原东校区很早就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作为校级优质课程加以建设,陈大文教授、王金洲教授先后担任该门课程的负责人。原西校区也一直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作为校级重点课程加以建设,马敬桂教授、陈松林副教授先后担任该门课程的负责人。

四校合并后,2002年省教育厅批准《邓小平理论概论》为“省级优质课程”,苏先林副教授任该门课程的负责人。后来,此门课历经变迁,现在定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雷儒金教授再任《概论》“省级优质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

2、本课程师资队伍状况

本课程现有主讲教师12人,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如下:

(1)职称结构: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助教各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84%。

(2)学历学位结构: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8人,双学士、学士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5%。大多数毕业于北大、武大、华师等名牌高校。

(3)年龄结构:50-60岁2人,46-49岁1人,40-45岁5人,36-39岁3人,35岁以下1人。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超过75%,平均年龄42岁。

总之,该门课程教师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见下表)

《概论》课程组主要成员均有近20年以上的大学教学经历,主讲过3门以上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学考核均为优良,在教学、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