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元认知策略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摘要] 元认知策略以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的涵义入手, 探讨如何从元认知策略角度来促进学生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英语教学自主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也在发着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性教学模式受到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的巨大冲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而元认知可以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 监控学习过程和进展, 评价学习结果, 并及时反馈,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1.元认知策略认知心理学家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3大类: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2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 /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于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学习过程的一切策略,如制定学习计划(planning),监控学习过程(monitoring)和评估学习效果( evaluating)。
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 j .h. flavell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1]。
他认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以及实施的控制 ,是对认知的认知。
随着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 ,元认知策略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学习策略中的一项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 , 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o’malley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
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摘要: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传授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大学英语2006年6月,笔者对延边大学2003级、2004级、2005级三个年级共38个班级进行了针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帮助大学生元运用元认知策略。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计划一般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对于大学生来说,长期计划通常以学期为单位,短期计划常以星期为单位。
计划是根据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目标而制定的,所以确立目标是第一步。
学习目标必须有明确的内涵,容易分解成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行动,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使自己不断产生学习压力和动力,也使自己能及时感受到学习进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学习目标一个学期定一次。
例如,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多数学生在第四学期的学习目标是“在词汇、语法、阅读、听、说、写、译方面要达到大学英语基本要求,即四级要求”。
有一部分学生的目标是“在词汇、语法、阅读、听、说、写、译方面要达到大学英语较高要求,即六级要求”。
目标是明确的,但根据目标制定出的计划却可能差别很大,有的有条有理,便于实施;有的却含糊笼统,难以执行;还有的会不切实际。
制定一份具体详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时应该注意如下问题:第一,制订计划应具体详细。
不仅要说明各项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还要指出活动的方法。
第二,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确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元认知策略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摘要:对于大学生英语来说,自主学习是决定其学习效率与成果的重要途径,然而要培养出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就要充分应用元认知策略。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即存在着大学生对元认知策略概念普遍存在意识淡薄且缺乏认识的问题,同时,教师也没有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与引导。
本文从元认识策略的概念与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元认知策略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元认知策略下,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41—02所谓元认知就是针对认知活动的一系列自我控制与自我意识的行为,是学习者自我计划、监督、调节、提问、反思、回顾的一个过程,它包括的内容有三: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知识。
其中元认知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任务、认知能力以及相应的认知策略进行认识,而元认知监控则对学习者合理分配时间、计划学习活动、发现并纠正问题起到指导作用。
这三者在元认知的实际应用中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联系,而元认知的核心则是对于个人认知进行有意识地控制与监视。
在元认知概念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计划、评估、监控手段就是元认知策略。
在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对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起到监控与指导的作用,从而便于学习者能够评估与决定学习的整个过程,帮助学习者将思路理清,确定学习目标,是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
一、元认知策略对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意义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学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的培训能够将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并将学习方式优化。
因此,对于需要语言环境才能保证学习成果的英语科目来说,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元认知策略被大学生正常掌握其使用方法以后,就能在英语说、听、读、写等培养各类学习能力中贯穿进元认知理论,从而帮助大学生在英语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角度,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学实践调查研究,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能力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一. 引言元认知能直接制约或促进认知策略的发展,它对学习者的认知策略起着定向、调节和整合的作用。
元认知在语言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期间能激活、维持注意及情绪的状态,使学习者有意识地体验到可供提取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与学习变量间的关系,并根据对这种关系的分析选择出合适的策略。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有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外元认知的研究现状:自flavell,brown等提出元认知的理论后,国外的研究者兴起了元认知研究的热潮。
比较重要的研究是o’malley,charmot & kupper(1989)在语言信息处理三阶段模式的基础上描述了理解能力的一个层级顺序,即在感知阶段使用选择性注意,在分析阶段推断文本的深层含义,在整合阶段使用背景知识等。
vandergrift(2005)还探讨了元认知意识,学习动机倾向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国内关于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研究,首先在理论性研究方面:周英(2001)根据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可分为课前策略、课堂策略及课后策略三个阶段,讨论了通过采用自我监测检查表和自我评估表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听力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林琼(2002)借助心理学有关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英语学习与学习者成功的监控能力有关。
2.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holec(1981)把自主学习描述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
他详细说明道:“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就是对有关学习的所有决定有责任心,决定目标,明确内容和进度,选择方法和技巧,监视过程,评价结果。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开放教育英语自主学习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渗透进教育领域。
近年来,部分教育机构开始采用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理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
元认知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己。
不少专家学者注意到这一现象后,纷纷将研究的目光投入这一领域。
尤其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元认知理论是研究的重点。
以元认知及其理论为切入点,提出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开放英语自主学习的相关措施。
元认知开放教学英语教学一、元认知策略的内涵及其优势1.元认知策略的内涵要正确理解“元认知策略”,就要先理解“认知”“元认知”以及“策略”三个概念。
在理解了这3个概念以后,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楚元认知策略这一概念的内涵。
首先,认知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等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就是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它主要是指人们思维的一种机制。
而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它是揭示认知主体的基本状态的一种方式。
它是认知主体对自己基本情况的认知,这些基本情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以及基本评价和调节,等等。
元认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元认知体验;另一方面,是元认知知识。
而策略其实就是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它主要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育中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合理调控自己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及时有效地运用策略,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
2.开放教育中英语教学运用元认知策略的优势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授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学生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终身学习。
元认知策略,就是运用学生的元认知体验,鼓励他们运用创新的方法掌握知识。
首先,元认知策略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主要指学生不依赖于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元认知策略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是可以学习的。
元认知策略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一、元认知策略的概念元认知策略是指对知识、技能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和监控,以达到更有效的学习过程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包括一系列认知行为,如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调节学习策略、解决问题和推理等。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最高级和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自主学习能力。
2.1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学习策略。
例如,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听力能力需要提高时,可以采取更多的听力练习,而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需要提高时,可以增加写作练习的时间和频率。
通过持续监控和调整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更快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2.2 增强英语学习动机元认知策略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分析自己的英语学习动机,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当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时,他们会对学习更有动力,并更加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还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动机。
2.4 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自主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持续地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调节学习策略,逐渐发展出自主控制和自主管理的能力。
这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能力,更是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三、结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元认知策略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持续地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调节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自信心,并发展出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教师们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帮助学生成为更加自主和有效的学习者。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构建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元认知策略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研讨如何通过培养元认知策略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性学习1 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家John Flavell的著作中最早提出元认知这一术语,他解释元认知是指“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分析,是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的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控以及连续的调节和整合”。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是计划、监控和评价,是保证学习活动成功的更高级的执行技能。
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
实质是学习者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的过程。
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都属于元认知的范围。
认知策略是学习内容材料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助于我们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整合在一起,并且储存在长时间记忆中。
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估计学习的程度和决定学习的过程。
国内元认知策略研究现状:(1)对学习策略的整体研究多,但对元认知的策略的专门研究近三年才剧增,大多研究得不够深入。
(2)大多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少,少数的实证中大多数研究也不能登大雅之堂。
(3)从测量的角度看,元认知策略量表的编制并不令人满意。
2 自主学习20世纪80年代初Holec提出“学习者自主”(learnerautonomy),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结果的行为,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自主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做出奖赏或惩罚,以维持或促进积极性的学习过程。
元认知学习策略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摘要:学习策略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
本文主要研讨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外语教学中一定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元认知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面对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培养出的大学生要想符合社会要求,就必须既要有专业知识,又可以精通外语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变化的形势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必然相应地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wenden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而学习策略的关键是元认知(wenden 1985)。
在针对二语学习的研究中,学习者的训练经常包括综合性训练,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训练,或仅集中于听、读、写的某一个方面。
学习者培训集中于元认知策略的非常少,而集中于大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培训则更少。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水平总体很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专家通过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依据对学习策略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1.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 1982);2.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mayer,1988);3.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rigney,1978);4.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nisbet,1986)。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认定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法”。
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同时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或学习方法与技能,也可以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现对学习活动的调节和控制,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对“怎样学(即如何操纵和调控学习执行)?”和“学到什么程度(即对学习目的究竟有何种程度的认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决策,并在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实施执行这种决策。
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传授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大学英语
2006年6月,笔者对延边大学2003级、2004级、2005级三个年级共38个班级进行了针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帮助大学生元运用元认知策略。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计划一般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对于大学生来说,长期计划通常以学期为单位,短期计划常以星期为单位。
计划是根据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目标而制定的,所以确立目标是第一步。
学习目标必须有明确的内涵,容易分解成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行动,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使自己不断产生学习压力和动力,也使自己能及时感受到学习进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学习目标一个学期定一次。
例如,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多数学生在第四学期的学习目标是“在词汇、语法、阅读、听、说、写、译方面要达到大学英语基本要求,即四级要求”。
有一部分学生的目标是“在词汇、语法、阅读、听、说、写、译方面要达到大学英语较高要求,即六级要求”。
目标是明确的,但根据目标制定出的计划却可能差别很大,有的有条有理,便于实施;有的却含糊笼统,难以执行;还有的会不切实际。
制定一份具体详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时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制订计划应具体详细。
不仅要说明各项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还要指出活动的方法。
第二,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确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学生应该根据此教学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摒弃以往片面强调背单词、阅读,应付各种考试的学习计划,把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当作首要任务,制定分期目标,逐步实现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第三,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不宜一味增大学习量。
有的学生制订计划时给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过多,导致无法如期完成计划任务。
第四,合理安排英语学习时间。
有的学生计划每周用二十多个小时的课余时间学习英语,平均每天学习英语时间近四个小时。
这样的计划很难坚持下去。
第五,学习策略要恰当。
比如,有的学生用连续数小时的时间背单词,其结果是容易导致疲劳,记忆效果不佳。
第六,加强监督。
不少学生制定的计划,从内容的多少到时间的分配以及方法的选择都比较合理,可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自我约束力又差,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从调查结果看,60%的学生认为“自我监控能力差,惰性太强”是妨碍自主学习最重要的因素。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生本人应下定决心,磨练意志,做到自我监督,一步一步地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告诉身边亲友,请他们发挥监督或督促的作用,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第七,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完善工作。
作为制定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必须根据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对照、反思最初制定的计划,找出其中不切实际、影响实效的因素,有针对性地修改,或调整内容,或统配时间,或选择正确并适合自己的方法,确保学习的效率,减少无用功。
同时通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完善计划的一系列实践和反省,不断地认识自我,并将取得的经验教训体现在以后的计划制定过程中,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对自身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不断地进行积极计划、观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自我监控可以促使学生激发和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水平;指导学生依据不同学习内容,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来分析学习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并监督学习进程,使其按照计划进行;能促使学生反思,产生总结性评价所达到的效果,以吸取经验教训,并为下次学习做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有助于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冲动性和不合理性,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关于监控的时机问题,一般来说,在学习活动之前、之中、之后都需要自我监控。
三、引导学生做自我评价
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自我评价能促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步负责,还能使学习者清楚地看到自己现在的水平和预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清楚地了解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评价自己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能力也是英语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
首先,一门语言课只能覆盖该语言很小的一部分,其目的不应当只是传授某些语言知识,还应当教会学习者如何独立进行学习,这就有必要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能力。
其次,自我评价使学习者对学习责任更加敏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培养。
另外,自我评价可缓解教师的评价压力。
自主学习中,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向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加重了教师的评价工作。
而自我评价可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提供咨询或提供学习者自己无法从事的评价。
自我评价最常见的方式是利用他人设计的测试题自我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难点和弱点,为下一步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准备。
另外,学生还可以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自主学习的评价。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中推荐的《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就是很好的范例。
此表分“听、说、读、写、译”五部分,每部分都含有若干个陈述,学习者在“自评”一栏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做到的写Y,能够轻易做到的写YY,在“同学评”一栏中,“请同学对你的英语能力用相同方式做出评价”,在“追求目标”栏中,“标出你认为重要但目前还不具备的英语能力,写O代表努力方向,写P代表优先考虑目标”。
如果“自评”或“同学评”栏中90%以上项目填写了Y(Yes)或YY,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这一要求所推荐的英语能力。
如果“追求目标”栏中的O(Objective)或P(Priority)较多,则应寻求指导并积极设法实现。
其实,学生本人也完全可以自己创造出一些自我评价方法。
比如,为了评价自己的语音语调,可以录下一段广播中由外国播音员朗读的文章,自己模仿;或直接采用配有文字材料的录音带、mp3等,自己朗读这段文字同时作录音,最后,客观地比较原朗读及自己的朗读。
总之,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前期对学习任务和目标进行计划,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策略和修正不足,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又能进行自我评价。
也就是说,通过培训,学生不仅会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学什么),也会拥有丰富的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怎样学和怎样用)。
从而,学习者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亚玲.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应慧兰.新编大学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顾超群.大学新生外语学习观念的转变与策略培训[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