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 格式:docx
- 大小:10.95 KB
- 文档页数:4
白灵的功能主治1. 缘起与介绍白灵是一种传统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拥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和独特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灵的功能主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草药的用途。
2. 白灵的基本信息•学名:白灵•别名:白英、白公、白蔹、白霖•科属:百合科、百合属•主要产地:我国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3. 白灵的主要成分白灵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具有保护肝脏、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解痉等作用。
•多糖类: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和抗氧化等功效。
4. 白灵的功能主治白灵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其主要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清肺化痰•缓解咳嗽:白灵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可舒缓肺部炎症,缓解咳嗽症状。
•治疗咳嗽:白灵中的生物碱成分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起到治疗咳嗽的作用。
4.2 清热解毒•退烧降热:白灵中的白蛋白成分具有退烧降温作用,可用于治疗由于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
•解毒抗菌:白灵中的生物碱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起到解毒抗菌的作用。
4.3 强健肝脏•保护肝脏:白灵中的白蛋白成分能够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细胞,预防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改善肝功能:白灵中的多糖类成分具有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的作用。
4.4 抗氧化抗衰老•抗氧化:白灵中的多糖类和白蛋白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延缓衰老:白灵中的生物碱成分能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延缓衰老过程。
5.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口服:每次可服用3-5g,每日2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煎服:将白灵研磨细末,加入适量清水,煎成糊状后饮用。
•饮片煎剂:可购买白灵饮片煎剂,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
结论白灵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功能主治包括清肺化痰、清热解毒、强健肝脏和抗氧化抗衰老。
分享抗癌中药——白英,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抑制肿瘤生长陆先生在两年前出现咳嗽咳血症状,之后到医院进行体检,被确诊为肺鳞癌。
当时陆先生56岁,刚刚为儿子办了婚礼,他不愿意进行手术,所以选择了介入治疗和中医药辅助治疗,希望中西医结合延缓病情进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何教授见到陆先生时,他精神比较萎靡,他的身体症状比较明显,左胸部闷痛不适,有咳嗽症状,痰白有血丝,双腿水肿,大便稀溏,平时比较怕冷,出汗比较多。
何教授看了陆先生的舌头和脉象,患者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紧,尺部弱。
结合他的种种病情进行中医辩证,患者此时处于气阴两虚,痰热蕴结,肺肾亏损状态,此时中医治疗要注意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滋补肺肾。
何教授拟定药方,以炙黄芪、茯苓、黄精、葛根、生地、北沙参、天花粉、法夏、炙紫菀、白英、半枝莲等多种中药制成中药汤剂为患者辩证治疗。
3个月后复查时,陆先生咳嗽症状缓解,胸痛症状减轻,复查CT:肺部肿块缩小,可见上方有效,遂继续以上方辩证治疗3个月。
三诊时,陆先生身体症状已经不明显,患者大便正常,乏力症状减轻,食欲增加,复查癌症病灶稳定。
之后陆先生一直坚持着中医药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门诊随访至今,陆先生病情稳定,肿瘤没有增大迹象,肿瘤标志物正常,已经带瘤生存两年多。
抗癌中药白英,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抑制肿瘤生长!白英也叫白毛藤、白葫芦、毛秀才,为茄科草质藤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生于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国内外均有分布。
白英药用历史久远,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记载,列为上品,为传统中药。
药用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水肿、淋病、胆囊炎、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白英性味苦,微寒。
入肝、胃经,有小毒。
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发表,利湿消肿,抗癌。
白英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类和皂苷类化合物,其中B苦茄碱对小鼠肉瘤180和256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研究表明,白英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白英对癌细胞的作用,既表现为短时间作目后的细胞杀伤,包括对癌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也表现为药物持续作用后的增殖抑制。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白英别称山甜菜、白草、白幕、排风等,为茄科茄属草质藤本植物,喜生于海拔600~2800米的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药用历史久远,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记载,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英的功效与作用吧!白英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味苦,性平,有小毒。
【归经】胃、肝经【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用于感冒发热、黄疸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病、癌症、子宫糜烂、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白英的药用选方1、黄疸性肝炎:白英、天胡荽各30克,虎刺根15克,水煎服,每日剂。
2、声带癌:白英、龙葵各30克,蛇莓、石见穿、野荞麦根各15克,麦冬、石韦各12克,水煎2次分服。
3、肺癌:白英、狗牙半支(垂盆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剂。
白英的配伍应用1、白英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
2、白英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茵陈的功效与作用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
3、白英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羌活、独活等药同用。
4、白英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白英的食用方法1、白英丹【组成】大黄5钱、芒消3钱、甘草1钱(炙)、枳实2钱(炒)、厚朴3钱(炒)、玄参3钱、麦冬8钱、丹皮3钱、芍药3钱、生地3钱。
【用法】流水煎大半杯,热服。
【功效】滋其脏阴,泄其腑热,勿令阳亢而阴亡。
2、白英散【组成】白英1钱(根茎叶并烧为霜)、胡椒(烧为霜)3分、丁子3分(烧为霜)。
【用法】每服6分,温酒饮下。
【功效】治痈疔及诸热毒肿。
3、白英丸【组成】白英5两、白蔹3两、紫草2两、芒消(研)2两、大黄(锉)2两、茵陈蒿1两、葶苈子(纸上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早、晚食前用蜜汤送下,以知为度。
中草药白英的功能主治白英的概述白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被称为白花蛇舌草、白茅。
它属于百合科蛇舌草属植物,一般生长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区。
白英在中草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既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以作为食品烹调的调料。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白英的功能主治。
白英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白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咽喉肿痛等症状。
可以将白英入药配伍其他清热解毒草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制成药方使用。
白英还可以用来制作草药口服液或煎剂,有助于清热解毒。
2.消肿利湿:白英是一种清热利湿的中草药,能够帮助人体排除体内湿气,有助于消肿利尿。
对于脚气、水肿等症状,食用白英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此外,白英还可以用于煎煮浸泡脚部,帮助消除湿气,改善脚气症状。
3.健胃开胃:白英具有健胃开胃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
可以将白英与其他健胃开胃草药,如山楂、麦芽等,一起制作成药膳或汤品,有助于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4.补肾益肺:白英可以补肾益肺,常用于治疗肺病咳嗽、虚弱无力等症状。
可以将白英与其他具有补肾益肺作用的中草药,如人参、黄芪等,配伍使用,可以起到滋补肺肾、强身健体的效果。
5.抗炎止痛:白英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对于一些炎症引起的疼痛症状,如关节炎、扭伤等,可以使用白英制作膏药或者煎剂进行外用,有助于舒缓疼痛,减轻炎症。
6.养颜美容:白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帮助减少皮肤的氧化反应,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光滑和细腻。
可以使用白英制作面膜或者泡澡,有助于美容养颜。
7.补血止血:白英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可以将白英与其他活血化瘀草药,如三七、川芎等,配伍使用,起到补血止血的作用。
总体来说,白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健胃开胃、补肾益肺、抗炎止痛、养颜美容、补血止血的功能主治。
当然,在使用白英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进行判断,合理使用,避免过量。
【发现本草】传染性肝炎的克星——白英(白毛藤、排风藤)发现本草第【31】期白英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一起发现本草的奥秘茄科茄属植物白英据临床报道白英在治疗传染性肝炎、白带、耳内化脓肿痛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英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护肝等作用。
临床常应用于淋巴结核、食管癌、肠癌、子宫颈癌、肺癌、声道癌等疾病治疗,有研究表明,白英对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00%,且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临床报道1.治疗传染性肝炎:取白英叶或全株生药(干者亦可),每日60.-120g,煎汁去渣,分2-3次服。
共治疗36例,结果:一般服药4日后,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黄疸,肝肿大,肝区痛相继改善,1-2星期后恢复正常,除1例因并发病无进步转院治疗外,35例全部痊愈。
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2.治疗白带:用干白英、全当归按10:3配合,煎煮2次,取汁,浓缩加入白糖,配制成15%的糖浆,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25ml,10日为1个疗程。
共治疗40例,结果:37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
治疗时间1-6个疗程。
3.治疗脓耳:先用棉签蘸盐水反复洗净脓垢,再用干棉签揩干。
取鲜白英叶捣碎挤汁,滴数滴于耳中,头偏向健侧片刻,轻压耳屏。
每日2-3次,1星期为1个疗程。
耳道口周围红肿者,用捣碎之叶敷局部。
共治疗21例,结果:16例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听力恢复,3例2个疗程而愈,2例无效。
茄科茄属植物白英多年生蔓生草本,高达5m。
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
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多戟形或琴形,长3-8cm,宽1.5-4cm。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侧生;浆果球形,熟时红色。
种子近盘状,扁平。
花期7-9月,果期0-11月。
生于海拔200-2800m阴湿的路边、山城、竹林下及灌木丛中。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白英,茄科茄属植物白英的全草,《神农本草经》草部上品收录,它的药用价值早已被人们认识,作为传统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民间草药也多有应用。
中草药白英的功能主治1. 概述白英,学名Rauniaria dentata (Thunb.) Makino,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白英又被称为“不死草”、“活血丹”,在民间常被用作药食兼用的食材。
2. 白英的药理作用•解毒功效:白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促进人体健康。
•活血化瘀:白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瘀血、淤血等相关疾病。
•抗炎抗菌:白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
•改善心血管功能:白英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3. 白英的功能主治在中草药领域,白英被广泛用于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主治:3.1 治疗瘀血、淤血等相关疾病•缓解痛经:白英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痛经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改善血液循环:白英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对治疗瘀血、淤血引起的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3.2 抗菌消炎•抗菌作用:白英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治疗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效果。
•抗炎作用:白英中的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治疗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3.3 具有保肝作用•解毒护肝:白英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对保护肝脏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促进肝细胞再生:白英中的成分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有助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3.4 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脂:白英中的成分可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
•降压作用:白英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4. 用法用量•煎汤服用:取适量白英入锅,加水煎煮20分钟后,取汤水饮用。
•泡茶饮用:将白英晾干后,用热水泡茶饮用,可口感良好。
提示:使用中草药白英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了解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确定用药方案和用量。
它长得像艾草,人称白英,价值珍贵,遇到请重视在我们河边的小树林里,长着一种非常特别的植物,它的茎杆上长着银白如雪的绒毛,当你用手触碰到它的叶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你摸到了棉花糖,特别的粘手。
并且这种植物它拥有非常奇特的叶子,卵形的叶片上好像被人砍了几刀,留下数个缺口。
这是一种药用历史非常久远的植物,它最早在《神农本草经》当中就有记载,而且把它列为上品。
它就是白英。
下面我就带朋友们认识一下这种植物,白英,这种植物,它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它身上长有白色的绒毛,它属于茄科茄属多年生的蔓性草本植物。
这种植物它的一枝茎蔓可以长到四米长,它的茎一般是灰褐色或者灰黄色,茎的表面有非常明显的棱线和圆形的皮孔。
随着这种植物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基部会呈现出一种木质化,白英的花一般是蓝紫色或者白色,但是它球形的浆果在成熟的时候是一种红黑色,非常的明显,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这种植物在中药当中的名字非常特别,比如白毛藤、毛凤藤、毛千里光、百草、排风藤,以及天灯笼,还有人叫它尚头草、望东红、酸浆菜等等。
白英这种植物在我们生活中很少被提起,它是一种非常冷门的中药材,然而我们一旦了解它的价值,绝对不会小看它。
这种植物我们使用的一般是它的全草或者是它的根。
它味苦,性微寒,归肝,胃经。
关于它的价值以及用途,可以在网上自行科普一下,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白英以全草及根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等功能,主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子宫糜烂、肾炎水肿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尤其对子宫颈癌、肺癌、声带癌等有一定疗效。
如果我们需要的话,可以在夏天以及秋天的时候来采收,它既可以鲜用,也可以晒干之后备用。
白英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以及西南等地。
说到白英,咱们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植物蜀羊泉。
在生活当中,很多朋友认为蜀羊泉和白银是一种植物,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
实际上它们虽然都属于茄科植物,但完全不一样。
白英,临床用途白英资料白英(Solanum lyratum)来自于茄科,茄属。
别名北风藤,山甜菜,生毛鸡屎藤,蔓茄,白草,白毛藤,鬼目,苦茄。
solanum茄子。
草质藤本,茎及小枝均密被具节节长柔毛。
叶互生,多数为琴形,两面均被白色发亮的长柔毛,中脉明显,侧脉在下面较清晰。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被具节的长柔毛,花梗无毛,顶端稍膨大,基部具关节;花冠蓝紫色或白色,花冠筒隐于萼内,浆果球状,成熟时红黑色。
产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诸省。
喜生于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海拔600-2800米。
日本、朝鲜、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全草入药,可治小儿惊风。
果实能治风火牙痛。
民族药【白药】宽映干资:全株治感冒,小儿高热,肝炎,咳嗽,风湿。
全草或根主治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白带,肾炎水肿及风湿。
【藏药】乌鲁祖玛:地上部分胆囊炎,肿瘤痞块,风湿痹痛,痈肿疮疖。
【侗药】登拿宁:全草治慢性支气管炎。
【高山药】莫路志:全草主治黄疸型肝炎及风热感冒。
【畲药】白毛藤:全草主治黄疸型肝炎。
【资源志】地上部分(白英):甘、苦,寒。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
用于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痛,带下病,水肿,淋证,丹毒,疔疮,癌瘤。
根(白毛藤根):苦、辛,平。
用于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
果实(鬼目):酸,平。
明目。
用于目赤,牙痛。
开头文中的白英是在云南曲靖遇见的,是个常见的植物,在南京的时候也有遇见。
我们来看他的临床用途吧,常见的植物被挖掘的用途比较多。
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最常见的是白英被用来治疗癌症.同时,它还被用来治疗脓耳、炎症及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都不错。
治疗癌症白英为常用的抗癌中草药.临床多用于治疗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绒毛膜上皮癌等多种癌症。
用白英汤(白英、百合、冬虫夏草、天冬、鱼腥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抗癌中药白英的研究现状【摘要】白英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类和皂苷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白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白英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白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药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的全草,又称白毛藤,主要生长于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地。
其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记载[1]。
白英入药,可清热解毒、抑菌消炎,并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1 白英的化学成分1.1 甾体生物碱类白英的甾体生物碱属于胆甾烷类,具有胆甾烷的四环骨架和另一哌啶环,多数是六个环的衍生物。
它是属于一类化合物,而不是一种物质,它们之间既有甙元的差异,又有糖基的区别,且糖基之间的差别更为明显。
但是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少差异,白英的甾苷在甾苷元3位上都有与糖基成苷的羟基(C3-OH)这一典型的共同结构[2]。
目前已经研究得知的白英中的甾体生物碱主要为蜀羊泉碱、苦茄碱、澳洲茄胺、澳洲茄碱、番茄烯胺等β-羟基胆甾类生物碱,这与白英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1.2 甾体皂苷类白英的皂苷类也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如抗肿瘤。
它的成分主要包括以薯蓣皂苷元、替高皂苷元、雅姆皂苷元等皂苷元为非糖部分的多种甾体皂苷。
1.3 其他白英中还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3]。
孙立新等[4]进一步探讨了其成分,分离出胡萝卜苷、β-谷甾醇、槲皮素等物质。
2 白英的药理作用2.1 抗癌防癌作用现代研究已证明白英具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这主要由于其含有甾体生物碱及皂苷类化合物。
滕帼英等[5]研究了白英乙醇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其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袁晓薇等[6]也认为白英能够诱导体外肝癌细胞凋亡。
【中药释义】白英(排风藤)抗癌榜上有名草药,附药方。
排风藤(白英)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的干燥全草。
味苦,性微寒。
有小毒。
归肝经、胆经、肾经。
清热解毒,败毒抗癌、清热利湿,疗疮消肿。
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子宫糜烂、肾炎水肿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尤其对子宫颈癌、肺癌、声带癌等有一定疗效。
外用治痈疖肿毒。
《中医验方》抗癌排行榜药物。
性味苦,微寒。
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胆经、肾经。
主治功能清热解毒,败毒抗癌、清热利湿,疗疮消肿。
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子宫糜烂、肾炎水肿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尤其对子宫颈癌、肺癌、声带癌等有一定疗效。
外用治痈疖肿毒。
地上部分(白英):甘、苦,寒。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
用于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痛,带下病,水肿,淋证,丹毒,疔疮,癌瘤。
根(白毛藤根):苦、辛,平。
用于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风湿痹痛。
果实(鬼目):酸,平。
明目。
用于目赤,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禁忌江西《中草药学》:孕妇禁服。
相关配伍1、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
2、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
3、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
4、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药理作用(1)体外实验具抗癌活性。
(2)煎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痛、肉瘤S-180、梭形细胞肉瘤(实体型和腹水型)均有抑制作用。
(3)水提取物对动物能促进其抗体及球蛋白的形成,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4)水提取物对动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奏抗炎作用。
(5)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菌作用。
(6)大剂量经口给予能刺激粘膜,引起喉头烧灼,恶心呕吐;吸收后可使白血球下降,出现眩晕,瞳孔散大,惊厥性肌肉痉挛等毒反应。
白英BaiyingSOLANI LYRATI HERBA【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干燥全草。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呈段状,被灰白色柔毛。
茎圆柱形,有分枝,直径0.1~0.5cm,表面有纵棱,黄绿色至暗绿色,茎硬脆,断面纤维性,髓部白色或中空。
叶互生,多皱缩卷曲,易碎,叶片展平后多数呈琴形或戟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基部有2~5深裂;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色较浅;叶柄长1~3cm。
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或有浆果,类球形,棕红色至黑色。
气微,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灰绿色或灰黄色。
腺毛或腺毛碎片多见,一种较粗长,可达3mm,腺柄大多由3~10个细胞组成,头部单细胞,长圆形或长卵圆形,直径10~35μm;另一种较短小,少见,长20~50μm,柄部多1~2个细胞,单列,头部单细胞或2细胞,稀8细胞。
非腺毛多见,长100~500μm,最长可达1.8mm,为2~6个单列细胞。
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2~45μm,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砂晶。
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
茎表皮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
纤维淡黄色,成束或单个散在,直径8~30μm,壁较厚。
具缘纹孔导管多见,亦可见网纹和螺纹导管,直径10~90μm。
(2)取本品粉末5g,加入三氯甲烷50ml,80℃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置50℃恒温水浴上蒸干,残渣加2ml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英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1.0%(通则2302)。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英,学名为Caulis Sinomenii,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五倍子科木莲属植物的藤本藤类,白英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英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一、白英的功效与作用1. 抗炎作用:白英中含有多种天然植物成分,如茯苓酮、棕榈酮酸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各种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 镇痛作用:白英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白英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3.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白英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长期使用白英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
4. 降低血脂作用:白英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脂,尤其是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从而减轻心脑血管负担,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5. 抗菌作用:白英中的多种成分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改善免疫功能:白英在中药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加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二、白英的禁忌1. 孕妇忌用:白英有一定的毒性,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累积作用,对胎儿发育有严重的影响。
孕妇忌用白英,以免对胎儿造成损害。
2. 高血压患者慎用:白英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但过量使用会导致血压过低,引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3. 消化道溃疡患者忌用:白英属于辛温草药,容易刺激胃黏膜,加重消化道溃疡病情,所以消化道溃疡患者忌用。
4. 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白英具有减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会影响止血功能,容易导致出血性疾病加重。
5. 久病体虚者慎用:白英具有一定的毒性,易引起身体虚弱的人体负担加重,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中药白英的用途
中药白英:自然的馈赠与多元的用途
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中,众多草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魅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默默奉献。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药白英的世界,探寻它在医疗、生活和环保等方面的多元用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白英,又名白草、白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广泛,生命力顽强。
它不仅拥有清新的外貌,更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
古人云:“白英,性平味甘,无毒,入肝、脾二经。
”在中医理论中,白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
对于肝炎、肝硬化、尿路感染、皮肤瘙痒等疾病,白英都有一手。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白英更是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潜力。
据研究表明,白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白英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不断贡献力量。
除了医疗用途,白英在生活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将白英晒干后研磨成粉,可用于制作草药枕,具有安神助眠、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炎炎夏日,使用白英制作的草药枕,能够帮助我们驱散暑气,享受清凉的夜晚。
此外,白英还可以作为绿色染料,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自然的色彩。
环保领域同样少不了白英的身影。
作为一种顽强的草本植物,白英可用于草地修复和水土保持,为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白英还能够吸收和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净化受污染的土地,为我们的地球母亲疗伤。
总之,中药白英凭借其多元的用途和显著的疗效,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它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让我们一起走进白英的世界,感受它带来的神奇与美好。
白英的中药属性入药部位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以全草或根入药。
性味归经苦,微寒。
有小毒。
入肝经、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者30~60g;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涂。
禁/宜人群体虚无湿热者忌用。
炮制方法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地理分布产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诸省。
日本、朝鲜、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白英的种植方法用种子及分根繁殖。
种子繁殖:北方地区春季播种,4-5月条播,行距40cm,保持土壤湿润,约2星期左右出苗,苗出齐后间苗,株距15-20cm。
分根繁殖;宜春、秋进行。
当苗高20cm左右时,要搭架缚藤,以利生长。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然后做成1.5米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白英用种子繁殖,分育苗和移栽两步进行。
也可扦播繁殖和分株繁殖。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冻之前。
育苗播前先用耧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保墒,以利出苗,齐苗后,加强田间管理,培育1年后,即可移栽。
移栽即将培育1年的白英苗,按行株距50×1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扦插繁殖选1~2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未木质化枝条,取其中段,剪成20厘米的插条,摘除下部叶片,用ABT生根粉液浸泡处理后,按行株距40×10厘米,斜插入整好的畦面上。
露出地面三分之一。
经常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分株繁殖于秋季将株植地下根挖露土面,砍伤根皮,覆土。
翌春即可萌发新苗。
然后带根挖出移栽即可。
四、田间管理白英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经常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
苗高30厘米时在行间搭成支架,任其茎蔓攀援,以利通风透光。
第一次收割之后,应立即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
农村常见植物白英又名白毛藤,常用来煲汤煮水喝,能解毒消肿,有小毒请重视在农村有很多的植物,这些植物虽然在农村是习以为常,不懂的人觉得它们都是没有价值的,其实它们都有一定的价值,只是我们很多的人不懂得它的价值而已。
俗话说“山间无闲草,识得都是宝”。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相关价值,这样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才能为我们所用,能为我们解决不少的烦恼。
关注我,每天为您分享农村植物知识。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在农村非常常见的植物,它不仅仅常见,而且也比较常用,因为大家经常会用它煲汤,或者煮水喝之类的,那其实这种植物,并不能随随便便的使用,你知道为什么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详细地了解一下。
我现在就在自家的这个门口,因为在这个边上就有一棵很大的,大家看就是眼前的这种植物了,相信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对它的样子应该不陌生,因为它在乡下比较常见,它的学名叫白英。
是茄科茄属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是这种戟形或者是琴形,叶子两面均被白色长柔毛,然后是这种互生的,在我们本地我们俗称它胡毛藤,因为它的这个茎上布满了长长的白柔毛。
它花期是7到9月,开这种聚伞形的花序,它的花是这种顶生或者是叶外侧生的,花冠是蓝紫色或者是白色的,它的花蕾很有特色,看着黑黑的不知道还以为是果实。
它是我国传统的一味中药材,使用历史比较久了,因为在《神农本草经》里头都有记载,列为上品,为传统中药。
药用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水肿、淋病、胆囊炎、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以前我们也经常拿它的藤炖猪小肠汤喝,但是现在不敢随意地使用它了,因为了解到这种植物,它是有小毒的。
如果你想要把它作为药用,一定要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记不要私自用药,本文旨在科普,不能作为用药依据。
每年一般十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结果了,它的果实是这种圆球形的,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红色,非常好看。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常见于山谷、草地,路旁或者是田边你都可以看到它。
白英是一种中药材,能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它来源于野生植物白毛藤或者白草,全草可以入药,多在秋天采收。
那么白英这种中药材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又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一会我就把白英的图片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同时也会带大家了解白英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白英图片白英的功效与作用
1、白英的功效
白英是全草类植物的一种,它味苦,性寒,有小毒,可以入肝经和胃经,清热解毒和利湿消肿以及防癌抗癌等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可以用于人类乳痈和恶疮以及腹水与白带还有肾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2、白英能治疗人类的感冒发热
白英能清热解毒,它对人类的感冒发热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把白英与蒲公英以及银花和一见喜等中药材,搭配使用,使用以后能让感冒的症状很快好转。
3、白英能治湿热黄疸
白英对人类的湿热黄疸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取适量的白英加入金钱草与茵陈等中药材一起煎制服用,这种方法对人类的腹水肿痛以及小便不等疾病都有很不错的治疗作用。
4、白英能预防癌症
防癌抗癌也是白英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在与白花蛇舌草与龙葵等中药搭配服用时,对人类的肺癌和胃癌以及肠癌等高发癌症都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治癌良将——白英作者:汪志铮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7年第5期汪志铮白英是抗癌的首选药材,也叫白毛藤、白葫芦、毛秀才。
多年生蔓性草本。
性味归经,苦,微寒。
入肝、胃经,有小毒。
功用清热解毒,发表,利湿消肿,抗癌。
白英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类和皂苷类化合物,其中β-苦茄碱对小鼠肉瘤18 0和25 6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安徽医学院用该药制成的“蜀枣饮”治疗子宫颈癌有较好的疗效。
发现该药膳可促进抗体形成,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的免疫生物学反应。
民间用白英煎汁,放入桂圆同煎,连汁服用可治疗子宫肿瘤。
日本大阪汉医研究所佐藤昭彦近10年的科研成果报道,他选择了对药物敏感性最差的肿瘤细胞株——子宫颈瘤细胞,在体外试验了一千余种中草药,结果发现白英等3种中草药不但可以10 0%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且对正常细胞无不良影响,甚至还有促进正常细胞生长的功能。
研究表明,白英对癌细胞的作用,既表现为短时间作用后的细胞杀伤,包括对癌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也表现为药物持续作用后的增殖抑制。
研究还表明,白英与紫杉醇一样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导致癌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白英还含有一种叫做莨菪亭(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护肝作用。
作为常用抗癌中药,白英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子宫癌、肝癌、乳痈、白带、疮毒、瘘瘤、肝硬化、腹水、淋巴结核、咽喉炎及扁桃体炎等症。
在癌症治疗上,白英能缓解患者痛苦,延长存活期,并用白英配合利水活血的马鞭草治疗肝硬化腹水,用“白香汤”(鲜白英,香茶菜根)治疗肝脓疡,以及用白英配合沙氏鹿茸草治疗湿热白带,多获显效。
《四川农业科技》曾有用白英治愈肝癌的实例报道:用中药白英(500克干品可用二十多天)煎水当茶喝。
配合板蓝根冲剂(1~2包/天,当茶喝),百事可乐或人参可乐(半瓶/天,当水喝)。
在连续吃半年后,患者腹水渐少,最后消除。
后来经医院检查,肝癌细胞无影无踪。
以上办法后来介绍给6位患肝癌的重症患者,其中2人也完全痊愈。
中药白英的传说故事
白英是一种中草药,有一个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
以下是关于白英的传说故事:
在很久以前的中国,有一个人名叫吴珊,他是一个医者。
吴珊向来对中草药非常感兴趣,并且致力于研究草药的药性和功效。
有一天,吴珊听说有一种珍贵的草药叫做白英,据说它拥有神奇的疗效,可以治愈许多疾病。
然而,白英非常罕见,几乎绝迹于世。
吴珊决定远行寻找这种宝贵的草药,他花了很长时间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一个幽深的山谷。
在山谷中,吴珊发现了一株群生的白英。
他非常高兴地采摘了这些珍贵的草药。
正当吴珊准备离开山谷时,一位老者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老者称自己是山神。
老者告诉吴珊,白英乃是山谷的灵草,它的珍贵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治疗疾病上,而是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保护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平衡。
吴珊深受感动,他认识到白英不应该被滥用,而是应当合理利用。
于是,他决定将采摘到的白英种植在家乡低山丘陵地带,并教导村民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这种宝贵的草药。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英逐渐在那片地区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资源。
同时,吴珊也因其对中草药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而在医学界获得声誉,人们纷纷称赞他为“白英仙人”。
这个传说故事告诉我们,珍贵的中草药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更是自然的恩赐。
我们应当正确使用和保护中草药资源,以及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很多药材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的困难,还可以发挥出调理身体的作用,总而言之就是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那么,中药白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现在,一起来看看以下两篇范文来了解一下吧!中药白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在我们国家,中药材的种类非常非常多,有的时候到野外随便找一找就可以发现中药材。
而且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很多药材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的困难,还可以发挥出调理身体的作用,总而言之就是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那么,中药白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药材性状】茎类圆柱形,直径2~7毫米,表面黄绿色至暗棕色,密被灰白色茸毛,在较粗的茎上茸毛极少或无,具纵皱纹,且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淡绿色,纤维性,中央空洞状。
叶皱缩卷曲,密被茸毛。
有的带淡黄色至暗红色果实。
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
归肝经、胆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祛风、解毒。
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捣汁涂。
用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药理研究】有抗肿瘤及抗真菌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龙葵碱对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龙葵碱、花色苷及其苷元等成分。
【使用禁忌】体虚无湿热者忌用。
【配伍药方】①治肺癌:白英、垂盆草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全国中草药汇编>)②治风火赤眼:白英鲜叶捣烂,调人乳外敷眼睑。
(《福建中草药》)⑧治中耳化脓:白英绞汁,滴耳中。
(《湖南药物志》)④治疥疮:白英全草30~40克(干品24~36克),和肥猪肉180克,酌加水煎,分两次吃下。
(《福建民间草药》)⑤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白英、萝藦各30克。
水煎服。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⑥治皮肤瘙痒症:白英、苦楝树叶,各适量,水煎汤洗患处。
(《青岛中草药手册》)⑦治风湿关节痛:白英30克,忍冬30克,五加皮30克,好酒500克泡服。
白英
药材名称:
白英
拼音名称:
BAIYING
别名:
山甜菜、蔓茄、北风藤、白荚、生毛鸡屎藤、白毛藤、苻、彀菜、鬼目草、
白草、白幕、排风、排风草、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
土防风、耳坠风、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见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稍、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蜀羊泉、毛
相公、望风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
科属:
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
产地:
产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诸省。
日本、朝鲜、中南半岛也有
分布。
性味:
[性味、归经]苦,微寒。
入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祛风湿。
中成药:
共有13种中成药使用白英: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肤痒颗粒(冲剂)肤痒颗粒肤痒冲剂肤痒胶囊祛瘀散结片紫龙金片养正消积胶囊双橘颗粒祛瘀散结胶囊等。
应用:
1、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等。
白英味苦微寒,功能清热解毒,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
2、用于湿热黄疸、腹水等。
白英有利尿作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
3、用于风湿痹痛。
白英有祛风湿作用,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
近年来用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用法用量:
全草、根15~30克;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
洗净,晒干或鲜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白英全草含生物碱,千年不烂心茎中含甾体生物碱,有西红柿烯胺、澳洲茄胺和蜀羊泉碱等。
叶中还有含量较多的Α苦茄碱和Β-苦茄碱、较少的澳洲茄碱以及痕量的澳洲茄边碱。
这些生物碱中主要的是蜀羊泉碱或西红柿烯胺;Β-苦茄碱有抗小白鼠肉瘤-180的作用。
另据报道,叶中分离到一个甾体生物碱糖甙,水解后除得到西红柿烯胺外,还有它的脱氢化合物西红柿-3,5-二烯胺和小量的雅姆皂甙元。
叶中又含维生索C149.4~173.2毫克%。
花序中含较多的甾体皂甙,主要是替告皂甙元和雅姆皂甙元,两者均有抗真菌的作用。
此外,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还发现有Α-,Β-和Γ-蜀羊泉胺、Γ-苦茄碱、替告皂甙元。
根中含15Α-羟基蜀羊泉碱、15Α-羟基澳洲茄胺、15Α-羟基番茄胺和15Α-羟基番茄烯胺。
2、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蜀羊泉(千年不烂心SOLANUMDULCAMARAL.的全草)和红枣以1:1混合制成煎剂、糖浆剂对小白鼠艾利虚腹水癌及梭形细胞肉瘤的
实体型及腹水型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对子宫颈癌有效,但重复率低,进一步用
相当生药40,80,120G/KG/天的煎剂及小剂量递增的给药方法,均无明显抗
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实体型、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及肉瘤180的作用,但醇提取物
对小鼠肉瘤180则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Β-苦茄碱。
(2)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影响:根据溶血素及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蜀羊泉及红枣对促进机体的抗体形成,以及蛋白(尤其是Γ-球蛋白)的合成有一定作用,可以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的免疫生物学反应。
(3)其他作用:蜀羊泉碱均有某些抗真菌作用,但不及番茄碱。
其中所含之龙葵碱的作用见“龙葵”条。
蜀羊泉有制欲作用。
临床应用:
1、治肝硬化初期:鲜白英一至三两,水煎服。
(选自《福建中草药》)
2、治风痛:桑黄二两,白英二两。
切碎,用绍兴原坛酒六斤,煎三炷香。
每日服一饭碗。
(选自《杨春涯经验方》)
3、治风湿关节痛:排风藤一两,忍冬一两,五加皮一两。
好酒一斤泡服。
(选自《贵阳民间药草》)
4、治妇女白带:白英煎汁,烧小公鸡或桂圆,连汁食。
(选自《浙江民间草药》)
5、治小儿肝热:鲜白英五钱,水煎服。
(选自《福建中草药》)
原形态:
多年生蔓性半灌木。
茎长达5米,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具细毛。
叶互生;上部的叶多作戟状3裂或羽状多裂;下部的叶长方形或卵状长方形,基部心脏形,先端尖,全缘,长4~9厘米,阔2~5厘米,上面鲜绿色,下面较淡,两
面均有细毛散生,沿叶脉较密;叶柄长2~3.5厘米,有细毛。
聚伞花序生于枝
顶或侧生与叶对生;枝梗、花柄及花均密被长柔毛,花柄细长;花萼漏斗形,
萼片5,卵形;花冠白色,裂片5,自基部向下反折,长5~6毫米,卵状或长
方状披针形,顶端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口,花丝短而扁。
基部合生;雌
蕊1,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半球形。
浆果卵形成球形,初绿色,后变红
色至黑色,直径6~10毫米。
种子白色,扁圆。
花期9~10月。
果期11月。
生境分布:
野生于路边、山野或灌木丛中。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主产江苏、浙江。
安徽等地。
性状:
干燥的茎,类圆柱形,直径约2~7毫米,外表黄绿色至暗棕色,密被灰白色的毛茸,在较粗的茎上,毛茸极少或无,具纵皱纹,且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淡绿色,纤维性,中央形成空洞。
叶皱缩卷曲,密被毛茸,叶柄长约1~2厘米。
有的带有淡黄色至暗红色的果实。
以干燥、肥嫩、叶绿、无子、无杂草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