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0.01 KB
- 文档页数:2
新辅助子宫动脉栓塞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治疗宫颈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新辅助化疗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疗效和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是在手术或其他治疗前,以化学药物预处理的一种化疗方法。
静脉化疗是指将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来杀死癌细胞。
在治疗宫颈癌的过程中,新辅助化疗和静脉化疗的应用有所不同。
新辅助化疗通常是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的体积和增强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而静脉化疗通常是在手术后进行,以杀死剩余的癌细胞。
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与静脉化疗相比,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疗效有较大差异。
一项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而静脉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新辅助化疗还可以使手术更加精准,缩小手术难度并减少手术时间。
这对患者的康复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总的来说,新辅助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宫颈癌的方法。
它可以减少手术的难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并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相比之下,静脉化疗的应用范围更窄,毒副作用较大,但仍然可以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在选择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医生的意见和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法。
不同新辅助化学治疗方法用于宫颈癌的疗效及生存期比较毛红莉【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19【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法对宫颈癌患者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A,B,C,D 4组.A组30例,给予根治性手术治疗;B 组37例,给予新辅助静脉化疗+根治性手术;C组37例,给予动脉、静脉化疗+根治性手术;D组38例,给予新辅助静脉化疗+腔内放疗+根治性手术.结果 B,C,D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8.65%,75.68%,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有87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其中A组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率明显高于B,C,D 3组患者(P<0.05);B,C,D 3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A,B,C,D 4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期分别为76.67%,72.97%,79.80%,8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83.78%,86.49%,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其中新辅助动静脉联合化疗、新辅助静脉化疗联合腔内放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显著,但4种不同方法治疗后3年无瘤生存期及3年生存期均无显著差异,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期.%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the efficacy and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Totally 142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1 to October 201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divided intogroup A, B, C and 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30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radical surgery, 37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radical surgery, 37 patients in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arterial and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radical surgery, 38 patients in group D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and intracavitary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radical surger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group B, C and D were 48. 65%, 75. 68% and 76. 3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D ( P > 0. 05 ) . A total of 87 patients received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the accepta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C, and D ( P < 0. 05 ) ,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 B, C and D ( P > 0. 05 ) . After 3 years of follow-up, the three 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s of group A, B, C, and D were 76. 67%, 72. 97%, 79. 80%, 81. 60%,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The three year survival rates of group A, B, C, and D were 83. 33%, 83. 78%, 86. 49% and 89. 47%,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Conclusi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in which the recent clinical effects of neoadjuvant arterial and intravenou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 neoadjuvant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intracavitary radiotherapy are more significant. However, there was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ree 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three year survival among the four treatments, and 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总页数】3页(P56-58)【作者】毛红莉【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154中心医院,河南信阳 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453【相关文献】1.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法对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影响 [J], 郑迎春;李真;陈菁;王志美;王俊杰2.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齐青霞;潘莹;何全中;孙力;刘苹苹3.术前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疗效观察 [J], 于鹤; 刘光新4.术前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 [J], 赵骞;李双月;赵铁男5.宫颈癌新辅助化学疗法不同途径的疗效评价 [J], 熊琼英;广怡;刘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35例病例分析目的: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35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2个疗程的静脉或动脉新辅助化疗,之后行宫颈癌根治术。
通过对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后病理等结果观察,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
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2.6%。
化疗效果与肿瘤分期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
所有患者经化疗后均进行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手术成功率为100%。
结论:宫颈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经过新辅助化疗,明显缩小了宫颈肿块直径,且减少了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标签: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病例分析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以前宫颈癌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和放疗,但这只能对早期宫颈癌取得较好疗效,对巨块型(直径>4 cm)和中晚期患者则手术难度大,术后效果差。
收集大连市妇产医院2002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进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NACT)能扩大手术适应证,对肿瘤巨大的Ⅰb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中晚期患者,经化学治疗后可减缩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的分期,赢得手术时机,增加治疗效果。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1月~2007年9月经大连市妇产医院收治临床诊断为Ⅰb2~Ⅱb期宫颈癌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实为37例,有2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化疗后不明原因失访,不列入研究范围),均经宫颈活检或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经2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医师共同检查,按FIGO临床分期,Ⅰb2期8例,Ⅱa期23例,Ⅱb期4例。
病理分类鳞癌32例,腺癌3例。
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平均40岁。
1.2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指征①宫颈局部病灶直径大于4 cm;②宫颈呈桶状质硬,以内生型溃疡为主,出血明显;③盆腔检查宫旁增厚、质硬,但未达盆壁。
PT 方案与PVB 方案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及近期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PT 方案与PVB 方案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2 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 例,观察组给予PT 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PVB 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5%(P < 0.05);两组毒副反应均为I ~ I I 度,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
结论P T 方案应用于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少等优点,是目前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一种较佳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顺铂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
治疗上,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于肿瘤较大的宫颈癌患者疗效欠佳。
新辅助化疗方案是在手术治疗前给予适量化疗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案,通过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分期,缩小病灶,从而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奠定基础。
但对于新辅助化疗的化疗方案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为此,笔者观察了两种化疗方案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旨在为晚期宫颈癌患者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 年2 月~ 2012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 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肿瘤直径≥4c m;既往未接受任何化疗治疗患者,均为I b2 ~Ⅱ b 期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52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 例:年龄24 ~62 岁,平均(43.56±6.25)岁;临床分期:Ib2 期8 例,IIa 期10 例,IIb8 例。
对照组26 例:年龄24 ~63 岁,平均(43.85±6.47)岁;临床分期:Ib2 期9 例,IIa 期10 例,IIb7 例。
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化疗方案疗效与毒性反应分析任康;申良方;周琴;黄昕琼【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8(026)010【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常用的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高效低毒的同步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该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49例宫颈癌患者,病理活检确诊为鳞癌或腺癌,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IB2~IVA期,根据同步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多西他赛(75 mg/m2)/紫杉醇(135mg/m2)+顺铂(75 mg/m2)每3周给药1次;B组为单药顺铂(75 mg/m2)每3周给药1次;C组为单药顺铂40 mg/m2每周给药1次,观察3组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A、B、C3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79.7%、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组疗效整体优于C组(P=0.008),A、B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B、C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46);近期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A、B、C3组间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各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A、B两组(P<0.0125),但3组近期胃肠道反应、贫血、外周神经反应及膀胱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紫杉醇联合顺铂3周方案的近期疗效优于单药顺铂每周方案,毒性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作为同步化疗给药方案的理想候选,远期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验证.【总页数】7页(P1-7)【作者】任康;申良方;周琴;黄昕琼【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疗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疗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疗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疗科,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奈达铂、顺铂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J], 陈国强;左瑜芳;王镇南;刘秋龙;谢杰荣;廖思海2.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两种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J], 杨雪3.卡铂与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J], 苏奕欣;谢杏梅;王斌强;刁屿4.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手术联合辅助治疗与同步放化疗疗效分析 [J], 张雪梅;陈丽5.鼻咽癌同步推量同步放化疗与常规分割后缩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对比分析 [J], 卢江岳;张建鑫;葛晓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李新建【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7 月‐2016 年8 月于该院就诊的局部宫颈癌患者7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铂方案治疗,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肠胃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率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宫颈癌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率.【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8(026)005【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局部宫颈癌;紫杉醇;卡铂;手术【作者】李新建【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南周口 46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1]。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7万例患者因宫颈癌去世,并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IB2-IVA期[2-3]。
手术与放疗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宫颈癌手段,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疗效亦不断提升[4]。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患者行手术或放疗前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化疗,以此缩小患者的肿瘤体积,降低肿瘤转移率,提升治疗效果[5-6]。
基于此,本研究就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局部宫颈癌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6-05-19T10:35:33.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作者:杨画杨文潘兴喜[导读]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一区宫颈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症,属于恶性肿瘤,临床病死率仅次于乳腺癌,危害患者健康。
杨画杨文潘兴喜(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一区广东佛山 5282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宫颈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接收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试验,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包括:对照组(单纯放疗)、实验组(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疾病治疗后评估整体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2.0%,和对照组70.0%相比有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预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0%,和对照组的18.0%相比无区别(P>0.05)。
结论:临床针对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方案作用显著,可减少肿瘤体积,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整体效果,值得学习。
【关键词】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宫颈癌;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04-02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症,属于恶性肿瘤,临床病死率仅次于乳腺癌,危害患者健康。
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病症均行放疗、手术疗法,以往认为宫颈癌患者不敏感化疗,且主要用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1]。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宫颈癌化疗的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效果显著,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中。
为了更好地评定宫颈癌患者疾病效果,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对象调查: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接收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试验,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对照组50例,年龄段25~65岁,平均(40.3±0.3)岁;疾病分期:IIb期,患者30例;Ⅲ期,患者16例;IVa期,患者4例;实验组50例,年龄段27~70岁,平均(40.4±0.4)岁;疾病分期:IIb期,患者32例;Ⅲ期,患者16例;IVa期,患者2例。
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和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以及顺铂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64例局部宫颈癌晚期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32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为32例,予以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以及顺铂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65.62%),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要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以及顺铂新辅助化疗,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紫杉醇;异环磷酰胺;顺铂;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参考临床中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相关研究课题发现,采用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以及顺铂新辅助化疗,能够提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较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1]。
基于此,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对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对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以及顺铂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做出进一步研究,现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64例局部宫颈癌晚期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32例,年龄27~71周岁,平均年龄(43.12±1.38);研究组为32例,年龄28~70周岁,平均年龄(42.06±1.94),对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对研究组实施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以及顺铂新辅助化疗。
第一日:静脉滴注24h的5000mg2异环磷酰胺+5000mg2美司钠;第二日:静脉滴注3h的175mg/m2紫杉醇,一日一次;第三日:静脉滴注1h的75mg/m2顺铂,一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