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大河流域与古代文明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一切工农业生产活动都与地理密切相关,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影响很大。
自古以来,地球上的大江大河流域就是孕育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人类的群体定居生活,离不开水,而大江大河则可以为其提供丰富而稳定的水源,历史上这些大江大河流域都曾产生过许多人类文明。
如: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在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约公元前18世纪左右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古代巴比伦文明;公元前2500年出现在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以及公元前2027年出现在东亚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古代的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便于农产品的运输与交流。
这里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代居民很早便在这些地区生产劳动,生息繁衍,以上这些地方无论是水源、气候还是地形都适合人类的居住。
而且历史考古已经证明在这些地方都曾出现过辉煌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
古代大河流域都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这句话道出了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之间的关系。
古代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洪水退却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代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如:埃及人民在尼罗河流域留下了世界闻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马克思曾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一、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1、人类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称为史前时代,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以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
2、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
会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在龙骨山顶部洞穴里生活着,已会人工取火。
二、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1、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实物的生产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促使人类的定居,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承。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陶器的使用。
3、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4、中国境内的原始聚落:一、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w W w .x K b 1.c o M1、四大文明发祥地:住和发展生产。
3、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因为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水源,它的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4、欧洲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特里克文明与迈锡尼文明最早的奥尔梅克文明(距今3000多年前)。
5.中美洲出现的文明玛雅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一、中华文明的曙光:1、距今一万年前黄河、长江流域一些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并出现了早期农业。
北方和南方分别形成了粟作农业区和稻作农业区。
还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
2、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良渚遗址的玉琮,牛河梁的女神头塑。
二、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1、炎帝发明耒耜,叫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号称轩辕氏。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2、炎帝、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3、尧—舜—禹:禅让制;禹—启:世袭制。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第八单元第二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平湖市乍浦初级中学翁海波、胡红燕、马惠琴2013.5.8一、【课标】:1-1-5 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2-1-3 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进代的标志。
2-1-4比较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一理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教材编写的特点本课只讲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为止,内容较简明,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第八单元第一课的农业的发展为本课《早期文明区域》奠定了基础。
而整第八单元又是为八年级的历史部份的学习起了启下的作用,同样是文明表现的《汉谟拉比法典》、金字塔、青铜器等都是八年级才学习。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分析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的影响。
任何区域特点的形成有其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原因起作用。
2.教材结构体系:(最好有一张结构体系图或表)从空间看,本课旨在表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多元的并具有区域特色,从时间看,本课只讲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为止。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一定要体现能力目标,尤其要关注学习方法)1.能利用地图和图表,知道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地理位置,分析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能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文字的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2.掌握从地图、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得出结论的技能。
3.知道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代表性的文明成就,如象形文字、古城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2.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学会列表归纳、对比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
2.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第八单元第二课
第一课时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主备人罗慧君
【课程标准】
1-1-5 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2-1-3 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进代的标志。
2-1-4比较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一理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利用地图和图表,知道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地理位置,分析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能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文字的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2.掌握从地图、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得出结论的技能;3.知道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代表性的文明成就,如象形文字、古城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2.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3.学会列表归纳、对比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2.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3、提高学生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对待自然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文明发祥地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难点:如何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的具体表现
【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1.学习方法有: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学习、观察法、归纳梳理法
2.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呈现二次备课
(一)观察《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
教师设置问题:1、找出主要的文明发祥地。
2、从自然条件的角
度分析,这些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点有哪些?3、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自然条件分析”,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之前
第五、六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自然条件的各要素分析难
度不大。
而“说明了什么”?学生也能较容易得出人与自然的密
切关系,从而落实了课标2-1-4。
注意事项:可以强调30°N黄金纬线,大致经过了四大文明发祥
或附近,因为热量充足。
(二)初步体验大河孕育了农业文明
多媒体:出示赞美两河流域、尼罗河的诗句。
设计意图:感受河流对农业生产,对早期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
注意事项:可以适当拓展尼罗河定期泛滥给当地人们带来的资
源。
(三)活动探究,完成表格出示表格:
大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字国家产生阶级
出现
文明产生的
时间
代表性的城
市遗址
两河流
域
尼罗河
流域
印度河
与恒河
流域
黄河与
长江流
域
设计意图:1、四个早期文明发祥地有其共同之处,但又有区别,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对比,线索清晰。
2、表格中要有文明产生的标志,因为这是本课的重点
3、让学生自主完成,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而对文字、国家、阶级的初步了解也为具体理解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注意事项:黄河与长江流域点到为止即可,第三课还有详细的学习
(四)将学生分为文字组;阶级、阶层组;国家组;利用书本及图册等资料理解、体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分组讨论、探究:
1、文字组:展示各文明发祥地的文字,归纳其共同点。
感受、表述文字出现的意义。
2、阶级、阶层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阶级的划分?看《摩亨左·达罗城富人住宅区示意图》找出阶级产生的表现?
3、国家组:找到代表性的城市遗址,找出各大早期文明区域国家的产生的表现?出现国家的时间?代表性的典型国家。
概括古代城市与今天城市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强调文明产生的标志及具体表现。
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综合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延伸拓展:可以充分利用图册补充相关的内容,比如新月沃地,胡夫金字塔,夏朝宫殿等
(五)小结(板书)
大河流域的早
期文明
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字国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恒河
流域
黄河与长江流
域
七、【作业布置】
1、作业本P79-81
2、预习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思考1、“就自然条件而言,与四大文明发祥地有何不同?”
三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