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25.00 KB
- 文档页数:12
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问题导入购物。
(教材10页例题)(l)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2)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3)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过程讲解1.解决问题(l)1支钢笔1元,可以付1张1元纸币或1枚1元硬币;还可以付10张1角纸币或10枚1角硬币;也可以付2张5角纸币或2枚5角硬币……2.解决问题(2)(1)理解题意。
1把尺子的价钱是8角,求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计算,即用1元减去买1把尺子用去的8角,就是找回的钱数。
(2)列式解题。
1元=10角,10-8=2(角)答:应找回2角。
3.解决问题(3)(l)理解题意。
求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也就是找出哪些物品的价钱是1元,也可以算一算哪几种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
(2)1元可以买的物品。
钢笔1元:可以买1支钢笔。
铅笔5角:5角+5角=IO角=1元,可以买2支铅笔。
橡皮1角:10个1角等于1元,可以买10块橡皮。
练习本2角、尺子8角:2角+8角=10角一1元,可以买1本练习本和l把尺子。
……归纳总结1.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2.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法。
知识巧记人民币相加减,角加角、元加元;单位不同要互换,统一单位好计算。
误区警示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错解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
题中要把1元钱换成几张2角与几张1角的和,应是所有2角的钱数加上所有l角的钱数的结果等于1元,而不是1元能换几张2角或几张1角。
正确解答 4 2或3 4或2 6或1 8温馨提示进行人民币兑换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后再兑换。
数学《买文具》说课稿数学《买文具》说课稿数学《买文具》说课稿1 今天我上课的课题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下面把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及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说一说〔一〕教材构造与内容的分析^p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根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根本方法与前面的一样,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
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
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
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
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二〕教学目的确实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才能,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和用数学语言与别人交流的才能。
2、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
②在详细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与态度: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浸透“未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络的”,是可“变化的”、“详细问题详细分析^p 的观点。
北师大版数学《买文具》说课稿二◆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买文具»说课稿二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买文具»说课稿二«买文具»,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
一、说教材依据先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的是看法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才干目的是会用小额人民币处置复杂的购物效果;情感目的是保护人民币,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络。
看法小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购物情境中停止复杂的计算,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一年级先生普通对人民币都有一些看法,能大致分辨出人民币面值的大小。
先生比拟困难的是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如何运用人民币停止购物,如何付钱、找钱等。
我依据先生的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在教学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从先生的生活阅历动身,寻觅知识与阅历的联络。
2、在教员的主导下发扬先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的设计我将自己定位为先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试图让先生发扬他们的主体作用。
3、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浸透运用性和开放性。
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在任何时分都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义务。
我在此基础上设计先生自主购物活动,适当浸透运用性和开放性,以培育先生的应意图识和处置效果的才干。
三、说学法这节课是一年级的教材,先生的年龄小,但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
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已丰厚了先生对人民币的理性看法,故在教学时,我对先生放的较开,尽量让先生多说,力图表达先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员是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自主探求和协作交流是先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时,我设计让先生小组活动,共同参与到购物游戏中,使先生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失掉一定的开展。
四、说教学进程◆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买文具»说课稿二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买文具»说课稿二为了落实教学目的,处置重难点效果,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笑笑过六一买文具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看法人民币,让先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先消费生浓重的兴味和亲切感。
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写说明本节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的混合运算。
编排体例与上节课一致,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科书以“买文具”的真实情境为线索,提出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除加问题。
一种是用画图的方法直接表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另一种则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应着图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科书这样编写,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说一说,填一填。
主要是理解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科书呈现了分步和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两种方式,是想说明:解决此类的实际问题,既可分步也可用综合算式,不作统一要求。
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
·哪种做法对?说一说。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判断、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并通过淘气和智慧老人的对话,引出计算规则。
试一试为学生提供了“买笔”的情境,信息比较丰富。
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有关乘加、乘减和除加、除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从丰富的信息中,选择有关的信息,解决“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独立探索并理解先除后减的实际问题。
《买文具》说课稿《买文具》说课稿范文《买文具》说课稿1【说教材】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为抽象、难理解的内容,许多教材的编排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小数的意义,但这本教材却是把小数的意义放在“分数的认识”的前面来学习的,但教材在呈现方法上还是比较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这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科学性。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基础为背景开始,来认读小数、写小数,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为抽象、难理解的内容,许多教材的编排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小数的意义,但这本教材却是把小数的意义放在“分数的认识”的前面来学习的,但教材在呈现方法上还是比较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这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科学性。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基础为背景开始,来认读小数、写小数,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
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本节课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
主要利用迁移法、讨论法、练习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2、由于小数的`意义是小学阶段较为难理解的概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课件一、内容概览本单元《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文具的实际场景展开。
本单元课件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基础的数学运算知识,如加减法、乘除法以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等,在实际购物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文具的种类与功能:让学生了解常见文具的种类和用途,如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笔记本等,为后续的购物计算打下基础。
价格与计算:介绍文具的价格,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等货币单位的概念,并学习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购物场景的模拟:通过模拟购物情景,让学生实际操作购买文具,并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总价和数量。
混合运算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解决购买多种文具时的复杂计算问题。
实践与拓展:设计一些实际购物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拓展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购物中的折扣、优惠等概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数学运算技巧,还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课件的设计将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1. 介绍课件的主题和内容,即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本课件的主题是“买文具”,内容围绕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展开。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场景,通过实际购买文具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并加深对货币单位及其换算的理解。
课件设计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以“买文具”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
通过展示不同的文具及其价格,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各种文具的名称、价格、数量以及购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优惠活动等。
在课件的引言部分,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或图片,展示学生熟悉的文具店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以买文具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对进位和退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在计算过程中正确进行进位和退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展示,让学生了解买文具的过程,引出加减法的计算。
2.讲解: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练习: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计算的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买文具需要多少钱,找回多少钱等。
5.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意义:两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意义:两种物品合起来,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时,从上一位借一当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