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44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护理当GVHD皮肤受累时可见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红斑、斑丘疹,应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注意给患者更换内衣,尤其是静止期,皮肤变硬,弹性较差,脱屑后皮肤变薄易出血,为了保护脱屑后的皮肤不再受损,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均匀涂以四环素软膏或石蜡油,使皮肤湿润,同时保持床单清洁,必要时用支被架,以防被服直接接触皮肤,因摩擦而再次受损,造成破溃感染。
对于肠道的GVHD,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量,准确记录出入量,便于在治疗上调整用药。
进无刺激、清淡、少渣、半流质饮食,避免加重肠道刺激,导致腹痛、激发性肠梗阻。
肠道GVHD加重时可出现血便,除了积极用药外,还可用适量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保留灌肠,促使肠道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症状。
重度GVHD因大量的血便易出现心悸,应严密观察生命征,以防出现心力衰竭,每次便后用1:5000PP 粉溶液坐浴,并保持局部干燥,以防肛周感染。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主要侵犯的器官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皮肤、口腔、肝脏、眼、食管、上呼吸道,特别是鼻窦;少见侵犯器官包括小肠、肺和肌肉。
皮肤受累的特征性改变为皮肤色素沉着增多或减少、丘疹、红斑、苔藓样变。
后期由于表皮和皮下组织纤维化,可造成皮肤变薄或变硬,最后可形成局限性硬斑或演变形成全身性硬皮病。
口腔早期的表现是颊黏膜、口唇和腭部的白条纹状改变,也可为口腔黏膜红斑、进行性溃疡,溃疡可引起口腔疼痛,造成进食困难。
眼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角膜—结膜炎,主诉眼干、有异物摩擦感。
肝脏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胆红质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少见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肺脏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哮喘、气胸及肺功能检查有限制性通气性障碍。
造血系统可见骨髓纤维化,全血细胞减少。
生长和发育方面生长速度一般减慢,但一旦得到控制和治疗停止,生长可转为正常。
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干细胞移植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示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然而,类似于其他手术,干细胞移植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了解常见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1.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是由于供体的免疫细胞攻击受体的组织引起的。
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疹、黄疸、腹泻、发热和全身不适。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皮质类固醇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2. 感染感染是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患者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更容易发生。
常见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血流感染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并加强预防措施,如手卫生、合理饮食和避免接触患者。
3. 输液反应在干细胞移植手术过程中,患者接受输液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有时患者对输液过程中使用的血液制品产生过敏反应。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皮疹、呼吸急促等。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停止输液并立即补充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等。
4. 内脏并发症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内脏并发症。
这包括肝脏、肾脏、心脏和肺部等器官的损害。
治疗方法主要根据损害的病理过程,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如肝保护药物、血液净化治疗等。
5. 充血性心力衰竭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可能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脏康复和改善生活方式。
6. 骨髓抑制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导致患者的造血功能暂时受损。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造血因子和输注输血制品,如红细胞、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7. 移植物器官损伤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移植物器官的损伤,如移植物肾损伤、移植物肝损伤等。
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于供受体之间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不同,植入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细胞)被受体抗原致敏而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地攻击受体细胞,使受体产生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
分为急性和慢性,100天或3个月以内发病的为aGVHD,100天或3个月以后发病为cGVHD。
【护理问题】1.疼痛2.皮肤瘙痒3.黄疸4.腹泻5.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皮疹颜色、皮疹出现的时间、面积;皮肤瘙痒不适时,叮嘱患者不抓破皮肤以免造成感染,并保护好原有及新生皮肤;皮肤剥脱时,不要用手撕拉皮肤,用无菌剪刀剪去脱起坏死的皮肤;皮肤水疱处,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内液体,并用龙胆紫药水涂抹;皮疹融合成片大面积破溃时,用无菌碘伏油纱布敷盖,并及时更换;解除患者焦虑,提供清洁舒适的环境,及时清理床铺上剥脱的皮屑,更换床单;遵医嘱输注FK506、环胞霉素A 等免疫抑制剂,并准确计算药物浓度、剂量及用量。
2.观察腹痛性质、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准确记录腹泻次数、量、颜色;每次腹泻后用碘伏水冲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加强饮食管理,对食物进行高压消毒处理,保证饮食清洁无菌,并根据病情轻重给予流食或禁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治疗提供动态信息;遵医嘱给予肠外营养,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3.观察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监测血转氨酶、胆红素指标;输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时,速度不宜过快,不能低于两小时。
4.观察口腔粘膜有无渗血、溃疡、疼痛、口唇干燥;出现口腔GVHD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过硬、过热的食物;口腔溃疡可用紫外线治疗仪照射患处5~10秒;每日用口泰、5%碳酸氢钠漱口液交替漱口。
5.出现角膜结膜炎时,嘱患者卧床休息,禁止看书、看电视、电脑,每日用氯霉素和利福平眼药水交替点眼。
如出现畏光、流泪等症状给予眼罩遮盖,将室内光线调暗,拉窗帘。
6.多和患者交谈,体会患者的感受,向患者讲解GVHD知识及防治。
2例儿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Ⅳ度皮肤排异的护理当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有效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常见的方式有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和骨髓移植等。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移植物抗宿主病,也是造成移植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并发症。
抗宿主病Ⅳ度皮肤排异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皮疹,患者的皮肤表皮容易脱落形成溃疡,损伤皮肤的完整性,渗出的疱液会增加感染风险,对预后影响非常大。
降低移植相关病死率的关键是及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文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抗宿主病Ⅳ度皮肤排异的2例患儿进行护理,先总结护理要点如下。
1 病例简介病例1 患者,男性,年龄为5月2个月,经临床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于2020年9月10日准备进行治疗,开始给予TBI+CTX预处理,随后输注父亲O型 RH(+)6/10相合骨髓干细胞,共800ml。
移植后给予MMF+CSA+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出现,常规进行预防感染。
在治疗15d后在面部、手背出现点状皮疹,轻微水肿,25d后皮疹明显增加,并伴有瘙痒症状。
经检查认定为Ⅰ度皮肤排异。
在治疗后40d出现全身皮疹,瘙痒症状加重,耳廓处见有水疱,存在明显疼痛感,确诊为Ⅳ度皮肤排异。
经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在治疗第55d出现结痂,随后脱痂,基本覆盖新鲜表皮。
病例2 患儿,女性,年龄为4月5个月,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于2020年10月接受治疗。
预处理方法为氟达拉滨CTX+ATG+BU,给予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在治疗24d后在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大面积皮疹,部分组织的表皮脱落,基底层呈现晦暗状态,确诊为Ⅳ度皮肤排异。
经护理后,在治疗第55d开始皮肤表面结痂。
2 护理方法2.1关于感染的预防护理预防感染对于改善患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建立严密的隔离措施,这是预防感染的前提。
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别名GVHD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描述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急性(aGVHD)和慢性(cGVHD)之分,前者发生在BMT 后3 个月内,后者发生在BMT 3 个月以后。
免疫功能低下者输入HLA 不同的血液也会发生GVHD,并可能是致死性的。
症状体征GVHD 是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受累器官是皮肤、消化道和肝脏。
aGVHD 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cGVHD 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肝脏亦是GVHD 的靶器官,aGVHD 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
肝功能异常是GVHD 的重要表现,ALT、AKP、胆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当BMT 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 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 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aGVHD 小肠黏膜损害突出,无论aGVHD或cGVHD 均可出现食管损伤。
食管GVHD 发生率高于胃,低于小肠,通常上中段病变较下段多见和严重。
正常人食管上皮是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故aGVHD 病变与皮肤相近似,有变性坏死乃至溃疡。
溃疡多是局灶性,少数严重者是大片状甚至累及全食管。
BMT后不论食管GVHD 发生与否,其黏膜表面均常见细菌、真菌(尤其是念珠菌、酵母菌,也可有毛霉菌)和病毒感染,需要指出的是cGVHD 发生时食管常被广泛累及并引起严重症状,尤其是真菌感染性假膜更多见。
疾病病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是由于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免疫受抑制的、组织不相融性抗原受者的组织之间的反应。
202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全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
尽管allo-HSCT的疗效不断改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然是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
近年来,随着急性GVHD防治新型药物的出现及系列临床研究的更新,常规急性GVHD预防及治疗方案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基于近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本共识在《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020年)》基础上作进一步更新。
一、急性GVHD的定义和发生率(一)急性GVHD的定义GVHD指由异基因供者细胞与受者组织发生反应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定义将急性GVHD分为经典急性GVHD和晚发急性GVHD:经典急性GVHD一般指发生在移植后100 d(+100 d)以内,且主要表现为皮肤、胃肠道和肝脏三个器官的炎性反应;晚发急性GVHD指具备经典急性GVHD的临床表现、但发生于+100 d后的GVHD。
晚发急性GVHD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00 d后新发生的急性GVHD、已缓解的经典急性GVHD在+100 d后再激活、经典急性GVHD延续至+100 d后。
当急性GVHD表现和慢性GVHD同时存在时,诊断为重叠慢性GVHD。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后急性GVHD诊断以DLI时间为计时起点,其他与移植后急性GVHD诊断标准相同。
(二)急性GVHD的发生率国内资料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度和重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13%~47%,发生率的差异主要与危险因素有关。
在同胞全相合移植中,Ⅱ~Ⅳ、Ⅲ/Ⅳ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3%~35%、5.0%~7.7%;在非血缘供者移植中,Ⅱ~Ⅳ、Ⅲ/Ⅳ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2.5%~47.0%、6.6%~13.5%;在单倍体移植中,Ⅱ~Ⅳ、Ⅲ/Ⅳ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8.5%~43.9%、7.9%~13.8%;在脐血干细胞移植中,Ⅱ~Ⅳ、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28.0%~30.6%、15.0%~19.4%。
• 40 •Int .1Blood T r a n s fn s ll e m a l o l. J an u a ry^〇21. V()l. .1.1. No. 1•专题论坛•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研究新进展潘婧李建勇繆扣荣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10029通信作者:缪■扣荣,Em ail:kourongmiao@【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 SC 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 V H D)严重影响移植成功率,是患者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最佳的a G V H D预防方案尚未达成共识。
随着对aG V H D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为allo-H S C T后a G V H D的预防提供更多的新药及联合用药选择。
笔者拟就alio-HSCT后发生aG V H D的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及预防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更有效地预防aG V H D,提高allo-H S C T成功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环磷酰胺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329)D0I:10. 3760/cm a. j. cn511693-20200316-00063Advances in 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preventionPan J in g i L i Jianyong 9Miao KourongDepartment o f H em atology ^First A 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 a n jin 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Province Hospital ^Narijing210029» Jiangsu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 u th o r:Miao Kourong »E m a i l:kuurongmiao@\63. com【Abstract】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 S C T) offers curativetreatm ent for hematological malignant diseases. H owever, 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aG H V D)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ccess rate of allo-HSCT and becomes the significant cause for thetransplantation-related death. Consensus on the optim al aG VH D prophylaxis has not beenestablished. W ith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aGVHD pathogenesis and conducting of related clinicaltrials* new drugs and drugs combinations offer more op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G VHD after allo-H SCT. T his article sum m aries recent advances in risk factors»biom arkers and prevention strategy foraG V H 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eventing aG VHD effectively and improving the successrate of allo-H SCT in clinical practica.【Key words】H 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aft vs host disease;Risk factors;Biom arkers; CyclophosphamideFund program:National N 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470329)D O I:10. 3760/cm a. j. cn511693-20200316-00063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 V H 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allo-H SC T)后 常见并发症之~■,通常于移植后100 d内发病,患者 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典型皮疹、腹痛伴腹泻,以及血 清胆红素水平升高等。
安置重症病房 保护性隔离 严密观察消化道、皮肤症状 按时按量用药、剂量准确、规范配制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1. 保护性隔离:患者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0.5×l09/L 时,安排患者入住层流病房,给予保护性隔离。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指导患者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同时限制探视人员,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恶心、呕吐、腹泻次数及量、腹部痉挛性疼痛、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肠道出血及皮疹、皮肤损害等情况,以判断GVHD 的程度而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
3. 消化道的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少食多餐,进食流食,少渣、低纤维、无刺激性的双蒸食物,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豆类、糖类、玉米等。
重度腹泻(20~30ml/kg·d)的患 者则根据医嘱禁食、水,行胃肠减压,静脉给予高营养液补充能量。
4. 药物护理:各种免疫抑制剂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剂量准确、规范配5.输血护理:患者排血便时,根据医嘱输入血液制品。
血液制品需用照射处理后才能输注,以免带入免疫活性细胞而加重病情。
5. 做好护理记录。
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护理应急流程
饮食护理,静脉营养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压等 根据医嘱输入血液制品。
干细胞移植的合理用药指导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在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各种细胞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领域。
但是,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合理用药是保证成功实施移植并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合理用药指导一:预处理治疗在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阶段,常常采用化疗和/或放疗来清除患者体内的白血病或恶性肿瘤。
在预处理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放疗剂量。
对于骨髓移植,常见的预处理方案包括加龙他汀或环磷酰胺联合环磷酰胺,这些药物可以预防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移植细胞。
对于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可以选择环孢素A或甲基强的松。
合理用药指导二: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干细胞移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为了预防和治疗GVHD,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
在GVHD预防中常用的药物包括:环孢素A、甲基强的松和他克莫司等。
此外,治疗GVHD的药物选择也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对于轻度GVHD,可以选择甲泼尼龙或泼尼松等激素类药物;对于难治性GVHD,可选用铁杉烯酮、丙卡巴肼或依托泊苷等。
合理用药指导三:感染预防和治疗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的抑制,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因此,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是干细胞移植后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预防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抗生素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如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等。
抗真菌药物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酵母菌和真菌感染,常见的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和泛康唑等。
抗病毒药物常常用于干细胞移植后的病毒感染或复发,如阿昔洛韦、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等。
合理用药指导四:支持性治疗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往往面临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和乏力等。
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支持性治疗来缓解患者的不适。
对于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支持性治疗,可以包括镇吐药物、口腔护理、止泻药物和抗贫血药物等。
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术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拯救许多患有器官损伤或疾病的患者的生命。
然而,在移植过程中,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将移植物识别为外来物体,并发动攻击,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D)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什么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由移植物免疫细胞攻击宿主组织而引起的疾病。
通常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器官移植后发生。
在这些移植过程中,移植物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会攻击宿主组织,从而引起炎症和损伤。
移植物抗宿主病可以发生在移植物和宿主之间的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如皮肤、肝脏、肺和肠道等。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原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移植物与宿主之间的主要组织相差很大,免疫细胞会将移植物识别为外来物体并攻击。
2.移植物与宿主之间的匹配程度不足,导致移植物免疫细胞对宿主组织产生攻击性反应。
3.移植术后的抗排斥免疫抑制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不平衡,从而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因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症状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GVHD的症状包括:•皮肤炎症:常见症状是皮疹、瘙痒和红肿等。
•肝脏炎症:可能导致黄疸、肝功能异常和肝脏疼痛等。
•肠道炎症:引起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慢性GVHD的症状包括:•皮肤病变:干燥、搔痒、溃疡和色素沉着等。
•眼部病变:可能导致干眼症和结膜炎等眼部炎症。
•口腔病变:口腔干燥、溃疡和牙龈疾病等。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方法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包括以下方面:•全身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素、他克莫司及皮质类固醇等,用于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攻击宿主组织的反应。
•靶向治疗药物:如抗TNF药物和抗B细胞疗法等,可针对特定免疫细胞或分子进行干预,从而减轻症状和改善疾病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