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措施的分析1. 引言1.1 过敏性休克的定义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通常由于过敏原的接触引起。
过敏性休克的定义是一种全身性变态反应,是机体对某一特异性抗原(过敏原)发生的强烈过敏反应。
当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敏感反应时,会释放大量过敏介质,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容量外流等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严重的循环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过敏的个体阈值、过敏原种类、接触途径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对于那些过敏原已知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以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对过敏性休克进行有效的抢救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2 过敏性休克的危害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在发生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过敏性休克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1. 心血管系统受影响:过敏性休克可引起血压骤降,心跳加快,甚至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功能障碍。
如果血压过低导致全身血液供应不足,患者可出现休克状态。
2. 呼吸系统受影响:过敏性休克引起的呼吸困难、喉咙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患者窒息。
3. 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神经性休克可能使患者出现头晕、意识丧失,严重时甚至发生昏迷。
4. 其他系统受影响:过敏性休克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皮肤症状如瘙痒、荨麻疹等,同时也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要避免这些严重后果,对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
1.3 过敏性休克抢救的重要性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
由于过敏性休克引起的血压急剧下降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需要及时抢救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过敏性休克抢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为在抢救过程中需要迅速识别症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病情恶化,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病情,及时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器等药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输液治疗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重要手段,可以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保证心脏和其他脏器的正常功能。
过敏性休克急救SOP一、背景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标准化的过敏性休克急救服务,制定本SOP。
二、定义过敏性休克是一种过敏反应导致的急性、严重、全身性的血管舒缩失调,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责任与权限1. 医疗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本SOP。
2. 医疗机构应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本SOP,并提供相关培训。
3. 医务人员应按照本SOP的要求进行过敏性休克急救。
四、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1. 识别过敏性休克症状:- 皮肤症状:荨麻疹、红斑、水肿等;- 呼吸道症状:喘息、气促、喉头水肿等;- 循环系统症状:低血压、心率增快等;- 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痛等;-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意识丧失等。
2. 确认过敏性休克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3. 紧急处理:- 即将呼叫急救车辆;-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提高脚部,保持呼吸道通畅; - 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和循环情况;- 如果患者住手呼吸或者心跳,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4. 赋予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0.1-0.5mg静脉注射;- 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注射;- 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扑尔敏等。
5. 支持性治疗:- 维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氧气面罩或者插管;- 补充液体: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根据患者病情,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6. 持续观察和监护:- 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和监护;-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
五、培训和质量控制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本SOP。
2. 医疗机构应建立过敏性休克急救的质量控制机制,监测和评估急救效果。
六、风险管理1. 医务人员应注意过敏性休克急救过程中的风险,如误诊、药物过敏等。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常常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面对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抢救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介绍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1. 立即停止致敏原接触。
当发现有人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时,首先要立即帮助患者远离致敏原,避免继续接触,以防症状加剧。
2. 呼叫急救人员。
在确认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患者所在位置,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 让患者保持平躺。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将患者平躺,抬高双腿,以便减轻休克引起的血压下降。
4. 给予氧气。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患者吸氧,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5. 使用肾上腺素。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如果患者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可以帮助患者自行注射肾上腺素,但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
6.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脉搏、意识等,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的最新病情信息。
7. 协助急救人员。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积极配合急救人员的工作,如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协助患者移动等,以便急救人员更好地进行抢救工作。
8. 送往医院。
一旦患者得到急救,要尽快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直到病情稳定。
以上就是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希望大家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加强过敏知识的学习,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
吸氧。
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
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MG。
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肌注。
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曲池,三阴交等穴。
耳穴肾上腺,神门等穴。
呼吸受抑制时,可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
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如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
心跳骤停时,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和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吸氧.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或苯海拉明40肌注.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曲池,三阴交等穴.耳穴肾上腺,神门等穴.呼吸受抑制时,可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心跳骤停时,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和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昏迷护理常规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上下午,早晚各班用盐水棉球清洗口腔一次.可根据口腔感染情况选用不同的溶液漱口.眼睑闭合不全者应每日二次滴入0.25%氯霉素,并涂以抗菌眼膏,再用油纱布复盖,防止角膜干燥,溃疡.尿潴留者可用针炙或按摩帮助排尿,无效时可留置导尿管,间歇放尿,每日更换引流袋.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整洁,平坦,柔软.每2小时翻身一次.若用热水袋保温时必须使用布套,防烫伤.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摄入,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每天5 -6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两次之间可补一定的水分.病情稳定后应尽早预防肢体挛缩,进行肢体按摩或帮助病人活动.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新病人入院应热情接待,及时安置床位,病室及床单位应保持清洁,整齐,舒适;主动给病人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及入院须知内容,并及时通知医师,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危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病人须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给病人取平卧们或半坐卧位等.按医嘱给予饮食及分级护理.新病人入院后测T,P,R每日三次,连续三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一次.体温在37.5度以上者每日测三次,39.5度以上每日测六次并执行高热护理常规,每日记录大小便一次.入院测血压及体重,以后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三测单上.(危重病人例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随时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病危者按病危病人护理要求执行.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凡新入院病人均应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心内科文件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过敏试验溶液的配制、皮内注射剂量和试验结果判断应按要求正确操作。
过敏试验阳性者禁止使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药物过敏试验后,所有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停止使用该药物超过3天,并且应在再次使用前重新进行过敏试验。
(5)现在就应该使用和准备抗生素。
尤其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很容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它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效力,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输液者更换药液和输液管道(必要时更换针头),更换生理盐水及输液器,就地抢救,是病人平卧同时迅速通知医生,撤掉的药液及管道按程序进行封存。
妥善封存剩余药液。
(二)立即仰卧,根据医生建议皮下注射1mg 0.1%盐酸肾上腺素,儿童可减少注射量。
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每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
保持温暖。
(三)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并按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五)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以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维持血压的降压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氨茶碱,以及抗组胺药。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
吸氧.
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
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MG.
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肌注.
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曲池,三阴交等穴.耳穴肾上腺,神门等穴.
呼吸受抑制时,可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
心跳骤停时,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与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昏迷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与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上下午,早晚各班用盐水棉球清洗口腔一次.可根据口腔感染情况选用不同的溶液漱口.
眼睑闭合不全者应每日二次滴入0、25%氯霉素,并涂以抗菌眼膏,再用油纱布复盖,防止角膜干燥,溃疡.
尿潴留者可用针炙或按摩帮助排尿,无效时可留置导尿管,间歇放尿,每日更换引流袋.
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整洁,平坦,柔软.每2小时翻身一次.若用热水袋保温时必须使用布套,防烫伤.
保证足够的营养与水分摄入,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每天5-6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
L,两次之间可补一定的水分.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预防肢体挛缩,进行肢体按摩或帮助病人活动.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新病人入院应热情接待,及时安置床位,病室及床单位应保持清洁,整齐,舒适;主动给病人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及入院须知内容,并及时通知医师,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危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病人须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给病人取平卧们或半坐卧位等.
按医嘱给予饮食及分级护理.
新病人入院后测T,P,R每日三次,连续三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一次.体温在37、5度以上者每日测三次,39、5度以上每日测六次并执行高热护理常规,每日记录大小便一次.
入院测血压及体重,以后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三测单上.(危重病人例外)
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随时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病危者按病危病人护理要求执行.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凡新入院病人均应书面交班与床头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