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类基因组学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基因组指一个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即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世界多个国家参与合作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科研项目。
其基本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全部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码生命奥秘奠定基础。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体现在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的完成,而基因图的完成还有待大量的工作。
后基因组计划(PGP)是在HGP的人类结构基因组学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计划,将主要探讨基因组的功能,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由此派生了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等分支研究领域,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基因组学的展开。
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变革,可以预见会对医学、药学和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HGP的成就加速了基因定位研究的进展,也提高了基因克隆研究的效率。
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是完成人类的基因图,进而解码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研究手段。
一、基本纲要1.掌握基因组,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基因组医学,后基因组医学的概念。
2.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历史,HGP的基本目标;了解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的概念和构建各种图的方法原理。
3.了解RF1P,STR和SNP三代DNA遗传标记的特点。
4.熟悉后基因组计划(PGP)的各个研究领域即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概念和意义。
5.了解基因定位的各种方法的原理。
6.了解基因克隆的三种研究策略。
7.了解全基因组扫描的策略和方法。
8.熟悉基因组医学与遗传病研究的关系。
9.熟悉基因组医学与个体化治疗的关系。
二、习题(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人类基因组计划仍未完成的基因组图为OA.遗传图B.物理图C.序列图D.连锁图E.基因图2.下列不属于基因组学分支学科的是oA.基因组文库B.环境基因组学C.疾病基因组学D.药物基因组学E.比较基因组学3.HGP的任务是oA.构建遗传图B.物理图C.确定DNA序列D.定位基因E.以上都是4.HGP是美国科学家在年率先提出的。
人类基因组特征
人类基因组,也被称为人类基因体,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
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承载着人类的遗传信息,以DNA的形式存在。
人类基因组含有约亿个DNA碱基对,这些碱基对以氢键相结合,并以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和鸟嘌呤(G)四种碱基
排列成碱基序列。
在碱基对的排列中,A与T之间由两个氢键连接,G与C 之间由三个氢键连接,碱基对的排列在DNA中也只能是A对T,G对C。
人类的基因组中,一部分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全世界的生物学与医学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调查人类基因组中的真染色质基因序列,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比原先预期的少得多,其中的外显子,也就是能够制造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只占总长度的约%。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关于人类基因组特征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生物学家。
第三章基因与基因组第一节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第二节DNA与基因第三节真核生物的割裂基因第四节基因大小第五节重叠基因第六节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第七节真核生物DNA序列组织第八节细胞器基因组第九节基因鉴定第十节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三章基因与基因组1 基因(gene)的概念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DNA分子中不同排列顺序的DNA片段构成特定的功能单位;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广义地说,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
第一节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2 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1)Mendel提出基因的存在(2)Morgan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3)“一个基因一个酶”修正为“一个基因一个多肽链”“基因”一词的创立: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基因”(gene)。
Gregor MendelThomas Hunt Morgan3 基因概念的理论基础3.1 一个基因一个酶1941年G W Beadle 和E L Tatum研究证实红色链孢霉各种突变体的异常代谢是一种酶的缺陷,产生这种酶缺陷的原因是单个基因的突变。
3.2 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本世纪50年代,Yanofsky有些蛋白质不只由一种肽链组成,如血红蛋白和胰岛素,不同肽链由不同基因编码,因而又提出了“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的假设。
3.3 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有时是RNA)1944年,O T Avery 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有些病毒只含有RNA。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3.4 基因顺反子(Cistron)的概念1955年,美国本兹尔(Benzer)提出顺反子的概念:是指编码一个蛋白质的全部组成所需信息的最短片段,即一个基因。
基因仅是一个功能单位,基因内部的碱基对才是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突变(a和b)在同一染色体上时,称为顺式构型,在两个染色体上时,为反式构型;顺反互补测验(cis-trans test):比较顺式和反式构型个体的表型来判断两个突变是否发生在一个基因(顺反子)内的测验。
遗传学总习题整理医学遗传学题库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A.遗传病B.基因病C.分子病D.染色体病E.先天性代谢病2.遗传病是指______。
A.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C.基因缺失引起的疾病D.“三致”物质引起的疾病E.酶缺乏引起的疾病3.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都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生的。
A.微生物感染B.放射线照射C.化学物质中毒D.遗传物质改变E.大量吸烟4.成骨不全症的发生______。
A.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B.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5.唇裂的发生______。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6.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的发生______。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C.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7.苯丙酮尿症的发生______。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D.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8.蚕豆病的发生______。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9.白化病的发生______。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10.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______。
第二章基因1.反向重复序列:两个顺序相同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呈反向排列构成。
2.基因:是编码RNA或一条多肽链所必需的全部核酸序列(通常指DNA序列)。
包括编码序列、两侧的侧翼序列及插入序列。
3.割裂基因(断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是连续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隔开。
4.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ly)由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形成的一组基因。
5.假基因(pseudogene)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一个或多个突变而丧失了产生蛋白产物的能力,这类基因称为假基因。
如:ψζ、ψα、ψβ6.突变(mutation):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7.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发生改变,使遗传密码编码产生相应的改变,导致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以致引起表型的改变。
8.自发突变或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在没有人工特设的诱变条件下,由外界环境的自然作用或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生的突变。
突变频率很低。
9.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人工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所诱导的突变。
突变频率大大提高。
10.生殖细胞突变(germinal mutation)和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突变体(mutant):携带突变Gene的细胞或个体。
野生型(Wild type):未突变Gene的细胞或个体。
11.突变的分子基础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12.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一种碱基被另一种碱基替换,又叫点突变(pointmutation)。
有两种形式:转换(transition):DNA分子中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代或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替代。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Chapter 1 Introduction一名词解释1.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解读人基因组上的所有基因、24个染色体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分为两个阶段:DNA序列图以前的计划和DNA序列图计划。
序列图前计划包括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
2. RFLP (restrict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 variation from one individual to the next in the number of cutting sites for a given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in a given genetic locus.3. DNA指纹:基因组中存在着多种重复序列,拷贝数从几个到数十万个,可分为串联重复序列和分散重复序列。
根据个体重复序列拷贝的位置和数目的差异,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获得具有个体特异性的DNA片段。
可以作为亲缘关系或个人身份的鉴定。
4.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一个群体中,基因组内某一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出现2种或2种以上不同核苷酸的现象,在群体中相应频率为1-2%。
如果低于这个频率,可视为点突变。
二简答1.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subject of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To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metabolism, heredity and variation, aging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t grew out of the disciplines of genetics and biochemistry.2. Major events in the genetics century第二章核酸、蛋白质结构一选择题:B, E, D, A, A二名词解释1.Transfection:describes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material into eukaryotic cells using a virus vector or other means of transfer. The term transfection for non-viral methods is most often used in reference to mammalian cells, while the term transformation is preferred to describe non-viral DNA transfer in bacteria and non-animal eukaryotic cells such as fungi, algae and plants.2.Configuration:The configuration of a molecule is the permanent geometry that results from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its bonds. The ability of the same set of atoms to form two or more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is stereoisomerism.Configuration is distinct from chemical conformation, a shape attainable by bond rotations.3.构象:(Conformation, generally means structural arrangement),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是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空间排列。
人类基因组的解读与解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基因组的了解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那么,什么是基因组?为什么要解读和解释人类基因组?这篇文章将带你了解基因组的相关知识。
一、基因组是什么?基因组是指一种生物体中所有基因的总体,也就是个体细胞内全部DNA序列的总和。
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大小在不同的物种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类基因组大小为3.2Gb(Giga base pairs,即十亿个碱基对),而病毒的基因组大小则只有几千个碱基对。
基因是组成基因组的基本单位,通过基因的调控,DNA能够被转录成mRNA,再通过翻译作用转化为蛋白质。
二、为什么要解读和解释人类基因组?1. 了解人类基因构成和遗传信息解读人类基因组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的数量和功能,促进对基因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诊断和预防一些遗传疾病。
2. 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深入了解基因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推动医学发展,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 推动基因疗法的发展解析人类基因组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的机制,而且还能够为基因疗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高分辨率的基础数据。
三、人类基因组的解读与解释技术在解读和解释人类基因组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技术是第一代测序和第二代测序。
第一代测序:第一代测序是指塞克斯测序法中的链终止技术,根据核酸碱基的化学结构特性对DNA片段进行排序、合成、增殖,并通过荧光检测的方法逐个识别霓虹灯上的碱基。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识别准确,可读取的排列情况精度高。
第二代测序:第二代测序的核心技术是高通量测序技术。
它通过建立一个基于DNA片段的簇,而不是单个分子,然后在簇中芯片化学反应产生荧光,将所有的荧光转化成对一条线的扫描。
该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测序的成本和提高测序的速度。
四、发现人类基因组的标志性事件人类基因组虽是一个相对宏大的项目,但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意义。
以下是人类基因组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1. 发现DNADNA的发现是探索基因组宏大命题的重要节点。
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基因组指一个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即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世界多个国家参与合作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科研项目。
其基本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全部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码生命奥秘奠定基础。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体现在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的完成,而基因图的完成还有待大量的工作。
后基因组计划(PGP)是在HGP的人类结构基因组学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计划,将主要探讨基因组的功能,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由此派生了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等分支研究领域,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基因组学的展开。
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变革,可以预见会对医学、药学和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HGP的成就加速了基因定位研究的进展,也提高了基因克隆研究的效率。
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是完成人类的基因图,进而解码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研究手段。
一、基本纲要1.掌握基因组,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基因组医学, 后基因组医学的概念。
2.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历史,HGP的基本目标;了解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的概念和构建各种图的方法原理。
3.了解RFLP,STR和SNP三代DNA遗传标记的特点。
4.熟悉后基因组计划(PGP)的各个研究领域即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概念和意义。
5.了解基因定位的各种方法的原理。
6.了解基因克隆的三种研究策略。
7.了解全基因组扫描的策略和方法。
8. 熟悉基因组医学与遗传病研究的关系。
9.熟悉基因组医学与个体化治疗的关系。
二、习题(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人类基因组计划仍未完成的基因组图为___________。
A.遗传图B.物理图C.序列图D.连锁图E.基因图2.下列不属于基因组学分支学科的是____________。
A.基因组文库B.环境基因组学C.疾病基因组学D.药物基因组学E.比较基因组学3.HGP的任务是__________。
A. 构建遗传图B. 物理图C. 确定DNA序列D. 定位基因E.以上都是4.HGP是美国科学家在__________年率先提出的。
A. 1970B. 1985C. 1990D. 2005E. 以上都不是5.不属于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任务是__________。
A.基因图B.遗传图C.物理图D.序列图E.三维转录图6.用作遗传制图的遗传标记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第一代DNA遗传标记是__________。
A.序列标记部位B.表达序列标记C.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D.短串联重复序列E.单核苷酸多态性7.后基因组计划不包括__________。
A.药物基因组学B.环境基因组学C.蛋白质组学D.比较基因组学E.序列图制作8.基因定位研究不需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
A.连锁分析B.放射杂种C.原位杂交D.YAC克隆E.体细胞杂交9.在基因组遗传图和物理图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的DNA特定结构是__________。
A.STRB.SNPC.CpG岛D.contingE.BAC10.在基因组序列图和基因图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的DNA特定结构是__________。
A.BACB.ContingC.CpG岛D.ESTE.RFLP11.第一、二、三代遗传标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A.RFLP,EST,SNPB.EST,STS,SNPC.EST,STR,SNPD.RFLP,STR,SNPE.VNTR,STS,SNP12.基因克隆研究策略不包括__________。
A.功能克隆B.定位克隆C.定位候选克隆D.候选克隆E.cDNA策略(二)空题1.基因组学是从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生命体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 人类单倍体基因组DNA序列约含__________bp,其中约有_________万个基因。
3.美国率先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__________年启动,至________年完成此计划。
4.HGP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图谱,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在此基础上,鉴定人类的每一个基因,绘出人类的基因图。
5.人类基因组包括 __________基因组和 __________基因组。
6.两个连锁的基因位点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发生重组的几率为__________,其间距为1cM,相当于106bp(1Mb)。
7.随着HGP的完成,科学家们又启动了后基因组计划。
它主要研究__________,即__________。
8.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是比较研究不同人种,民族,族群_________的差异,探讨其含义。
9.基因定位研究的基本技术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0.基因克隆的研究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1.基因组(genome)2.基因组学(genomics)3.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4.疾病基因组学(morbid genomics)5.蛋白质组学(protomics)6.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7.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8.CpG岛(CpG island)9.表达序列标签(EST)10.基因定位(gene mapping)11.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12.原位杂交(hybridization in situ)13.基因克隆(gene cloning)14.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15. 基因组医学(genomic medicine)16. 后基因组医学(post-genome medicine)(四)问答题1.概述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2.说明HGP的科学目标和工作任务。
3.什么是遗传图和物理图?简述构建原理。
4.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的特点是什么?5.说明基因克隆的三种研究策略。
6. 说明基因组医学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
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2.A3. E4.C5.E6.C7.E8.D9.C 10.E 11.D 12.E(二)填空题1.基因组2. 3.2×109、2~2.53.1990、20054.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5.细胞核、线粒体6.1%7.基因的功能、功能基因组学8.基因组9.连锁分析、体细胞杂交、原位杂交、放射杂种10.功能克隆、定位克隆、候选克隆(三)名词解释1.基因组指某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2.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层次上系统地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3.比较基因组学是在基因组层次上比较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异同,探讨其含义。
4.疾病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中分离重要疾病的致病基因与相关基因,确定其致病机制。
5.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组织细胞中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尤其是不同生命时期、不同生命状态、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全部蛋白质的变化及其功能。
6.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交叉的一门科学,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进而达到揭示所含的生物学意义有重要作用。
7.遗传标记可以是任何一种呈孟德尔式遗传的性状或物质形式,可以是基因,血型,血清蛋白等,特定DNA片段,确定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后,可作为参照标记用于遗传重组分析。
8.CpG岛是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长约1000bp的CG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含量高,约占基因组总量的1%。
几乎所有持家基因及约40%的组织特异性基因的5′端均有CpG岛,它易于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活性。
9.表达序列标签(EST)是长约200~300bp的cDNA片段,它在基因组中的定位是不明确的。
这是由特定组织细胞中提取到mRNA后,经反转录酶催化而合成的。
由它可用不同方法获得全长cDNA,再经FISH定位在染色体上。
10.基因定位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各个基因确定到染色体的实际位置。
11.连锁分析是基因定位的一种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减数分裂后,由于同源染色体重组,可结合家系分析进行不同座位的基因间重组的统计,依据待定位基因与已定位基因之间的重组值分析,可确定二者之间的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而达到基因定位。
12.原位杂交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用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同染色体标本载玻片上原位变性的染色体DNA进行分子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来检测与探针杂交结合的染色体DNA同源序列,依据探针放射性颗粒在某条染色体上的显影位置进行基因定位。
13.基因克隆是从基因组中把某一基因用一定方法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单一基因精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14.定位克隆策略是先抓住目的遗传性状(包括疾病)与基因的联系,先进行定位,而后再鉴定分析目的性状决定基因的表达产物及功能。
15. 基因组医学就是将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将人类基因组成果转化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的科学。
16. 后基因组医学是指后基因组时代的医学实践,通常与基因组医学、分子医学等交互使用。
后基因组医学涵盖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向现代医学领域的延伸。
(四)问答题1.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有:结构基因组学要研究基因组内基因的数量,基因的定位和每个基因编码区和基因间隔区DNA序列结构。
绘制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基因图。
功能基因组学要在基因组层次上研究所有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
及基因表达在不同生命期、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和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变化。
当研究涉及不同领域时,又会产生一些学科分支。
2.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科学目标是至2005年全部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遗传密码奠定基础。
主要工作任务是认识人类基因组的整体结构,即完成基因组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在此基础上识别鉴定基因组的每一个基因,逐步完成人类的基因图。
3.遗传图是指每条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的相对位置经连锁分析确定后所构成的图谱,遗传标记间的距离用它们之间交换率来衡量,图距单位1厘摩(cM)即为1%的交换率。
染色体上不同遗传标记间的距离可以相加。
物理图是将染色体的随机切割DNA片段的实际排列顺序确定后所构成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