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醛酸标准品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4
半乳糖醛酸标准品(分析纯),果胶标准品.
果胶酶活力的测定
果胶酶活力单位 1 g或1 mL酶液在50℃、pH 5.0的条件下,1 h分解果胶产生1 mg半乳糖
醛酸为一个酶活单位。
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制作 精确称取1.000 g半乳糖醛酸,用缓冲溶液定容至1 000 mL,获得1
mg/mL的半乳糖醛酸溶液。取9支25 mL的刻度试管编号,并按表1加入各种试剂。制备酶液:吸取1 mL浓缩酶液于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用缓冲溶液定容。
加入试剂后在混合振荡器上振荡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取出后立即用流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5 mL(以1号试管作为空白调零),在540 nm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纵坐标,半乳糖醛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酶活力测定步骤 ①于甲、乙两支25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果胶底物5 mL,在50℃水浴中预热5 min;②于甲、乙管中分别加4 mL磷酸-柠檬酸缓冲液,甲管中加入1 mL稀释酶液,立即摇匀,在50℃水浴中准确反应30 min,立即给乙管中加1 mL稀释酶液,立即放入沸水浴中煮沸5min,终止反应,冷却;③分别取甲、乙管中反应液2 mL于两支25 mL比色管中,再分别给甲、乙管加2 mL蒸馏水,5 mLDNS试剂,混合,沸水浴煮沸5 min,取出,立即冷却。加蒸馏水定容到25mL。3 600 r/min离心8 min,取上清液,以标准空白为基准调零,在540 nm处测吸光度(吸光度要在0.025~0.843之间,否则重新稀释)。
酶活力计算:X=[(A甲-A乙)×Dr×5]/(K×t)式中,A甲为酶样吸光度;A乙为酶空白样的吸光度;K为标准曲线斜率;5为测定酶活时取了反应液的1/5;Dr为稀释倍数;t为反应时间(h)。
. 壳聚糖固定化酶的制备
准确称取壳聚糖 1.0g 溶于 2%的醋酸中 磁力搅拌.均匀后逐滴滴加 0.25mol/L NaOH 溶液至 pH 值 7.0 加入5%戊二醛并磁力搅拌 10h 静置 1h 4 800r/min 离心15min 用蒸馏水清洗直到中性为止 将戊二醛交联后的壳聚糖加入到果胶酶液中 缓慢震荡反应 30min 后 于4 下固定 12h 以上 并用蒸馏水将未固定的果胶酶清洗干净 最终得到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产品
不同产地南酸枣果实品质分析评价
夏诗琪;黄丽莉;丁伟;杨春霞
【摘 要】以26个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为实验材料,对果实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氨基酸、还原糖和总酸共6种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南酸枣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黄酮含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43.39%。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来源于广西桂林(GXGL)的南酸枣果实品质最好,其次是福建政和(FJZH)、福建南平(FJNP)、江西永丰官山林场(JXGS)、江西井冈山(JXJGS)、江西广丰(JXGF)和浙江开化(ZJKH)果实。研究成果可为南酸枣果用品种选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
【年(卷),期】2018(046)004
【总页数】6页(P39-44)
【关键词】南酸枣;不同产地;果实品质;分析评价
【作 者】夏诗琪;黄丽莉;丁伟;杨春霞
【作者单位】[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Q949.754.4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为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又名酸枣树、酸醋树、五眼果树等,为速生多用途优良树种,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分布[1],具有较高食用、材用及药用价值。已有研究表明,南酸枣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膳食纤维、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矿质元素等成分[2-3],目前已利用南酸枣果实开发出南酸枣糕、果汁、果酱等一系列果用产品,且规模不断扩大,对南酸枣原料需求逐渐增多,很难保证果实品质统一,品质差异增加了南酸枣果实加工成本。因此,必须从源头把好南酸枣果实的质量关。
由于受气候环境及遗传因素等影响,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品质存在较大差异。以往对南酸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用方面,对果用方面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南酸枣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南酸枣果用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集中在有效成分的分析和提取[4-5]、加工工艺研究[6-7]等方法方面研究,对南酸枣果实品质分析评价较少。在果用品种良种选育上,侧重点在果实成熟期、产量、可食率等指标[2,8],忽略了果实品质指标。
侯佳丽,朱珍珠,谢旻浩,等. 可溶性青梅果胶的表征及其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9):401−409.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10013HOU Jiali, ZHU Zhenzhu, XIE Minhao,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soluble Pectin from Greengage and Its Anti-inflammatoryActivity in LPS-induced RAW246.7 Cell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2, 43(19): 401−409. (in Chinese with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10013 · 营养与保健 · 可溶性青梅果胶的表征及其对脂多糖诱导的
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侯佳丽,朱珍珠,谢旻浩,杨 倩,刘 琴*(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
摘 要:本研究从青梅果汁中提取可溶性果胶(WSP),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色谱(HPGF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46.7细胞的抗炎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WSP的酯化度为18.89%,属于低酯果胶,其半乳糖醛酸(GalA)含量为69.72%,主要中性多糖是半乳糖(Gal)(18.36%),重均分子量(Mw)为353.73 kDa,属于非晶型结构。WSP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0.05)、干扰素-γ(IFN-γ)(P<0.05)、白介素6(IL-6)(P<0.001)的释放量,增加白介素10(IL-10)(P<0.01)的分泌,起到抗炎作用。为了探究其抗炎机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研究了WSP对Janus 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与LPS模型组相比,WSP显著上调了与炎症密切相关的JAK1(P<0.01),JAK2(P<0.05),JAK3(P<0.001)和STAT1(P<0.001),STAT2(P<0.001)和STAT3(P<0.05)的mRNA表达量,且使JAK1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该结果表明WSP可通过干预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与炎症信号相关的JAK和STAT家族的磷酸化水平来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本研究可为评价青梅果的健康促进作用和提高青梅果加工附加值提供参考。关键词:青梅,可溶性果胶,RAW246.7细胞,抗炎,JAK/STAT通路
灵芝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单糖组成分析与分子量测定
王海燕;戴军;陈尚卫
【摘 要】前期杂交优化后赤芝菌种经液体深层发酵后,提取灵芝菌丝体多糖,并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分离纯化,利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PSEC)检测多糖级分的纯度,采用完全酸水解PMP柱前衍生化RP HPLC测定多糖级分的单糖组成,多角度光散射仪联用装置(SEC MALLS)测定其绝对重均分子量(Mw),并且根据分子旋转半径与分子摩尔数的关系曲线斜率初步推断其空间构象.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3个多糖级分GLMP1、GLMP2和GLMP3,HPSEC检测其峰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3.58%,97.64%,99.19%,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GLMP1、GLMP2和GLMP3均含有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但单糖摩尔比各异.SEC-MALLS测试GLMP1、GLMP2和GLMP3的Mw分别为4.526×105,4.603×104,3.760×103 g/mol,3个多糖级分构象可能均为高度紧缩且具有分支结构的聚合物.
【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
【年(卷),期】2015(031)005
【总页数】5页(P201-205)
【关键词】灵芝;菌丝体;多糖;级分;分离纯化;分子量
【作 者】王海燕;戴军;陈尚卫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0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0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22 【正文语种】中 文
灵芝(G.lucidum)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1],按其生长过程可分为菌丝体、子实体和孢子粉3个阶段。中国灵芝属真菌有75种,常见的有赤芝、紫芝、黑芝、松杉灵芝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灵芝具有降血糖[2,3]、降血脂[4]、免疫调节[5]、抗肿瘤[6]、抗氧 化[7]等保健功 能,其主
植物多糖的提取和分析方法
鲁瑞娟
【摘 要】多糖是由很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链相连而形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多糖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并且常与脂质和蛋白质结合成多糖复合物,提取和分析困难.植物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滤法、酶解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闪式提取法和高压蒸煮法等.多糖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测定多糖包括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法等,利用单糖的性质进行测定,其中利用单糖缩合反应而建立的方法最多,如滴定法,比色法.本文重点介绍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旨在促进植物多糖的开发利用.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2015(027)002
【总页数】3页(P67-69)
【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方法;分析方法
【作 者】鲁瑞娟
【作者单位】天津市药品检验所,天津30007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84.2
多糖是由单糖聚合成的天然生物大分子,结构复杂,分子量大,极性大。随着人们对多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多糖被分离出来,并且发现这些多糖具有很多的生物学活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1,2]。但多糖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并且常与脂质和蛋白质结合成多糖复合物,这给植物多糖的提取和分析带来不少困难。本文对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植物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滤法、酶解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闪式提取法和高压蒸煮法等[3-10]。
1.1 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提取多糖的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粗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水提取、碱提取和酸提取。水提法是多糖传统的提取方法,因为酸法和碱法提取中,易破坏多糖的结构,增加多糖损失。李艳红[11]提取山楂多糖采用传统热水法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6 h,温度80 ℃,液固比15∶1,山楂多糖的提取率为1.67%。Ai等[12]用水在70 ℃提取3 h得到水溶性苹婆籽多糖,残渣再使用0.05 mol/L NaOH溶液采用40 ℃提取2 h,得到碱溶性多糖,碱提取的浓度不应太高,太高会破坏多糖的结构增加多糖的损失。Yaich 等[13]在提取石莼聚糖时,当pH 2.0时多糖提取率为32.67%,但酸度过高则会使糖苷键断裂,破坏多糖的结构。因此,采用稀酸提取的时间要短,温度也不应过高。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络石藤中总黄酮含量
作者:饶金华, 刘文英, 江佳峪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淫羊藿多糖;,,衍生化;,,单糖
摘要:目的测定淫羊藿多糖(EPS)中单糖的组成及其摩尔比。方法将淫羊藿多糖样品用1 mol/L硫酸溶液降解成单糖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PMP)衍生, 通过简化衍生方法,优化分析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250 nm紫外检测和使用梯度洗脱,分离测定各单糖。结果淫羊藿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60∶0.74 ∶1.00 ∶0.29 ∶2.29 ∶1.43。结论 该改进后的衍生化方法以及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淫羊藿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淫羊藿多糖; 衍生化; 单糖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monosaccharides in
the Epimedium polysaccharide(EPS) and their molar
ratio.MethodsThe Epimedium polysaccharide were hydrolyzed into
monosaccharides with 1 mol/L sulfuric acid. The monosaccharide
derivatives obtained with 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 ( PMP) 2 were separated by reverse-phase HPLC using a developed gradient
elution process,and monitored by ultraviolet detector at 250 nm.
第25卷第l2期 2008年l2月 应用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Vo1.25 No.12 Dec.2008
碱溶性茶多糖的提取及其分析
陈小强 周 瑛 叶 阳。 成 浩。 尹军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08;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杭州)
摘要在煎煮后的低档绿茶茶渣中提取碱溶性茶多糖,经HPGPC.EISD法分析其含有3种均一性多糖组 分,依出峰顺序其质量分数约为5.96%、78.99%和15.05%;GC.MS法测得组成碱溶性茶多糖的6种单糖:鼠 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并分析了其摩尔比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碱溶性 茶多糖在250~290 nm区段有“波浪状”吸收。红外光谱表征了碱溶性茶多糖的特征,圆二色谱分析了其水溶 液的cotton效应。结果表明,在190 nm有正cotton效应,在203 nm有负cotton效应。 关键词碱溶性茶多糖,提取,分析 中图分类号:06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08)12.1496-03
茶叶多糖是一类复合多糖,是茶叶的功能性成分之一。动物实验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和增强免 疫等功效。目前,关于茶多糖的提取纯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主要针对水溶性的茶多糖_1。]。
有关碱溶性茶多糖(Alkali—soluble Tea Polysaceharide,ATPS)的研究则很少,有研究报道_5]了碱溶性茶多
糖具有降血糖功效。本文采用茶叶经水提后的残渣,以稀碱溶液提取碱溶性茶多糖,根据其具有不同于
水溶性茶多糖的特性,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和光谱学特性,为研究这部分茶多糖的理化性质,充分利用夏
秋茶、低档茶及茶叶加工产生的副茶资源,加速茶多糖的应用,为碱溶性茶多糖的纯化、活性研究及开发
单标:分别称取L-岩藻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半乳糖醛酸、木糖各1mmol(分子量/1000)分别溶于蒸馏水里,定容至50.0ml。
混标:分别称取L-岩藻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半乳糖醛酸、木糖各1mmol(分子量/1000)溶于蒸馏水里,定容至50.0ml。
PMP:0.5mol/L甲醇溶液,50mL
糖组成分析(PMP-HPLC):
混合单糖标准品的准备:称取各单糖标准品(L-Fuc;L-Rha;L-Ara;L-Xyl;D-Man;D-Gal;D-Glc;D-GalA;D-GlcA)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mg/ml以待分析。
多糖的水解:称取2-4mg多糖样品于鸡心瓶(10ml)中,加入1ml H2O预溶,再加入1ml 4M的TFA,橡皮膏封闭瓶口,置110℃烘箱中水解(中性多糖水解2h,酸性多糖水解4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0mol/L NaOH溶液2.0mL中和,摇匀后进行衍生化。
单糖的PMP衍生化:取50μL多糖水解液或50μL混合单糖标准品溶液于2ml EP管中,分别与50μL的0.6mol/L的NaOH溶液充分混合,加入100μL 0.5mol/L的PMP(0.2613g/3ml)甲醇溶液,塞紧塞子封紧后,漩涡振荡仪混匀;在70℃水浴中反应10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100μL0.3 mol/L的HCl中和,再加700μl去离子水以及1ml氯仿萃取,漩涡振荡,静置1-2h。吸取上层水相900μl,再加入900μl的氯仿萃取一次,静置1h,再去上层水相800μl,再加入800μl的氯仿萃取一次,或用低速离心代替静置处理。用带有0.22μm微孔滤膜的注射器过滤后,装入液相瓶中待HPLC进样分析。
HPLC分析糖组成: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250mm×4.6mm, 5μm;
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亚平; 周鸿立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9(040)017
【总页数】5页(P207-211)
【关键词】多糖; 糖醛酸; 中性糖; 含量测定; 光谱法; 色谱法
【作 者】李亚平; 周鸿立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吉林吉林132022; 吉林省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吉林132022
【正文语种】中 文
糖醛酸[1]又名透明质酸,它作为多糖分子中6位的羟甲基氧化成羧基的产物,是一种酸性的黏多糖。其中,某些多糖本身或具有糖醛酸结构的多糖常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例如,免疫调节活性、抗病毒活性[2-3],而这类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多糖中糖醛酸含量一般较高。由于含有糖醛酸结构的多糖一般存在于植物中,因此,对于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多糖,确定其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糖醛酸残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对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
因为糖类物质大都没有紫外吸收,须将其衍生化后方可进行测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测定天然多糖产物中糖醛酸含量时,发现测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偏差,这是由于糖醛酸和中性单糖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糖链中,无法将它们分离。例如,很多多糖以酸性杂多糖的形式存在,这在测定糖醛酸含量时可能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4]。因此探索准确测定天然多糖化合物中糖醛酸含量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光谱法和色谱法。本文对目前的国内外糖醛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糖醛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 糖醛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1.1 光谱法
1.1.1 咔唑-硫酸法
咔唑-硫酸法[5]是测定糖醛酸含量的方法之一,糖醛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成带有-COOH的糠醛或糠醛衍生物,与咔唑试剂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呈色强度与糖醛酸含量成正比,可比色定量。采用咔唑-硫酸法测定糖醛酸含量见如表1所示。
果汁中原果汁含量的测定
由于果汁的品种多, 受地域、季节、气候的影响大, 果汁中的各种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
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准确反映果汁浓度的特征指标, 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果汁含量检测方法, 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水果资源的品种差异制定了各自的检测方法。中国目前缺乏大多数果汁饮料的国家检测标准, 仅仅针对橙、柑、橘汁及其它饮料中果汁含量检测制定了一个推荐标准,即GB/T 12143--2008《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1、总酸度的检测
真果汁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及其盐, 因此相同PH值时真果汁的缓冲能力显著高于假果汁, 相应地真果汁的总酸度也大于假果汁, 通过总酸度的检测可以辅助判断果汁的含量。除此之外采用缓冲能力的差异也可以检测果汁含量。总酸度的测定采用滴定法测定, 检测方法简单方便, 适用于工厂的生产监控及基层检测机构。
2、还原糖的检测
水果原汁中往往含有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等还原糖, 相应的在果汁饮料中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的比值均保持在一定范围, 通过比较果汁中的还原糖含量, 分析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的比值, 很容易发现通过加人蔗糖来调整掺假产品可溶性固形物水平的伪劣果汁饮料。还原糖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采用斐林试剂滴定法, 该法是利用果汁饮料中含有的还原性单糖(如果糖, 葡萄糖等)能将斐林试剂中的络合铜还原为砖红色的氧化亚铜,而假果汁饮料中的蔗糖, 糖精或甜蜜素由于没有还原性, 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的原理来加以鉴别。
3、果胶的检测
果胶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 通常存在于相邻细胞壁间的中胶层中, 起着粘着细胞的作用, 在柑橘、桃、李、杏、梨、草幕、葡萄等主要水果中的含量都超过0.5%,相应的在果汁饮料中也应该检测出一定含量的果胶, 因此利用果胶的水解产物—半乳糖醛酸在强酸中与咔哇的缩合反应可以方便的检测果胶的含量, 辅助鉴别真假果汁,。但该方法的缺点是,
随着果胶价格的下降, 制假者可能通过人工添加果胶来蒙蔽检查。
第1页,共2页
货号: QS3113 规格:50管/24样
原果胶含量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分为水溶性果胶和不溶性果胶,即原果胶。因其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和凝胶作用,在食品、纺织、印染、烟草、冶金等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测定原理:
原果胶在稀酸中水解为可溶性果胶,并进一步转化为半乳糖醛酸,产物在强酸中与咔唑缩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3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研钵、常温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1mL玻璃比色皿、浓硫酸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一:液体100mL×1瓶,4℃保存。
提取液二:液体50mL×1瓶,4℃保存。
标准品:液体1mL×1支,4℃保存。
试剂一:浓硫酸,自备。
试剂二:液体5mL×1瓶,4℃保存。
试剂三:液体5mL×1瓶,4℃避光保存。
样品处理:
将组织样品捣碎,按照样品质量(g)和提取液一体积(mL)为1: 20的比列(建议取约0.05g样品,加入1mL提取液一),置于90℃恒温水浴锅中浸提30min,取出冷却后于5000g、 25℃离心10min,去掉上清,沉淀中再加入1mL提取液一重复操作一次,离心后去上清,沉淀中加入1mL提取液二,置于90℃恒温水浴锅中水解1h,取出冷却后于8000g、25℃离心15min,取上清液待测。
测定操作表:
空白管 标准管 对照管 测定管
样本(μL) 100 100
标准品(μL) 100
浓硫酸(μL) 600 600 600 600
混匀、90℃放置10min,取出后冷却
试剂二(μL) 100
试剂三(μL) 100 100 100
混匀,25℃静置30min
苯酚-硫酸法测定干红葡萄酒中的多糖含量
赵宁; 问亚琴; 潘秋红
【期刊名称】《《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年(卷),期】2011(000)005
【总页数】5页(P9-12,17)
【关键词】苯酚-硫酸法; 干红萄萄酒; 多糖
【作 者】赵宁; 问亚琴; 潘秋红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O656.3
多糖是构成葡萄酒中大分子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与葡萄酒的澄清稳定密切相关。葡萄酒中的多糖主要来源于葡萄果实、酵母以及侵染葡萄果实的灰霉菌[1]。但对于葡萄酒的稳定性来说,不同类型的多糖具有不同的作用。它们被认为是“保护性胶体”[2],有防止或限制聚合、絮凝、浑浊和酒石酸盐结晶的作用,同时也会提高葡萄酒的浑浊度。多糖对葡萄酒的感官品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糖的定量测定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显色法有以下3种:地衣酚-盐酸法、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3],其中地衣酚-盐酸法应用并不广泛,蒽酮-硫酸法不稳定,重现性也不好,因此本实验室选择重现性较好的苯酚-硫酸法作为多糖定量的方法。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是由Dubois等提出的[4-5],苯酚-硫酸试剂不仅可以与多糖中的己糖、糖醛酸起显色反应,还可与游离的寡糖进行显色。己糖在4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吸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糖仅需制作一条标准曲线。不过其结果也受标准糖种类的影响。
用苯酚-硫酸法检测葡萄酒中多糖含量,迄今未见有相关的报道。从该法在其他物质的应用结果来看,其准确性和精确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因素有苯酚和浓硫酸的用量、反应温度(水浴加热温度)和反应时间(水浴加热时间)[6-7]。通常将这4个因素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来确定最佳测定条件。还要减少色素、单糖等干扰物质对苯酚-硫酸法的影响。
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进苯酚-硫酸法,建立适用于葡萄酒体系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为葡萄酒中多糖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
黄精
百科名片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又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
中文学名: 黄精
拉丁学名: Polygonatum sibiricum
别称: 老虎姜,鸡头参
二名法: Delar. ex Redouté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属: 黄精属 Polygonatum
种: 黄精 P. sibiricum
分布区域: 西伯利亚、蒙古、朝鲜以及中国
概述
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别名资料
别名
鸡头参,囊丝黄精(白芨黄精)。金氏黄精(滇黄精,西南黄精,德保黄精,节节高),多花黄精,玉竹黄精,姜形黄精,鸡头黄精,生姜,野生姜,野仙姜,山生姜,老虎姜,山姜,兔竹,鹿竹,仙人余粮,救荒草,黄鸡根,戊己芝,救穷,米铺,黄芝,黄鸡菜,龙衔,太阳草,垂珠,鸡格,苟格。马箭,土灵芝,阳雀蕻,山捣白,白及,笔菜,笔管菜,姜蕤,重搂。
商品名
长叶黄精:为同属植物长叶黄精的根。生于山地林下、灌丛或山坡的半荫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地。 多花黄精:为同属植物多花黄精的根。生于山林,灌丛、沟谷旁的阴湿肥沃土壤中,或人工栽培。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热河黄精:为同属植物热河黄精(又名多花玉竹)的根。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地。 滇黄精:为同属植物滇黄精的根。生于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坡。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卷叶黄精:叉名老虎姜,钩叶黄棒。为同属植物卷叶黄精的根。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玫瑰红黄精:又名紫花黄精。为同属植物玫瑰红黄精的根。分布于新疆,河北,山西、湖北、四川等地。 甘肃黄精:又名羊角参。为同属植物甘肃黄精的根。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弯花柱黄精:为同属植物弯花柱黄精的根。分布于宁夏。 红果黄精:为同属植物红果黄精的根。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 长梗黄精:为同属植物长梗黄精的根。分布于浙江、福建。
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伍兵 靳凡 张栋
东北师范大学生科院 长春130024
摘要
黄芪是一种常用中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APS)是黄芪中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黄芪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分子量、溶解度、粘度、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有关。本实验通过苯酚-硫酸法对黄芪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薄层层析法对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Sepharose CL-6B柱层析法对糖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其中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APS) 提取 苯酚-硫酸法 柱层析
关键词;多糖;分离;分子量分布、黄芪多糖
Abstract:
Astragalus is a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ains a variety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including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stragaluspolysaccharide, AP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tragalus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molecular
weight, solubility, viscosity, structure and a high-level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phenol - sulfuric acid method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柑橘果肉果胶的流变和结构特性
支梓鉴;邹明明;李珊;陈健乐;叶兴乾;陈士国
【摘 要】以柑橘果肉为原料,采用稀酸提醇沉法提取果胶粗品,研究了果胶溶液的浓度及热处理温度对果胶溶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采用DEAE Cellulose-52柱对柑橘果肉粗品进行洗脱得到3个多糖组分(P-0, P-1和P-2),对其分子量、半乳糖醛酸、单糖组成及酯化度等进行分析,并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各组分进行结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果肉果胶为典型的剪切稀化型非牛顿流体; P-0, P-1和P-2组分分子量存在显著差异;柑橘果肉果胶为富含糖醛酸的酸性多糖,且是发生部分乙酰化的低酯果胶,其单糖组成以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岩藻糖居多,且均以Ⅰ型聚鼠李半乳糖醛酸( RG-Ⅰ型)结构为主;3种组分糖环类型均是吡喃糖,糖苷键既有α型,又有β型。%Raw pectin from citrus pulp was
prepared with diluted acid extraction and ethanol precipitation. Its
rheological behavior was assessed under different thermal treatment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hree polysac-charides, named P-0, P-1 and P-2,
were isolated by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n a diethyl-aminoethyl
( DEAE) cellulose-52 column at 0, 0. 1, 0. 3 mol/L NaCl eluent, respectively.
Their structural fea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determination of their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标准(试行)颁布件
批件号:2002ZD-0212
药品名称 中文名:人参多糖注射液
汉语拼音名:Renshenduotang Zhusheye
类 别 地标升国标 剂型 注射剂 规格 每支装2ml:6mg
生产单位 生产品种规格 药品批准文号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每支装2ml:6mg 国药准字Z20025235
实施规定 本标准自2002年12月1日起实施,同品种原地方标准、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同时停止使用。实施日前已上市的药品流通和使用至2003年6月30日,可仍按原地方标准检验。
在标准试行期继续考察本品室温留样的稳定性,标准转正时由标准起草单位报国家药典委员会,以确定有效期。
本标准中采用的新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自实施之日起由生产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检验所负责供应。试行标准转正后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应。
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3号局长令,企业应将新使用的标签、包装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并在两个月内,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备案。
标准试行期 2年 从2002年12月1日—2004年12月1日止
备 注 标准试行期间积累含量测定数据,制订合理的含量限度;研究建立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
附 件 质量标准、说明书 标准编号 WS-10212(ZD-0212)-2002
主送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抄送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检验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有关生产单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2年11月16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 复核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提出
半乳糖醛酸标准品(分析纯),果胶标准品.
果胶酶活力的测定
果胶酶活力单位 1 g或1 mL酶液在50℃、pH 5.0的条件下,1 h分解果胶产生1 mg半乳糖
醛酸为一个酶活单位。
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制作 精确称取1.000 g半乳糖醛酸,用缓冲溶液定容至1 000 mL,获得1
mg/mL的半乳糖醛酸溶液。取9支25 mL的刻度试管编号,并按表1加入各种试剂。制备酶液:吸取1 mL浓缩酶液于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用缓冲溶液定容。
加入试剂后在混合振荡器上振荡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取出后立即用流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5 mL(以1号试管作为空白调零),在540 nm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纵坐标,半乳糖醛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酶活力测定步骤 ①于甲、乙两支25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果胶底物5 mL,在50℃水浴中预热5 min;②于甲、乙管中分别加4 mL磷酸-柠檬酸缓冲液,甲管中加入1 mL稀释酶液,立即摇匀,在50℃水浴中准确反应30 min,立即给乙管中加1 mL稀释酶液,立即放入沸水浴中煮沸5min,终止反应,冷却;③分别取甲、乙管中反应液2 mL于两支25 mL比色管中,再分别给甲、乙管加2 mL蒸馏水,5 mLDNS试剂,混合,沸水浴煮沸5 min,取出,立即冷却。加蒸馏水定容到25mL。3 600 r/min离心8 min,取上清液,以标准空白为基准调零,在540 nm处测吸光度(吸光度要在0.025~0.843之间,否则重新稀释)。
酶活力计算:X=[(A甲-A乙)×Dr×5]/(K×t)式中,A甲为酶样吸光度;A乙为酶空白样的吸光度;K为标准曲线斜率;5为测定酶活时取了反应液的1/5;Dr为稀释倍数;t为反应时间(h)。
. 壳聚糖固定化酶的制备
准确称取壳聚糖 1.0g 溶于 2%的醋酸中 磁力搅拌.均匀后逐滴滴加 0.25mol/L NaOH 溶液至 pH 值 7.0 加入5%戊二醛并磁力搅拌 10h 静置 1h 4 800r/min 离心15min 用蒸馏水清洗直到中性为止 将戊二醛交联后的壳聚糖加入到果胶酶液中 缓慢震荡反应 30min 后 于4 下固定 12h 以上 并用蒸馏水将未固定的果胶酶清洗干净 最终得到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产品
相对酶活力:以酶活力最大值为100%,其余数值与其对比,即相对酶活力,以质量分数表示。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 =(固定化酶总活力/ 加入游离酶总活力)×100%。
.
固定化酶活测定方法
羧甲基纤维素(CMC)法.
:称取4.0g固定化酶,加入用缓冲液配制的1.0%CMC,在50 的恒温振荡器中保温30min,加入5mL DNS溶液沸水浴反应5min,冷却后加入15mL去离子水,于波长55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酶活计算和酶活回收率:通过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值换算为生成的葡萄糖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固定化酶活以及酶活回收率固定化酶活计算公式:
.
取适量纤维素酶液, 加到3 mL 质量分数为 3. 5%的海藻酸钠溶液中, 混合均匀, 再加入适量戊二醛溶液, 在摇床中恒温振荡, 用5 mL 注射器吸取混合液, 以 10 cm 左右高度逐滴注入质量分数为2%的CaCl2 溶液中, 立即形成光滑的凝胶状小球, 滤出凝胶小球, 更换 CaCl2 溶液, 置于 4 ℃冰箱中静置硬化2 h 再次滤出凝胶小球, 用质量分数为 0. 9% 的 NaCl溶液洗涤3 次, 再用蒸馏水冲洗2 次, 得固定化纤维素酶 用吸水纸吸干小球表面水分, 称重, 贮存于4 ℃冰箱中备用.
混合固定化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称取壳聚糖2 g,溶于100 mL 1 %乙酸溶液中,经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溶解后静置到气泡消失。将上述溶液用 5 mL 的注射器逐滴加入到250 mL混合液(10 % NaOH与95 %乙醇,
体积比为4∶1)中,得到粒度均匀、富有弹性的壳聚糖微球,抽滤,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收集微球,在 4℃冰箱中过夜,使微球硬化[6]
酶的固定化方法
取壳聚糖微球0.40 g放入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戊二醛2 mL,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液、柠檬酸钠缓冲液6 mL,50 ℃,摇床振荡固定化。
1.2.3 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活力测定方法
分别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固定化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
葡萄糖标液(1mg/ml):准确称取0.1g葡萄糖,用水定容至100ml。
DNS试剂: 酒石酸钾钠18.2g,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热,于热溶液中依次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0.03g,NaOH2.1g,苯酚0.5g,搅拌至溶,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室温保存 但是一定要注意,3,5-二硝基水杨酸和NaOH的加入时间一定要很近,或者是先加入NaOH。否则会产生难溶的沉淀,导致配制溶液失败。且配置过程中,溶液加热温度不宜超过50℃。储于棕色瓶中放置7-10 d后使用。有效期为6个月。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DNS法)
取9支25ml比色管,按表1加入相关溶液后置于沸水浴中反应5min后取出,用冷水冷却约10min至室温,用水定容至25ml(充分混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杯,在540nm波长处,以0号管为空白,记录吸光度,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表.1 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相关溶液加量表
管号 葡萄糖标液(ml) 蒸馏水(ml) DNS溶液(ml) 比色管葡萄糖含量(mg)
0 0.00 2.00 1.50 0.00
1 0.20 1.80 1.50 0.20
2 0.40 1.60 1.50 0.40
3 0.60 1.40 1.50 0.60
4 0.80 1.20 1.50 0.80
5 1.00 1.00 1.50 1.00
6 1.20 0.80 1.50 1.20
7 1.40 0.60 1.50 1.40
8 1.60 0.40 1.50
1.60
6、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6.1材料与方法
6.1.1试剂与材料
纤维素酶,BR;果胶酶,BR;甲基纤维素钠,CR, 壳聚糖;果胶,半乳糖醛酸(干基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双功能水浴振荡器等。
6.1.2 方法
6.1.2.1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称取壳聚糖2 g,溶于loo mL I%乙酸溶液中,经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溶解后静置到气泡消失。将上述溶液用5 mL的注射器逐滴加入到250 mL混合液(10%Na0H与95%乙醇,体积比为4:1)中,得到粒度均匀、富有弹性的壳聚糖微球,抽滤,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收集微球,在4℃冰箱中过夜,使微球硬化。
6.1.2.2酶的固定化方法
分别取5份壳聚糖微球0.40 g放入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戊二醛2 mL,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液、柠檬酸钠缓冲液6 mL,50℃,摇床振荡固定化。
6.1.2.3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活力测定方法
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固定化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
6.2.1单因素实验
6.2.1.1戊二醛浓度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取5份壳聚糖微球放入锥形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戊二醛(2%、4%、6%、8%、10%)2mL,果胶酶3mL(5mg/mL)和纤维素酶l mL(5 mg/mL),pH 4.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6 mL,50℃,摇床振荡l h,进行固定化。
2.1.2加酶量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取5份壳聚糖微球放入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浓度为6%的戊二醛2mL,总量为4、8、12、16、20、24mL的酶液Ⅳ艰腔醇:V纤维确=3:1),即总加酶量分别加入20、40、60、100、120 mg,pH4.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6mL,50℃,摇床振荡l h,进行固定化。
6.2.1.3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取5份壳聚糖微球放入锥形瓶中,加入浓度为6%的戊二醛2mL,果胶酶6%和纤维素酶2 mL,pH4.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6mL,50℃,分别在摇床振荡l、2、3、4、5 h,进行固定化。
6.2.1.4 pH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取5份壳聚糖微球放入锥形瓶中,加入浓度为6%的戊二醛2mL,果胶酶6InL和纤维素酶2mL,再分别加入pH为3.5、4.O、4.5、5.O、5.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6ml,50℃,摇床振荡2 h,进行固定化。2.2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共固定的最佳工艺
6.2.2.1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针对戊二醛浓度、加酶量、固定化时间、pH 4个因素,进行四因素3水平的L9正
交试验设计,以确定固定化最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