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11
描述平潭优美的句子
在平潭的海岛上,碧海蓝天与青山绿树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漫步于海滩上,细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令人心旷神怡。
平潭的渔港里,渔船在微风中轻轻摇晃,渔民们忙碌地修补捕鱼工具,展现着勤劳和朴实的生活态度。
夜晚来临时,平潭的夜空布满了璀璨的星星,星光点点,如诗如画。
登上观景台,远眺平潭全景,山海交融的壮丽景色让人陶醉其中。
走进古老的村落,古朴的石屋和曲径通幽的小巷勾勒出传统乡土的氛围。
平潭的农田里,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安宁与富饶的感觉。
在平潭的林间小道上,花草环绕、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平潭的温泉里,温暖的泉水舒缓身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恩赐。
无论是日出时分还是黄昏时分,平潭都能带给人们一份宁静与美好,让人心生向往。
隧道之乡平潭-岛屿名人平潭是一个位于中国福建省的岛屿,以其丰富的隧道资源而闻名于世。
该地拥有众多著名的岛屿,每座岛屿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背景。
以下是一些平潭岛屿中的名人和相关信息。
1. 李时中李时中是平潭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他是明朝末年的抗倭名将,为保卫平潭岛屿不受倭寇侵扰做出了杰出贡献。
李时中勇猛善战,多次击退倭寇的进攻,保障了岛上居民的安全。
他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成为平潭的一段重要历史记忆。
2. 林则徐林则徐是平潭的另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他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出生于平潭岛屿。
林则徐积极推动改革,致力于治理社会和军事强化,对平潭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被广泛传颂的。
3. 平潭隧道平潭以其丰富的隧道资源而闻名。
岛屿之间通过多座隧道相连,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
其中,最著名的是平潭大桥隧道。
该隧道是一座海底隧道,全长约8公里,连接着平潭岛和福州市。
这座隧道的建设是平潭地区交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促进平潭岛屿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旅游资源除了历史名人和隧道资源,平潭岛屿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岛上有着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优美的海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此外,平潭还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鲜业和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5. 经济发展近年来,平潭岛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旅游业、渔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岛屿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投资和商业机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平潭作为拥有丰富岛屿资源和独特历史背景的地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索和欣赏。
随着经济的发展,平潭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平潭历史文化平潭县简称岚。
因主岛海坛岛适中有一平坦的巨石,俗称“平潭”,古称海坛。
据平潭县平原乡南垄村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证,平潭远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据民国《平潭县志》引《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州府志》:唐为牧马地,宋初置牧监,不久撤销,允许岛民耕作,并增兵驻守。
公元1059年(宋嘉祐四年)在钟门(今属苏澳镇)设巡检司,掌管海上巡防。
明洪武年间,为防备倭寇袭扰,强迫岛民迁徙内地,致使岛上百业荒废,满目疮痍。
此后,又因数度“禁海”、“迁界”。
直至1727年(清雍正五年)禁令解除后,渔业生产与海上运输开始复苏。
1851—1861年(清咸丰)以后,平潭成为福建对台贸易主要口岸之一,社会相对安定,渔、农、盐、商等业有所发展,文化教育渐兴。
然而,平潭长期未能独立建制,历代政府只重屯兵固防、设卡取税,对经济、文化建设投入甚微,因而,始终未能改变平潭落后封闭的状态。
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福清县海口东城的援剿镇改为海坛镇,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移镇驻平潭(今潭城),1730年(雍正八年)设县丞,1798年(嘉庆三年)置平潭海防厅,属福州府。
1912年(民国元年)平潭获准建县后,时局动荡,匪乱如毛,加上瘟疫蔓延,民众难以安居乐业。
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和伪军多次窜犯平潭,抢掠劫杀,导致百业凋零,民不聊生。
解放战争爆发后,平潭又陷入困境,直至1949年9月16日全境解放。
1936年(民国25年)划为3个区,民国33年区署撤销,下设乡,民国35年划为潭城、苏澳2镇和中正、龙泉、中心、潭南、复兴5乡。
1949年5月5日平潭游击队解放县城并成立县人民政府,7月撤离,9月16日配合解放军收复平潭。
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晋江专区,1959年属闽侯专区(1971年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
1983年起划归福州市管辖。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2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14个人民公社。
平潭游作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活动总结、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工作计划、事迹材料、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activity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work plans, deeds material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平潭游作文5篇作文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内容,优秀的作文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平潭游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平潭的景点作文说起平潭,那可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平潭是福建省东部沿海的一个岛屿,那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人文景观。
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那梦幻般的坛南湾了。
当我第一次踏入坛南湾,我就被它那细腻柔软的沙滩给“迷倒”了。
那沙子细得就像面粉一样,一脚踩下去,仿佛踩在了棉花糖上,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阳光洒在沙滩上,金灿灿的,闪闪发光,就像铺满了一地的金子。
沿着沙滩往前走,就能看到那碧蓝碧蓝的大海。
海水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地涌来,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在演奏着一首欢快的交响曲。
我迫不及待地冲进海里,感受着海水的拥抱。
那海水凉凉的,温柔地拂过我的身体,带走了夏日的炎热和疲惫。
在海里畅游了一番后,我回到沙滩上,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
这时,我注意到沙滩上有许多小洞,仔细一看,原来是小螃蟹的家。
这些小螃蟹可机灵了,一有动静就迅速钻进洞里。
我决定和它们来一场“捉迷藏”。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一个小洞,用手指轻轻地挖着,不一会儿,一只小螃蟹就露了出来。
它挥舞着钳子,企图吓退我,那模样可爱极了。
我轻轻地把它捧在手心,它的小爪子在我的手上爬来爬去,痒痒的。
到了傍晚,坛南湾的景色更加迷人。
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整个海面都被染成了橙红色,美得让人陶醉。
沙滩上的人们开始点起篝火,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海湾。
除了坛南湾,平潭的北港村也别有一番风味。
北港村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小渔村,那里的石头厝独具特色。
这些石头厝都是用当地的石头建造而成的,坚固耐用,而且冬暖夏凉。
石头厝的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给这些古老的房屋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走在北港村的小巷里,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那是村民们在敲打石头,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我走进一家小店,里面摆满了用石头制作的项链、耳环、摆件等,每一件都精致无比。
店主热情地向我介绍着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传承。
平潭岛的唯美句子
1. 平潭岛的海风吹来,那感觉就像有双温柔的手在轻抚你的脸庞,我那次去平潭岛的时候,站在海边头发都被吹得飘起来啦。
2. 平潭岛的沙滩又细又软,一脚踩下去像是踩在了棉花糖上一样,记得我在那沙滩上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呢。
3. 在平潭岛看日落,那夕阳的余晖把天空都染成了橙红色,当时我就坐在那儿,看着太阳慢慢落下,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4. 平潭岛夜晚的星空特别璀璨,星星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我有次躺在草地上,望着星空感觉自己好渺小。
5. 平潭岛的石头厝造型很独特,充满了古朴的味道,我去参观的时候,感觉就像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里。
6. 平潭岛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声响,那次我特意坐在礁石边听了好久,真的很美妙呢。
平潭的清明节习俗清明节前三天,即“三月三”、“三月四”和“三月五”,是平潭民间的传统扫墓日。
在这三天里,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祭拜祖先的物品,到坟地扫墓祭奠先人。
在这一天,平潭人会前往祖坟瞻仰和祭拜祖先,祭祀完毕后,还会享用丰盛的清明节祭祀食品。
清明节扫墓时,家人会把新鲜的鲜花放在祖坟前,烧纸、上香、敬酒等,还有的会在墓前祭奠时表演“四脚幡”和“剪曲”。
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上挽青、吊白等,以示哀思,而平潭的挽青、吊白十分考究,寓意深切。
挽青分为两种,一种是用麻布裹住金黄色的麻丝,用麻绳系成一条厚实的绳索,形成“蛄子绳”,挂在祭祀大殿前;另一种是用四条包布,每两条连在一起,形成“对背”,挂在祭祀大殿前。
有的挽青上压铅字,这是用实心铅台缠成的字,铅台是深蓝色的,平潭人称之为“力旦”,一家祭白灵时需要挽九个“力旦”。
吊白也有讲究,白旗一般要在房屋顶上四壁或者在门前院里的柱子上挂,以示对死者的哀思。
而平潭的“吊白”是以大块帆布为主,帆布由黑布和白布编织而成,上面写着死者的名字和详细的生平。
正因为吊白太难写,所以一般写部分,由于四壁较大,所以经常写不完,留下空白的地方,祭祷死者早日得善。
平潭的清明节习俗还包括祭祀宴席。
清明节扫墓时,每家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作为祭祀宴席供奉给祖先。
这些食物包括鲁肉、鲁蛋、鱼、肉、鸡、鸭等。
在祭祀过程中,还会点燃香烛,敬奉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祭祀完毕后,家人们会在坟前团圆用餐,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话天南地北、忆旧情亲,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平潭的清明节还有一些特色传统节目,如“四脚幡”和“剪曲”。
四脚幡是一种由长幡、短幡、斑幡等拼接制成的器押,它的舞蹈形式不仅是清明节的专用民乐舞曲,而且是豫章地区民乐舞蹈的先声。
在清明节扫墓祭奠的时候,会有专门的舞蹈队表演四脚幡,表达对逝去先人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而“剪曲”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术,平潭的清明节习俗中也有剪曲表演。
平潭岛的风景介绍
平潭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有“海上仙山”的美称,岛上风景优美,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平潭是个美丽的地方。
平潭岛的风景十分美丽,风景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平潭岛位于福建平潭的东部,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岛上有许多著名景点,比如:坛南湾、平潭东壁岛、海洋公园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坛南湾了。
坛南湾风景优美,特别是大海里有一个大沙堡,我们都叫它“大沙堡”。
那里海水很蓝很蓝,沙滩又细又软。
沙滩上有许多贝壳,美丽极了。
我们还可以在海里游泳、冲浪、捡贝壳……
如果你来到平潭岛,那么你就可以在海边玩耍了。
海面上有许多渔船在捕鱼,每当渔船回来时都会有许多的鱼虾从船上跳到海里去呢!
海坛天神是海坛岛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了。
海坛天神是一座金色的像宫殿一样的建筑,它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平台,上面有许多雕像,如:龙、麒麟、凤凰等。
—— 1 —1 —。
平潭的历史文化的简介平潭历史文化的简介平潭是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地处台湾海峡东岸,是福建与台湾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平潭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福建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平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平潭是古代闽越文化的中心之一。
在平潭发现的大量文物中,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珍贵的文物反映了平潭在古代的繁荣和文化水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平潭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平潭港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曾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平潭港,曾经有许多商贾来往,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文化,推动了平潭的繁荣发展。
平潭还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要塞。
在古代,平潭的海岸线险要,地理位置优越,是防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地方。
历史上,平潭曾经多次遭受外族侵扰,但都被坚决击退。
平潭的军事防御体系完备,城墙、炮台等遗迹至今仍可见,这些遗迹见证了平潭人民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在文化方面,平潭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平潭的传统节日有农历正月初一的迎春船活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划龙舟、放天灯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平潭还有独特的闽南文化。
平潭的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与福州话、厦门话有很多相似之处。
平潭的人民热爱歌唱和舞蹈,擅长表演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如木偶戏、皮影戏等。
这些闽南文化的特色使得平潭在文化交流中独树一帜。
平潭还有许多历史名胜和文化遗址值得一提。
例如,平潭古城是平潭历史保护区的核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内有古老的街巷、庙宇、官邸等,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貌。
此外,平潭还有许多古寺、古庙、古塔等,如大田寺、鹅山寺、平潭炮台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平潭的历史变迁。
平潭的历史文化是福建省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潭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福建省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
平潭海坛古城简介
平潭海坛古城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岛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该城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平潭海坛古城的城墙高达10米,周长约2.5公里,城墙上还有许多箭楼、城门、城楼等建筑,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如海坛寺、天后宫、文庙等,这些建筑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海坛寺是平潭海坛古城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始建于唐朝,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佛像,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尊高达 3.8米的千手观音像,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千手观音像之一。
天后宫是平潭海坛古城内的一座道教庙宇,始建于明朝,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之一。
庙内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幅清代的《天后图》,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天后图之一。
文庙是平潭海坛古城内的一座儒家学府,始建于明朝,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文庙之一。
庙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部明代的《大学衍义》,是中国南方最早的《大学衍义》之一。
除了以上的建筑,平潭海坛古城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井、古碑、古塔等,这些遗迹都是平潭海坛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平潭海坛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来平潭海坛古城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平潭民俗文化 PDF平潭是福建沿海一个美丽的岛屿,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民俗文化的地方。
平潭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多样而独特,代表了岛上居民的智慧和勤劳。
首先,平潭的民俗文化体现在岛上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平潭都会举办盛大的元宵灯会活动。
岛上的居民会在元宵节的前一天,制作各种各样的彩灯,如花灯、灯笼等,然后在晚上点亮,照亮整个岛屿。
这个活动不仅吸引了岛上的居民,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平潭还有其他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让人们能够深入体验到岛上的民俗文化。
其次,平潭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岛上的民间艺术表演中。
平潭有着丰富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平潭鼓。
平潭鼓是一种以鼓为主要乐器的传统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平潭鼓乐团是岛上的一支非常重要的艺术团体,他们经常在各种场合进行演出,将平潭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此外,岛上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舞蹈和戏曲表演,如平潭舞、平潭二人转等,都展现了平潭独特的民俗风情。
再次,平潭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岛上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中。
平潭有着丰富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如刺绣、木雕、漆器等。
这些手工艺制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富有岛上独特的文化元素。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平潭刺绣。
平潭刺绣是岛上的一项传统手工艺,以其细腻、精美的刺绣技艺而闻名。
平潭的刺绣作品经常展示在各种展览和艺术活动中,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赞赏。
最后,平潭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岛上的传统饮食中。
平潭是一个以海产品为主要食材的地方,岛上的居民善于利用海产品制作出各种美食。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平潭的海鲜。
岛上的居民经常使用新鲜的海鲜制作出各种美味佳肴,如海鲜火锅、蒸海鲜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平潭还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小吃和饮品,如炒面、豆花等,都展示了岛上独特的饮食文化。
综上所述,平潭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无论是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还是民间艺术表演、手工艺制作和传统饮食,都展现了岛上居民的智慧和勤劳。
平潭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亦称海山,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县,是著名渔业基地。
中文名称:平潭县外文名称:Pingtan County 别名:东岚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地区:潭城镇等政府驻地:潭城镇电话区号:0591 邮政区码:350400 地理位置:福建省东部海域,福州市东南部面积:陆、海:371.91、6064平方公里人口:2009年户籍人口39.2万方言:闽东方言福清话气候条件: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龙王头海滨浴场等车牌代码:闽A 代码:350128一.基本介绍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福州市东南部海,东濒台湾海峡,西临海坛海峡,南近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
地理坐标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全县辖7个镇、8个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
共有200个居委会、行政村。
县政府驻潭城镇。
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
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
年降水量1196.2毫米,年均温19.5℃。
主要矿藏资源有花岗岩、石英砂。
县道经娘宫渡口和全省公路相连。
牛山渔场为全省三大渔场之一。
有大小码头35座,主要渔港有澳前、流水。
名胜有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
南垄村的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田美村的江继芸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地理环境1.区域平潭县,位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
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县为邻,南近莆田县的南岛,北望白犬列岛。
全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滩涂6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
全县岛屿多,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
沿岸海域广阔,其中0—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240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沿岸水域面积1129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40—80米等深线的近海水域面积4630平方公里。
2.气候平潭县,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
春温低于秋温。
多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日平均气温10.2℃;最热日平均气温27.9℃。
全年≥10℃的活动积温有6563度日,多年平均日照1919.7小时。
雨热同季,旱雨季节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72毫米,蒸发量1300毫米,为本省少雨区之一。
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东北风。
风力年平均风速6.9米/秒,湾海地区全年大风(7级以上)日数为125天,是本省强风区之一。
7—9月高温干旱,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年平均6.3次。
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
夏季大旱出现机率高达54%,为全省之冠。
3.地层平潭县,位于福建省武夷——戴云隆褶带东侧沿海地带,即闽东南沿海变质带,西邻闽东火山断拗带,东邻滨海断陷带,属中国东南沿海华夏古陆地质区域的一部分。
在中生代以前,闽东南沿海为——隆起区,自中生代侏罗纪后的燕山运动起,发生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大规模火山岩浆喷发及岩浆岩侵入。
由于遭受到强烈的构造应力挤压和左旋扭动作用,带内岩石普遍产生韧性剪切变形或破碎带,或破劈理带,以及长乐——诏安断裂带等。
经后期的岩脉活动和岩浆热液作用,上述变质带及其断裂大多数被酸性、基性脉岩贯入或被硅质充填与硅化作用所固结而稳定。
而台湾西侧的“滨海断裂”,大致沿福建滨海50米等深线而与之垂直或斜交的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是造成海岸曲折,港湾、半岛、岛屿发育的重要因素。
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岩浆侵入伴随着强烈的断裂活动,至燕山运动晚期基本形成格局,确定平潭地质基础、地貌轮廓和矿藏分布。
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壳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以及第四纪的世界性冰河期的影响,又导致陆海一系列的升降运动。
升降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以继承性的隆起回升为主,局部地段沉降或相对稳定;差异升降活动幅度大,速率快;以竹屿口-县城为隆起中心,与其他的隆起或沉降地段成波浪式起伏状的构造形态;升降幅度和速率的差异反映断层和断块构造的差异。
至全新世早期,平潭岛礁仍因海侵而下降,但幅度不大,惟芦洋埔和七里埔一带同时受断陷的影响,下降最烈,海积——风积层厚度达40余米。
从全新世中期开始,平潭海岸转为上升为主,海岸线继续外移,岛屿面积不断扩大,整个平潭岛的雏形基本完成。
这时期,三十六脚湖所在的古海湾在上升中因湾口为泥沙淤积而形成泻湖。
近2000年内,芦洋埔在缓慢上升中形成为平原。
由于地壳不断抬升,平潭境内仍保留有六级海蚀阶地和三级海积阶地,前者在三十六脚湖一带尤为明显,后者则以海积平原为主。
4.构造平潭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属华夏构造体系。
在区域构造上,平潭位于武夷-戴云复式隆折带东侧的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东与台湾海峡沉降带相邻。
通过卫星遥感信息处理,认为平潭地质构造背景,属于平潭——东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其基底由前泥盆纪变质岩和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层组成,受燕山早期至晚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形成以燕山晚期为主的火山构造和断裂构造格局,成为比较完整的以花岗岩为主体的构造块体。
根据福建省卫星影像地震构造显示,平潭县处于福建省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带北北东——北东向的长乐——诏安带的东北端。
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主断裂形迹大致沿闽江口——长乐——福清、惠安、泉州、厦门至漳浦、诏安一线出露,总长度大于350公里,宽度约40公里,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
该断裂形成于燕山期,明显控制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
长乐-诏安带的东侧两条活动断裂穿过海坛岛域内:第一条为平潭县东南-东山县兄弟屿断裂线,位于离大陆30公里,水深40—50米等深线附近的海域,断裂线状界面清晰。
第二条为平潭县平原乡——东山县澳角断裂线,切过海湾,是沿海丘陵岛屿链带和平原台地区的界域。
平潭北部海域诸岛,又受福建北西向活动的断裂带南平-福州断裂控制,呈条带状排列。
平潭大练岛:除上述的构造线外,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区域性断裂有平原——高山断裂及平潭岛东侧的滨海断裂。
这些次级断裂均发育在燕山期火山熔岩和花岗岩中,并以近乎平行的方式展布。
平原——高山断裂:该断裂出露于平潭岛北部平原,经过海坛海峡至福清高山一带,断裂成群出现,地表可见长度5—10公里,总长达36公里以上。
在平原附近可见两条呈北东40度走向断层平行出露,中间被第四纪覆盖,倾向北西,倾角60—80度。
该断裂自燕山晚期形成后,还多次发生活动,但在晚更新世时期基本停止活动而进入侵蚀风化作用时期。
平潭东侧滨海断裂:该断裂大致沿福建滨海50米等深线分布,总体走向北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较陡,由数条呈雁列式排列的压扭性断裂组成,总长度大于400公里,宽度约12公里。
断裂形成于燕山晚期,在喜山期仍有明显活动,至第四纪断裂活动有所减弱。
该断裂中南地段,曾多次发生中强地震,说明该断裂是福建沿海最主要的地震断裂。
通过对断裂活动产物形成年代鉴定,平潭断裂活动年代以第四纪中更新晚期为主,即大约在12—27万年前有过明显活动,至全新世(1.0万年)趋于稳定。
三.行政区划宋庆历八年(1048年),福清县建10乡辖50里,后并为7乡36里,平潭编为海上里、海下里,属福清县太平乡。
元代行政区划与宋代相同。
明初,福清分东、西、南、北4隅。
正统七年(1442年)南隅分为南上隅、南下隅。
成化十八年(1482年)北隅分北一隅、北二隅。
嘉靖十一年(1532年)仍为6隅,统36里、15都、112图。
平潭境域分属南上隅、北一隅、北二隅、西隅。
清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县丞移设于平潭,以候均区、大墩区、坑北区、朴秀区、酒店区、斗门区、庄上区、敖网区、南澳区、芬尾区、北海区、高平区及9个岛屿(东庠、小庠、大练、小练、屿头、塘屿、草屿、吉钓、牛山)析归平潭县丞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至民国14年沿袭清制,划为21区。
民国23年3月1日设立区公所,整编保甲,委派保甲长。
民国25年5月,全县分区设署,共设3个区署,辖区范围大体与民国15年各区公所所辖范围一致。
一区区署设后旺久;二区区署设东昆,民国27年迁往西院;三区区署设苏澳。
民国26年1月实行政教合一,全县3区设24个联保办公处。
一区辖潭城、东澳、北苑(流水)、富田(大富)、东庠、大中、君山、东霞、正旺等9个联保;二区辖湖南、北厝、西海、芬尾、仙霞、敖东、塘草等7个联保;三区辖龙泉、玉堂、党堑、沙峰、玉库、苏澳、屿头、双练等8个联保。
民国28年9月,国民政府颁发《县各级组织纲要》,整编保甲,撤销联保,全县设立15个乡镇分所。
民国31年8月,平潭撤销区署,改15乡镇为2镇10乡:潭城镇、苏澳镇、爱群乡、同仁乡、塘草乡、屿头乡、中正乡、中山乡、龙泉乡、潭南乡、复兴乡、潭东乡。
将原设15乡(镇)时的平沙乡、中正乡、东庠乡合并成立中正乡;三民乡、新民乡合并成立苏澳镇。
民国32年10月全县改设2镇、5乡、89保,撤销潭东乡、屿头乡、爱群乡、同仁乡、塘草乡,分别并入潭城镇、苏澳镇、龙泉乡、复兴乡、潭南乡。
民国33年7月,全县改设潭城、苏澳、潭东、潭南、复兴、龙泉、爱群、中山、中正、东庠、屿头、塘草12乡、91保。
民国36年增至92保。
民国38年5月6日,平潭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平潭县城,13日,经中国共产党闽中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下划潭南区、龙泉乡、君山乡、流水乡、屿头乡、大练乡、苏澳乡、潭城镇、东庠乡、潭东乡10个区乡政府。
7月2日,游击队撤离平潭后,国民党政府又沿袭旧制划分2镇、5乡、92保。
民国38年9月16日,平潭解放。
9月23日成立县人民政府。
民国38年9月至1950年2月平潭设1镇3区,潭城镇,驻地城关;一区区公所驻地后旺久,管辖范围相当今之芦洋、中楼、流水、东庠、岚城、澳前等乡镇;二区区公所驻地北厝,管辖范围相当今之北厝、敖东、南海等乡镇;三区区公所驻地苏澳,管辖范围相当今之屿头、大练、苏澳、白青、平原等乡镇。
1950年2月至1951年5月设4个区公所,一、二、三区区公所驻地不变,由一区划出1镇6乡成立四区,区公所设潭城镇。
1951年5月设5个区。
1952年6月至1956年3月,全县设7区,一区辖8乡63村,二区辖6乡74村,三区辖10乡92村,四区辖1镇6乡90村,五区辖6乡44村,六区辖8乡56村,七区辖6乡54村,全县共1镇50乡473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