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县城市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13
1、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在全国的岛屿中排名第5,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地理坐标北纬25°15' ~ 25°45'、东经119°32' ~120°10'。
恶劣的自然条件曾经给海岛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往有过一夜沙埋18 村的历史悲剧,为了改变海岛风沙大困扰居民的问题,从20 世纪70 ~80 年代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海岛各种地段营造起防风固沙林,通过防护屏障的作用,有力减轻了风沙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海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但由于自然衰老和常年风沙袭击,过去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处于退化状态,生态防护作用日趋减弱,风沙对海岛的影响逐渐恢复,为构建生态良好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加快海岛防护林的建设步伐。
(翁品荣.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 17))2、建国以来,平潭县在加快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平潭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
历史上,由于平潭气候恶劣,风沙灾害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6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木麻黄防风固沙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风沙。
但随着滨海土地的开发和建设,防护林带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土地开发蚕食了原有林带,使林带变衰;有的地方已出现风口;石英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人为的毁林取沙,滥采乱取,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新造的海岩基干林生长还很脆弱,难以承受风沙的袭击,沙荒面积不能向海岸前沿延伸扩大,并且部分已形成沙丘沙垅;部分海岸基干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龄老化,生长衰弱而不断枯死,导致林木疏残,林分质量差,防护功能下降。
平潭旅游导游词介绍概况平潭县,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简称“岚”,俗称海坛。
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潭旅游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平潭旅游导游词1仙人井位于平潭岛流水镇东海村王爷山东南角,是平潭岛“东海仙境”中最具诱人的景点之一。
初闻名字,甚是期待。
既称仙人,定非人力之功,必为造化之杰作了!停车山腰水泥大埕,下车。
鱼腥味扑面而来,因靖海休渔,渔人在路旁整理修补渔网。
入山门,即见仙人谷。
濒海小山,仿若被达摩克利斯之剑齐齐劈成两半,露出一个面朝东海约三十米的门户。
透过门户,可窥见浩淼东海了。
海之蓝似乎在仙谷外随时听宣,入殿侍奉仙人沐浴以解一夏清凉。
谷中之鹅卵石,不论大小,粒粒浑圆,就算用珠圆玉润来形容亦不为过。
打磨出如此精致的鹅卵石,要花费浪花的多少心思啊!拾级而上,虽头顶烈日,却因海风习习,倒是凉爽不至于汗流浃背。
不一会儿,便登顶。
山,毕竟临海,海拔估计也不过百米。
凭栏四望,海岸蜿蜒曲折,岬角林立;海阔无边,蓝裙时皱时翻,意欲撩人!制高俯瞰,仙人井突现眼帘。
这是一口大井,莫非东海龙王的家井?它略呈方形,井口直径超过50米,深据说48米,四面均为悬崖绝壁,堪称鬼斧神工。
井底东面之南北各有一个大洞口通往海面。
,涨潮时,两股潮水如两条白龙从东海直奔大洞口而来,煞是壮观。
二白龙为争夺此井,皆赶借东风一口气冲进来,互不相让,南拳北腿,刀来剑往;搏杀嘶声,“响彻云霄,观者无不惊心动魄”,最终拼个九九八十一回,虽银甲乱飞,却难分胜负。
潮来而井内顺势暴涨,水漫过洞口,二龙终于心平气和,和平共处了。
据平潭县志记载,“每逢初一、十五大潮时,井中巨浪飞舞,涛声轰鸣,犹如龙宫奏乐。
风雨来临时,井口聚集成千上万蜻蜓。
”这现象被可爱的平潭人亲切地传说成“海怪出没”“龙宫献宝”了。
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未能见此奇景。
待潮水退去,好事者可约船从山下大洞口穿行入井,井底尽是青色光洁的鹅卵石,虽无桃源之美景,亦必有“坐井观天”之奇趣。
平潭县旅游景点
平潭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部,是中国大陆东海岛屿之一,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下是该县的几个旅游景点:
1. 神仙居:是平潭县的一座海岛,因其风景秀丽而闻名。
岛上有美丽的沙滩、碧海蓝天,还有以花岗岩为主体的海蚀地貌景观,是一个度假和休闲的好去处。
2. 农庄旅游区:平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在农庄旅游区,游客可以参观传统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农业文化。
3. 平潭湾:是平潭县的一个天然海湾,也是一处天然港口。
这里风景优美,水质清澈,还有许多水上活动可以参加,如划船、游泳、海钓等。
4. 南岳山:位于平潭县的南部山区,是一个以佛教胜境闻名的景点。
山上有南岳庙,建于唐朝,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佛教建筑。
5. 紫金山:是平潭县的一座山峰,也是一个著名的登山胜地。
山上有古老的观音庙,以及壮观的自然景观,是户外活动和徒步旅行的好去处。
这些景点只是平潭县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其他还有许多历史文
化景点、海滩和热带植物园等等,如果您前往平潭县旅游,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景点参观。
平潭的迁台故事
平潭县,福建省辖县级行政区,由福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部,素有“海蚀地貌甲天下,海滨沙滩冠九州”之称。
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
平潭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唐宋以来,平潭一直被朝廷列为海防要区。
明初,为防倭寇不断侵扰,朝廷在此设防建城。
平潭的母亲河—海坛海峡见证了平潭从孤岛到半岛再到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历程。
平潭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区域,也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现有30多万台胞,万旅外侨胞分布在53个国家和地区。
平潭县概况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是福建省直管的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同时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
一、行政区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当前平潭县的行政管理机构,平潭县人民政府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下辖机构。
在行政区划上,平潭仍属于福州市行政区域范围,但管理方面,平潭县已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不归福州市管辖。
截至201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辖平潭县,平潭区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
居委会、行政村共计200个。
二、位置境域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
全区陆地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主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其中渔业经济海域约4000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408.7公里,约占福建省海岛岸线的15%。
区位分析图三、人口情况据福建省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平潭2013年常住人口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万,农村人口24万,城镇化水平仅40%;全省总人口377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0.77%。
平潭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福建省城镇化平均水平。
四、交通条件对内交通:目前,平潭“一环两纵两横”等城市主干道基本形成。
环岛路龙王头、坛南湾、安海澳等路段建成,流水至平原段加快推进;金井湾大道进行主道和辅道施工,牛寨山隧道实现贯通;坛西大道基本贯通,坛东大道开工建设,渔平互通立交、福平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东环北路、龙景路等市区道路已竣工验收,万北路、龙凤路、麒麟路等建设全面铺开,便捷快速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在平潭未来20年规划中,主岛内部及组团间联系交通通过“两纵两横”快速路网和片区主干路网进行组织。
平潭经济发展总结汇报材料平潭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县级市之一。
近年来,平潭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以下是对平潭经济发展的总结汇报材料:一、概况介绍平潭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距台湾海峡仅30多公里,是中国大陆通往台湾最近的一块海岸。
平潭具备发展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和乡村旅游等优势,也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地区。
二、经济发展成就1. GDP稳步增长:平潭的GDP从2010年的56.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8%。
2. 产业结构优化:平潭积极引导农民转移就业,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目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5:46.3:50.2。
3. 外贸额大幅增长:平潭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加强与台湾的贸易合作,外贸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20年达到84.9亿元。
4. 港口物流业发展:平潭港区是中国大陆通往台湾最便捷的货运口岸之一,也是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节点之一。
平潭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各项指标保持高速增长。
三、重点发展项目1. 自贸试验区建设:平潭作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坚持创新驱动和高标准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创新创业项目,为平潭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 平潭岛国际邮轮港建设:平潭积极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建设了中国大陆首个国际邮轮母港,引进了多家国际邮轮公司,推动了平潭乡村旅游的繁荣。
3. 沪昆高铁平潭段建设:平潭作为沪昆高铁的重要节点,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交通运输便利性。
这将进一步促进平潭与大陆其他地区的联系,为平潭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四、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1. 深化与台湾经济交流合作:平潭积极参与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与台湾的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2. 改革开放政策支持:平潭通过自贸试验区和其他特殊政策的支持,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推动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面积371.1平方千米。
辖5镇、10乡。
人口38.61万。
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平潭为省花卉、绿茶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有甘薯、大小麦、稻米、花生、蔬菜、芦笋,西瓜、柑橘、水仙花、大黄鱼、鳓、带鱼、墨鱼、鯷鰛、鲨、鲳、鳗、鲎、龙虾、对虾、梭子蟹、扇贝、花蛤、蚶、蛏、牡蛎、海带,牛山、塘屿、草屿紫菜著名,特产东庠金鲟、白沙贻贝、红石斑鱼,家畜良种平潭黑猪、福清羊、福建兔。
工业有建材、制盐、机械、工艺美术、食品、纺织等门类。
特产标准砂、贝雕工艺品。
境内有8条主干公路,通车209.5千米,主岛各乡镇通客车,小岛各乡通客船。
苏澳轮渡到福清海口,娘宫轮渡到福清小山东,主要码头还有金井、竹屿、东澳、流水、南海、屿头、东庠、大练、钱便澳。
主要城镇——潭城:县人民政府驻地,有风力发电站、台湾同胞接待站。
苏澳:著名渔港,县海运公司、造船厂设此。
澳前:渔业基地,濒临观音澳,闽中渔场指挥部设此,有渔轮修造厂、水产冷冻厂。
流水:渔区集镇。
平原:桃花寨为明代抗倭营寨。
敖东:沙母歧有果林场,芬尾为主要渔区。
南海:东甲岛为闽台贸易岛。
白青:大嵩特产贻贝。
北厝:流水溪为火烧港盐场驻地,中国标准砂厂设竹屿口潭城西北洋潮屿山巅建烈士陵园。
三十六脚湖周围层峦叠嶂,湖滨奇石峭岩,有海蚀柱、风动石、蘑菇石,湖中有龙屿、龟屿、观音潭、燕子潭。
澳前龙王头海滨度假村绿树成荫,海面宁静开阔。
敖东大福东边山有奇妙天成的“片瓦石室”。
流水镇君山(罂山、东岚山)有君山插云(插云峰)、崇台观日(观日台)、*绝钟声、罂山晓岚诸胜和宋代国清院遗址。
东海村王爷山南麓有仙人井。
苏澳猫头乾有琉球国驸马墓,看澳西海中有巍然卓立的“半洋石帆”(石牌洋)。
平原乡山显美村南垄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白沙垄有“道彰古岩”胜景。
平潭古称海坛,唐代为牧马场,宋初设牧马监。
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亦称海山,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是著名渔业基地。
福建东部,有一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要岛屿。
因此,平潭岛也叫麒麟岛。
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福州市东南部海,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西临海坛海峡与福清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岛与莆田市秀屿区隔海相望,北望白犬列岛与长乐市隔海相望,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
地理坐标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
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年降水量1196.2毫米,年均温19.5℃。
主要矿藏资源有花岗岩、石英砂。
县道经娘宫渡口和全省公路相连。
牛山渔场为全省三大渔场之一。
有大小码头35座,主要渔港有澳前、流水。
名胜有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
南垄村的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田美村的江继芸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1 中午12:30福州市五一广场西侧停车场(广达路旁,越洋图书城对面)集合哦,12:45出发赴福清沃口码头,乘船至平潭塘屿岛北楼村,抵达金沙湾度假村后,进行“跟着老船长去捕鱼”活动,所有收获归游客,沙滩游戏活动,游客可自行踏浪,沙滩足球、排球、放风筝、拾贝壳、拍摄、捉蟹摸螺。
晚餐为特色海鲜餐(可免费加工游客捕捞成果),晚餐后,住岛上。
D2 早观日出,早餐后,游览海坛天神(自费25元,含车费),海坛天神是平潭岛奇石“双绝”之一(另一为石牌洋),为一巨型灰白色花岗岩。
远眺象天然的裸体石人,体长330米,胸宽150米,光头凸肚,双臂平直,耳喉俱全,头枕金沙,脚伸碧海,仰天平躺,神态天成,栩栩如生,为世界罕见的自然绝景。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介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介绍总体介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海域的平潭县。
平潭县是⼤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县,⾯积392.92平⽅千⽶,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岛。
⼈⼝35万。
辖7个镇、8个乡。
区管委会和县⼈民政府驻潭城镇。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先试的⽰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区。
2012年2⽉,国家发改委发⾔⼈表⽰将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实⾏“双币制”,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则表⽰要在实验区探索实⾏“五个共同”的新模式。
基本信息福建东部,有⼀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岛——海坛岛,它的⾯积相当于⾹港本岛四倍、新加坡总⾯积⼀半。
地理坐标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围绕近中期⽬标(2010年~2015年)和中长期⽬标(2016年~2020年),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将积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的产业⽀撑体系。
通过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电⼦信息、海洋⽣物、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
以构建⽣态园林城市为⽬标,形成低投⼊、低消耗、低排放和⾼效率的经济发展⽅式,建设现代化的⽣态海岛城市。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将重点推进六⼤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商贸合作区、现代物流港区、科技⽂化产业区、城市发展区。
福建平潭特区⽐特区还特,在这⾥任何新⽣事物都可以尝试,任何新政策都会先⾏先试。
平潭⽬前仅次于福建省。
⾏政级别与厦门、福州平起平坐。
成⽴背景福建省委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后,平潭县委、县政府在原有⼯作基础上于,2006年初向上级建议提出了设⽴实验区的初步设想,并着⼿开展相关前期⼯作。
我们认为,基于平潭特殊近台区位优势、开放开发条件安全、对台历史渊源悠久等诸多独特优势,以平潭全岛作为特殊区域,设⽴两岸合作开发的实验区,实现互惠双赢,有助于进⼀步密切两岸合作交流,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平潭特殊对台优势和加快平潭的开放开发步伐。
1、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在全国的岛屿中排名第5,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地理坐标北纬25°15' ~ 25°45'、东经119°32' ~120°10'。
恶劣的自然条件曾经给海岛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往有过一夜沙埋18 村的历史悲剧,为了改变海岛风沙大困扰居民的问题,从20 世纪70 ~80 年代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海岛各种地段营造起防风固沙林,通过防护屏障的作用,有力减轻了风沙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海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但由于自然衰老和常年风沙袭击,过去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处于退化状态,生态防护作用日趋减弱,风沙对海岛的影响逐渐恢复,为构建生态良好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加快海岛防护林的建设步伐。
(翁品荣.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 17))2、建国以来,平潭县在加快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平潭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
历史上,由于平潭气候恶劣,风沙灾害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6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木麻黄防风固沙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风沙。
但随着滨海土地的开发和建设,防护林带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土地开发蚕食了原有林带,使林带变衰;有的地方已出现风口;石英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人为的毁林取沙,滥采乱取,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新造的海岩基干林生长还很脆弱,难以承受风沙的袭击,沙荒面积不能向海岸前沿延伸扩大,并且部分已形成沙丘沙垅;部分海岸基干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龄老化,生长衰弱而不断枯死,导致林木疏残,林分质量差,防护功能下降。
平潭简介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亦称海山,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县,是著名渔业基地。
方言:闽东方言福清话东海有神兽,英名叫麒麟。
福建东部,有一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要岛屿。
因此,平潭岛也叫麒麟岛。
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福州市东南部海,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西临海坛海峡与福清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岛与莆田市秀屿区隔海相望,北望白犬列岛与长乐市隔海相望,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
拗九节:正月二十九日,是新年正月中最后一个逢九的日子,故叫“拗九节”,“后九”也叫“拗九”、“孝九”。
传说,平潭古代有一乡人含冤入狱,儿子送去的饭食,却被狱吏吃掉。
后来,乡人建议儿子用地瓜粉(当地俗称番薯粉)做皮,包有肉、鱼,搓成团送去,狱吏果然不吃,关在牢里的老父亲,终于能吃上一顿美食。
此后,这种平潭民间特有的饺状丸子,当地称作“咸米时”便流传下来。
作为一种感恩、思孝奉先的象征。
清明节:人们都到祖先坟上扫墓,刈除杂草,修整林木,刷新碑铭,压钱纸、红纸签;基督教徒多用红纸剪成十字架压在坟上。
头年墓(或前年有新丧),要在清明当日或前一两天祭扫。
有“不孝子,清明不祭(扫)祭谷雨”之说。
遇虎年,一般忌清明日扫墓,要提前或推后一两天祭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关单位、学校团体常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公务员、教师、学生等,到烈士陵园扫墓,以表缅怀敬仰之意。
立夏:是小麦上场时节,群众有制作面食过节的习俗,意在庆祝丰收。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节”,又称鬼节,是祭祖的节日。
尾中元: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渔区夏汛结束,旧时渔民多备香烛供品到妈祖庙、龙王庙拜谢海神。
PT,LXL,20XX导游词,office,20XX,破解版ptPTLXL20XX导游词平潭概况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到平潭旅游观光!我是导游***,下面请让我为您介绍平潭的基本概况。
平潭古称海坛,俗称“海山”,别名“东岚”,简称“岚”。
秦汉时属闽中郡、会稽郡、侯官都尉,晋时属晋安郡原丰县,隋时属闽县,唐时属长乐县、万安县,五代以后属福清县。
清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改设平潭厅,属福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4日,废厅置县,仍隶属福州府。
距今已98年。
平潭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与长乐、福清市隔海坛海峡相望;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马祖列岛,东濒台湾海峡。
从平潭猴研山到台湾新竹南寮渔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
20XX年10月30日,福州市和台湾新竹市在此处进行了名为“这里,距宝岛台湾最近”的揭牌仪式。
平潭陆地面积392.9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主岛海坛岛面积为324.13平方公里,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
为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
全县共由126个岛屿和702个礁岩组成,有“千礁百岛”美称。
平潭地貌属木兰溪与龙江丘陵台地平原岛屿区,形成多岛屿、多礁岩、多港湾,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貌类型。
最高点君山海拔434.6米,由于君山山顶终年岚气缭绕,雾霭氤氲,如梦如幻,犹如仙境一般,因此平潭岛还有“岚岛”的雅誉。
平潭属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区,在大气环流和浩瀚大海的作用下,形成季风明显的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罕见,日照充分。
年平均气温19.5℃,最冷月(2月)平均气温10.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9℃。
年平均降水量1196.2毫米。
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东北风。
平潭全县总人口为39.2万人(20XX年户籍人口)。
7000多年前祖先们就在海坛岛栖息繁衍。
海坛岛上的南垄村“壳丘头文化遗址”是福建省最早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49年9月16日,平潭全境解放。
福州平潭岛福州平潭岛是中国福建省的一座岛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福州市平潭县。
这座岛屿以其宜人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介绍福州平潭岛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以及旅游资源。
福州平潭岛位于东经119°28′至119°48′,北纬25°10′至25°35′之间,总面积为297.85平方公里。
岛上地势较为平坦,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和优美的沙滩。
岛上的温暖气候和充足的降水使得平潭岛成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岛上有森林覆盖率较高,同时也有一些珍稀的鸟类和海洋动物栖息于此。
平潭岛也是中国东海的渔业重镇,周围的水域是渔民们捕鱼的好地方。
除了自然环境,福州平潭岛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五峰山,这座山位于岛的中部,有五座险峻的山峰,象征着五福神山。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岛屿的美丽风景。
此外,东山景区也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这里有观音怀胎、百龙山庄等著名的历史建筑和景观。
漫步在独特的石板街上,感受着古老的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福州平潭岛的文化遗产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岛上保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寺庙,其中最有名的是平潭安海古城。
这座古城建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古城内,可以欣赏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福州平潭岛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龙舟比赛、渔民歌唱艺术等,使游客更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
福州平潭岛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岛上有许多度假村和风景区,为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你可以在世界级的高尔夫球场上挥杆,也可以在乡村赏花。
岛上的海洋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你可以尝试钓鱼、潜水等海上运动,领略大海的风情。
此外,福州平潭岛还有独特的特色美食,如海鲜、特色小吃等,让你的味蕾也得到满足。
总的来说,福州平潭岛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
平潭的历史文化的简介平潭历史文化简介平潭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台湾海峡中部,是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平潭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县之一。
平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这里已经有人类聚居和活动的迹象。
在随后的历史时期,平潭先后属于闽越、中原王朝以及吴越等政权的管辖。
在宋代,平潭成为闽南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并发展成为繁荣的军港。
明代时,平潭成为福建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外国人来此交流贸易。
清代时,平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城市,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平潭的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多样。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平潭湾的鹅厝古城遗址,这是一处迄今为止发现的福建省最早的古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鹅厝古城遗址是平潭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研究福建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此外,平潭还有许多古建筑、文化遗址和传统民俗等历史文化资源,如清代的四眼井、双拱桥等古建筑,以及传统的平潭舞蹈、木偶戏等民俗文化。
平潭的历史文化给予了这里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
在平潭湾畔的海滨风景区,游客可以欣赏到平潭特有的海洋文化景观,如渔船出海、渔民捕鱼等。
此外,平潭还有许多寺庙、庙宇和古民居等,如位于平潭市区的南岳庙和莒光楼等,这些古迹和建筑都展示了平潭的历史文化魅力。
平潭的历史文化也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平潭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传统的婚俗、祭祀活动等,都反映了平潭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此外,平潭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木偶制作、剪纸、织布等,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丰富了平潭的文化内涵,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平潭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这里既有悠久的历史遗迹,又有独特的文化风貌,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和手工艺。
平潭的历史文化是这个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福建省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平潭的历史文化,可以更好地展示平潭的历史风貌,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此感受平潭的独特魅力。
福建省最有可能升为地级市的一个县!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隶属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
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平潭县隶属福州市,由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管辖,其行政区域和合。
2013年7月,平潭综合管理区获得并行使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是福建省直管的地级行政管理区。
不久的将来,平潭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级市。
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全县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下辖7镇、8乡,2011年末,平潭县总人口406710人。
平潭县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
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素有“千礁岛县”之称,海岸线全长399.82公里。
平潭历史悠久,但开发较晚,岛上还保留着大片海岛原始建筑,经过国家的开发,岛上名企云集,台湾宸鸿集团等企业相继落户平潭。
平潭的海蚀地貌甲天下,湖、海、沙、石相映成趣,奇、幽、险、俏引人入胜,构成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景线,博得文人墨客的吟咏赞叹。
著名景点有:龙王头海滨浴场、坛南湾、三十六脚湖、崇台观日、海蚀拱门观潮、片瓦仙踪、指动石、南寨石林、琉球国驸马墓等龙王头海滨浴场龙王头海滨浴场位于平潭岛南隅,是全国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砂粒晶莹洁白,星罗棋布的岛礁,后有茂密的森林,滩上可以行车走马,海中可以畅游娱乐。
坛南湾海岸绵延22公里,环境优美无污染。
林带护卫,丘陵环抱,湾内海域辽阔,岸线曲折,港澳众多,岛现礁隐,激浪千层,层次繁复,色彩丰富。
坛南湾东临大海,滩面平缓,细沙如银,有'坛南银滩'之称。
三十六脚湖三十六脚湖,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它是平潭人民的生命湖,总面积210万平方米。
其中,湖、海、山、林交相辉映,岩、礁、碑、屿穿插交错,湖平如镜,秀色可餐,被称为海岛明珠。
最近热文福建的2个四线城市福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福建最憋屈的城市,曾为世界四大港口之一现仅为三线城市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平潭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平潭影视产业发展趋势一、背景介绍平潭是福建省的一座海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南方向,由台湾珍珠列岛之一的东莒岛、平潭岛及其附属小岛组成,总面积约为304.59平方公里,陆地总面积约为91.6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小的县级行政区域。
平潭是海峡西岸唯一的综合性自贸区,也是大陆与台湾的第一座常住人口岛屿渔业城市。
二、平潭影视产业现状1. 影视资源丰富平潭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为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拍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平潭的海滨、山川、古村落等景点,以及曾经的历史建筑和传统习俗,都是影视拍摄的宝贵资源。
2. 基础设施完善平潭拥有先进的交通设施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 优惠政策支持平潭被国家确定为自贸区,并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
这些政策的支持,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平潭影视产业发展趋势1. 产业形态多样化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未来平潭影视产业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除了传统的电影、电视剧等传媒产品,还会涌现出新的数字娱乐形式,如VR影视、游戏影视等。
2. 创新技术的应用未来平潭影视产业的发展将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发展,影视制作和后期制作的技术将更加先进,为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和传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 强强联合,打造全球影视中心平潭将积极寻求与全球影视产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影视制作技术和专业团队,提高本地影视产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平潭还将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影视产业合作,共同打造全球影视中心。
4.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与影视产业的融合将为平潭带来更多的机遇。
未来,平潭将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推动两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平潭县概况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是福建省直管的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同时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
一、行政区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当前平潭县的行政管理机构,平潭县人民政府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下辖机构。
在行政区划上,平潭仍属于福州市行政区域范围,但管理方面,平潭县已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不归福州市管辖。
截至201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辖平潭县,平潭区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
居委会、行政村共计200个。
二、位置境域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
全区陆地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主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其中渔业经济海域约4000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408.7公里,约占福建省海岛岸线的15%。
区位分析图三、人口情况据福建省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平潭2013年常住人口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万,农村人口24万,城镇化水平仅40%;全省总人口377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0.77%。
平潭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福建省城镇化平均水平。
四、交通条件对内交通:目前,平潭“一环两纵两横”等城市主干道基本形成。
环岛路龙王头、坛南湾、安海澳等路段建成,流水至平原段加快推进;金井湾大道进行主道和辅道施工,牛寨山隧道实现贯通;坛西大道基本贯通,坛东大道开工建设,渔平互通立交、福平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东环北路、龙景路等市区道路已竣工验收,万北路、龙凤路、麒麟路等建设全面铺开,便捷快速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在平潭未来20年规划中,主岛内部及组团间联系交通通过“两纵两横”快速路网和片区主干路网进行组织。
货运交通通过坛东大道、坛西大道南段、渔平大道中东段、福平大道东段和苏平路中段、福东路中东段等进行组织;疏港交通通过福东路和吉钓港组团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横向干道进行组织。
对外交通:平潭小岛的地理属性,落后的开发,导致目前还是靠轮渡进出平潭岛,陆路仅有一条S1551渔平高速可进出。
在平潭未来20年规划中,主要通过陆路外联通道、港口、预留机场等进行组织。
口岸——设立口岸作业区 4处,分别为金井、澳前、岚城和中原口岸作业区。
机场——中国民航总局已经正式公布,在福建省建立4个支线机场,其中一个在平潭岛,定位为4C 级的临海机场,规划可停放波音737飞机,目前已 福平大道渔平大道坛西大道 内部交通图经启动前期工作。
港口——平潭港区分为4个作业区,分别为金井作业区、流水作业区、澳前作业区和草屿作业区。
规划期内主要开发金井作业区、澳前作业区,其中金井作业区以海峡客货滚装和货物运输为主,发展邮轮等旅游客运;澳前作业区以服务渔业为主,近期作为对台客货滚装的作业点。
铁路——实验区主体形成“人”字型的铁路网布局。
规划福(州)平(潭)高铁、台海高速铁路(预留)、台海货运铁路(预留)及铁路支线,前三条铁路还将承担城际运输的功能,促进海西内及台海间的城际联系。
公路——规划渔(溪)平(潭)高速公路、长(乐)平(潭)高速公路、台海高速公路(预留)。
国道 316线平潭主岛段逐步改造为城市快速路;其他县道结合规划布局改造成城市道路。
外部交通图五、经济情况2013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生产总值达155.39亿元,同比增长13.0%;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37.52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房地产投资49.05亿元,同比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54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05,比上年增长10.1%。
表一.2008年~2013年平潭生产总值表二.2008年~2012年平潭三产比例变化根据表一中,2008年~2013年平潭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平潭近年来发展迅速,自2011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后,呈快速平稳发展态势。
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从表二的平潭三产比例结构变化中可以看出,平潭近年致力于发展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下降。
六、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黄铁、铜、高岭土矿等,花岗岩储量约8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0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
全县砂地面积82.3309平方公里。
由于波浪、风力的自然分选,颗粒适中,石英晶粒洁白,含硅量96%,颗粒0.1—0.8毫米,成为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
2、水产资源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其中海洋鱼类242种,海水虾、蟹类73 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有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海坛素有“海产八珍”之说,即鲍鱼、干贝、海蜇、鱼翅、鱿鱼、鲥鱼、海参、鱼肚。
另一海洋珍品中坛紫菜营养丰富,味道甜美,,被日本人誉为“中国长寿菜”。
3、旅游资源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准平潭的“半洋石帆”、君山、“东海仙境”、坛南湾、南寨石景、凤凰山黄金海岸、瑗风顶(“一片瓦”)、“海坛天神”等八大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境内还有新石器时代壳丘头遗址、1840年抗英殉国的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三十六脚湖等名胜古迹。
4、风力资源平潭风力资源丰富,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风能利用最佳地区,年平均有效风速(4.5~27米)达6576小时,风能密度2678瓦/平方米。
海上风力年利用小时可达3500小时以上,目前平潭已规划开发建设4个海上风电场。
5、潮汐资源平潭海域是全国大潮差地区之一,平均潮差4.31米,年可发电约9亿千瓦时,平潭拟在澳前东侧台湾海峡海域或苏澳镇钟门海域建设潮汐能发电站。
6、淡水资源平潭淡水资源匮乏,供水水源单一,主要依靠水库储水供水,降水几乎是全县水资源的唯一来源。
三十六脚湖,年供水量可达495万吨以上,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岛上居民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的"生命湖"。
除了三十六脚湖外,平潭还拥有4座水库,但库容均在50万吨以下。
一到枯水季节,居民饮水就常会受到影响。
目前平潭自来水公司旗下各水厂的日总供水能力约为4万吨,只能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的家庭供水,岛内其余地方的居民用水还是以地下水为主,供水状况并不充裕。
预计到2015年,主岛总需水达23.69万立方米/天,2030年则为66.99万立方米/天。
但目前综合各供水工程和地下水分析,平潭岛内总可供水量仅为8.965万立方米/天。
7、耕地资源平潭耕地以旱地为主,约占耕地总面积80%。
粮食作物以甘薯为主,水田甚少。
又由于砂质土壤面积较大,因此盛产油料作物花生。
至2008年,全岛蔬菜种植面积5.02亩,产量7.20吨;果树栽种面积为2022亩,采摘面积达1288亩,总产量为1761吨。
所有蔬菜水果,除满足岛内居民外,主要销往福州等地。
七、产业概况传统优势产业:1、船舶修造业作为一个海岛,平潭有着发展船舶修造业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6064平方公里的海域,126个岛屿,408公里海岸线,数十处的天然深水港湾。
平潭海上运输规模宏大,海上航线四通八达,拥有各类运输船1000多艘,总吨位达300万吨以上,资产逾6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海运大县。
这些,孕育并直接催生了平潭船舶修造业。
到目前,全县已创办各类船舶修造企业6家,设计总投资逾3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亿多元,年修造能力达到60万多吨,2007年创产值1.5561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力2000多人,已成为海峡西岸一个特色产业和新兴临海临港工业经济。
目前,平潭县充分发挥省里在平潭设立“福建省国民经济动员船舶修造改装中心”的优势条件,推动实施利亚船厂三期技改、长泰船厂二期技改、雄鹰船厂二期扩建等项目建设,改造东澳渔轮修造船厂,加快福建远大船业项目的建设,拟在海坛岛西部再建一个大型修造厂,以期迅速扩张船舶修造能力。
同时,进一步优化集装箱货船、大功率拖船及金枪渔船系列船型,加速形成船舶工业的拳头产品。
2、水产加工业平潭县是福建省主要渔区之一,有良好的天然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常年作业,全县渔业生产占总收入的60%以上,但由于交通不便,鱼货鲜销困难,每年有80%的鱼货需要进行加工,因此,水产品加工在平潭是一项重要的事业。
然而,由于交通落后、导致运输成本高昂,再加上捕捞业的日益衰退,平潭水产品加工业与福清、长乐等沿海城市竞争处于劣势,导致众多企业停业转投他行。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区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0家,年产值6.4亿元。
其中,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水产品加工企业3家。
平潭成为实验区后,各方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旅游市场对水产加工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越来越多曾经放弃的水产加工经营者想重操旧业。
平潭的水产加工业可谓是枯木逢春。
3、隧道建筑业平潭与台湾新竹的直线距离为68海里,是内地距台湾最近的县,这是由于这个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平潭长期处于海防戒备状态。
于是平潭人被动员起来挖防空洞、修建地下粮库和大型的军事设施,积累了丰富的挖隧道的经验,为以后隧道业的发展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加之当时平潭产业匮乏,导致大量平潭人外出务工,而他们做的就是他们擅长的隧道施工。
毫不夸张的说,平潭人掌握着全国80%的隧道项目,挖隧道养活了平潭四分之一的人,在平潭40万的总人口中,现在有10万人在做隧道。
平潭县现有11家建筑企业,其中一级隧道专业企业2家,二级总承包兼营二级隧道专业企业3家,三级总承包企业2家。
以隧道业为龙头的建筑业既是该县特色、品牌产业,又是县国民经济支持产业之一。
十一五规划发展的新兴产业:1、海洋加油业发挥紧邻台湾海峡国际主航的优势,抓住江阴半岛福建外港建设的机遇,与万安港区协调配套,筹建油码头,为台湾海峡过往船舶加油。
从远期看,还可以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中部海区军民两用加油补给基地,其巨大影响和经济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2、风能发电业建成长江澳风电二期10万千瓦项目,推动流水澳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做好澳前、沙塔澳风场的前期工作。
做好流水湾二期、海滩地、幸福洋垦区、长江澳三期、火烧港、敖东洋等风能发电站的前期规划工作。
风电业作为新型工业,要鼓励大发展,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投资,实现国营、民营、内资、外资共同发展,加快发展。
3、海洋药业和海洋保健品食品业借助现代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手段,开发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和基础研究工作,重点开发抗肿瘤、抗感染、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效治疗药物。
以创制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药为目标,重视海洋传统药源和中成药以及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建立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良性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