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826.50 KB
- 文档页数:26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的环境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学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区域进行观察和描述。
2. 学生用画笔和纸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校园景色和设施。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其他学生听后猜猜是哪个校园区域。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和爱护校园环境。
活动准备:1. 画笔和纸2. 校园地图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选择一个区域进行观察。
2. 学生用画笔和纸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校园景色和设施。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其他学生猜猜是哪个校园区域。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和爱护校园环境。
第二章:我们的家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庭结构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准备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关系。
2. 学生将照片贴在卡片上,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描述和感受。
3. 学生将卡片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分享他们对家人的了解和感情。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心和爱护家人。
活动准备:1. 家庭成员的照片2. 卡片和彩笔活动步骤:1. 学生准备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关系。
2. 学生将照片贴在卡片上,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描述和感受。
3. 学生将卡片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分享他们对家人的了解和感情。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心和爱护家人。
第三章: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并了解该节日的历史和习俗。
2. 学生用画笔和纸记录下他们了解到的节日习俗和活动。
3. 学生分享他们的了解和描述,其他学生听后猜猜是哪个节日。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活动主题:探索自然奥秘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自然环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自然环境所需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3. 确定活动地点,安排安全措施。
第三章: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探究,记录相关信息。
3. 学生汇报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环境的奥秘,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第四章:活动拓展1. 学生进行自然环境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
2. 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环保组织等,深入了解自然环境。
3. 学生开展自然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第五章: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在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观察、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六章:活动实施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 观察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自然环境,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3. 交流与分享: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提问。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环境的奥秘,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第七章: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地点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培养观察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表达能力。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第八章:活动作业1. 完成自然环境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
2. 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搜集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九章:活动反思与改进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章:力的认识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培养学生对力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2)介绍力的分类,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3)进行力的实验,如拔河比赛、抛物线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2)介绍力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力;(3)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和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惯性的理解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惯性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2)介绍惯性的应用,如汽车安全带的作用等;(3)进行惯性的实验,如硬币跳跃实验、小车滑行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惯性的存在和作用;(2)介绍惯性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惯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进行惯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惯性的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摩擦力的探究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介绍摩擦力的应用,如自行车刹车系统等;(3)进行摩擦力的实验,如滑轮组实验、摩擦力计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作用和计算方式;(2)介绍摩擦力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作用和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简单机械的使用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中常见的问题你我谈(主题十三)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系统的问题目前,从实践层面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教师培训部门的、有教育研究部门的、有学校层面的、有教师层面的,总之,是个系统问题。
1、教育行政部门方面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些地方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政策,如,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的方式与程序,确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基本标准等。
(2)、没有建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
一些学校虽把课程安排进了课表,实际却形同虚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随意被学科课程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时,只监控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课程,导致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不重视。
(3)、对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研究人员、指导教师的配备、安排比较随意,大多区县没有综合实践活动专门的教研人员,即使有的配备了,也是身兼数职。
( 4 )、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缺乏整合,全国各地大部分存在培训、教研机构两条线现象,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基于具体问题解决的研究,需要教研部门的指导。
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则由培训部门负责。
一些培训部门只负责教师培训,却不参与研究,研训不能很好结合,影响了培训效果。
(5)、有的地方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有的地方虽然将其纳入了,效能却很低。
2、教研部门的问题教研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部分教研员身兼数职,而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视为副业,因而没有真正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与研究,缺乏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引领的能力。
(2)、个别地区还没能及时转变职能,扎扎实实地扎根学校进行基于具体问题解决的研究,而是一味采取行政手段推进,对学校专业引领意识淡薄。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一:认识新朋友活动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结识新朋友。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长。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结识新朋友。
3. 分享结识新朋友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自我介绍: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长。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结识新朋友。
4.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结识新朋友的喜悦,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章:主题二: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学校的看法。
3. 分享学校的亮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观察学校: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文化。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学校的看法。
4.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学校的亮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第三章:主题三:家庭关系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爱。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3. 分享家庭温馨故事,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谈论家庭成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4. 分享故事:让学生分享家庭温馨故事,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第四章:主题四:我们的身体活动目标: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结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身体。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我们的学校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概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内容:1. 观察学校的建筑、环境、设施等。
2. 介绍自己所在的班级和老师。
3. 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和收获。
三、活动步骤: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各个方面。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学校的特点和优势。
3.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教师总结,强调学生要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对学校环境的了解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对学校的热爱程度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我们的家庭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二、活动内容:1. 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性格、职业等。
2. 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趣事。
3. 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故事和感动时刻。
三、活动步骤:1. 学生准备家庭成员的照片或相关物品,进行展示。
2. 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3. 学生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故事和感动时刻。
4. 教师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对家庭成员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家庭的热爱程度和关心家人的情感。
第三章:我们的节日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节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活动内容:1. 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2. 介绍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3. 分享自己过节的趣事和感悟。
三、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我国的主要节日,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3.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过节的趣事和感悟。
4. 教师总结,强调学生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活动一:认识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
第二章:主题活动二: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特点和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的特点,如外貌、性格、爱好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家人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人的特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爱家人,体谅家人的付出。
第三章:主题活动三: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朋友的特点和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朋友的特点,如性格、爱好、优点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朋友的行为和习惯。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朋友的图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朋友的优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朋友。
第四章:主题活动四: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社区的基本环境,如商店、医院、学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社区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发展。
第五章:主题活动五:节日习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上海科技版)第一章:科学探究1.1 温度和季节的变化活动目标:1. 观察并记录不同季节温度的变化。
2. 探究温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季节温度的变化。
2. 进行实验,观察温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温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2 水的净化活动目标:1.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
2. 动手制作简易净水器。
活动步骤:1. 介绍水的净化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制作简易净水器的方案。
3. 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净水器,并进行实验验证其效果。
第二章:数学游戏2.1 数的规律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数的规律。
活动步骤:1. 教师出示一系列数字,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更多的数的规律。
3. 学生分享发现的规律,互相学习。
2.2 几何拼图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学会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创作。
活动步骤:1. 教师出示一些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进行拼图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拼图创作,尝试完成给定的图案。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作品,互相评价。
第三章:环保行动3.1 垃圾分类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 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垃圾分类的改进措施。
3.2 植物种植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
2. 学习植物种植的基本方法。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植物种植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践。
3. 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耐心和责任心。
第四章:艺术鉴赏4.1 民间艺术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
活动步骤:1. 教师介绍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第一章:认识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活动内容:1. 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
2. 观察学校的操场、花坛、树木等环境。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校园的特点和变化。
活动步骤:1. 集合整队,教师讲解活动目的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参观校园,观察并记录所见所闻。
3. 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教师总结校园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热爱校园。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历史活动目标:1. 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学校历史的尊重和自豪感。
活动内容:1. 教师讲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学校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手抄报,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三章:探索身边的科学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内容:1. 教师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身边的科学问题。
3. 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探究问题的答案。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身边的科学问题。
3. 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探究问题的答案。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四章:学会合作与沟通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1. 教师讲解合作与沟通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合作项目进行实践。
3. 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