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术前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评述
- 格式:pdf
- 大小:343.31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内腔突然发生炎症性变化,并伴有腔内的细菌增殖。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于具有急腹症表现的患者,尤其是右下腹痛的患者,快速而准确地诊断是否为急性阑尾炎非常重要。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起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声音回波在体内组织层面的反射来形成图像,从而观察和评估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中,主要是通过观察阑尾的直径和形态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的征象。
正常阑尾的直径一般较小,通常不超过6mm。
而在阑尾炎时,阑尾会发生充血、水肿和增厚,直径会明显增加,甚至可以达到10mm以上。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测量阑尾的直径,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的可能性。
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阑尾的形态变化。
在阑尾炎的早期,阑尾可能会呈现规则的扩张和增厚,但是在炎症持续发展后,阑尾可能会呈现非规则的扩张和变形。
这些形态变化是急性阑尾炎的特征性表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通过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周围组织的情况,包括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肠壁和附近的淋巴结等。
在急性阑尾炎时,这些组织可能会发生水肿、充血和炎症改变,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这些组织的情况,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的情况。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阑尾的直径和形态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的可能性,进一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周围组织的情况,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超声检查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分析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3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阑尾炎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结果:29例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呈典型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吻合,诊断的符合率为82.86%,6例患者因体质量指数过大、盲肠后位、肠胀气等因素影响声像图表现导致漏诊或误诊。
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阑尾炎的早期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是阑尾炎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标签:彩色多普勒;急性阑尾炎;诊断阑尾炎属最常见的外科病之一,也是最多见的急腹症,其中青年较为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
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此外,亦可能出现发烧、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低频超声在临床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应用,即对腹部疾病进行扫查,近年来高频超声用于腹部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的扫查越来越广泛[1]。
本文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3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阑尾炎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旨在总结阑尾炎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5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24例,年龄13~62岁,平均(31.8±1.6)岁;病程0.25~5.0d。
脐周痛16例,转移性右下腹痛13例,上腹部疼痛4例,右侧腹痛2例,患者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于检查后6h内进行手术。
1.2 方法以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3.5MHz。
患者取仰卧位,探头从右侧腹部逐渐向回盲区缓慢加压扫查,特别在患者疼痛最敏感区域进行扫查,先用低频探头,观察阑尾走向、大小、管腔及管径情况,再用高频探头观察病灶的细微变化,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了解血流情况。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价值及影像特征。
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118例有典型声像图改变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者95例(80.5%)。
结论:超声检查对临床疑诊的急性阑尾炎具有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Absrt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ultrasnonic diagnosis and image features on acute appendicitis.Method:Ma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ultrasonogram of 118 cases pathological acute appendicitis.Results:95 in 118 cases(80 5 percent) was diagnosed by acute appendicitis with characteristic changein ultrasonogram.Conclusion:Ultrasonic check is useful to clin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n acute appendicitis.KeyWords Acute Appendicitis;Ultrasonic Diagnosis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为了评价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现将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6月~2011年4月收治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8例,其中男72例,女46例;年龄6~71岁,平均35.1岁;患者从发病到作超声检查的时间为4小时~10天,绝大多数在48小时内检查。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6月住院的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计算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
结果经超声检查,108例患者中,98例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诊断总符合率90.7%。
单纯性阑尾炎35例,诊断符合率71.4%(25/35);化脓性阑尾炎26例,诊断符合率86.7%(26/30);坏疽性阑尾炎32例,诊断符合率87.5%(28/32);阑尾周围脓肿15例,诊断符合率100%(15/15)。
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较高,并可依据声像图特征对其进行超声分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标签: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急性阑尾炎为外科急腹症中的常见病,病情多进展较快,若延误诊断,有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故对其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频探头技术的应用,临床上常采用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
据报道,未进行超声检查前,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仅为70%~80%,20%~25%的患者误行手术[1]。
本文共选取了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均曾行超声检查,我们分析了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以期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5.6±17.7)岁,大多数患者以右下腹疼痛来就诊,少部分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泻。
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1 h~5 d内,且多数患者化验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使用飞利浦iU22诊断仪,患者取平卧位,先用低频探头扫查右下腹有无异常包块,扩张肠管及游离液性暗区。
急性阑尾炎诊断中B超诊断的价值分析林莉【摘要】目的探讨B超技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其中包括单纯性阑尾炎疾病患者47例,化脓性阑尾炎疾病患者29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疾病患者10例.在手术开始前患者入院后采用B超方式对其病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术前病情检查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总结阑尾炎疾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情况.结果研究对象经B超检查后发现单纯性阑尾炎疾病患者42例(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89.4%),化脓性阑尾炎疾病患者27例(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3.1%),坏疽穿孔阑尾炎疾病患者9例(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0.0%),阑尾炎疾病B超检查漏诊6例,误诊2例.结论应用B超技术对患有急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病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然需要注意误诊和漏诊情况出现的可能.【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11【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B超;急性阑尾炎;诊断【作者】林莉【作者单位】江西 336400 上高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阑尾炎疾病属于普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类疾病,观察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临床目前对该疾病做出诊断的主要依据[1]。
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虽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一些无典型症状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血象水平明显升高等病例,有的时候通过上述方式对病情进行确诊显得很有难度,在与临床上常见的其它急腹症进行鉴别的过程中,漏诊及误诊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较大[2]。
本次对应用B超技术对患有急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上高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手术治疗后已经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86例,其中男45例,女41例;患者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1.2±7.8)岁;阑尾炎病史1~9年,平均病史(2.5±1.6)年;阑尾炎本次急性发作时间1~19h,平均发病时间(5.8±3.3)h;患者体质量44~85kg,平均体质量(53.9±7.2)kg。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与分析急性阑尾炎居急腹症首位,其病因为梗阻和感染,典型的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超声作伪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已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随着超声仪器功能的不断改进,阑尾炎检查方法的不断观察探索,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也不断提高。
由于阑尾位置深且多变,加之肠气干扰,正常时极少能显示,在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往往不能观察到阑尾,出现阴性结果,导致临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不同,漏诊误诊。
阑尾炎时周围组织炎性浸润可出现相应的超声间接征象声像图改变,本研究深入探讨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以降低临床误诊率及病死率。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通过手术切除,病理学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及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吻合的病例,患者年龄5岁到70岁,病程几小时至一周,患者均以腹痛就诊,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74例,持续性上腹痛部疼痛者15例,弥漫性腹痛者10例,持续性下腹痛者8例,持续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者4例。
仪器为Philips HD-11、ALOKA-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用凸阵探头2-5.0MHz及线阵3-12MHz宽频探头检查病变。
患者取仰卧位,回盲瓣顺钟转向移动法检查阑尾。
检查时尽可能用高频探头(3-12MHz),肥胖者及病变位置深在者用(2-5.0MHz),检查中适当加压,重点观察压痛处,当显示阑尾呈不可压缩的管状结构,内径大于7mm。
横断面为同心圆征,中央为无回声区2011.8281-283)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以成立。
根据110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表现,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和无征象三种。
1.直接征象表现右下腹阑尾区可见低回声包块,根据包块特征又分为:(1)团块型,共65例,占59%,包块大小7.3×3.0cm-9.0×5.5cm,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腔内可见气体或粪石强回声;(2)指状(蚯蚓状):共32例29%,低回声区大小4.3×0.7cm-6.1×0.5cm,边界尚清,盲管圆钝,腔内积液多时程无回声,横切呈“同心圆”征。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摘要目的:针对急腹症病例,探讨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
方法:对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76例,术前行右下腹阑尾区广泛超声检查。
结果:超声提示急性阑尾炎患者162例。
结论:以往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主要靠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体征。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频超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
关键词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高频彩色多普勒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0年8月间门诊及住院超声检查162例,男88例,女74例,年龄8~71岁。
均有右下腹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史(6~44小时),其中101例超声检查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20例合并腹肌紧张。
仪器和方法:使用GE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3.5~10.0MHz。
患者取仰卧位、左侧卧位,首先用3.5MHz探头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及深度,然后使用高频7.5~10.0MHz探头进一步检查。
遇到肥胖患者、肠胀气患者适度加压推开周围肠管内的气体干扰。
结果临床诊断176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提示阑尾病变162例,显示率92%。
手术后病理分型包括: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6例,超声检查右下腹阑尾长轴呈腊肠样轻度增粗,管腔直径7~11mm,短轴呈双环状,一端与盲肠相连,另一端游离,阑尾壁层次结构较清晰,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管腔内呈低至无回声或无回声,图像有时酷似胆囊结构回声,其中15例伴粪石。
CDFI显示:管壁血流信号较丰富。
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3例,超声检查右下腹病变阑尾呈明显增粗的管状结构,边界尚清,管腔直径11~18mm,壁连续性尚可,回声不均匀性略增强,管腔内以低回声为主,高频探查可见漂浮的细小光点或斑片状高回声。
CDFI 显示: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其中4例伴粪石。
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2例,右下腹正常阑尾结构消失,阑尾变形不规则,阑尾壁明显增厚,管壁层次结构不清,管腔直径18~22mm,边界模糊不清,周围可见宽窄不均匀的液性暗区。
B超检查在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B超检查对于急性非复杂阑尾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特征为阑尾壁增厚、回声增强、局部积液、肠腔内积液等表现。
B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90%和95%-100%。
同时,B超还能够观察到阑尾扩张、阑尾周围明显脂肪积聚和炎性渗出液等特征。
相对于非复杂性阑尾炎,复杂性阑尾炎的病情更严重。
B超在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中虽有一定优势,但准确性并不高。
复杂性阑尾炎的特征为阑尾周围炎症浸润蔓延、肠管扩张、结肠间隔器构异常等表现。
B超的准确度为55%-70%。
另一方面,B超检查还能够用于排除非阑尾性急腹症的诊断。
由于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与其他急腹症诸如输卵管扭转、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症状有类似之处,B超可以通过分清不同器官的解剖结构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此外,B超在男性患者的诊断中也具有优势,特别是在探查有无精索静脉曲张和诊断附睾炎方面。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的价值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近几年随着彩超档次的提高和高频探头的应有,提高了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水平。
近两年来,我们对临床诊断的186例病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病变显示率为88%,并结合临床体征及化验室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6例,男102例,女84例,年龄8~74岁,平均42岁。
所有患者均有右下腹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史,时间均在24小时之内,其中高热26例,低热146例,14例恶心、呕吐,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
1.2仪器采用ALOKA@-10及百盛DU4彩超,探头频率为2.5—10MHZ。
1.3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适度充盈膀胱,先用3.5MHZ探头常规扫查,发现阑尾区异常回声后,改为高频探头扫查,记录阑尾大小,形态。
回声及渗出液,周围组织情况等。
2结果本组临床诊断186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提示病变阑尾163例,病变显示率88%。
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6例,超声显示病变阑尾轻度肿大,壁呈双边影,阑尾中心呈无回声,可见散在点状回声,周围无渗液。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3例,超声显示阑尾呈增粗管状结构,边界模糊,阑尾腔内透声性差,以低回声为主,9例伴粪石,阑尾腔内见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
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17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周围见不规则液性暗区。
3讨论本组186例病例中急性阑尾炎时病变阑尾的超声显示率为88%,说明超声对于临床诊断能够提供重要的价值,为临床及时手术提供重要信息,对于单纯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超声能够发现典型的图像,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但对于炎症轻微的阑尾,超声可能无法提供阳性诊断,临床可以保守治疗或者追踪观察,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中,建议常规扫查患者的右肾,输尿管,及盆腔,因为右下腹痛的疾病,除阑尾炎外,还有右输尿管结石,附件炎及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及黄体破裂等,超声可对以上疾病做出明确诊断,有利于阑尾炎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