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
- 格式:docx
- 大小:13.49 KB
- 文档页数:2
故事永远诱惑着我们——谈歌《绝品》赏析《绝品》这篇小说是当代最受欢迎的小说家谈歌的作品,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河北保定的一个富户刘三爷和裱画铺的常先生两人相知、相交的故事。
只要是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刘三爷都会貌不犹豫的买下,并且从来不砍价。
有一次常先生个刘三爷推荐了一副画,说这幅画是无价之宝,价钱是三千大洋,之后就消失了。
常先生的真实身份是革命党人,依靠装裱画铺来掩饰自己的身份,但是后来被人杀害。
尽管人们对这幅画有所怀疑,但是刘三爷十分珍惜这幅画,即使是在家境最贫寒的时候,也没有卖出这幅画,最后,刘三爷遇到了一名画商,画商对此画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了自己有“饿死也不卖”的祖训,刘三爷听到之后非常感动并将这幅画转赠给了王商人。
这篇小说的故事结构非常简单,作者谈歌在有限的篇幅里面讲述了一个跨度很大的故事。
在小说中对于古画的描写只是说了一句“这只是一副泛黄的画”,关于揭裱技术也只是说了揭几层,并没有深入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在意描写画和揭裱技术,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隐藏在画画之外的东西。
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知己,是知己之间一诺千金的承诺。
知己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正所谓是道义相砥,人生能有一知己,足以。
李三爷和常先生是在酒楼像是,因为两人话题投机,不问对方底细却愿意相信对方,并且对方推荐的画不问真伪也不砍价,这正是重视情谊轻视利益的表现。
刘三爷最后将自己的画赠与了王商人也只是因为王先生说的一席话很有古风韵味。
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在常先生死后,刘三爷意识到了这些画不仅仅只是画,更是一种存亡继绝的意思也是两人友情的见证。
因此,不管刘三爷生活上过得如何窘迫,也不愿意卖了这些画,他更愿意送给王商人,这也是刘三爷认为的友情的延续。
这些画是非常有价值的珍品,也是一种文化的流传,是一种高品质精神的流传。
那么不禁让人对文章的题目产生疑问。
文章以“绝品”为题,是想要表达怎样的含义、绝品又指代何物。
“绝”字了以理解为世上的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没有其他的人或者是事物能够超越。
《绝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字词、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
四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
一、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流程
一、一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氛围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也为我们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这些艺术品,这些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文化,闪耀着夺目的人文光芒。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绝品》,一起去体会文中的这种人文光芒。
二讲授新课:
(一)掌握字词。
装裱(biǎo )茶肆(sì)闲聊神侃(kǎn )半晌(shǎng )
怔怔(zhèng )战战兢兢(jīng )战祸迭起(dié)唱—个喏(rě)
(二)文学常识。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天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较好的一部,可以作为“大跃进”前后中国农村精神状况的备忘录。
尽管小说的某些议论引起了一些批评家的置疑,但是作品的确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基层读者的欢迎。
二、复述小说情节。
通过默读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述小说。
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保定富户刘三爷与裱画铺的常先生相识,互相佩服。
三爷对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全都买下,从不斩价。
一天,常先生推荐了一幅古画,说是无价之宝,要价三千大洋,之后常先生就消失了。
后来三爷得知常先生是革命党,在京城被杀。
尽管有人怀疑此画的真赝,但是三爷始终珍藏此画,哪怕家境败落也不变卖。
最后三爷遇到画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画的真正价值,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的承诺让三爷倍感欣慰,将全部收藏无偿赠送,为国宝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去处。
三、理解课文
1.文题“绝品”二字有何深刻内涵?
“绝品”二字可以理解为“独一无二,世上罕有,没人能赶得上”。
2.文中何为“绝品”?(围绕“绝“字展开小说的分析:画和人)
①画,价值连城,可谓画中“绝品”;②装裱技艺,天下一流,可谓装裱技艺中的“绝品”;
③常先生和刘三爷的为人,可谓人中“绝品”④两人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情中“绝品”。
3.绝在何处?
①画,常先生说此画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价值连城。
王商人鉴定此画为宝中之宝,而常先生将画交与三爷时的那份郑重与叮咛也告诉我们此画非同一般。
②这幅画倒揭三层后装裱,而见多识广的王商人也只听说过倒揭两层的,这种装裱技艺也堪称一绝。
③常先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刘三爷重情重义、一诺千金,豪气与儒雅并存,可谓一绝;
④常刘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一绝。
在保护国宝这件事上常先生、刘三爷和王商人身上体现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他们身上有一种重情重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慷慨赴难的民族大义,爱国主义精神。
2、分角色朗读语言描写,在课文空白处做人物点评批注。
学习谈歌创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通过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正面与侧面结合)语言、行动细节,环境描写等
常先生---舍生取义刘三爷—重信守义王商人---深明大义
民族人士---民族精神
四、小结
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