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家铁路枢纽总图2020
- 格式:pdf
- 大小:134.80 KB
- 文档页数:1
2020年中国高铁规划图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 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规划方案。
(一)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图2 北侧还建机务折返段方案示意图
方案Ⅱ-2:新建客整所、南侧还建机务折返段方案
既有笋岗站拆除货场内既有(H1)~(H2)道及其相关货物仓库,拆除既有(5)道~(35)道,新建L1~L8道整备线,直线段长度均大于540m,贯通式布置;新建L9~L12道车底车底停留线。
为保证进出段所经路顺畅,对北端咽喉进行相应改建。
机务折返段设在客整所南侧,在既有调机整备点的用地基础上改建并扩大规模。
该方案需拆除铁路职工宿舍、深北办公
图3 南侧还建机务折返段方案示意图
3.3 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
方案Ⅰ对既有客整所进行扩能改造,投资较少。
新增的3条整备线为尽端式整备线,整备作业调车频繁,作业不顺;受限于整备线和车底停留线长度,部分线路无法满足长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车辆的停车和整备要求;深圳东站部分客车进出段仍需切割广深Ⅰ、Ⅱ线,无法充分利用赣深高铁在建笋岗以下对方案Ⅱ进行比较分析。
表4 笋岗站改建平面布置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技术经济比较表工程项目单位方案Ⅱ-1方案Ⅱ-2
站线铺轨千米12.9113.46
拆除线路千米12.0912.29拆迁
楼房平方米1074541943。
1北京枢纽北京铁路枢纽是联结八个方向的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有京广、京沪、京九、京沈、京包、京通等铁路呈辐射状通向全国,并有国际列车通往朝鲜、蒙古和俄罗斯。
北京铁路枢纽属环形铁路枢纽,核心区形成内环(北京一北京南一广安门一北京西)和外环(丰台、丰西一东南环一双桥一东北环一西北环一丰沙一丰台、丰西)二重环线。
通过环线连接京广、京山、京包、京原、京九、京承、京秦、京通、丰沙等9条铁路干线。
北京铁路枢纽是以特大型客运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和路网性编组站丰台西站为主,辅之以北京南站、北京北站等客运站和枢纽辅助编组站丰台站、双桥站,以及广安门、大红门、百子湾、石景山南站等货运站组成的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北京站:车站现有站台8座。
初期,各站台长度371米、面积34133平方米,雨棚6座25100平方米。
1976年以来,历次进行站台东扩西延工程延长施工,站台有效长分别增至497米至603米,可接发客车18至20辆,适应了列车扩大编组需要,提高了车站的客运能力。
2002年,站台总面积为46838平方米,雨棚总面积为27278平方米。
2004年4月,北京站扩能改造主体工程交付使用,在全路首次建成站台无柱雨棚79000平方米,新建站台2座、列车到发线3条,大型地下行包库20000平方米。
北京西站:北京西客站是一座现代化客运站,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候车摩天楼高90米,呈“品”字形;整个车站内设9个站台。
北京西客站的投资总额达23.5亿元。
北京西站是京九铁路的龙头工程,这里开出的旅客列车可直达香港九龙。
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站”的北京西客站最高客运能力可达每日90对列车60万人次,是世界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的发展,北京西客站已成为北京向全国、全世界传递信息的重要窗口;北京西客站出发的列车覆盖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主要城市:香港、广州、深圳、武汉、西安、郑州、南昌、成都、重庆、长沙、石家庄、太原、福州、厦门、桂林、南宁、呼和浩特、西宁、济南、乌鲁木齐、昆明等;北京南站:中国最大的客运特等站,客流量名列世界第三,被誉为“亚洲第一站”。
深圳枢纽笋岗站改造平面布置方案研究作者:***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08期摘要笋岗站为既有广深线的中间站,为深圳站、深圳东站的客技站及客车底存放站。
根据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枢纽内普客始发终到作业集中至深圳东站办理,为解决配套机辆设施。
预测枢纽内普速客车作业量、机辆设施需求分析、结合既有笋岗站周边控制因素、满足运营单位生产需求及地方规划,提出改建既有客整所方案、新建客整所-北侧还建机务折返段方案、新建客整所-南侧还建机务折返段方案等三个方案。
经过综合比选,建议笋岗站改造采用新建客整所-北侧还建机务折返段方案。
关键词改建铁路;笋岗站;平面布置;方案研究1 概述1.1 深圳枢纽概述根据《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研究年度内形成深圳北、西丽、深圳站及深圳东、福田、深圳机场、深圳坪山站“三主四辅”客运站布局,枢纽内普客始发终到作业集中至深圳东站办理,新建深圳东机务折返所、笋岗北(深圳东)客整所;枢纽其他客货机辆设施设备根据规划优化完善。
1.2 笋岗站概述笋岗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境内,为深圳站、深圳东站的客技站及客车底存放站。
笋岗站目前有货场1处、存车场1处、客整所1处、机务整备点1处,仅办理广深正线的通过作业。
笋岗站东北侧为笋岗站货场,有5条零担货物装卸线、1条集装箱货物装卸线,目前只负责一些“特运”业务。
存车场共8条存车线(其中2条为尽头线),场内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和消防给水设施,无法入库的外局车均存放在此。
既有笋岗客整所位于广深线西侧,设5线整备棚一座,存车线11条,临修线1条,8~28道共11股挂接触网,无不落轮镟设备。
笋岗机务整备点位于广深线东侧客整所正对面,场内设有4股道,均挂网[1]。
2 客运量预测及能力分析2.1 枢纽普速客运量预测预测深圳枢纽客运总量近、远期分别为15305万人次、19850万人次,其中普速中长途客运量近、远期分别为950万人次、850万人次。
客运量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7.30•【文号】发改基础〔2020〕1238号•【施行日期】2020.07.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1238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报送<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送审稿)的请示》(粤发改交通〔2019〕185号)等文件均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交通供给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序实施一批城际铁路项目。
二、规划方案(一)规划目标。
按照科学布局、统筹衔接、创新发展、支撑引领的原则,在继续实施并优化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城际铁路建设力度,做好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二)近期建设安排。
规划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总里程约775公里(见附件1),形成主轴强化、区域覆盖、枢纽衔接的城际铁路网络。
其中,2022年前启动深圳机场至大亚湾城际深圳机场至坪山段、广清城际北延线等6个城际铁路项目和广州东站改造工程等3个枢纽工程建设,规划建设里程337公里;待相关建设条件落实后,有序推进塘厦至龙岗、常平至龙华等7个城际铁路项目和广州站改造工程等2个枢纽工程实施,规划建设里程438公里。
即将建成的深圳北站是深圳地区铁路中心客运站,也是深圳铁路“两主三辅”的客运格局最为核心的车站。
该站衔接京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并与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长途汽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以及社会车辆停车场接驳,形成具有口岸功能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将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铁路客运枢纽;也是当前建设占地最大、建筑面积最多、接驳功能最为齐全的一个具有口岸功能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深圳北站未来将设立站台11座,轨道20股,主要办理广深港客运专线及厦深铁路等高速列车为主,兼顾部分城际线路。
该站建成后,从这里乘坐广深港客运高速列车,去香港西九龙只需16分钟,到广州新客站只需要25分钟,会让所有的乘客切实感受广深港同城化便捷。
不出3年,宝安区民治街道将崛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
记者从昨天结束的“深圳北站交通枢纽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暨政府审查会上获悉,该工程总投资约为43亿元,计划在2010年7月建成西广场,全部工程将于2011年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当深圳北站正式开通后,3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将来往于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一线。
从深圳北站出发,到香港只要15分钟,到广州只要25分钟,到武汉只要3个小时,到北京也仅仅需要8个小时投资43亿元深圳北站2011启用●为深圳建市以来规模最宏大、最现代化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2011年6月底投入使用,届时从深圳北站25分钟可到广州新客站深圳有2个“深圳北站”?深圳新闻网讯鉴于深圳近期兴建福田火车站、深圳北站、深圳东站等一批火车站,铁道部在今年年中对深圳的火车站名称进行了梳理,确定龙华的新火车站正式名称为深圳北站,而原来的“深圳北站”改称“笋岗货运站”了。
深圳北站是深圳地区铁路中心客运站,也是深圳铁路“两主三辅”的客运格局最为核心的车站。
该站衔接京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并与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长途汽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以及社会车辆停车场接驳,形成具有口岸功能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将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铁路客运枢纽;也是当前建设占地最大、建筑面积最多、接驳功能最为齐全的一个具有口岸功能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定了!深圳新增两座⾼铁站、拟建13条铁路,交通全⾯开挂!喜!⼤!普!奔!深圳的交通要开挂了!未来去哪⾥都⽅便再也不怕⼈挤⼈!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东省⼈民政府批复规划新增西丽和深圳机场两座⾼铁站形成深圳北、西丽、深圳站及深圳东、福⽥、深圳机场、坪⼭站“三主四辅”客运站布局未来交通格局⼀⽚⼤好!不管是⾼铁、地铁或是其他交通枢纽未来全部都开挂建设!接下来让我们⼀起来看下交通爆发的深圳吧!深圳的外来⼈⼝多逢年过节坐⾼铁⽕车是很头⼤的问题以后回去家⾥就不⽤愁了⼀⼤堆⾼铁建设就来了!赣深铁路北起江西省赣州市赣州西站,向南途经⼴东省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市,终点接⼊深圳北站,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通车。
届时,赣州⾄深圳⽤时约2⼩时,⽽到惠州市区仅需半⼩时,市区的⼩伙伴们回家更更更⽅便啦~深⼤城际深圳⾄惠州⼤亚湾铁路已纳⼊《粤港澳⼤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送审稿),其中,深圳境内段(深圳机场⾄坪⼭)列为近期实施项⽬,惠州段列为远期研究项⽬。
深汕铁路除了现有的厦深⾼铁,未来从深圳经惠州⾄汕尾有望新增⼀条⾼铁——深惠汕⾼铁(深汕⾼铁)。
同时,深圳地铁集团举⾏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深圳铁投)还正开展深⼤(⼤亚湾)城际、深惠城际(含东莞凤岗段)深圳段和深汕铁路(西丽-坪⼭-惠州段)3个项⽬的⽅案研究。
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铁投将承担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机场⾄前海段建设,这将是深圳第⼀个⾃主建设的城际铁路项⽬。
该线路经宝安区航城、西乡、新安街道⾄前海枢纽,线路长15.4公⾥,采⽤地下敷设未来还可能重点考虑深圳西向的轨道交通,特别是谋划中的深珠通道(深圳⾄珠海),说不定以后就可以坐⾼铁直达珠海过澳门呢~深江肇⾼铁主线由西丽—珠海—南宁,⽀线由珠海—江门—肇庆衔接南⼴、贵⼴铁路,实现深圳与西南、西部沿海城市群的⾼铁直达。
中深惠城际线线路起于机场北(T4)枢纽终⾄坪⼭坑梓,沿线串联机场北枢纽、⽯岩、龙华、龙岗中⼼、坪⼭枢纽。
【中国】八纵八横时代十大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工学校了解到现今中国十大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排名主要依据国家定位、地理位置、高铁通达省会数量以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影响等因素,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
在修订版中个,广州州替代南宁入选十大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
感谢各位网友的建议!【第一名:郑州】郑州米字型高铁网作为一个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地处我国中原地带,陇海、京广两大干线在此相交,沟通了东西南北十几个省的货物,郑州在普铁时代的辉煌无人能及。
自2005年郑州局被分拆,郑州“中国铁路心脏”的地位一度弱化。
这种尴尬局面因高铁而改变,伴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郑州成为普铁、高铁“双十字”枢纽,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框架也由此搭建。
“八纵八横”时代,郑州接入了京广通道、欧亚大路桥通道、呼南通道三个干线通道,郑州将夺回高铁时代的老大位置!因为郑州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上天赐予的,不是可以人为抹去的!2016年10月21日,随着太焦(郑太山西段)开工建设,郑州将成为第一个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
国家定位:《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八个重点建设的铁路枢纽之一,《铁路“十一五”规划》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之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19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主要铁路枢纽节点之一。
建成通车:郑西高铁(徐兰高铁郑州-西安段,2010年2月6日开通)、石武高铁(京广高铁石家庄-武汉段,2012年12月26日通车)、郑焦城际铁路(2015年6月26日开通)、郑徐高铁(徐兰高铁郑州-徐州段,2016年9月10日开通);在建高铁:郑万高铁(预计2019年10月开通)、郑合高铁(预计2020年上半年开通)、郑济高铁(预计2020年开通)、太焦城际铁路(郑太高铁太原-焦作段,预计2020年开通)、郑青高铁(预计2020年开通);十三五规划建设:郑银高铁,作为郑焦铁路的一条线上的延长线已开展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