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与枢纽-复习重点3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00.00 KB
- 文档页数:37
《铁路站场及其枢纽》课程复习重点一、本课程考试题型及分数(一)、单选(二)、填空(三)、名词解释(四)、简答(五)、计算(六)、论述二、本课程掌握以下知识点:第一章1.道岔辙叉号码N越大,则辙叉角α越小,导曲线半径R越大,侧向通过允许速度V越高,道岔全长Lq越长。
(见教材第二节)2.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见教材第四节)3.线路平行错移的概念;(见教材第四节)4.线路有效长的概念;(见教材第五节)5.警冲标的概念;(见教材第五节)6.车站线路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确定因素是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车挡。
(见教材第五节)7.单开道岔钢轨作用边标示图,标注其几何尺寸(见教材第二节)8.线路有效长的确定因素(见教材第五节)9、掌握本章第一、二、三、五节线路编号和道岔编号原则,岔心距计算;确定线路有效长的确定因素。
例.试在下图上完成下列要求:(1)线路编号、道岔编号;(2)岔心距La-b 、Lc-d、Le-d。
(其中:9号道岔:a=13.839m,b=15.009m;12号道岔:a=16.853m,b=19.962m;)(3)标出各股道的有效长度。
第二章1.双进路的概念;(见教材第二节)2.中间站常见的改建形式有哪些(见教材第三节)3.中间站的主要作业和设备(见教材第二节)4.安全线和避难线的区别(见教材第二节)5.绘出具有两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型。
其优缺点,规范推荐的布置形式。
(见教材第一节)第三章1.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方案,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见教材第一节)2.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左端主要存在主要进路交叉,解决交叉的方法及产生交叉的原因。
(见教材第二节)3.牵出线的概念;(见教材三节)4.车站咽喉的概念;(见教材第五节)5.区段站办理的主要作业和主要设备?(见教材第一节)6.区段站的运转设备(见教材第三节)7.区段站应设有的五项主要设备(见教材第一节)8.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位置有哪五种方案。
铁路站场与枢纽_李海鹰站_场设计技术条件复习资料车站线路种类1.正线2.站线1).到发线2).调车线、牵出线3).货物线4).机车走行线、存车线、检修线5).安全线、避难线、工业企业线、段管线限界机车车辆限界:机车车辆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
无论是新造的机车车辆还是各种部件具有最大限度公差或磨耗的空重车,在水平直线上,车身所有一切突出部分和悬挂部分,除升起的集电弓外,都必须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严禁超出。
建筑限界:建筑限界也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
在此轮廓内,除机车车辆及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等)外,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均不得侵入。
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也只能与机车车辆指定的部分接触。
超限货物的最大装载限界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设备)的距离1.新建和改建站场建筑物及设备时,在线路的直线地段,站内各建筑物及设备至相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见附录五。
2.在曲线地段,各类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须根据国家现行的《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有关规定加宽。
附录五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至线路中心线的高出轨面的距离距离序号建筑物和设备名称 (mm) (mm) 位于正线或站线一侧(下1100及以上不小于2440 面两种情况除外)跨线桥柱、天位于战场最桥柱和接触外战线的外1 1100及以上不小于3000 网、电力照明侧等杆柱边缘位于牵出线或梯线有调1100及以上不小于3500 车人员上、下作业的一侧位于正线或通行超限货1100及以上不小于2400 物列车的站线一侧信号机和水2 鹤边缘位于不通行超限货物列1100及以上不小于2150 车的站台一侧3 普通货物站台边缘 1100 1750高站台 1100 1750普通旅客站500 1750 旅客站台边台 4 缘位于正线或300 1750 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一侧的旅客站台车库门、转车盘、洗车架和5 专用煤水线、洗灌线、加水线、1120及以上不小于2000机车走行线的建筑物边缘注:1.车站改建确有困难,高柱信号机边缘距正线中心的距离可保留2100mm,至到发线中心的距离可保留1950mm;2.起吊机械固定杆柱或走行部分的附属设备边缘至货物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440mm;3.无仓库的普通货物站台边缘高出轨面的距离宜采用1000mm;4.扳道房屋外缘轮廓突出的部分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500mm;5.围墙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500mm;但位于线路经常无调车人员上、下车作业一车或改造既有设备时可不小于3000mm.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在车站,相邻两线路中心相间的距离(简称线间距离),一方面要保证行车安全及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作业的安全和便利,另外还要考虑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和在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的需要。
区段站大纲(12学时)了解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采用条件和优缺点,枢纽区段站设计特点,咽喉设计方法;理解区段站的分布及分类,区段站的主要作业及设备,枢纽区段站车流分类及作业特点,机走线位置确定方法;掌握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能够分析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掌握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分析,能够分析布置图中各个道岔、渡线、梯线、线路的作用。
自学列车到发线数量的确定方法,有关到发线单、双进路,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布置,到发线与旅客站台的布置形式等有关原则和规定,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出入段线以及调车线、牵出线的数量确定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自学内容。
本篇重点是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分析,机走线位置。
区段站分布任务: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并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
1)牵引区段的长度根据牵引种类(蒸汽80~120km、内燃300~500km、或电力600~1000km)、机车交路(肩回式、循环式等)及乘务组的连续工作时间结定。
2)路网上技术作业的要求一般应把区段站设在有一定数量车流集散的地点。
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区段站设在客运量较大的城镇,即可满足地区及城镇生产建设的需要,又便于解结铁路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供应、医疗、教育及文化生活等困难。
区段站分类按作业性质及作业量分1)无改编作业区段站只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没有列车改编任务,或仅担任零摘列车的整编作业。
2)有改编作业区段站这种区段站除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外,还担任区段、零摘列车和少量直通、直达列车的解编作业。
按图形分1)横列式区段站上下行到发场平行布置在正线一侧,调车场在到发场的一侧。
2)纵列式区段站上下行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逆运行方向全部错移,在其中一个到操场一侧,设一个双方向共用的调车场。
3)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区段站的作业与设备一、区段站的作业客运业务货运业务运转作业1)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
铁路站场与枢纽复习《铁路站场及枢纽》复习课1、车站与区间的范围规定:在单线铁路,以车站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线为界,外⽅是区间,内⽅则属车站范围。
在双线铁路上,是按列车的上下⾏⽅向分别确定的,⼀端以进站信号机柱中⼼线,另⼀端以站界标的中⼼线为界。
2、股道编号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的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线⽤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如下图所⽰。
单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2、在复线铁路上,下⾏正线⼀侧⽤单数,上⾏正线⼀侧⽤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如下图所⽰。
双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向顺序编号,如下左图所⽰。
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向终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如下右图所⽰。
尽头式车站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编号。
4、在划分车场的车站,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向顺序编号。
股道编号⽤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车场,如⼆场三股道,应为II3股道。
对⽆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标⽅向从左向右编号。
3、道岔(组)的编号1、⽤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内,由主⽽次依次编号,上⾏列车到达端⽤双数,下⾏列车到达端⽤单数。
2、如车站⼀端衔接两个⽅向以上(有上⾏、也有下⾏),道岔应按主要⽅向编号。
3、每⼀道岔均应编以单独的号码,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4、站内道岔,⼀般以信号楼中⼼线或车站中⼼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5、当车站有⼏个车场时,每⼀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车场号码,个位和⼗位数字表⽰道岔号码。
《铁路站场与枢纽》重点内容站场设计技术条件重点内容壹第⼀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重点内容:? 线路种类? 相邻线路间距? 道岔排列形式? 线路连接形式? 线路实际有效长的确定?车站咽喉概念第⼀章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重点内容车站线路的种类? 常⽤限界? 常见相邻线间距离⼀.车站线路的种类1.正线2.站线(1)到发线(2)调车线和牵出线(3)货物线(4)办理其它作业的线路,如站内救援列车停留线、机车⾛⾏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检修线、存车线、禁溜线、驼峰迂回线等。
3.段管线4.岔线5.特别⽤途线(安全线和避难线)⼆.常⽤限界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需要记住的是:旅客站台边缘,⾼站台,⾼出轨⾯的距离是1250mm三.常见相邻线间的距离贰第⼆章线路连接重点内容了解道岔的种类掌握⼀般设计中道岔辙叉号码的选⽤掌握相邻道岔岔⼼间距的计算⽅法了解各种线路连接⽅式理解线路连接设计中f 、d 、g 的作⽤和设计要求⼀.道岔的种类1.单开道岔2.双开道岔3.三开道岔4.交分道岔⼆.道岔号数1.道岔号数的计算N = cota = FE/AE辙叉号码N 越⼤,辙叉⾓a 越⼩,导曲线半径R 越⼤,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
但N 越⼤,则道岔全长L 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程费⽤相应增加。
18号、24号辙叉转⾓分别为9号、12号辙叉的⼀半。
2.道岔号数的确定1)客货共线道岔号数选择规定①正线道岔的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不应⼩于路段设计⾏车速度;②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00~160km/h的路段内,正线道岔不应⼩于12号。
在困难条件下,改建区段站及以上⼤站可采⽤9号;③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于l00km/h的路段内,侧向接发列车的会让站、越⾏站、中间站的正线道岔不应⼩于12号,其他车站及线路可采⽤9号;④列车侧向通过速度⼤于50km/h,但不⼤于80km/h的单开道岔,应采⽤18号;⑤列车侧向通过速度不⼤于50km/h的单开道岔,不应⼩于12号;⑥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不应⼩于12号,在困难条件下,⾮正线上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可采⽤9号对称道岔;2)客运专线道岔号数选择规定①正线道岔的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不应⼩于路段设计⾏车速度;②正线与跨线列车联络线连接的单开道岔应根据列车设计通过速度确定,选⽤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60km/h或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220km/h的道岔。
一、站场设计技术条件1、建筑限界、机车车辆限界概念2、线间距的决定因素3、道岔种类、道岔组成、单开道岔的几何要素、车站道岔选型4、线路连接形式的一些基本概念5、什么是车站线路全长、铺轨长、有效长6、有效长计算7、客运专线、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站坪长度的确定8、站场哪些地方应该加强路基排水9、什么是安全线、避难线二、越行站、会让站、中间站1、什么是越行站、会让站、中间站2、中间站作业内容3、中间站货场设置在站同侧和对侧的各自优点4、简述几种中间站的改建原因三、技术站1、什么是区段站。
区段站主要任务、基本图型优缺点分析2、区段站作业内容、在站作业的列车种类及在站作业流程3、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车走行线路应如何设置4、什么是编组站,其分类。
编组站主要设备及作业5、编组站布置应符合什么要求6、编组站单向、双向布置图的概念,单向及双向调车系统应如何选择,调车方向应如何选择7、编组站基本图型及优缺点8、调车场线路按其用途分类9、编组站某一车场布置图设计10、通过能力的一些基本概念(到发线通过能力、咽喉区通过能力、咽喉区道岔通过能力、直接妨碍时间)11、通过能力计算六、客运站1、大型客运站、一般客运站概念2、客运站的主要设备及作业、基本布置图型3、普速客运站布置应满足的要求4、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横列及纵列布置优缺点及适应情况5、流线的分类及设计要求6、换乘的一些基本概念(展厅换乘、站台换乘、组合换乘)七、货运站1、货运站的作业设备2、什么是换装站、工业站3、重载列车、运输方式分类及概念九、枢纽1、一站枢纽、三角枢纽、顺列式枢纽的概念2、铁路枢纽的主要设备有哪些3、影响铁路枢纽总布置图的因素,各种图型的布置特点4、枢纽引入线有哪些形式5、什么是联络线、枢纽内各种联络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6、什么是枢纽直径线7、枢纽立体疏解方法、并列式和顺列式线路疏解方法(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