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2)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1. 一对渐开线齿轮,过两轮节圆所作公切线与两轮啮合点所作公法线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____A. 压力角B. 传动角C. 啮合角 D. 分度角2. 其他条件不变,当中心距有误差时,渐开线齿轮的瞬时传动比:____A. 改变不大B. 改变较大C. 不变 D. 不一定3. 一级传动且转向相反的是____传动。
A. 链B. 圆锥齿轮C. 外啮合圆柱齿轮D. 内啮合圆柱齿轮4. 标准圆柱直齿轮的齿根高等于____m。
A. 0.8B. 1.1C.D.5.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____A. 一对渐开线齿轮中心距有误差时,不会改变瞬时传动比。
B. 同一条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是相等的C. 模数相等的两渐开线齿轮不一定能配对使用D. 基圆内无渐开线6. 对于标准齿轮,在____上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A. 基圆B. 分度圆C. 根圆D. 顶圆7. 渐开线上任一点的____必与____相切。
A. 切线,基圆B. 法线,分度圆C. 切线,分度圆D. 法线,基圆8. 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应—____分别相等。
A. 齿形角,模数B. 模数,转速C. 齿形角,转速D.模数,角速度9.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模数愈大,轮齿就愈大B. 模数愈大,压力角就愈大C. 模数愈大,基圆就愈大D. 模数愈大,分度圆就愈大10. 若基圆直径一定,则渐开线越接近于基圆,其曲率半径____,而曲率____。
A. 越大/越小B. 越小/越大C. 越大/越大D. 越小/越小11. 齿轮的标准模数和压力角是在____上定义的。
A. 分度圆B. 基圆C. 节圆D. 齿顶圆12. 齿轮的标准压力角是指____上的压力角。
A. 分度圆B. 基圆C. 齿根圆D. 齿顶圆13. 齿轮模数的单位是____。
A. cmB. mmC. inD. μm14. 我国标准齿轮的压力角是____。
A. 15°B. 20°C. 25°D. 30°15. 标准圆柱齿轮的齿顶高等于____个模数。
齿轮传动习题(2)齿轮传动习题⼀、填空1、⼀般精度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作弯曲强度计算时,将齿轮看作______,并假定全部载荷作⽤于______。
2、当⼀对齿轮的材料、齿数⽐⼀定时,影响齿⾯接触强度的⼏何尺⼨参数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3、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______处的接触为计算依据______。
4、在⼀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齿轮的齿宽b1______⼤齿轮的齿宽b2,在计算强度时,⼯作齿宽b应取______。
5、软齿⾯齿轮是指轮齿的齿⾯硬度HBS______;在⼀般情况下,闭式软齿⾯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
6、提⾼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轮齿芯部的韧性;可以增强轮齿抗______的能⼒。
7、当分度圆直径⼀定时,在保证有⾜够的弯曲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z1应尽可能选取______些。
8、齿轮传动中,当轴的刚度较⼩时,载荷系数K应取较______值。
9、可以⽤增⼤齿轮直径或提⾼齿⾯硬度的⽅法来提⾼轮齿的______疲劳强度。
10、⼀对齿轮传动接触应⼒值的关系为σH1______σH2。
11、齿宽系数越⼤,载荷沿齿宽⽅向分布越______。
⼆、选择题1、在⼀般⼯作条件下,齿⾯硬度≤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轮齿疲劳折断B、齿⾯疲劳点蚀C、齿⾯胶合D、齿⾯塑性变形2、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疲劳点蚀,通常⾸先发⽣在A、齿顶部分B、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C、齿根部分A、法⾯模数mB、齿宽BC、实际齿数zD、当量齿数zv4、⼀对相啮合圆柱齿轮的z1b2,其接触应⼒的⼤⼩是( )A、σh1<σh2B、σh1>σh2C、σh1=σh2D、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5、实际齿数相同时,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锥齿轮三者齿形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A、直齿圆柱齿轮的最⼤B、斜齿圆柱齿轮的最⼤C、直齿圆锥齿轮的最⼤D、三者数值相同6、单向传动的⼀对齿轮,其齿根弯曲应⼒的循环特征为( )A、r=-1B、r=0C、r=1D、-17、齿轮传动中,通常开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轮齿折断B、齿⾯点蚀C、齿⾯磨损D、齿⾯胶合8、⼀对单向运转的齿轮,轮齿的疲劳折断通常⾸先发⽣在( )C、节线附近的受压侧D、齿根部分的受压侧9、圆柱齿轮传动中,⼩齿轮的齿宽b1,⼤于⼤齿轮齿宽b2,强度计算时,齿宽系数中Φd应取( )A、b1/a B、b2/a C、a/b1D、a/b210、对于经常正反转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进⾏齿⾯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时,[σH ]1>[σH ]2,则许⽤接触应⼒应取( )A、[σH]1B、[σH]2C、0.7[σHD、0.5([σH]1+[σH]2)11、提⾼齿轮表⾯疲劳强度的有效⽅法是( )A、加⼤齿轮分度圆直径B、分度圆不变,加⼤齿轮模数C、减⼩齿轮宽度D、分度圆不变,增加齿数12、为保证⼀对齿轮⼯作中不产⽣疲劳折断,其验算式为( )A、σF1≤[σF]2,σF2≤[σF]1B、σF1≤[σF]2F]2C、σF1≤[σF]1,σF2≤[σF]2C、σF1≤[σF]1,σF2≤[σF]113、齿轮结构有轮齿的部分叫( )A、幅板B、轮毂C、轮幅D、轮缘A、齿宽b有关B、齿数z有关C、模数m有关D、分度圆直径d有关15、在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式中,应代⼊( )A、YF1/[σF]1B、YF1/[σF]1和YF2/[σF]2中较⼤值C、YF2/[σF]2D、YF1]1和YF2/[σF]2中较⼩值16、为了提⾼轮齿的抗弯曲能⼒,可采取( )A、减⼩齿宽B、减⼩齿轮直径C,增⼤模数 D、增⼤齿形系数17、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β过⼤,会使( )A、作⽤到轴承上的轴向⼒过⼤B、传动不平稳C、承载能⼒下降D、抗弯能⼒下降18、开式齿轮传动的计算准则是( )A、只按σH ≤[σH]设计B、只按σF ≤[σF]设计C、先按σH ≤[σH]设计,再按σF≤[σD、先按σF ≤[σF]设计,再按σH≤[σH]校核三、简答题:1.⼀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项目二 减速传动装置传动方案及传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任务二齿轮传动设计习题6.1. 填空题1.渐开线形状决定____的大小。
(1) 展角 (2) 压力角(3) 基圆2.斜齿轮的标准模数和压力角在____上。
(1) 端面 (2) 法面(3) 轴面3.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角等于____圆上的压力角。
(1) 分度圆 (2) 节圆(3) 基圆4. 要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采用 。
(1) 圆柱直齿轮传动 (2) 圆柱斜齿轮传动 (3) 直齿锥齿轮传动5.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在____面上。
(1) 法 (2) 小端(3) 大端6.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周节Pt=15.7mm,齿顶圆直径D0=400m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____。
(1) 82 (2) 80 (3) 78 (4)767. 一般参数的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1) 齿面胶合 (2) 齿面磨粒磨损 (3) 轮齿折断 (4) 齿面点蚀8. 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1) 齿面塑性变形 (2) 齿面胶合 (3) 齿面点蚀 (4) 轮齿折断9. 一般参数的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1) 齿面塑性变形 (2) 齿面胶合 (3) 齿面点蚀 (4)齿面磨粒磨损10. 发生全齿折断而失效的齿轮,一般是 。
(1) 斜齿圆柱齿轮 (2) 齿宽较大、齿向受载不均的直齿圆柱齿轮(3) 人字齿轮 (4) 齿宽较小的直齿圆柱齿轮11. 设计一般闭式齿轮传动时,计算接触疲劳强度是为了避免 失效。
(1) 轮齿折断 (2) 齿面胶合 (3) 齿面点蚀 (4) 磨粒磨损12.目前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一般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用适当增大模数的办法以考虑 的影响。
(1) 齿面塑性变形 (2) 齿面胶合 (3) 齿面点蚀 (4)磨粒磨损13. 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
(1) 齿面要硬,齿心要脆 (2) 齿面要软,齿心要韧(3) 齿面要硬,齿心要韧 (4) 齿面要软,齿心要韧14. 材料为20Cr 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 。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设计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的传动方式,其特点和设计原理如下:
1. 特点:
(1) 高效传动:齿轮传动具有高效率,能够实现功率的传递和转换;
(2) 精密传动:齿轮传动的传动误差较小,能够实现精确的速度和位置控制;
(3) 大传动比范围:齿轮传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动比,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4) 紧凑结构:齿轮传动通常比较紧凑,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传递和转换动力;
(5) 良好的动力平衡性:齿轮传动由于齿数多,相对颠簸小,具有较好的动力平衡性;
(6) 高承载能力: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面积大,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2. 设计原理:
(1) 齿轮参数计算:齿轮传动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宽等参数,以满足传动比和承载需求;
(2) 齿形设计:根据齿轮的传动性能要求和材料的特性,设计合理的齿形,确保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载荷分布均匀;
(3) 强度计算:通过强度计算,确定齿轮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其在工作状态下不会发生破坏;
(4) 间隙设计:为了保证齿轮之间的顺利啮合,设计合适的齿轮间隙,以消
除传动误差和噪声;
(5) 轴布置和连接:设计齿轮传动的轴布置和连接方式,确保各部件之间的协调和传递力矩的可靠性;
(6) 润滑和冷却设计: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运转稳定和寿命,设计合适的润滑和冷却系统,以降低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和温度。
综上所述,齿轮传动具有高效传动、精密传动、大传动比范围、紧凑结构、良好的动力平衡性和高承载能力等特点,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齿轮参数计算、齿形设计、强度计算、间隙设计、轴布置和连接、润滑和冷却设计等。
齿轮传动的方式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传动精度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齿轮的齿轮啮合,通过转动齿轮的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
一般情况下,齿轮传动包括两个或多个齿轮,它们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轴上,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
其中,驱动齿轮叫做主动齿轮,被驱动的齿轮叫做从动齿轮。
当主动齿轮转动时,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从动齿轮也会跟着转动,从而实现传动效果。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决定的,传动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除以主动齿轮的齿数。
通过合理设计齿轮的齿数,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传动需求。
传动比越大,传动效果就越显著,但同时也会增加传动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一般在95%以上,高于带传动和链传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率传动的场合。
此外,齿轮传动还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稳定可靠、寿命长等优点,使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过,齿轮传动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传动噪音较大、需要润滑等。
传动噪音是由于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引起的,可以通过合理设计齿形和精密加工来减少噪音。
此外,齿轮传动需要定期润滑以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齿轮传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可以充分发挥齿轮传动的优势,实现稳定可靠的传动效果,推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齿轮传动的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力量和转速。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齿轮的作用:齿轮是一种带有齿条的圆盘状零件,其主要作用是传递运动和力量。
齿轮分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两种类型。
2. 啮合传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齿条通过啮合,使得两个齿轮同步运动。
齿轮啮合是通过齿轮的齿条与齿条之间的相互接触来实现的。
3. 转速传递:由于齿轮上的齿条数量不同,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速也不同。
转速传递的基本原理是,两个齿轮之间的转矩和功率保持不变,但转速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4. 齿轮传动的比例关系:齿轮传动的转速比由两个齿轮的齿条数量决定。
当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条数量分别为N1和
N2时,转速比为N2/N1。
转速比决定了从动齿轮的转速相对
于驱动齿轮的转速是加速还是减速。
5. 动力传递:驱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将力量传递给从动齿轮。
当驱动齿轮受到外力作用时,齿轮之间的啮合迫使从动齿轮跟随转动,从而实现力量传递。
总之,齿轮传动通过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力量和转速,利用齿轮的不同齿条数量和大小实现转速比的变化。
齿轮传动以其稳定可靠、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在机械传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齿轮传动工作原理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矩。
齿轮传动在机械制造、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齿轮的结构。
齿轮通常由齿轮轴、齿轮圆柱面和齿等部分组成。
齿轮的齿数、模数、齿宽等参数会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性能。
齿轮的啮合是通过齿轮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的,因此齿轮的制造精度和啮合配合的精度对齿轮传动的工作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传递动力和改变转速。
首先是传递动力,当一个齿轮转动时,它的齿与另一个齿轮的齿啮合,从而使另一个齿轮产生转动。
这样,动力就从一个齿轮传递到另一个齿轮上,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其次是改变转速,齿轮传动可以通过不同齿轮的齿数比例来改变转速,实现不同转速的匹配。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齿轮的啮合方式。
齿轮的啮合方式分为外啮合和内啮合两种。
外啮合是指齿轮的啮合是在齿轮齿外部进行的,这种啮合方式适用于大功率传动。
而内啮合是指齿轮的啮合是在齿轮齿内部进行的,这种啮合方式适用于小功率传动。
不同的啮合方式会影响到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能力。
此外,齿轮传动还需要考虑到齿轮的润滑和减振。
齿轮传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和震动,因此需要进行润滑和减振处理,以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齿轮传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矩,实现了动力的传递和转速的改变。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齿轮的结构、啮合方式、润滑减振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和处理。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齿轮传动练习题2齿轮传动练习题(2)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1,齿数是齿轮的参数之一,当模数一定时,齿数愈多,齿轮的几何尺寸,轮齿渐开线的曲率半径也,齿廓曲线趋于。
2,齿轮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通常所说压力角是指圆上的压力角,我国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3,模数直接影响的大小、和的大小。
4,对于相同齿数的齿轮,模数愈大,齿轮的愈大,轮齿也大,也愈大。
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 a*=,顶隙系数c*= ,而短齿制的齿轮齿顶高系数h a*=,顶隙系数c*= 。
6,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模数m=4mm,则齿顶高为 mm,齿根高为 mm,全齿高为 mm7,一标准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25,模数m=6mm,则分度圆直径为 mm,齿顶圆直径为mm,齿根圆直径为 mm8,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一对齿轮必须_______ 而且_______。
9. 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节圆与重合,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上的压力角。
10. 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必须和都相等。
11. 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其圆总是相切并作纯滚动。
12、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13、对于渐开线齿轮,通常所说的齿形角是指圆上的齿形角,且α= 。
14、渐开线的啮合特性是能保持恒定、具有传动的、和齿廓间具有。
15、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72,其模数m=2mm,则齿轮的周节P= ,分度圆直径d= 。
16、模数是除以所得的商,其单位是。
17、模数越大,轮齿越,齿轮所承受的载荷越。
18、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_________。
二,判断题()1、齿轮传动平稳是因为齿轮传动能保证瞬时传动比的恒定。
()2、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与中心距a无关。
()3、模数m反映了齿轮轮齿的大小,模数越大,轮齿越大,齿轮的承载能力越大。
()4,当模数一定时,齿轮齿数越多,其几何尺寸越小,承载能力也越小。
一、齿轮传动类型有哪几种齿轮传动是机械工程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
齿轮传动的类型有很多,按传动比、齿廓形状、工作条件、齿面硬度等不同的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圆柱齿轮传动主要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形式有3种:外啮合齿轮传动,由两个外齿轮相啮合,两轮的转向相反;内啮合齿轮传动,由一个内齿轮和一个小的外齿轮相啮合,两轮的转向相同;齿轮齿条传动,可将齿轮的转动变为齿条的直线移动。
2、锥齿轮传动主要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其中直齿锥齿轮传动传递功率可到370千瓦,圆周速度5米/秒。
斜齿锥齿轮传动运转平稳,齿轮承载能力较高,但制造较难,应用较少。
曲线齿锥齿轮传动运转平稳,传递功率可到3700千瓦,圆周速度可到40米/秒以上。
3、行星齿轮传动适用于具有动轴线的齿轮传动。
行星齿轮传动类型很多,需要根据工作条件合理选择类型,一般常用的是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行星架组成的普通行星传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摆线针轮传动和谐波传动等。
4、螺旋齿轮传动用于交错间的传动,但这类传动形式由于承载能力较低,磨损严重,因此应用比较少。
5、双曲面齿轮传动多用于交错轴间的传动,如汽车和拖拉机的传动中,由于有轴线偏置距,可以避免小齿轮悬臂安装。
6、蜗杆传动他说交错轴传动的主要形式,蜗杆传动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并且工作平稳,传动比准确,可以自锁,不过蜗杆传动齿面间滑动较大,发热量较多,传动效率较低。
7、摆线齿轮传动用摆线作齿廓的齿轮传动。
这种传动齿面间接触应力较小,耐磨性好,无根切现象,但制造精度要求高,对中心距误差十分敏感。
一般只用于钟表及仪表中。
8、圆弧齿轮传动用凸凹圆弧做齿廓的齿轮传动。
特点是接触强度和承载能力高,易于形成油膜,无根切现象,齿面磨损较均匀,跑合性能好;不过也存在中心距、切齿深和螺旋角的误差敏感性很大,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等缺陷。
二、齿轮传动的特点有哪些齿轮传动是现代各种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这是因为齿轮传动具有的一些特点:1、齿轮传动的优点(1)传动精度高:与带传动、链传动相比,齿轮传动在理论上是准确、恒定不变的,因此在高速重载下要想减轻动载荷,实现平稳传动,齿轮传动是必须的。
图11 安宜北路校区 高一《机械基础》 教学案
主备人: 徐波 授课时间: 课题: 渐开线齿廓的形成与渐开线的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形成2、了解渐开线的性质
教学重点 :渐开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渐开线的性质
预习作业
1、渐开线的形成:当一条动直线 ,沿着一个固定的圆 作时,动直线上任意一点K 的 称为该圆的 。
2、渐开线的性质
(1) 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 ,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 。
(2) 渐开线上的任意一点K 的 必与 相切。
(3) 渐开线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 。
点离基圆
越远,其曲率半径越 ,渐开线越 。
反之
亦然。
(4) 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与 。
基圆相同,渐开
线的形状 。
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
线将变成 ,齿轮就变成 。
(5) 基圆 无渐开线。
(6) 渐开线上各点的齿形角 。
复习旧课
齿轮传动传动比
齿轮传动的特点
齿轮传动的要求
齿轮传动常用类型
导入新课
由齿轮传动的要求导入
讲授新课
一、渐开线的形成
基圆 圆的渐开线 发生线 渐开线齿轮
二、渐开线的性质
1、NK=NC 的弧长
2、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定切于基圆。
KN 既 ,又 。
曲率中心:
曲率半径:
3、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曲率半径的大小、渐开线的平直程度的关系
基圆上的曲率半径
4、渐开线的形状与基圆的关系
基圆相同,则 ,基圆越小,则 ,基圆越大
,
则,基圆半径无穷大,则。
5、基圆内无渐开线
6、渐开线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
作用力
运动方向
齿形角:
公式
分析:rk越大,则齿形角,rk越小,则齿形角,基圆上的向径为0,则齿形角。
齿形角的意义:
7、同一基圆上任意两条反向渐开线之间的公法线长度处处相等。
公法线的概念
处处相等
例题分析
1、已知基圆的半径r b=80mm,渐开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为60mm,求渐开线上该点的齿形角大小。
2、叙述渐开线的性质。
3、说明齿形角的大小对传动的影响。
4、一渐开线,基圆半径为80mm,在渐开线上的某点,其向径为120mm,求该点的曲率半径。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渐开线上各点处的齿形角______________,对于同一基圆的渐开线,离基圆越远之点处的齿形角______________,基圆上的齿形角____________。
齿形角越____________,齿轮传动越省力。
2、基圆半径为40mm的渐开线,在渐开线上距中心60mm处点的曲率半径是 mm。
3、已知基圆的半径rb=40mm,渐开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为30mm,则渐开线上该点的齿形角大小等于。
4、的渐开线的特点完全相同。
基圆越小,渐开线越,基圆越大,渐开线越趋,基圆内产生渐开线。
二、是非题:
1、基圆相同,渐开线形状相同;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弯曲。
()
2、渐开线上各点处的齿形角不相等,离基圆越近点处齿形角越小。
()
3、渐开线上某一点的法线、基圆的公切线、发生线及受力方向线是四条不同的线。
()
4、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是指渐开线上的某点到齿轮转轴中心之间的距离。
()
5、同一基圆上发生的两条反向渐开线间的公法线长度处处相等。
()
6、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一定是在基圆内产生的。
()
7、基圆上的齿形角等于90度。
()
三、选择题:
1、渐开线的性质有()
A.基圆越大,基圆内的渐开线越趋平直
B.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相等
C.渐开线上各点的齿形角相等,并等于20°
D.基圆相同,渐开线形状也相同
2、形成齿轮渐开线的圆称为()。
A.齿顶圆 B.节圆 c分度圆 D.基圆
3、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基圆。
A、交于
B、垂直于
C、切于
4、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大时,渐开线()
A、越趋弯曲
B、越平直
C、成为直线
5、渐开线上各点的齿形角()
A、相等
B、不相等
C、不等于零
D、等于零
6、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
A、不相等
B、相等
C、不一定
四、如图所示渐开线填空。
(1)指出各部位名称:1 ,2 ,3 ,4 。
(2)渐开线上K点和K1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其曲率中心分别为、。
KN法线长= 弧长。
(3)比较K、K1点曲率半径的大小:。
(4)若圆1的半径r b为40mm,K1点到O点的回转半径r l为50mm,k1
的曲率半径等于 mm。
2、已知基圆的半径r b=32mm,渐开线
上某点的曲率半径为24mm,求渐开
线上该点的齿形角大小。
3、已知基圆的半径r b=56mm,渐开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为42mm,求渐开线上该点的齿形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