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齿轮传动V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齿轮公式汇总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元件,可以实现不同轴的转动和转速变换。
在齿轮设计和计算中,有很多公式和原理需要了解和掌握。
下面是一些齿轮公式的汇总。
齿轮齿数公式
1. 齿轮齿数公式:z = (πd)/m
其中,z表示齿数,d表示齿轮的标准直径,m表示模数。
2. 齿轮模数公式:m = (πd)/z
其中,m表示模数,d表示齿轮的标准直径,z表示齿数。
齿轮传动比公式
1. 齿轮传动比公式:i = n1/n2 = z2/z1
其中,i表示传动比,n1和n2表示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z1和z2表示齿轮的齿数。
2. 齿轮转速公式:n = v/(πd)
其中,n表示齿轮的转速,v表示线速度,d表示齿轮的标准直径。
齿轮轮廓公式
1. 齿廓高度公式:h = m(1 + cosα)
其中,h表示齿廓高度,m表示模数,α表示压力角。
2. 齿轮齿顶高公式:hf = ha + c
其中,hf表示齿顶高,ha表示齿顶高度系数,c表示公差。
3. 齿轮齿根高公式:hf = hf + c
其中,hf表示齿根高,hf表示齿根高度系数,c表示公差。
齿轮力学公式
1. 齿轮传动功率公式:P = Tn/9550
其中,P表示传动功率,T表示扭矩,n表示转速。
2. 齿轮传动扭矩公式:T = F*r
其中,T表示扭矩,F表示齿轮传递的力,r表示齿轮半径。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齿轮公式汇总,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轨道传动机构公式轨道传动机构是一种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传动机构。
它由一组轨道与一个滚动元件组成,常见的应用包括齿轮齿条传动、滚珠丝杠传动等。
以下是常见的轨道传动机构公式:1.齿轮齿条传动公式:齿轮齿条传动是一种利用齿轮和齿条之间啮合的原理实现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
其公式为:速度比V=ωg*L/r,其中V是齿轮的线速度,ωg是齿轮的角速度,L是齿条上的拖延线长度,r是齿轮的半径。
2.滚珠丝杠传动公式:滚珠丝杠传动是一种利用滚珠丝杠和螺母之间的滚动摩擦实现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
其公式为:速度比V=π*d*n/p,其中V是螺杆的线速度,d是滚珠丝杠的直径,n是螺杆的转速,p是螺距。
3.等分转子导轨传动公式:等分转子导轨传动是一种利用转子与导轨之间的等分槽槽口进行转动的传动机构。
其公式为:速度比V=d*ω/T,其中V是导轨的线速度,d是转子与导轨之间的等分槽槽口数,ω是转子的角速度,T是一个转过等分槽所需要的时间。
4.正交曲线传动公式:正交曲线传动是一种机构利用曲轴连杆机构来实现直线运动,并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
其公式为:速度比V=(r1+r2)*ω/π,其中V是杆件的线速度,r1是主动轴的半径,r2是从动轴的半径,ω是主动轴的角速度。
这些是常见的轨道传动机构公式,不同的轨道传动机构有不同的公式。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计算出各个元件的速度比等相关参数,帮助我们设计和分析轨道传动机构。
齿比与速度计算公式以齿比与速度计算公式为标题,本文将介绍齿比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及计算方法。
齿比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个参数,用于描述两个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例。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是描述运动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齿比是通过比较两个齿轮的齿数来计算的。
在机械传动中,通常由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组成。
驱动齿轮的齿数记为N1,被驱动齿轮的齿数记为N2。
齿比的计算公式如下:齿比 = N2 / N1其中,齿比是一个无单位的数值,表示被驱动齿轮相对于驱动齿轮的转动速度比例。
在机械传动中,齿比与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假设驱动齿轮的转速为ω1,被驱动齿轮的转速为ω2,线速度为V。
根据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关系:V = r1 * ω1 = r2 * ω2其中,r1和r2分别是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的半径。
由于齿轮的半径与齿数成正比,所以可以将半径用齿数表示,即r1 = N1 / 2,r2 = N2 / 2。
将上述关系带入上式,可以得到V = (N1 / 2) * ω1 = (N2 / 2) * ω2将ω1和ω2用角速度表示,即ω1 = 2πn1,ω2 = 2πn2,其中n1和n2分别是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的转速。
代入上式,得到V = πN1n1 = πN2n2由于速度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所以可以将上式改写为V = N1 * p1 = N2 * p2其中p1和p2分别是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的周长。
由上式可以看出,齿数较多的齿轮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较大,速度也就较大。
根据上述关系,可以得出齿比与速度之间的计算公式:齿比 = N2 / N1 = p2 / p1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根据齿轮的齿数来计算齿比,进而推导出速度的大小。
这个公式在机械传动的设计和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结起来,齿比与速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齿比是通过比较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的齿数来计算的,而速度则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齿轮传动工作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它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的相互啮合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在齿轮传动中,一个齿轮作为驱动件,另一个齿轮作为从动件。
当驱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会随之转动,并将力量传递给相邻的机械装置。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基于齿轮的啮合运动。
当两个齿轮的齿面接触时,它们之间会发生齿面间隙,这个间隙是为了容纳齿轮的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和运动偏差。
当驱动齿轮转动时,齿轮之间的啮合点会不断变化,同时也会有齿面的相对滑动。
这种滑动产生了齿轮传动的一些特性,例如传动比、转速和扭矩的变化。
在齿轮传动中,齿轮的齿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两个齿轮之间的齿数比决定了传动比,即从动齿轮转速与驱动齿轮转速的比值。
传动比可以通过齿数比计算得出,例如如果驱动齿轮有20齿,从动齿轮有40齿,则传动比为2:1,表示从动齿轮转速是驱动齿轮转速的两倍。
除了传动比外,齿轮传动还可以改变扭矩的大小。
根据力矩守恒定律,驱动齿轮的扭矩与从动齿轮的扭矩之间存在一个反比关系,并且与它们的齿数比有关。
即驱动齿轮的扭矩乘以传动比等于从动齿轮的扭矩。
这意味着当传动比增大时,从动齿轮的扭矩会减小,反之亦然。
总之,齿轮传动通过齿轮的啮合运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齿轮之间的齿面接触和滑动,通过选择不同的齿
数比可以改变传动比和扭矩的大小。
齿轮传动在机械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结构强度好、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传动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传动1.引言齿轮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一种基本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
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件将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分类、设计方法和应用。
2.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副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
齿轮副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其中主动齿轮通过旋转驱动从动齿轮,从而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
齿轮副的啮合是通过齿轮齿廓的接触来实现的,齿廓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齿轮传动的性能和精度。
3.齿轮传动的分类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形状和布置方式可分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等。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传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精度高等优点。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噪声低、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高速和重载的传动场合。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适用于空间狭小和角度传动的场合。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大传动比、自锁性和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低速、大扭矩的传动场合。
4.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齿轮传动的设计主要包括齿轮的几何设计、强度设计和精度设计。
齿轮的几何设计是根据传动比、工作条件、材料等因素确定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
强度设计是保证齿轮传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寿命,主要包括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的计算。
精度设计是保证齿轮传动的精度和运动平稳性,主要包括齿轮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控制。
5.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等机械设备中,齿轮传动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能源领域,齿轮传动用于传递高速旋转的动力,实现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在、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领域,齿轮传动用于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动力传递,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齿轮传动的方式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传动精度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齿轮的齿轮啮合,通过转动齿轮的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
一般情况下,齿轮传动包括两个或多个齿轮,它们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轴上,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
其中,驱动齿轮叫做主动齿轮,被驱动的齿轮叫做从动齿轮。
当主动齿轮转动时,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从动齿轮也会跟着转动,从而实现传动效果。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决定的,传动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除以主动齿轮的齿数。
通过合理设计齿轮的齿数,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传动需求。
传动比越大,传动效果就越显著,但同时也会增加传动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一般在95%以上,高于带传动和链传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率传动的场合。
此外,齿轮传动还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稳定可靠、寿命长等优点,使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过,齿轮传动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传动噪音较大、需要润滑等。
传动噪音是由于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引起的,可以通过合理设计齿形和精密加工来减少噪音。
此外,齿轮传动需要定期润滑以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齿轮传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可以充分发挥齿轮传动的优势,实现稳定可靠的传动效果,推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齿轮传动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齿轮传动英文名称:gear drive 定义:利用齿轮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方式。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传动(二级学科);齿轮传动(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
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
(一)特点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
按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分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相交轴圆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螺旋齿轮传动。
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
齿轮传动是指用主、从动轮轮齿直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在所有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应用最广,可用来传递相对位置不齿轮传动远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
例如传递功率可以从很小至几十万千瓦;速度最高可达300m/s;齿轮直径可以从几毫米至二十多米。
但是制造齿轮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啮合传动会产生噪声。
(二)类型(1)根据两轴的相对位置和轮齿的方向,可分为以下类型:<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3>人字齿轮传动;<4>锥齿轮传动;<5>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2)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可分为:<1>开式齿轮传动式齿轮传动,齿轮暴露在外,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
<2>半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浸入油池,有护罩,但不封闭。
<3>闭式齿轮传动,齿轮、轴和轴承等都装在封闭箱体内,润滑条件良好,灰沙不易进入,安装精确,轮传动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是应用最广泛的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可按其轴线的相对位置分类。
齿轮传动按齿轮的外形可分为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非圆齿轮传动、齿条传动和蜗杆传动。
按轮齿的齿廓曲线可分为渐开线齿轮传动、摆线齿轮传动和圆弧齿轮传动等。
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稳定、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等优点,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齿轮传动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齿轮的基本结构。
齿轮是一种圆盘状的机械零件,表面上有一定数量的齿,齿轮的直径、齿数、模数等参数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在齿轮传动中,通常会有两个或多个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齿轮连接着动力源,另一个齿轮则连接着被驱动部件。
齿轮传动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啮合原理和传动原理。
首先是啮合原理,齿轮传动是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当两个齿轮啮合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啮合力,这种力可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的啮合是通过齿轮的齿形和齿数来实现的,不同的齿形和齿数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和传动方式。
其次是传动原理,齿轮传动是通过齿轮的旋转来实现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当一个齿轮旋转时,它会驱动另一个齿轮一起旋转,从而实现了动力和运动的传递。
在齿轮传动中,通常会有一个齿轮连接着动力源,另一个齿轮连接着被驱动部件,通过齿轮的旋转来实现动力的传递。
除了啮合原理和传动原理,齿轮传动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原理,比如传动比原理、传动效率原理等。
传动比是指齿轮传动中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它可以通过齿轮的齿数和齿轮的直径来计算。
传动效率是指齿轮传动中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比值,它可以通过齿轮的摩擦损失和啮合损失来计算。
这些原理都是齿轮传动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这些原理,才能正确地设计和使用齿轮传动。
总之,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传动的原理主要包括啮合原理和传动原理,同时还涉及到传动比原理、传动效率原理等。
只有充分理解这些原理,才能正确地设计和使用齿轮传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传动功能。
齿轮传动知识点总结1. 齿轮传动的结构齿轮传动由两个或多个啮合的齿轮组成,通常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
主动轮一般由电机或其他动力源驱动,从动轮则是被动接受主动轮的传动力。
齿轮的结构包括齿轮齿数、模数、齿扭角等参数。
齿轮传动的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确定,包括传动比、传动效率、传动精度等。
2.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的啮合运动传递动力。
当主动轮转动时,通过齿轮的啮合,从动轮也会产生相应的转动。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利用啮合轮的圆周速度比来描述,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齿数之比,即V1/V2=N1/N2。
3. 传动比的计算传动比是齿轮传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之比。
传动比的计算通常根据齿轮的齿数来确定,传动比等于主动轮齿数与从动轮齿数之比,可以通过传动比来调整传动系的转速。
传动比的计算对于齿轮传动的设计和选型非常重要。
4. 齿轮材料齿轮传动的工作环境通常要求齿轮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因此齿轮的材料选型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常用的齿轮材料包括钢、铸铁、铜合金、尼龙等。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齿轮材料,并通过表面处理来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和强度。
5. 齿轮的设计齿轮的设计是齿轮传动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它需要考虑齿轮的啮合黏着条件、载荷及强度等参数。
齿轮的设计包括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宽、齿顶高、齿根圆径等,通过这些参数的设计来满足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要求和性能指标。
总的来说,齿轮传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传递机构,在工程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齿轮传动的结构、工作原理、传动比的计算、齿轮材料和齿轮的设计等方面都是齿轮传动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通过对齿轮传动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并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齿轮传动的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力量和转速。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齿轮的作用:齿轮是一种带有齿条的圆盘状零件,其主要作用是传递运动和力量。
齿轮分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两种类型。
2. 啮合传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齿条通过啮合,使得两个齿轮同步运动。
齿轮啮合是通过齿轮的齿条与齿条之间的相互接触来实现的。
3. 转速传递:由于齿轮上的齿条数量不同,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速也不同。
转速传递的基本原理是,两个齿轮之间的转矩和功率保持不变,但转速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4. 齿轮传动的比例关系:齿轮传动的转速比由两个齿轮的齿条数量决定。
当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条数量分别为N1和
N2时,转速比为N2/N1。
转速比决定了从动齿轮的转速相对
于驱动齿轮的转速是加速还是减速。
5. 动力传递:驱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将力量传递给从动齿轮。
当驱动齿轮受到外力作用时,齿轮之间的啮合迫使从动齿轮跟随转动,从而实现力量传递。
总之,齿轮传动通过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力量和转速,利用齿轮的不同齿条数量和大小实现转速比的变化。
齿轮传动以其稳定可靠、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在机械传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齿轮传动工作原理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矩。
齿轮传动在机械制造、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齿轮的结构。
齿轮通常由齿轮轴、齿轮圆柱面和齿等部分组成。
齿轮的齿数、模数、齿宽等参数会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性能。
齿轮的啮合是通过齿轮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的,因此齿轮的制造精度和啮合配合的精度对齿轮传动的工作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传递动力和改变转速。
首先是传递动力,当一个齿轮转动时,它的齿与另一个齿轮的齿啮合,从而使另一个齿轮产生转动。
这样,动力就从一个齿轮传递到另一个齿轮上,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其次是改变转速,齿轮传动可以通过不同齿轮的齿数比例来改变转速,实现不同转速的匹配。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齿轮的啮合方式。
齿轮的啮合方式分为外啮合和内啮合两种。
外啮合是指齿轮的啮合是在齿轮齿外部进行的,这种啮合方式适用于大功率传动。
而内啮合是指齿轮的啮合是在齿轮齿内部进行的,这种啮合方式适用于小功率传动。
不同的啮合方式会影响到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能力。
此外,齿轮传动还需要考虑到齿轮的润滑和减振。
齿轮传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和震动,因此需要进行润滑和减振处理,以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齿轮传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矩,实现了动力的传递和转速的改变。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齿轮的结构、啮合方式、润滑减振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和处理。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齿轮传动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渐开线)齿轮圆周速度较低,通常为v<20m/s。
传递的功率范围较大,传动效率较高,互换性好,装配和维修方便,可进行变位切削及各种整形、修缘,应用广泛。
(1)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适用于两轴线平行的齿轮传动。
外啮合时两齿轮转向相反。
(2)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适用于两轴线平行的齿轮传动。
两齿轮转向相同。
(3)齿轮齿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将齿轮的回转运动变为齿条的往复移动或将齿条的往复移动变为齿轮的回转运动。
2. 单圆弧齿轮传动单圆弧齿轮传动的小齿轮做成凸圆弧形;大齿轮的轮齿做成凹齿。
3.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适用于两轴线平行的齿轮传动。
外啮合时两齿轮转向相反。
内啮合两齿轮转向相同。
齿轮圆周速度比直齿圆柱齿轮高,适宜于高速重载传动。
传递的功率范围较大,功率可达45000kW,传动效率较高,互换性好,装配和维修方便,可进行变位切削及各种整形、修缘,应用广泛。
4.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适用于两轴线平行的齿轮传动。
啮合时两齿轮转向相反。
克服了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轴向分力的问题。
但对轴系结构有了新的特别的要求。
5.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多用于相交轴传动,传动效率比较高,一般可达98%,两齿轮轴线组成直角的锥齿轮副应用最为广泛。
直齿圆锥齿轮沿轮齿齿长方向为直线,而且其延长线相交于轴线。
6.斜齿圆锥齿轮传动斜齿圆锥齿轮沿轮齿齿长方向为直线,但且其延长线不与于轴线相交。
7. 曲线齿锥齿轮传动比直齿锥齿轮传动平稳,噪声小、承载能力大。
但螺旋角会产生轴向力。
8. 交错轴齿轮传动由两个螺旋角不等(或螺旋角相等、旋向也相同)的斜齿轮组成的齿轮副。
两齿轮的轴线可成任意轴线。
缺点是齿面为点接触,齿面间的滑动速度大,所以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比较低,故只能用于轻载或传递运动的场合9.蜗轮蜗杆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传递交错轴的运动和动力。
传动比大,工作平稳,噪声较小,结构紧凑,在一定的条件下有自锁性能,但效率低,发热较大。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机械传动方式,通过齿轮的啮合关系,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上。
齿轮传动的原理主要包括齿轮的啮合、转速和转矩的传递、方向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1. 齿轮的啮合:齿轮是一种由齿数相等的齿轮齿圈组成的机械元件。
当两个齿轮啮合时,其中一个齿轮(称为主动齿轮)通过传动方式输入动力,另一个齿轮(被动齿轮)则根据齿轮的啮合关系进行运动。
2. 转速和转矩的传递:齿轮的啮合导致轴上的转动运动,根据齿轮的大小和齿数比例,可以实现不同转速的传递。
在啮合中,主动齿轮的转速称为输入速度,被动齿轮的转速称为输出速度。
根据齿轮的齿数比例,可以根据公式计算转速比。
转速比 = 被动齿轮的齿数 / 主动齿轮的齿数
同时,齿轮传动还可以实现转矩的传递,转矩比例与转速比成反比。
当输入转矩作用在主动齿轮上时,被动齿轮根据齿轮的大小比例,产生相应的输出转矩。
3. 方向的改变:齿轮传动还可以改变传动方向。
当两个齿轮的轴线平行时,转动方向不变;当齿轮的轴线垂直时,转动方向则相反。
这种机械构造使得齿轮传动可以用于实现不同转动方向的传递。
总之,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的啮合关系,实现动力的传递和方向的改变。
它具有传递转速和转矩的能力,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传动和变速传动。
一、填空题
1.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2.齿轮传动可以实现平行、相交、交错等轴之间的传动。
3.单个齿轮的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必是基圆的切线。
4. 圆柱齿轮传动可以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
5. 压力角是指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标准压力角是指分度圆上的压力角。
6.圆锥齿轮传动用于两轴线相交时的场合。
7.渐开线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是齿数、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8.我国规定齿轮标准压力角为 20度;模数的单位是 mm 。
9. 在直齿圆柱齿轮中模数越大,轮齿越大,轮齿的承载能力就
越强。
10、齿条的齿廓曲线是直线,各点的压力角为20°。
11、在标准齿轮的分度圆上,轮齿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1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50,全齿高h=22.5,则模数m= 10mm ,齿顶圆直径da= 520 ㎜。
13、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p=25.12㎜,d=360㎜,则z= 45 ,da= 376mm 。
14、有一齿轮传动,如果z
1=20,z
2
=50,则传动比为 2.5 。
如果n
1
=800r/min,
则n
2
= 320r/min
15、已知相啮合的一对标准圆柱齿轮传动,如果z
1=20,z
2
=50,a=210㎜,则d
1
=
120mm ,d
2
= 300mm。
16、已知相啮合的一对标准圆柱齿轮传动,n
1=900 r/min,n
2
=300 r/min ,a=200
㎜,m=5㎜,则z
1= 20,z
2
= 60 。
17.在实际设计和制造中,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m1=m2=m 、α1=α2=α=20°。
18.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
19. 一对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为:、、。
20. 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
和。
二、选择题
1.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 B 直径。
A. 节圆;B. 基圆;C. 分度圆;D. 齿顶圆。
2. 圆锥齿轮传动适用于 A 传动。
A. 相交轴;B. 平行轴;C. 交错轴。
3、下列哪一种齿轮传动能改变两轴间的传动方向( ABD )
A、直齿圆柱齿轮
B、斜齿圆柱齿轮
C、内啮合齿轮
D、圆锥齿轮
4、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 B )基圆。
A、相交
B、相切
C、垂直
6、齿轮传动的特点是( A )
A、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大:
B、利用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C、传动效率低,但使用寿命长;
D、齿轮的制造、安装要求不高。
3. A 是齿轮最主要的参数。
A. 模数;B. 压力角;C. 分度圆;D. 齿数。
4. 国家标准规定,标准渐开线齿轮的分度圆压力角α= D 。
A. 35°;B. 30°;C. 25°;D. 20°。
5.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 D 。
A. 两齿轮的模数和齿距分别相等;B. 两齿轮的齿侧间隙为零;
C. 两齿轮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相等;D. 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6、已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1:z1=72,da1=222㎜;齿轮2:z2=72,h2=22.5㎜;齿轮3:z3=22,df3=156;齿轮4:z4=22,da4=240㎜;可以正确啮合的一对齿轮是( C )。
A、1和2;
B、1和3;
C、2和4;
D、3和4
8、国家标准规定,直齿圆锥齿轮( B )处的参数为标准参数。
A、小端
B、大端
C、中间平面
9、齿条的齿廓是( C )
A、圆弧
B、渐开线
C、直线
三、判断题
1.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大。
(×)
2.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 √ )
3、基圆上的压力角为标准压力角。
(×)
4.基圆半径越小,渐开线越弯曲(√)
5.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轮齿的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同。
(×)6.相啮合的一对齿数不相等的齿轮,因为两轮压力角相等,模数相等,所以齿形相同。
(√)
7.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失效不会发生。
(√)
8.模数m表示齿轮轮齿的大小,它是没有单位的。
(×)
9、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齿厚与齿槽宽相等的地方。
(√)
10、模数m越大,轮齿的承载能力越大。
(√)
11、分度圆上的压力角为零度。
(×)
12、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为20°,在分度圆上。
(√)
四、计算题
1.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模数m=3㎜,齿数z=30,压力角 =20°.试求齿轮几何尺寸p、s、e、ha、hf、h、d、da、df。
2.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模数m=2㎜,齿数z
1==25,z
2
=75。
求齿距p,全
齿高h、分度圆直径d1、d
2、齿顶圆直径da
1
、齿根圆直径df
2
、标准中心距a、
传动比i。
3、已知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i
12=2,主动轮转速n
1
=400转/分,
中心距为a=168mm,模数m=4mm,求⑴传动轮转速n
2;⑵齿数z
1
,z
2
;⑶齿距p
和全齿高h。
4、相啮合的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n
1=900 r/min,n
2
=300r/min。
a=200mm,m=5mm,
求齿数z
1,z
2。
(注:a为中心距,m为齿轮模数)。
5、相啮合的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
1=20,z
2
=50,中心距a=210mm,求分
度圆直径d
1,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