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金地区652例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0.55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浅析作者:肖向东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测定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儿童保健门诊3~36个月婴幼儿400例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检测,并对37例中、重度佝偻病患儿NBAP的阳性例数与血清钙、手腕骨X线影像学改变检出例数进行比较。
结果:400例婴幼儿NBAP阳性率为31.5%,37例中、重度小儿佝偻病患者中NBAP阳性例数与血清钙、X线影像学改变检出例数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佝偻病;早期诊断Analysis of Pediatric 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Test Results/XIAO Xiang-d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3):092-093【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arly diagnosis value of determination 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NBAP) in children with rickets. Method:Activity of peripheral blood NBAP in 400 health examinated children in child health care clinic,aged 3 months to 36 months,were detected in our study.In 37 infants diagnosed as moderate to severe ricket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NBAP were 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hypocalcemia of newborn and the number of infants with X ray imaging changement.Result:The positive rate of NBAP in 400 children was 31.5%.In 37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ricke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number of NBAP,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hypocalcemia of newborn and the number of infants with X ray imaging changement(P【Key words】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Rickets;Early diagnosisFirst-author’s address: Zhangdian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 of Zibo,Zibo 255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59佝偻病(Rickets)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而使骨骼钙化不良所致。
568例婴幼儿血清中钙磷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调查报告张萍;周高俊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
【年(卷),期】2000(007)012
【摘要】婴幼儿佝偻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异常,骨组织钙化
不良,骨骼发育迟缓的一种疾病,因此,早期检测婴幼儿体内钙、磷及相关成份的含量,对预防婴幼儿佝偻病有非常重要意义.笔者于1997年10月-1999年3月对568例婴幼儿进行了骨碱性磷酸酶(BACP),钙(CA)、磷(P)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934)
【作者】张萍;周高俊
【作者单位】临汾地区人民医院,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2
【相关文献】
1.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在早期诊断佝偻病与血清碱性酶及钙磷测定的比较 [J], 徐建业;董宪彤;张海明
2.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在早期诊断佝偻病与血清碱性酶及钙磷测定的比较 [J], 徐建业;董宪彤;张海明
3.日粮磷和钙磷比例对小型猪(香猪)血清、肠、骨碱性磷酸酶及血清钙磷的影响[J], 王凤来;张曼夫;陈清明;刘芃芃;许民强
4.学龄前儿童624名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李凤华;张丽萍
5.孕妇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与全血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吴楠;刘敏;王宏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3岁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李喜玲;闫亚琼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4(033)001
【摘要】@@ 佝偻病是我国小儿常见病,它不仅使患儿骨发育迟缓,骨骼变形,而且还可引起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因此,早期诊断尤其重要,为了了解太原地区婴幼儿佝偻病发病情况,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12月0~3岁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NBAP)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李喜玲;闫亚琼
【作者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1
【相关文献】
1.锁金地区652例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罗延文
2.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1137例检测结果分析 [J], 王雪琴
3.广州市黄埔区468例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刘凤鸣;刘艳林;董超;张小英;欧少丽
4.都匀市2010例婴幼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龙思方;王海萍;黄文强
5.婴幼儿866例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邓继民;王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18、30个月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结果分析目的分析8、18、30个月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的检测结果。
方法对2015年5~10月大连市普兰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2640例8、18、30个月小儿进行NBAP活性检测,根据原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进行佝偻病临床筛查。
并对NBAP检测结果异常者进行治疗后复查,观察NBAP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月龄越小,佝偻病检出率越高,NBAP可疑率为77.3%,以NBAP≥250 U/L为佝偻病界限值,患病率为15.1%。
男童阳性预防水平和阳性异常检出率稍高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
居住在乡镇的婴幼儿阳性预防水平和阳性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居住在城市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0,P<0.01)。
治疗组有效率为76.33%,高于对照组的3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7,P<0.01)。
结论小儿NBAP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也是判断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标签: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出率;早期诊断;佝偻病;监测指标维生素D(Vit D)缺乏性佝偻病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和生长,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是儿童保健工作中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1]。
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活性作为一种反映骨代谢状况的生化指标,在Vit D缺乏的早期已升高,且NBAP活性升高程度能很好地反映佝偻病活动程度,因此NBAP 活性的测定用于佝偻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对治疗效果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2]。
为进一步了解小儿NBAP活性在诊断佝偻病中的价值及正确指导Vit D及钙剂的补充等,对普兰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8、18、30个月2640例婴幼儿的NBAP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10月大连市普兰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8、18、30个月正常体检的2640例婴幼儿为分析对象,其中男1201例,女1439例。
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分析
胡平
【期刊名称】《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5)004
【摘要】目的:对1~3岁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BALP 的意义.方法:将887例1~3岁婴幼儿分别按照年龄和佝偻病期分组,对其进行传统方法的佝偻病检测和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0~1岁组骨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组别(P<0.001);1~2岁组BALP阳性率也高于2~3岁组(P<0.01);对不同佝偻病期婴幼儿检测结果中,正常组、初期组、激期组及恢复期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3.7%、25.1%、59.3%、19.1%,其中激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01),初期组的阳性率也高于正常组和恢复期组(P<0.01).结论:年龄越小其骨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率越高,即使是传统方法检测为正常的婴幼儿,也有部分骨碱性磷酸酶异常.骨碱性磷酸酶作为简易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对于早期诊断以及佝偻病的临床观测都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2页(P261,318)
【作者】胡平
【作者单位】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婴幼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966例检测分析 [J], 张炬光
2.2004~2005年丹阳市城区3岁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分析 [J], 李竹芳;张静;赵小漫;柯曼;景志豪
3.婴幼儿866例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邓继民;王磊
4.537例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分析 [J], 徐志静;李爱芹
5.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检测分析 [J], 陈红兵;张洪梅;李芬;刘海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中的作用吾尔尼沙·热杰甫;安德荣;凯玛尔·努尔买买提【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3(026)004【摘要】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在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资料、病史、症状、体征、X线及血生化(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和小儿BALP测定结果完整者460例,对综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和田地区婴幼儿BALP 界值点以>200 U/L为宜.佝偻病占46.3%(213/460),以活动期为主,佝偻病血BALP的检出率为87.8%,单纯钙的检出率为11.2%,磷检出率为13.1%,碱性磷酸酶检出率为63.4%,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符合率达89%以上,与X线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达78.9%.结论:BALP测定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所用设备简单,能快速得出检验结果.BALP的高低与婴幼儿佝偻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依靠单纯BALP检测结果便可诊断佝偻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总页数】2页(P382-383)【作者】吾尔尼沙·热杰甫;安德荣;凯玛尔·努尔买买提【作者单位】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疆,和田,848000;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新疆,和田,848000;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医务科,新疆,和田,8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R591.44【相关文献】1.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对婴幼儿佝偻病的诊断价值 [J], 周敏霞2.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在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中的意义 [J], 郑柔;赵学良;李红伟;杨雪艳;王辉3.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小儿佝偻病诊断中的作用 [J], 林国跃;李晓玲;等4.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对婴幼儿佝偻病的诊断价值 [J], 梁荣伟5.400例婴幼儿佝偻病简易诊断方法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符合性分析研究 [J], 董训兰;吕子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浅析
肖向东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2(009)023
【摘要】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 测定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儿童保健门诊3~36 个月婴幼儿400 例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 检测,并对37 例中、重度佝偻病患儿NBAP 的阳性例数与血清钙、手腕骨X 线影像学改变检出例数进行比较.结果:400 例婴幼儿NBAP 阳性率为31.5%,37 例中、重度小儿佝偻病患者中NBAP 阳性例数与血清钙、X 线影像学改变检出例数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BAP 检测对婴幼儿佝偻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检测方便,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肖向东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妇幼保健院,山东,淄博,2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婴幼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王辉;孙艳艳
2.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J], 王日平;胡晓燕;胡晓青
3.481例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和临床价值 [J], 何春;贺海林;苏颖
4.481例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和临床价值 [J], 何春;贺海林;苏颖;
5.儿童晚发性佝偻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分析 [J], 黄兰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80名儿童期(2~6岁)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参考区间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属于单酯磷酸水解酶,存在于机体的很多组织器官中,但各器官碱性磷酸酶的理化性质都有不同,由以骨骼,牙齿和肝脏等部位碱性磷酸酶含量较多。
由于儿童期生长发育迅速,骨组织中此酶的含量相对增高,因此有必要了解儿童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探讨其参考区间及其与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应该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区分出生理和病理原因的升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标签:儿童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参考区间;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属于单酯磷酸水解酶,此酶能催化核酸分子基因的转换,它不是单一的酶,是一种同工酶,存在于机体的很多组织器官中,但各器官碱性磷酸酶的理化性质都有不同,由以骨骼,牙齿和肝脏等部位碱性磷酸酶含量较多。
成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一般用于判断肝胆疾病,是肝功检查组合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骨骼,它是骨骼在发育期破骨细胞释放的一种酶,骨ALP由成骨细胞产生,是成骨细胞特异标志物之一,儿童骨骼生长迅速骨ALP是儿童血清ALP的主要来源,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是儿科医生比较重视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建立学龄前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参考值区间,以便对疾病的诊断作出正确的判断[1]。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5月来该院儿科体检的学龄前儿童1 580名,其中男856名,女724名,年龄2~6岁。
健康成人为2016年5—12月来该院健康体检者365名,其中男167名,女198名,年龄19~32岁。
通过列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1.2 仪器与试剂采用BECKMANCOULTER UniCel DxC800 synchron clinical System自动生化分析仪,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Eeagent Kit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Test,该试剂盒可以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等样品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Pare-nitrophenyl phosphate是一种常用的磷酸酶显色底物液,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在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黄色产物,在400~415 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根据黄色产物的深浅判断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一般两者成正比关系。
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浅析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测定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儿童保健门诊3~36个月婴幼儿400例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检测,并对37例中、重度佝偻病患儿NBAP的阳性例数与血清钙、手腕骨X线影像学改变检出例数进行比较。
结果:400例婴幼儿NBAP阳性率为31.5%,37例中、重度小儿佝偻病患者中NBAP阳性例数与血清钙、X线影像学改变检出例数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NBAP检测对婴幼儿佝偻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检测方便,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佝偻病(Rickets)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而使骨骼钙化不良所致。
它不但影响患儿的骨骼发育,同时还影响患儿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多组织、器官的功能。
佝偻病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疾病[1]。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严重佝偻病发病率已逐年降低,但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
因此早期发现、预防佝偻病比治疗佝偻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在佝偻病发病初期即出现升高,而且升高程度与佝偻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2]。
因此,小儿NBAP检测对佝偻病的早期筛查、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了儿童保健门诊3~36个月婴幼儿400例,其中男212例,女188例;年龄3~12个月174例,13~24个月121例,25~36个月105例,对其进行外周血NBAP检测[3]。
采用小儿NBAP检测试剂盒。
1.2方法采用小儿NBAP检测试剂盒。
NBAP试剂盒为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试剂盒组成:NBAP反应装置、显色液、洗涤液、终止液、一次性定量取血管(含吸头)、使用说明书(含标准比色板)。
小儿佝偻病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黄书亮
【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2006(34)2
【摘要】小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
本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失常而发生的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如不及时诊治将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目前,基层医疗保健单位诊断的佝偻病多以临床诊断即简易诊断为主,其受主观经验影响.有一定的漏诊和误诊率。
笔者采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对882例小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187-188)
【作者】黄书亮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妇幼保健院,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3.2
【相关文献】
1.检测骨碱性磷酸酶方法诊断小儿佝偻病的临床分析 [J], 张伟研;邵莫
2.小儿佝偻病诊断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相关性分析 [J], 谭谦
3.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在小儿佝偻病筛查中的价值 [J], 王建
4.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J], 李军石
5.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在小儿佝偻病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J], 褚小余; 高艳利; 李永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囯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6月第38卷第12期Int J Lab M edjune 2017,V〇1.38,N〇. 12•1691 •3讨 论血吸虫病是危害国内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故 血吸虫的防控是防疫中心面临的重大挑战。
疾病的漏诊可导 致病情迁延,加重感染进程,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因此,临床对 血吸虫病的及时检测和准确诊断是该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3]。
随着综合性防治手段的应用,血吸虫病的传染源得到有效 控制,使得该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且多数患者病情较轻,此时 若单纯应用病原学检测不仅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检测人员的工 作负担,还影响防治工作质量[4_5]。
近年来,国内免疫学检测试 剂逐渐发展完善,并应用于临床诊断各种疾病,在血吸虫病的 临床检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ELISA、DDIA、DIGFA,但 各种方法在检测性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有各自不同的优缺 点[6_7]。
故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检测方式联合检测的结果,探讨 如何有效提高血吸虫病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本研究发现 应用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敏感度较低,该方法血吸 虫病检出率为18. 4%,其中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检出 率分别为19. 5%、13. 1%。
这种情况可能与血吸虫免疫机制 有关,血吸虫在各发育生长阶段持续更换抗原,各阶段抗原的 差异与特异表达均可影响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结果;同时由于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加强,发病率显著下降,患者机体内血吸 虫循环抗原含量明显降低,干扰该方法的检测结果[8]。
DDIA 与DIGFA法均是针对血吸虫病特异抗体进行检测,其中 DDIA的诊断抗原为成虫,DIGFA的诊断抗原则为虫卵,本研 究中两种方法检测敏感度较好,对血吸虫病检出率分别为71. 8%、68. 6%,均明显高于ELISA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〇. 05)。
DDIA与DIGFA法单一检测血吸虫病时,两 种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