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7月整理)中国新闻史试题.doc

(2020年7月整理)中国新闻史试题.doc

(2020年7月整理)中国新闻史试题.doc
(2020年7月整理)中国新闻史试题.doc

第一章

1.最早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

2,两汉和魏晋时期。首都长安设有工地方官员和周边属国通奏报,待朝宿的____

3,3为了能几时的获得信息和加快信息的传播魏蜀吴十分重视______

4. 为了及时的传递军事信息,_____这种船舶报进的媒介被进一步的发展5两份_______的价值,在于为我们十足的的提供研究进奏院的关键物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木铎2、露布3、开元杂报4、敦煌进奏院状5、进奏院状6、定本制度7、邸报8、小报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6分)1露布主要用于_______法令C 战争的胜利的消息D报道征兵的名单2_____是发出高皇帝谕旨奏章的机关A 通政司B进奏院C提塘D六科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清代管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B 清代官报基本上有们抄和上谕两部分组成

C 清代官报通常被称为邸报

D 六科由户,礼,兵刑工的六科组成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三国使其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有____A 木简B竹简C简牍D帛和纸

2戈公振十分肯定两汉时期有邸报的根据是_____

A 他发现文献记载B他推测其肯定性C汉以有唐代以后你刊发邸报的邸D 汉书中有记载燕王在封地获知首都的与领军的调动的记载3报部主要内容有_____

A 皇帝的起居,召旨B管吏的任免事项C臣僚的奏章D其他重要的军事信息方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开元杂志实际上称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两份报纸B敦煌进奏院状在外国的图书馆里C进奏院状近似与16世纪欧洲诞生的新闻纸但比大遭遇800年D唐代的进奏院状与宋代的有很大的差别5唐代的传播活动主要用于军事的是____

A 武士传播活动B官方传播晃动C士人们的传播活动D民间传播活动

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2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什么?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3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4宋代" 小报" 有哪些基本特点?

5明代邸报的传递和发行主要通过哪些环节?

六.论述题(10)

1、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发展情况。答案

一(1)甲骨(2)邸(3)驿传活动(4)烽火(5)敦煌进奏院状

二(1)他是我国特有的古代传播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赦令赎令均露布下州郡,《文心雕龙》所谓“露版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公代臣民上书于君主,不缄封的都称为露布,是别于封缄而言的;汉末也把军中檄文称为露布;、北魏迄唐代,用兵获胜向上奏捷的文书也称为露布. (3)开元年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4)。《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原件为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这份报纸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长97公分,宽28.5公分,无报头,共2000余字,用毛笔抄写,是驻地在敦煌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从当时朝廷所在地陕西凤翔发回敦煌的。内容以报告张淮深派出的官员在朝廷为自己申请旌节的进展情况为主。发报人自称夷则,是张淮深派驻朝廷负责官报抄传工作的进奏官。这份报纸被封存在敦煌石窟达1000年之久,1907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1983年经中报纸,并

命名为" 敦煌进奏院状" 。(5)进奏院状是出现于中国唐代的一种原始新闻传播媒介,是目前中国境内有确据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传播媒介,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最早的报纸的雏形。由于进奏院状的存在,中国目前是世界新闻史学术界公认的最先有报纸的国家(6)是宋朝实行的新闻预检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围。

它起始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一直沿用到宋末。(7)”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原是指古代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它最早出现于战国。颜师古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邸”后来成为地方高级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邸报”之称即由此而来。(8)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

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二.1别的国家在传播世上没有的一种独特的媒介____2两汉时期已进入____传播的为主的时代

三.3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只___和_____

四.4中国报纸开始出现于_____

五.5宋代负责邸报出版工作的机构是_____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 民间报房2、《急选报》3、《万历邸钞》4、《天变邸抄》5、揭帖6、旗报和牌报7、报房京报8、辕门抄

六.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6分)1____时代就出现了消息这一词A 先秦B两汉C魏晋D南北朝

七.2提塘小包只所以受到当时的限制不属于原因的是______A .报道的是军事机密B先于部文到达的地方C 看法严重不是的消息D刊发未经六科发抄的奏章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八.A 北京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统称为京报B在报头,没有封面

九.C 京报的稿件有来自内阁和六科。有来自自己的评论 D 保管出版的旨意在于赢利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布告的主要内容有____

十.A 皇帝的招数B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C军事战况D农民生活水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十一.A 不能把所有的装包当成是官报B由经进奏官传法给各国的潘镇来介绍朝廷并活动和各项消息的C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D唐代的进奏官不受朝廷的管辖 3. 包装具有哪些特点______

十二.A 他是不定期的由拍主手都进奏元向地方官员传法的,其读者主要是地方的潘镇和地方官员B他在新闻上海保留了某种关文书的痕迹,但不同于一般的关文书,他所提供的

官房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书。C他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有的和收阅者直接有关,有的并无直接关系 D 他所提供的信息有的是他们从朝廷所获得信息中筛选出来,有的是他们自己采集的4. 两份敦煌进奏院状,证实了唐代进走原装的特点有__

十三.A 体现了报纸的时效性,B 没有报头,开端和结尾。还保留这灌输文的痕迹C发报的方式是由各潘镇派驻的进奏官们这届发给他们D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大事,特别模式和他们地区有关的大事 5. 明代“邸报”有六科抄出来后,还要掏______过程,才能到达读者手中

十四.A 复制由在京各城或驻地的主要军政B通过塘马和驿站传达到各省城各衙门的一般官员

十五.C 由省城的一般官员复制后分送给各衙门的一般官员D由省城的负责抄报活动的专业人员抄出经驿站传分给各地府,再传给个县的衙门官员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促使唐代出现早期报纸的条件有哪些?

十六.2. 与唐代进奏院状相比,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特点?3宋代中央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十七.4和官报比较起来," 小报" 的内容有哪些特点?5清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六.论述题(10分)

十八.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十九.一(1)木铎(2)文字(3)布告和露布(4)唐代(5)进奏院

二十.二(1)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主要工作是传抄和发行邸报,此外还从事报录。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临时编印的时事小本等活动。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

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

二十一.(2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现存北京图书馆。此份急选报做小册状,正文共6页,黄纸封面,左上端印有报头,内含《急选报》三个大字和“四月份”三个小字,正文部分以逐个介绍被急选的162名官员的姓名、籍贯和被任命的官职,全部使用雕版印刷,纸质和印刷质量都不高,说明是为了抢时间,仓卒付印的。可能出自民间报房,《急选报》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原件,也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出版于万历八年(1580年),它的被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报纸。(3)明代“邸报”的元件已经无存。被保存下来的,只有当时人的摘抄本和被某些明人书籍当作附录保存下来的当时“邸报”的翻印件。前者为现存台北的《万历邸钞》,后者为被收入《颂天胪笔》等书的《天变邸钞》。有关于皇帝诏谕的:有关于官员升迁的:有关于官员罢职和受罚的:有关于官员参劾奏章的有关于军事动态的,如辽东战况:有关于民变的:有关于外交方面的,如中日关系:关于自然灾害的(4) 明代的邸报原件皆已无存,《天变邸抄》是保留下来的只有某些明人书籍当作附录保存的当时邸报的翻印件。《天变邸抄》表明当时的新闻采访、写作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出现了类似今天的导语和“倒金字塔”结构,新闻要素比较齐全。(5)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贴的启示,文告(多指私人的)(6)他是一种军事报纸,以挂起来的形式告诉大家(7) 报房京报指古代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8) 清代总督或巡抚官署中发抄的分寄所属各府、州、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经官署的辕门抄出,故名。辕门抄最初是抄写的,后来由报房刻成木板印刷发行.

第三章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

1. 各地的在华外报多数是外传教授创办的____使在华外报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_______的创办揭开近代新闻事业年的第一页。

3. ___________是我国报刊史上最早发表的新闻图画。

4. _________是中国近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5.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篆的创版人和主编都是普鲁士传教士郭氏力因而有______之称。

6. ______为天主教会组织在我国出版的最早的的定期刊物。

7. 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

8. _______是德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刊

9. 为了适应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采用_______________形式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2. ,各国消息3. 澳门报4. 德臣报5. 中国只友6. 六合纵谈7. 申报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作为一份宗教性质的期刊察时速每月统计传。以___为根本要务。A 阐发基督教义B 传播教规C传播系房交会精神D宣传西方文明

2. ____是最早出现外文报刊的中国领土A 香港B澳门C上海D广州

3. _____是美国人在在华创办的的一份报刊A 中国差报和广州抄报B中国抄报C 中国从报D广州抄报

4. ______是第一份香港出现的英文报刊A 中国之友B德臣报C 香港抄报D孖刺报

5.19世纪20年代引文报刊首先在____问世

A 香港B澳门C广州D上海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9分)

1. 在清政府严禁的情况下,洋人竟然在广州出版东西依考每月统计传两年之久说明___

A 清政府官员的腐败B郭氏力的狡猾C有利于清政府报业地发展D为了避免纠纷

2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大成就的出版了_____A 出版各类期刊B兼管书籍的出版C出版书画D出版广告 3. 下列出版不属于赚钱得是_____A 申报B上海新报C 中外新闻D汇报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 中国近代报刊是在咋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2.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咋样办起来的?他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3.简述上海报业的发展情况?4,简述在华外报网的形成过程和影响?

六论述题(12分)

简述中国近代外文报刊的发展和影响?答案

一(1)宗教性报刊(2)察世俗每月统纪传(3)事荳娘娘悬人环运图(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5)郭士立杂志(6)香港天主教记录报(7)香港船头货价纸8德文新报(9)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

二(1)1815年8月5日,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一份以阐发教育为要得宗教性报刊

(2)是于1838年10月在广州由麦都司教士以改便国人闭塞状况和宣扬英国传统殖民的威力与的正的一份报刊

(3)是1824年1月3日以宣传葡的保守派的主张的葡萄牙文报纸(4)1845年在香港出版的时间最长,影响最最大的一份英文报刊

(5)1824年3月27日创刊的一分以重视新闻报道的一份英文报纸(6)1857年1也26日创刊于香港以宗教,科学,文学新闻为内容的一份综合性报刊

(7)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

知小民稼穑之苦”。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①创办文艺杂志;②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

③编印画报。1877年《申报》出版了《瀛寰画报》。;④印书。此外,《申报》馆还开办了江苏药水厂,肥皂厂等,并由此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资产达白银30万两,超过创刊基金180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超过创刊基金180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赢利”的目的。第四章

1 。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文报刊是《_》。

2.李氏是第一个留居美国的华侨知识分子,曾在澳门马礼逊学校读书与客宏是同学被称为“3.在美国出版第一份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是《》。

4.《》是19世纪在美国出版最长的一份华文报纸。

5《》是在纽约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纸。1890年成为芝加哥第一份中文报纸,1899年成为洛杉矶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6分)1.知新报2.国闻报3.湘学新报

4。湘报5.循环日报6.事务报7.中外纪闻8.指南报9.日新报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4分)1._是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中文报。A 汇报B昭文新报C 申报D字抹西报

2目前以知道第一份在广州由国人创办的报纸是_A 中西文报B告白日报C述报D艺林报

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循环日报的板报宗旨是

A 了解西方科技文化B强中以攘外C诹远以师长D变法以自强

2.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是_

3. A 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B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4. C 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容许国人办报D制定报律来维护报业

5.洪仁旰的新闻思想是_

6. A 办报是维护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治的有力工具B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

7. C 报纸具有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D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

8.知新报的意义_

9. A 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B在戊戌政变后其他倒被一扫而光,他能报道

一些为变法而死的列士C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D 直骂慈禧太后,为康有为辩护

10.在檀香山出版的华文日报有_A 檀香山报B华英日报C华夏报D丽纪报五解答题

(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2称南洋第一报的原因?

11.六论述题(15分)简述维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中国新闻史重点知识笔记

中国新闻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5个20分) 1、孙樵,晚唐时期。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人”。他所著的《经纬集》中《读“开元杂报”》一文,是现存对唐代原始状态报纸作最早也是最详细记载的文献。 2、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 这份以近代面目出现的宗教刊物,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第一页。 3、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 月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4、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葡文周刊《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5、中国人在国内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昭文新报》。 6、《循环日报》早期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 7、于右任的竖三民:《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8、黄远生,他是我国报纸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的开拓者,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报刊文体——通讯。新闻记者须有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9、1918年12月,天津《大公报》派胡政之赴法国采访巴黎和会。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派记者采访重大国际事件,胡政之是采访这次重大国际会议的唯一的中国记者。 10、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 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 12、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无线电日讯》创刊,现在《参考消息》的前身。 13、抗战时期国统区两个重要的新闻团体和机构: “青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国新社”——国际新闻社 1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10月14日成立。 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和新闻教育机构。 会长:蔡元培 导师:徐宝璜邵飘萍 宗旨: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 15、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大型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

最新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近5年试题及答案

最新执业药师考试试题汇总_执业药师考试试题近5年试题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同病异治"的"同病"是指 A、病因相同 B、病种相同 C、病证相同 D、病机相同 E、症状相同 2、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调节精神活动 D、藏而不泻 E、满而不能实 3、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化生阳气 B、主司呼吸 C、化生气血 D、调节阴阳 E、藏精、纳气、主骨生髓 4、与血的生成不直接相关的是

A、营气 B、津液 C、肾所藏的精 D、水谷精微之气 E、自然清阳之气www。zige365。com 5、暑邪伤人,可见汗出、气短、乏力等症,是由于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伤脾胃,纳食减少 C、暑多挟湿,阻遏气机 D、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E、暑性开泄,易袭阳位 6、阴性则阳病的病理表现是 A、实寒 B、虚寒 C、实热 D、虚热 E、寒热错杂 7、盗汗的特点是 A、大汗淋漓 B、经常出汗,动则更甚 C、手足心出汗 D、入睡出汗,醒后汗止 E、半侧身体出汗

8、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形体消瘦 B、畏寒肢冷 C、泠汗淋漓 D、少气懒言 E、口渴喜冷饮 9、冶痰涎雍塞、宿食停滞可用 A、化痰法 B、通下法 C、消导法 D、涌吐法 E、健脾法 10、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厥阴心包经 E、手少阳三焦经 11、痰饮患者,症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者,属于 A、痰浊上犯证 B、痰阻心脉证 C、痰气凝结证

D、痰停于胃证 E、痰浊阻络证 12、舌痿的病机是 A、寒凝肝脉 B、痰浊内停 C、血热兼瘀 D、风痰阻络 E、气血虚极 13、导致面色发黄的病证是 A、虚证 B、热证 C、抑郁证 D、血瘀证 E、气滞血瘀证 14、不宜用"塞因塞用"法治疗的病证是 A、脾虚腹胀 B、血枯经闭 C、气机郁滞 D、气虚便秘 E、气虚血瘀 15、藏医认为,既能使身体坚实,又有疏通作用的味是 A、甘

2020年中山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年中山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要举行活动,如图是分别参加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 人只允许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A. 259人 B. 441人 C. 350人 D. 490人2.在浓度为25%的盐水中,水比盐多()。 A. 200% B. 75% C. 50% D. 25% 3.下面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 A. 发芽率 B. 成活率 C. 增长率 4.计算如图阴影部分面积,正确的列式是() A. 62×3.14﹣()×3.14 B. ×62×3.14﹣()2×3.14 C. ×[62×3.14﹣()2×3.14] D. ×(6×2×3.14﹣6×3.14) 5.小方每天上学先向北偏东40°方向走200米,再向正东方向走300米到学校,他每天放学先向正西方向走300米,再向()方向走200米到家。 A. 北偏东40° B. 南偏西40° C. 西偏南40° 6.某小学有教师70人,这个学校男、女教师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 1:6 B. 1:2 C. 2:3 D. 3:4 7.一种服装原价105元,现在降价,现价比原价少多少元?正确的列式为()。 A. 105×(1- ) B. 105× C. 105÷ D. 105÷(1- ) 8.修一个如图的羊圈,需要()米栅栏。

A. 25.12 B. 12.56 C. 20.56 D. 50.24 9.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 A. 缩小到原来的 B. 扩大到原来的5倍 C. 缩小 D. 除以5 二、填空题 10.试验一批种子的发芽率,第一次取100粒,有75粒发芽,第二次取25粒,全部发芽。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________。 11.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长1cm和3cm,当时针走了45分时,分针走了________°,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 12.从1984年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开始,到2004年第28届奥运会为止,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12枚奥运金牌.各个运动项目获得金牌的情况如下. 历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情况统计图 (1984~2004) (1)射击在历届奥运会上共获得________金牌? (2)截止到2004年,中国代表团在跳水、乓乒球、羽毛球、举重、体操、射击等6个项目上获得的金牌总数占历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总数的________ 13.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9÷__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__=0.75=________%. 14.“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竿头一只钩,一水一拍似一唱,一翁独钓一江秋。”这首诗中“一”字约占总字数的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15.若李明走到陈红的位置要向北偏西25°的方向走450米,那么陈红要走去李明的位置要向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方向走。

中国新闻史

1.王韬 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早年游历欧洲,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王韬在《循环日报》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创立了报刊政论文体,确立了不拘一格的文章报风。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系统的提出了办报主张: 1办报目的是为了“立言”。即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该思想成为中国报刊的传统特色之一。 2报纸的功用是一个“通”字。即使国政民情上通下达。 3呼吁言论自由。 4主张报纸的文风要直抒胸臆。 5报纸的编辑人员要慎重选择。 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2.郑观应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提出与王韬类似的观点: 1报纸的功用要“通民隐,达民情”。 2创办报纸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3办报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4呼吁政府允许国人办报。 3.康有为 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家之一,是戊戍变法运动中著名领袖,也是清末民初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先驱。 ·1895年康有为联合进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举行“公车上书”,要求朝廷变法维新。 ·1895.8参与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 ·1895.11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团体,京师强学会成立,康为实际组织者。作为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895.11康有为在上海,与友人共同成立上海强学会。其机关报《强学报》应运而生。 在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他所创办的报纸,都是重政论、重宣传、轻新闻,使报纸成为了他们推行变法新政、开展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他认为报纸的作用有“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 4.梁启超

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史》课程研究的是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了解邸报、民报等的发展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识记: 1.金石碑刻 2.“露布” 二、领会: 1.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 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 一、识记:

1.邸报 2.开元杂报 3.敦煌进奏院状 二、领会: 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与特点。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 一、识记: 1.小报 2.京报 二、领会: 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二章近代报刊之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与主要报刊。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主要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说 一、识记: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蜜蜂华报》 3.《中国丛报》 二、领会: 1.中国近代报业产生的特殊性、背景及其作用。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 附答案

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 在线做题就选鸭题库:https://www.doczj.com/doc/0b10577191.html,/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附答案药事管理与法规 1、药品批发企业的仓库应划分为以下哪些专用场所并设明显标志 A.待验库(区) B.合格品库(区) C.发货库(区) D.不合格品库(区)、退货库(区) E.经营中药饮片还应划分零货称取专库(区) 题型:A-E:多选 答案:ABCDE 2、药品出库应遵循的原则是 A.按效期发货的原则 B.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C.近期先出 D.先产先出 E.远期先出 题型:A-E:多选 答案:BCD 3、药品零售企业营业场所和药品仓库应配置的设备 A.药品防尘、防潮、防污染和防虫、防鼠、防霉变等设备 B.检验和调节温、湿度的设备 C.避光、通风、排水设备 D.符合药品特性要求的常温、阴凉和冷藏保管的设备 E.特殊管理药品的保管设备 题型:A-E:多选 答案:ABDE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应分开存放药品的是 A.国产药与进口药 B.药品与非药品 C.内用药与外用药 D.中药材与中药饮片

E.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题型:A-E:多选 答案:BCE 解析:考察重点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分开存放的规定。参见"内容精要"相关内容。 5、药品出库必须进行 A.复核 B.化学分析 C.抽样验收 D.质量检查 E.性状鉴定 题型:A-E:多选 答案:AD 6、药品批发企业的购进票据和记录、药品验收记录、出库记录保存 A.至有效期后1年 B.至有效期后2年 C.不少于2年 D.不少于3年 E.5年 题型:A-E:多选 答案:AD 7、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 A.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B.有实践经验 C.可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D.能坚持原则 E.应是执业药师或具有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 题型:A-E:多选 答案:ABCDE 8、企业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不得患有 A.心脏病 B.精神病 C.传染病

2020年中山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年中山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三角形底边为a,高为h,则面积为()。 A. ah B. 2ah C. ah÷2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与这条高对应的底是()。 A. 1.5厘米 B. 3厘米 C. 6厘米 D. 9厘米3.方程1.2x+3=5.4的解是()。 A. 0.2 B. 0.7 C. 2 D. 20 4.方程(0.5+x)+x=9.8÷2的解是()。 A. 2.2 B. 4.4 C. x=4.4 D. x=2.2 5.盒子里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安安从中摸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去摇匀,重复20次并记录下球的颜色,情况如下表。如果安安再摸一次,下面哪句话的描述是正确的? A. 一定摸到黑球 B. 一定摸到白球 C. 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D.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6.下列算式得数小于1的是()。 A. 3.04÷0.25 B. 1.01÷0.99 C. 0.15÷0.25 D. 6.5÷1.5 7.7.3除以0.3,商是24,余数是()。 A. 1 B. 0.1 C. 0.01 8.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5),B点用数对表示数(5,1),C点用数对表示为(2,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9.王彬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 A. (4 ,2) B. (4 ,4) C. (2 ,4) 10.1.24×0.24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A. 0.29 B. 0.30 C. 0.3 D. 0.03 11.某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如图。这一天,同一块手表在美国标价80美元,在香港标价610港元,在法国标价62欧元。换算成人民币()的标价最低。 A. 美国 B. 香港 C. 法国 D. 无法判断12.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2个黑球和1个白球,每次摸出一个后都放回摇一摇再摸。小东第一次摸出一个红球,第二次又摸到一个红球,第三次摸到球()。 A. 一定是红球 B. 一定是黑球 C. 一定是白球 D. 三种颜色都有可

中国新闻史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选)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特征:内容:刊登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和文字体裁划分,没有广告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选)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 内容: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 性质: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

作用: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性质: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 作用: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选) 印刷: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 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传抄的办法; 始于明代中后期民间报房的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此后出现“黄皮京报” 发行: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因此,邸报又称驿报; 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 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 京报有人专送 6.邸报与现代报纸的区别。(主观)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 积极作用:①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②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 工作的职业训练; ③在印刷设备和技术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 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2.简要评述王韬的主要贡献。 ①鼓吹国人办报。主张中国应自行办报,还要办西文报 ②重视报刊政论。《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③致力于革新文风。采用浅显的文言,议论时政 3.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在内容上,外报可报道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政事 ②在板报思想上,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古代报纸却没有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方针的

(2020年7月整理)中国新闻史试题.doc

第一章 1.最早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 2,两汉和魏晋时期。首都长安设有工地方官员和周边属国通奏报,待朝宿的____ 3,3为了能几时的获得信息和加快信息的传播魏蜀吴十分重视______ 4. 为了及时的传递军事信息,_____这种船舶报进的媒介被进一步的发展5两份_______的价值,在于为我们十足的的提供研究进奏院的关键物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木铎2、露布3、开元杂报4、敦煌进奏院状5、进奏院状6、定本制度7、邸报8、小报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6分)1露布主要用于_______法令C 战争的胜利的消息D报道征兵的名单2_____是发出高皇帝谕旨奏章的机关A 通政司B进奏院C提塘D六科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清代管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B 清代官报基本上有们抄和上谕两部分组成 C 清代官报通常被称为邸报 D 六科由户,礼,兵刑工的六科组成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三国使其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有____A 木简B竹简C简牍D帛和纸 2戈公振十分肯定两汉时期有邸报的根据是_____ A 他发现文献记载B他推测其肯定性C汉以有唐代以后你刊发邸报的邸D 汉书中有记载燕王在封地获知首都的与领军的调动的记载3报部主要内容有_____ A 皇帝的起居,召旨B管吏的任免事项C臣僚的奏章D其他重要的军事信息方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开元杂志实际上称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两份报纸B敦煌进奏院状在外国的图书馆里C进奏院状近似与16世纪欧洲诞生的新闻纸但比大遭遇800年D唐代的进奏院状与宋代的有很大的差别5唐代的传播活动主要用于军事的是____ A 武士传播活动B官方传播晃动C士人们的传播活动D民间传播活动 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2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什么?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3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4宋代" 小报" 有哪些基本特点? 5明代邸报的传递和发行主要通过哪些环节? 六.论述题(10) 1、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发展情况。答案 一(1)甲骨(2)邸(3)驿传活动(4)烽火(5)敦煌进奏院状 二(1)他是我国特有的古代传播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赦令赎令均露布下州郡,《文心雕龙》所谓“露版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公代臣民上书于君主,不缄封的都称为露布,是别于封缄而言的;汉末也把军中檄文称为露布;、北魏迄唐代,用兵获胜向上奏捷的文书也称为露布. (3)开元年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4)。《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原件为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这份报纸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长97公分,宽28.5公分,无报头,共2000余字,用毛笔抄写,是驻地在敦煌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从当时朝廷所在地陕西凤翔发回敦煌的。内容以报告张淮深派出的官员在朝廷为自己申请旌节的进展情况为主。发报人自称夷则,是张淮深派驻朝廷负责官报抄传工作的进奏官。这份报纸被封存在敦煌石窟达1000年之久,1907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1983年经中报纸,并

执业药师考试真题

执业药师药剂学历年真题分析 A型题 1.关于药品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A.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湿度影响,与PH值无关 B.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 C.固体制剂的赋型剂不影响药物稳定性 D.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 E.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答案E) 2.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 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 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人能降低ze诅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 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 (答案C) X型题 1.影响固体药物氧化的因素有 A.温度 B.离子强度 C.溶剂 D.光线 E.PH值 (答案AD)

[历年所占分数]0-1分 历年考题 A型题 1.以明胶为囊材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固化剂是 A.甲醛 B.硫酸钠 C.乙醇 D.丙酮 E.氯化钠(答案A) X型题 1.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常用于 A.提高药物溶解度 B.液体药物粉末化 D.制备靶向制剂 C.提高药物稳定性 E.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 (答案ABC) [历年所占分数]O一2分 历年考题 A型题 1.渗透泵型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减小溶出 B.减慢扩散 C.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D.片剂膜内渗压大于片剂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

E.片剂外面包控释膜,使药物恒速释出(答案D) 2.若药物在胃、小肠吸收,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可考虑制成多少时间服一次的缓控释 制剂 A.8h C.24h E.36h B.6h D.48h (答案C) 提示:有关缓控释制剂处方设计的内容是本章常考考点之一。 3.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几个取样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答案C) 提示:如果是阔口服药测定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采血点不少于11个。 X型题 1.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 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 B.控制粒子大小 C.溶剂化 D.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

中山市期末统考模拟测试题

中山市期末统考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填入第二卷的表格中。)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A.0.775% B.0.675%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读下表,完成4~5题。 4.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乙国可能是 A.坦桑尼亚 B. 中国 C.巴西 D.荷兰 5.国家丙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C.就业困难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读下图①~④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图。判断6~7题。

D 图例: B 人口出生数 人口死亡数人口迁移数 6.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自然增长率按递增排序为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7.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人们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不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9.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图。(不考虑其它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国人口达高峰值的时间是② B .该国人口达高峰值的时间是④ C .②到④期间该国总人口在减少 D .②到④期间该国总人口在减少 10.图中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及其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A .组团状、河网密集 B .集中团块状、平原地形 C .组团状、山地地形 D .放射条带状、河谷地形 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读图分析回答11~12题。 A B C E D 11.商店和住宅位于 A.D 区和A 、C 区 B.A 区和B 、C 区 C.C 区和A 、E 区 D.B 区和E 、D 区 12.如下图,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较合理的方案是 时间

执业药师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和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和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 一、A 型题题干在前 第1 题“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的“味”义为( )。 A.气味 B.趣味 C.品尝 D.意味 E.研究体会答案:E 第2 题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 )。 A.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C.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 D.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E.国家审计署批准答案:B 第3 题处方格式的组成包括( )。 A.前记、正文、后记 B.前记、主体、后记 C.前记、正文、主体、后记 D.前记、正文、后

记、附录 E.患者信息、疾病诊断、医药人员签名 答案:A 第4 题以下属于布洛芬为非处方药的适应症的是( )。 A.头痛、牙痛、发热、痛经等症状 B.滑膜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痛风答案:A 第5 题生产文件的编制应注意以下内容( )。 A.用词准确,通俗易懂 B.层次清楚 C.各类技术参数要求准确 D.用词准确,通俗易懂,层次清楚,各类技术参数要求准确 E.繁简适当答案:D 第6 题药品生产企业的某批产品共包装484 件,应随机取样量为( )

A.5 B.8 C.10 D.11 E.12 答案:E 第7 题有机磷酸酯中毒的机制是指( )。A.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 B.形成硝酸化胆碱酶C.胆碱酯酶水解D.增强胆碱酯酶活性E.抑制蛋白结构改变答案:A 第8 题负责对全国的麻黄素监督管理的单位是( )。 A.国家计划委员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C.国家审计署 D.国家工商管理局 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答案:E 第9 题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是( )。 A.葡萄糖、胰岛素混合液 B.葡萄糖、胰岛素

2020年中山市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年中山市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BC 与⊙O 交于点D ,连结OD .若50C ∠=?,则∠AOD 的度数为( ) A .40? B .50? C .80? D .100? 2.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 A .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 B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C .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D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3.已知一次函数()10y kx m k =+≠和二次函数()2 20y ax bx c a =++≠部分自变量和对 应的函数值如表: x … -1 0 2 4 5 … y 1 … 0 1 3 5 6 … y 2 … -1 5 9 … 当y 2>y 1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2 B .4<x <5 C .x <-1或x >5 D .x <-1或x >4 4.将抛物线y=2x 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 A .y=2(x ﹣3)2﹣5 B .y=2(x+3)2+5 C .y=2(x ﹣3)2+5 D .y=2(x+3)2﹣5 5.甲袋里有红、白两球,乙袋里有红、红、白三球,两袋的球除颜色不同外都相同,分别往两袋里任摸一球,则同时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A . 1 3 B . 14 C . 15 D . 16 6.若将抛物线y=x 2平移,得到新抛物线2 (3)y x =+,则下列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3个单位 7.如图,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 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新闻事业的改革 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新闻史经历了多次的新闻事业的改革,其中以五四运动时期,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四次改革最为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首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广泛使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三)新文风的出现;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四)副刊的革新;改变副刊原来格调不高,不少副刊还充斥低级趣味的、黄色的内容的情况,改为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头版头条设为最新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多设了专栏。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六)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经过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工作,我国的新闻事业渐渐的向现代化转化。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我们先谈谈有关《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的相关内容。 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旨在从思想上清算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路线,尤其是清算王明的错误并肃清其流毒,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的教育运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改版前夕,毛泽东和博古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七十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毛泽东在最后作了重要讲话

《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76个名词解释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消亡,宋朝报和明清宫门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唐朝政简报的继续。 2.进奏院状---一种上行官文书,是进奏官专门提供给节度使本人阅读的情况汇报资料。内容有军政情报、地方驻京官员的表现。唐代进奏院状新闻内容很多,但只送节度使(观察)使本人阅读,无复本。因此,从唐代进奏院状只是一种半官方性质的情报,与宋代的性质有很大不同。 3.邸报---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始于唐宋、明清有所发展,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是封建王朝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内容多为皇帝旨谕、大臣奏章、官吏奖惩、军事战报等。 4.小报---中国古代民间私自发行的传播媒介,是宋代信息传播活动发展的一个全新的现象。最早出现于北宋末,盛行于南宋,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的产物。由部份胆大官吏透露出人们迫切想了解的信息,以朝报形式叫卖于街市。作为非法信息载体,一直受到政府压制打击,却始终未能根绝。 5.“京报”---中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与近代报刊最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始于乾隆,清中叶后日趋盛行。内容仍局限于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但有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公开销售于民间,与以前邸报只在官员各衙门中传阅全然不同,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 6.《察世俗每月统计考》---1815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米怜,马六甲,宗教宣传性质的中文月刊,作为他协助马礼逊对华主要的传教工具,揭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第一页。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解释教义,介绍天文地理、各国概况和西方近代科技实用知识,发表我国最早的报刊新闻图画,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未涉及政治时事问题。宣传上“附会儒学”,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期刊封面印:“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主编署名“博爱者”。1821年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年终停刊。 7.《东西洋考》---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广州,宗教内容已退居其次的宗教性报刊。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宣传中外人士间的行为准则,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重视贸易活动,刊登过中外进出口贸易的物价表。所载《新闻纸略论》是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每期有目录,栏目较固定。宣传上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的署名是“爱汉者”。1838年停刊。 8.《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a)---1822年葡文周刊,主编安东尼奥,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的政府机关报,我国第一份外文报纸。附数种增刊,一年后因执政党被**而停刊。 9.《广州记录报》/《广东纪事报》(Canton Register)---1827年英商马地臣和美商伍德,广州,商业性报纸。双周刊~周刊。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评论,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影响很大。有强烈政治色彩。竭力为鸦片战争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迁往澳门出版,鸦战后迁往香港,改名《香港记录报》,1863年停刊。 10.《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1853年,英国传教士麦杜斯,香港。马礼逊教育会出版, 香港中环英华书院印刷。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 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仍沿用线 装书的装祯形式,发行到广夏福宁上等地。刊有 中英对照目录。内容不同于鸦片战争前中文期刊 的地方在于重点放在时事新闻方面,其次是文化 知识介绍,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总体上站在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但报道中国内部消息 不必顾忌清政府干涉,能较客观、公正。广泛介 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副刊《布告篇》 上刊登的各类广告是我国中文报刊上首次出现 收费广告。在《遐迩贯珍》上消息、短讯、通讯、 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也出现连续 报道的形式,与以前的中文期刊相比,在新闻业 务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11.《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字 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50年, 英商奚安门(Shearman)创办并任主编,字林洋 行发行。商业性周刊,周六出版,对开一张,上 海的第一份近代报刊。主要刊登商业性材料,后 被指定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公署文告发布机关。反 映英商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政府的观 点,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字林西报》 创刊后,《北华捷报》转而成为该日报的星期副 刊,继续出版,影响减小。《字林西报》十分重 视新闻报道,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通讯员,曾一 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报道面广,信息 及时,内容丰富。重视言论,经常对中国政局与 中国关系发表意见。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 影响较大。此二报政治上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 业,恶毒攻击和歪曲报道太平天国革命与小刀会 起义,既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也为其他外国侵略 者辩护。 12.《六合丛谈》--- 1857年上海,英国伦敦会 传教士亚历山大&S226;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墨海书馆出版,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 月刊,非纯粹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刊物,综合性期 刊。本意似乎想把它办成新闻性刊物,又想使所 有人成为自己的读者,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 业行情、中外新闻都有一些,结果弄成了大杂烩。 发行区域大,但实际发行量非常有限,一年后停 刊。 13.《上海新报》---1861年,字林西报馆,伍 德、傅兰雅、林乐知等,上海最早商业性中文报 纸。初为周刊,两个版面,一版商业信息和新闻, 二版全为商业性内容。后改周三刊,扩为4版, 二版刊有新闻偶尔有言论,其余三版全是广告、 船期、行情等商业信息。将商业信息放在首要地 位。当时正是太平军进军上海之际。江南地主乡 绅纷纷避难于上海租界,特别关心太平军的进 展。该报于是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 使报纸销路日增。言论不多,但曾长篇连载吹捧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外国雇佣军为“常胜 军”“功绩”的文章,反动立场昭然若揭。 14.《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中国教会 新报》周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任主编, 宗教内容为主,教友中影响。)1874年9月第301 期改名《万国公报》,读者扩展到社会各界人士, 内容改以时事为主,针对当时出现的洋务运动和 维新思潮,殖民势力希望社会变革沿着列强期望 的道路发展,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科技知识。尽 管很难左右中国社会内部的变革,但对中国知识 界的影响很大。 15.《申报》---旧中国最有影响的一家报纸。第 一家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一直由中国人主持 笔政的。1872年初创两日刊,与《上海新报》 的时效竞争中改日刊。英商美查(Ernest Major) 办报目的完全为赚钱因此毫不犹豫让中国文人 做编辑。经营上采取销售的营销策略。业务上作 了改革①重视报纸言论。认为“利”和“义”并 不完全对立。申报有些言论,或为中国富强献计 献策,或对鄙规苛政口诛笔伐,从启迪民智角度 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重视新闻真实性。申 报在一系列战争中报道的真实信息为自己赢得 声誉。③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在版面上特辟文 艺类作品的篇幅。 16.《字林沪报》和《新闻报》---《字林沪报》 创刊于1882年,字林洋行主办。《新闻报》创刊 于1893年中外合资到后来股权全部归英商丹福 士所有。两报吸取《申报》经验,聘中国人为主 笔,吸引读者《字林沪报》创办我国报纸第一个 副刊《消闲报》,开报纸副刊的先河。《新闻报》 则采取低于申报的价格推销和赠送石印画报的 办法争取读者,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的 格局。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占据着报业的龙 头地位。 17.《澳门新闻纸》---1838林则徐广东禁烟, 选澳门“探访夷情”,派人搜集外报,聘通外文 的国人,秘密翻译《广州周报》和《广州纪事报》 两家英文周报以及新加坡、孟买、加尔各答、伦 敦、悉尼等地出版的报纸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 方面的消息、言论,提供给清廷和军方,作为制 定对外政策的参考。翻译材料汇集成册,被称为 《澳门新闻纸》。现存6册,有人称之为我国最 早的译报。 18.《沙架免度新录》---1856年加利福尼亚萨 克拉门托(Sacramento),大量华侨聚居于此。 此前,旧金山出版过美国人主办的华文报刊。为 真正为华人说话,广东籍华侨司徒源集资创办中 国人自己的报纸,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华人 日报,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但此报出版时间不长,1858年已停刊,又远离 祖国,因而对国内的影响甚微。 19.《昭文新报》---1872年汉口艾小梅创办, 一直被视为第一份国人自办报刊。“仿香港、上 海之式而作”,白鹿纸印刷,最初是日刊,但因 销路不畅,三月后改为五日刊,所载“奇闻逸事 居多,间有诗词杂作”。 20. 《汇报》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初三(1874 年6月16日)在上海创刊。日刊。由招商局总 办唐景星(廷枢)、上海县知县叶廷眷“捐款首 倡”,以官民集资入股形式创立报社,拥有资金 银1万两。入股人多为广东籍,广东人邝其照(容 阶)主持报务。主笔管才叔,编辑有黄子,贾 季良等,同年9月1日改名为《汇报》,期数另 起,改由英文翻译葛理出面主持报务兼主笔。原 主笔管才叔因意见不合去职。清光绪元年(1875 年)春夏间停刊。目前所见《汇报》最后一期出 版于光绪元年四月初十(1875年5月14日)。 《汇 报》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创办的报纸。该报宣称 “本局为中华日报,自宜求有益中华之事而言 之”。改名《汇报》后又重申:“凡事之有关时 务者,上则国计民生,下则日用行习;大则人心 风俗,小则事物细微,无不博采旁搜,登诸日报。 间取其尤关紧要者为论辩,相与发明。” 该报 初期日出2张8版。设三大栏目:“京报全录 栏”、“中外近事栏”和“告白栏”。 21.《循环日报》---我国近代最早宣传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之一。1874年,香港,王 韬。评论时政、鼓吹变法,主张政治上建立军民 共治国,经济上实现国家富强,外交上维护国家 主权独立,反对列强侵略中国。这是中国报界首 创的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既有别于我国古代报 纸(以传抄上谕、刊发奏章为主要内容),又有 别于近代外报(以传播教义、刊载商情为主要内 容的),为近代报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