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洗手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9.35 MB
- 文档页数:32
设计意图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细菌、寄生虫卵,幼儿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沾上细菌等微生物。
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儿极易将病菌带入口中。
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学习洗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视频、PPT、2个桶、2个大盆、15条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观看故事视频《一定要洗手》,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条吃的时候,小女孩对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正确的洗手方法。
2、通过PPT学习正确的的洗手方法,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按照PPT 上的步骤图练习。
3、幼儿自己根据步骤图,练习洗手的方法,巩固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练习洗手。
1、教师出示水果盘,激发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2、幼儿分成两组,通过实践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关注幼儿并给予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活动小结,分享水果。
小结:手上容易沾上细菌,在吃东西之前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健康康。
活动反思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幼儿园讲卫生勤洗手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加强卫生意识。
2.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引导幼儿认识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强调不讲卫生会导致生病。
3.教授正确的洗手步骤和注意事项。
4.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洗手步骤和注意事项。
2.难点: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幼儿形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幼儿认识手的作用和重要
性。
2.示范法:教师进行洗手示范,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
骤。
3.游戏法: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4.故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幼儿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引导幼儿认识手的作用和重要性。
2.展开: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强调不讲卫生会导致生病。
教授正
确的洗手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故事法,讲述一个关于讲卫生
的小故事,加强幼儿的理解。
3.巩固:设计互动游戏,如“洗手操”、“洗手歌”等,让幼儿在游戏
中巩固所学内容。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讲卫生和勤洗手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
1.评价目标:评价幼儿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是否
理解了讲卫生的重要性。
2.评价方法:通过观察、提问、游戏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
幼儿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幼儿园小班洗手课件幼儿园小班洗手课件【1】幼儿园小班洗手课件【1】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
)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
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
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2、抹肥皂,搓手。
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
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洗一洗。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幼儿园小班洗手课件【2】幼儿园小班洗手课件【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认真洗手,培养幼儿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从小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肥皂,洗手液若干;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一套;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朗诵儿歌《小手真干净》导入活动。
二、展开(1)讨论。
平时是怎样洗手的?能把手洗干净吗?洗手有什么好处?(2)看图片,学洗手。
教师带领幼儿通过看正确洗手的图片,练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情况下要洗手?如何节约用水?”三、幼儿动手洗手结束活动幼儿到盥洗室内,听老师念《小手真干净》边听边练习洗手,结束活动。
附儿歌:小手真干净拧开龙头冲冲手,擦擦肥皂搓一搓搓搓手心和手背,换只小手在搓搓冲冲冲,冲手心,冲冲冲,冲手背关上龙头甩三下,擦干手心和。
健康教育小班我会洗手
在健康教育小班中,我学会了正确洗手的方法。
洗手是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步骤。
下面是我学到的正确洗手步骤:
1. 打开水龙头,用流动的温水湿润双手。
2. 取适量肥皂,搓揉双手,确保双手上都有泡沫。
注意从手腕到指尖,包括手指间的部位都要搓揉。
3. 用手心相互搓揉至少20秒钟。
可以数到20,或者唱一首20秒钟的歌曲来帮助记时。
4. 特别注意搓洗指尖、指关节和手腕的部分,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
5.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所有肥皂和污垢都冲洗干净。
6. 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轻轻擦干双手。
洗手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卫生习惯。
我们应该在以下情况下洗手:
1. 在接触食物前后,特别是在准备食物或进食之前。
2. 在使用卫生间后。
3. 在接触垃圾、尘土或动物后。
4. 在打喷嚏、咳嗽或擤鼻涕后。
5. 在接触生病的人后。
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减少传染病和细菌的传播。
所以,让我们都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保持健康!。
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含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及时洗手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洗手液、毛巾、水盆。
2. 学具:七步洗手法挂图、卡通洗手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幼儿在户外玩耍后,手脏了却直接拿东西吃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1)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2)手脏了直接吃东西会有什么后果?(3)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2. 讲解七步洗手法(5分钟)(1)通过课件介绍洗手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结合七步洗手法挂图,详细讲解每个步骤: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⑤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⑥ 五指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
⑦ 洗手腕,交替进行。
3. 示范与练习(5分钟)(1)教师示范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边示范边讲解。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在下面跟着练习。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洗手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正确、快速地完成七步洗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的重要性2. 七步洗手法步骤: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⑤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⑥ 五指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
⑦ 洗手腕,交替进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自觉运用七步洗手法。
(2)完成一份关于“我学会了七步洗手法”的手抄报。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洗手》一、教学目标:1、了解洗手的目的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2、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洗手的目的和方法2、正确的洗手步骤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肥皂或洗手液3、洗手盆或水龙头4、毛巾或纸巾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有没有肮脏的玩具、床单或衣服,或者吃过的脏东西?2、为什么要保持自己的身体干净,身体对健康的重要性?(清洁身体可以保证健康。
然而,手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部位之一。
)第二步开展1、观看PPT课件介绍洗手的目的和重要性。
2、请家长和老师的协助带领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1)把双手浸泡在温水中,用肥皂或洗手液涂抹全手,包括手掌、指缝、指甲上面和下面以及手腕。
(2)一边搓洗双手,手心互相搓擦、指缝、指甲上面和下面搓洗。
每个手指都要彻底搓洗,搓1~2分钟。
(3)用温水冲洗,确保肥皂或洗手液全部去除。
(4)用毛巾或纸巾擦干手,尤其是手指间、指甲上面和下面等部位。
第三步总结1、记录孩子完成洗手任务的时间和正确实施的标准。
每周评选一名卫生小组长。
2、通过评估来看孩子是否有改善,如达到预期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是否能够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3、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换洁净衣服等。
六、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洗手的目的、方法和正确的步骤。
学生练习了洗手,了解了为什么要经常洗手,而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此外,定期评估也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了解他们掌握的标准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