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洗手法小班
- 格式:pptx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2
幼儿园(儿童)七步洗手法一、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正确步骤: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指背。
曲折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拇指。
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
曲折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段、手臂。
揉搓手段、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二、七步洗手法注意事项1、洗手一定要用活动清洁的水。
2、洗手一定要使用适量的香皂或者洗手液。
3、洗手的每一个步骤至少来回5次,总揉搓时间大于15秒。
4、洗手后,可以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毛巾等擦干双手。
三、七步洗手法儿歌【七步洗手法儿歌】自来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不会随着走。
1、手心相对搓一搓2、手心手背蹭一蹭3、手指中缝相交叉4、握成拳,搓一搓5、拇指拇指别忘掉6、指尖指尖揉一揉7、手段手段转一转做个整洁好宝宝。
【七步洗手法儿歌】两个好朋友,手碰手。
你背背我呀,我背背你。
来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
举起两只大钳子,大钳子。
我跟螃蟹点点头,螃蟹跟我握握手。
【七步洗手法儿歌】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擦擦小肥皂,相对搓搓手。
手心对手背,相互搓一搓,互握大拇指,相互转转转,指关节弯弯腰,掌心上面来搓搓。
手段洗一洗,龙头冲一冲。
赶忙擦干净,细菌全跑掉。
【洗手歌】排排队,挽挽袖,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湿手,打肥皂,手心相对搓一搓,掌心正对揉一揉;手指交叉搓手背,十指交错擦擦掌,扣实小手扭一扭;拇指为轴转转手,换手攥紧小拳头;手成小铲掌心划,轮番完成六步骤,洗得细菌无处躲;捧水先洗水龙头,龙头拧紧擦干手;好习惯,每天做,身体健康乐呵呵。
2024年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能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3. 养成饭前便后、玩耍后主动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重点:了解洗手的重要性,能独立完成七步洗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图示、病菌模型。
2. 学具:每人一个病菌模型、洗手液、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病菌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怪物是什么吗?”讲解病菌的危害,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防止病菌进入身体。
2. 例题讲解(5分钟)展示七步洗手图示,逐一步骤讲解,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
针对每个步骤,教师进行详细讲解,让幼儿理解每一步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七步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洗手比赛,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步骤一:湿手步骤二:取洗手液步骤三:揉搓掌心步骤四:揉搓手背步骤五:揉搓指缝步骤六:揉搓指尖步骤七:冲洗干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演示七步洗手法,并帮助他们改正洗手动作。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正确完成七步洗手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七步洗手法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参观卫生设施,了解卫生设施的作用,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与家园共育的衔接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确保幼儿能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指南
步骤一:用清水将双手湿润
打开水龙头,用适量的清水将双手彻底湿润,确保每个手指都完全沾湿。
步骤二:涂抹适量的肥皂
取适量的肥皂,使其充分起泡。
可以选择使用无刺激性的儿童专用肥皂。
步骤三:揉搓双手掌
将双手掌心相对,以搓手的动作揉搓双手掌,确保肥皂泡沫均匀地分布在双手上。
步骤四:交叉握手指缝
将左手的指缝与右手相交叉,掌心相对,用搓手的动作揉搓指
缝部位。
然后交换手掌的位置,再次揉搓指缝。
步骤五:搓洗指尖
用右手的指尖在左手掌心上以旋转的方式搓洗,然后再交换手
掌的位置,用左手的指尖在右手掌心上搓洗。
步骤六:搓洗手背
将掌心相对,用手背互相搓洗,确保每个手背都用力搓洗干净。
步骤七:冲洗和擦干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将肥皂和泡沫完全冲洗干净。
然后使用
纸巾或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双手。
注意事项
- 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洗手,至少需要20秒时间。
- 每天多次洗手,如进餐前、上厕所后、与其他儿童接触前等。
- 教育和引导幼儿正确和规范地洗手。
- 定期清洁和消毒洗手池和洗手间设施。
请确保幼儿园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掌
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七步洗手法。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能够熟练运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洁双手,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生活中主动洗手的习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肥皂、毛巾、七步洗手法的挂图或卡片。
2. 学具:小玩具、沙包等,用于模拟实践情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如沙坑游戏。
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小手变得这么脏,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回答:“洗手”。
2. 讲解七步洗手法(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或卡片,详细讲解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边讲解边示范。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位幼儿进行现场演示,针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让其他幼儿跟随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七步洗手法》2. 板书内容:(1)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2)洗手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中是否主动洗手,并记录下来。
(2)根据七步洗手法,画出洗手步骤的简笔画。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由家长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幼儿在洗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洗手间,了解卫生设施。
(2)开展“我是卫生小标兵”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发挥榜样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反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确保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健康课程中的《七步洗手法》。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二章《个人卫生好习惯》的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洗手的重要性、学习七步洗手法以及日常洗手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2. 使学生掌握七步洗手法,提高洗手效果,预防疾病。
3. 培养学生关注个人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有效洗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演示视频、PPT课件、七步洗手法挂图。
2. 学具:洗手液、毛巾、水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玩耍后不洗手就吃东西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做可能导致的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洗手的重要性,通过洗手演示视频,讲解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位小朋友洗手的过程为例,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正确操作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洗手比赛(10分钟)学生进行洗手比赛,评选洗手小能手,鼓励大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洗手的重要性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日常洗手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的七步洗手法,回家后向家长演示并教会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学生实际操作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洗手方法分享给身边的人,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
同时,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洗手知识讲座,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5. 洗手比赛的组织实施6.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与答案评估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入探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在讲解过程中,详细分解每个步骤,强调关键动作和注意事项。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儿歌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比赛按预赛、决赛依次进行。
预赛之前,各班保育老师对孩子们洗手的步骤、动作的规范性、清洗的干净程度进行了全面规范培训。
比赛过程中,中大班小朋友动作规范,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七个关键动作行云如流水,一气呵成,现场掌声阵阵。
就连刚入园不到一个月的小班萌宝们也不甘示弱,动作虽然不那么标准但十
分到位,洗手步骤伴随着郎朗上口的儿歌,把洗手变成了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知晓洗手的重要性,巩固了幼儿七步洗手的步骤,给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打下了基础,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儿歌七步洗手法是一种能够清除手部细菌,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洗手方法,它可以简单归纳为:“内外夹勾大力丸”七个步骤,具体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一下。
1、先用流动的水将手洗一遍,涂抹上肥皂或者洗手液,然后双手并拢,掌心相对,相互揉搓。
2、将一只手的手心对着另一只手的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并双手交叉进行。
3、双手掌心相对,十指相互交叉夹在一起,沿指缝相互揉搓。
4、两手相互勾在一起,互相揉搓。
5、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立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中心,进行旋转揉搓。
7、最后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去揉搓另一只手的手腕,两只手交互进行。
经过这七步之后手上的细菌就基本洗干净了,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一定要勤加洗手。
其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幼儿,心中要始终明确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教师只是一个陪伴并支持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角色,所以教师切记不能以所谓大人的姿态高控幼儿。
即便有幼儿看到了自己身为老师也会做一些错误或者与对幼儿的教导不符合的事情,要及时的向幼儿说明情况和原因,若真的是自己的行为问题,那就得即刻在幼儿面前承认错误并改正。
同时也做到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示范作用就要求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方面要关注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老师的仪态,另一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对幼儿产生的示范作用。
学前期的孩子最大的学习的特点就是“模仿”。
如果教师在对幼儿教导洗手法后,自己却在孩子面前不做到,这样可能会导致幼儿也不按照洗手法洗手,会像教师那样洗,如果教师这个时候批评了幼儿,让幼儿在迫于教师的威严下按照洗手法洗了手,这就容易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容易让幼儿形成心口不一致,双向做法的情况。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主要围绕“七步洗手法”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3章第2节,详细内容如下:1. 学习正确的洗手步骤;2.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3. 掌握七步洗手法;二、教学目标1.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2. 掌握七步洗手法,并能正确进行操作;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卫生防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养成良好洗手习惯。
教学重点:洗手的重要性,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肥皂、毛巾、水盆、PPT、视频等;2. 学具:幼儿用洗手液、肥皂、毛巾、水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什么时候需要洗手?洗手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七步洗手法,边讲解边示范;(2)讲解每一步洗手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3)引导幼儿跟着教师一起练习七步洗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练习,互相监督、纠正;(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3)评选出洗手小能手,给予表扬和鼓励。
(2)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洗手,还有哪些卫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七步洗手法2. 板书内容:a. 洗手的重要性b. 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c. 洗手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七步洗手法,并帮助他们改正洗手方法。
2. 答案:正确完成七步洗手法的操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幼儿积极参与,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巩固;2. 拓展延伸:a. 教师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洗手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b. 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如制作洗手宣传画、编写洗手儿歌等,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养成良好洗手习惯;2. 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细节;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操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以下是幼儿园七步洗手法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打湿双手
在洗手之前,先打湿双手,这样可以让肥皂更容易起泡,也能够更好地清洁双手。
第二步:取适量肥皂
用手指把肥皂挤出来,取适量肥皂,可以在手心或者手背上涂抹。
第三步:搓揉手心
将双手合十,搓揉手心,让肥皂渗透到所有指缝和手指的表面。
第四步:交叉搓揉手指
将左手的手指交叉搓揉右手的手指,再将右手的手指交叉搓揉左手的手指,确保每个手指上都均匀地涂有肥皂。
第五步:搓揉手背
将左手的手背搓揉右手的手背,再将右手的手背搓揉左手的手背,确保每个手背上都涂有肥皂。
第六步:搓揉拇指
将左手拇指搓揉右手掌心,再将右手拇指搓揉左手掌心,确保每个拇指都均匀地涂有肥皂。
第七步:冲洗双手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双手上的肥皂都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总之,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操作流程简单易学,但却能够保障幼儿的健康。
教育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不断强调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卫生教育。
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2. 使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能够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法挂图、演示道具。
2. 学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法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幼儿因为不洗手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5分钟)展示七步洗手法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洗手的具体步骤。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使用演示道具,一边示范七步洗手法的具体动作,一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进行问答环节,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1)湿: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
2)搓:取适量洗手液,双手揉搓出泡沫。
3)冲: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泡沫消失。
4)捧:用双手捧清水,彻底冲洗手指间。
5)擦:用毛巾擦干双手。
6)关:关闭水龙头。
7)穿:穿上围裙,防止弄湿衣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演示七步洗手法,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幼儿完成洗手动作后,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示范演示、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七步洗手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掌握程度,并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故事情境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加深他们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
3.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及讲解的清晰度。
4. 随堂练习:教师对幼儿洗手动作的指导和纠正。
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增强卫生意识。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养成实践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洗手液、毛巾等。
学具:小朋友的洗手记录本、洗手图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位小朋友演示一下他们平时是如何洗手的。
2. 讲解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洗手,并分享洗手心得。
4. 示范演示:教师示范七步洗手法的正确操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七步洗手法,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七步洗手法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七、作业设计1. 完成洗手记录本,记录每天洗手的次数和正确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增强卫生意识。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养成实践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洗手液、毛巾等。
学具:小朋友的洗手记录本、洗手图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位小朋友演示一下他们平时是如何洗手的。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操作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提前观察学生的洗手习惯,选择符合正确洗手步骤的学生进行演示,以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操作方法。
例如,“内”指的是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外”指的是掌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摩擦;“夹”指的是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摩擦;“弓”指的是弯曲手指使关节相互摩擦;“大”指的是弯曲大拇指与其他手指相互摩擦;“立”指的是弯曲手指使关节相互摩擦;“腕”指的是手腕相互摩擦。
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含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及时洗手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洗手液、毛巾、水盆。
2. 学具:七步洗手法挂图、卡通洗手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幼儿在户外玩耍后,手脏了却直接拿东西吃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1)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2)手脏了直接吃东西会有什么后果?(3)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2. 讲解七步洗手法(5分钟)(1)通过课件介绍洗手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结合七步洗手法挂图,详细讲解每个步骤: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⑤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⑥ 五指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
⑦ 洗手腕,交替进行。
3. 示范与练习(5分钟)(1)教师示范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边示范边讲解。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在下面跟着练习。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洗手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正确、快速地完成七步洗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的重要性2. 七步洗手法步骤: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⑤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⑥ 五指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
⑦ 洗手腕,交替进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自觉运用七步洗手法。
(2)完成一份关于“我学会了七步洗手法”的手抄报。
七步洗手法小班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洗手”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特别是“七步洗手法”。
3.能够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教学内容1. 认识洗手通过简单的游戏和图画展示,向幼儿们介绍什么是“洗手”,为什么要经常洗手。
2. 掌握洗手步骤介绍“七步洗手法”,并通过演示让幼儿们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用流动水打湿双手。
•步骤二:挤适量肥皂,在手心揉搓出泡沫。
•步骤三:先清洗手心,沿着手指、手背、手腕轮流揉搓,不要忘记指缝和指尖。
•步骤四:用清水冲洗双手,一定要冲洗干净。
•步骤五:用干净毛巾擦干双手,不要露出手上的皱纹。
•步骤六:保持洗手间的清洁,及时清理毛巾等用具。
•步骤七: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3. 养成好习惯着重强调众所周知的洗手原则,如在什么时候洗手、如何洗手、为什么洗手等,帮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教学方法1.游戏启发法:通过游戏让幼儿们快乐地接受洗手知识。
2.互动探究法:引导幼儿们根据七步洗手法操作洗手,并体验洗手的好处。
3.视觉模拟法:通过演示和图画展示,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们展示如何洗手。
教学评价1.通过幼儿们的口头表述和实践演示,评价幼儿是否掌握了正确的七步洗手法。
2.观察幼儿在洗手时是否能够注意手部清洁卫生,是否能够按照正确的步骤洗手。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教学延伸1.参观有关环保、卫生、健康的博物馆、科普馆等,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洗手”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幼儿利用已学的知识,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倡导周围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总结本次教学主要围绕“洗手”的基本概念、步骤和习惯进行讲授和演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们全面掌握正确的洗手知识和技巧,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提高个人卫生水平,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024年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了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的内容,主要针对《七步洗手法》进行讲解。
该内容属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一部分,依据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学会洗手”的相关内容,详细讲解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及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2.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并能正确操作。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洗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难点: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法挂图、PPT课件。
2. 学具:洗手液、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洗手的重要性。
例如,讲述小熊不爱洗手,导致肚子疼的故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课件和挂图,详细讲解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并演示操作。
3. 随堂练习(5分钟)邀请一名幼儿到讲台前演示七步洗手法,其他幼儿在座位上跟随练习。
4. 分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洗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6.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个洗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七步洗手法的操作。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及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1)洗手的重要性(2)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3)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七、作业设计(1)回家后,向家长演示七步洗手法。
(2)家长拍摄视频或照片,至班级群。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实际操作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和讲述方式。
2. 例题讲解中对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的演示和解释。
3. 分组讨论环节的设计和引导。
4. 游戏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学会并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幼儿自觉洗手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洗手的自觉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法的挂图或卡片。
2. 学具:幼儿用洗手液、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洗手的重要性,如小熊不洗手吃零食,导致肚子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洗手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七步洗手法的挂图或卡片,逐一向幼儿讲解每个步骤,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洗手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5. 游戏巩固(5分钟)设计一个洗手游戏,如“洗手接力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① 洗手的重要性② 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③ 培养良好洗手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演示给家人看。
答案: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如下:① 湿手② 涂抹洗手液③ 双手互搓④ 洗手背⑤ 洗手指尖⑥ 洗拇指⑦ 冲洗2. 作业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并记录幼儿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和呈现方式。
2. 例题讲解中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和示范细节。
3. 随堂练习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和纠错方法。
4. 小结与讨论环节对洗手重要性的强调和良好洗手习惯的培养。
5. 游戏巩固的设计和实施。
6. 作业设计中的家长参与和家庭实践活动的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引入环节的故事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如小熊肚子疼的故事。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2. 培养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正确步骤,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洗手液、肥皂、毛巾、七步洗手法的挂图。
学具:小水盆、水壶、洗手液、肥皂、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洗手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2. 讲解七步洗手法(10分钟)教师展示七步洗手法的挂图,逐一步骤进行讲解,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个具体场景为例,让幼儿判断何时需要洗手,并引导幼儿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教具,让幼儿互相监督,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练习。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的洗手过程,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七步洗手法》2. 内容:洗手的重要性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洗手的时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七步洗手法,并教他们正确洗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但仍有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比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洗手技能,同时加强幼儿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故事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其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场景的设定,帮助幼儿理解何时需要洗手。
4. 随堂练习:确保幼儿在实践中能够正确执行七步洗手法。
5. 作业设计:作业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家庭互动性,强化幼儿对洗手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