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养成《我爱洗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9
小班养成《我爱洗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个人卫生》,详细内容为第2节“我爱洗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玩耍后主动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保护身体健康。
3. 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洗手液、肥皂、毛巾。
2. 学具:小毛巾、洗手盆、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幼儿玩耍后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手上的污渍。
讨论洗手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说出洗手可以去除细菌,保护身体健康。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正确的洗手步骤,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
结合图片,让幼儿复述洗手步骤,加深记忆。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请个别幼儿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讨论其他个人卫生习惯,如刷牙、洗澡等。
六、板书设计1. 大《我爱洗手》2. 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3. 洗手步骤:1)湿手2)搓肥皂3)搓手心、手背、指缝、指尖4)冲洗肥皂泡5)擦干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正确的洗手步骤同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了主动洗手的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将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卫生习惯养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024年小班养成《我爱洗手》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道洗手重要性,能够主动洗手。
3. 培养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洗手步骤。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洗手重要性,养成主动洗手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演示用小手模型、PPT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洗手图示、彩色笔、小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小熊洗手》引导幼儿关注洗手重要性,讨论小熊为什肚子疼,从而引出洗手话题。
2.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洗手正确步骤:湿、搓、冲、捧、擦。
结合小手模型进行现场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解洗手方法。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话复述洗手步骤。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跟随练习。
5. 游戏巩固(10分钟)组织“洗手接力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洗手步骤,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爱洗手》2. 内容:洗手重要性洗手正确步骤:湿、搓、冲、捧、擦洗手小能手七、作业设计a. 画一幅洗手图示,标注出洗手步骤。
b. 家长观察幼儿洗手过程,评价幼儿洗手是否正确。
2. 答案:a. 画出洗手图示应符合洗手正确步骤。
b. 家长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指出幼儿在洗手过程中优点和不足,帮助幼儿改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观察幼儿对洗手步骤掌握程度,解幼儿在洗手过程中遇到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解幼儿园教学内容,共同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b.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卫生间、洗手池等地方,张贴洗手图示,提醒幼儿主动洗手。
c. 主题活动:组织“健康小卫士”活动,让幼儿担任卫生监督员,监督同伴洗手,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正确洗手步骤教授2. 洗手重要性认知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 正确洗手步骤教授(1)利用生动PPT课件和小手模型进行现场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解洗手步骤。
2024年小班养成《我爱洗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生活养成教育》教材的第二单元“健康生活”,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个人卫生”中的第三节“我爱洗手”。
详细内容涵盖了洗手的重要性、洗手步骤、洗手时间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2. 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2. 教学重点:教授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确保幼儿能独立完成洗手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肥皂、毛巾、洗手步骤图、计时器、白板、白板笔等。
2. 学具:洗手液、肥皂、毛巾、洗手步骤图、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幼儿因为不洗手而生病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向幼儿展示洗手步骤图,讲解正确的洗手步骤,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洗手实践,指导并纠正幼儿的洗手步骤。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洗手的注意事项,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品质。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洗手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我爱洗手》2. 内容:① 洗手的重要性② 洗手步骤③ 洗手时间七、作业设计(1)每天回家后,自觉洗手,并记录洗手时间。
2. 答案:见课堂小结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2. 教学重点:教授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确保幼儿能独立完成洗手过程。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回顾所学内容,强调洗手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