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工作的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压缩空气的物理特性。
该机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和便利。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却、膨胀和蒸发。
首先,该机器将空气吸入压缩室,然后使用离心力将空气压缩。
接着,被压缩的空气流经冷凝器,通过冷却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被冷却成液态。
接下来,被压缩和冷却的空气进入膨胀室,它们在这里会被释放出来,并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向外喷出。
由于喷射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空气会降温并变成气态。
最后,空气进入蒸发器,在这里它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并变成冷空气,然后被输送到需要冷却的区域。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学上空气的特性,特别是气体压缩和膨胀的规律。
通过不同的压缩和膨胀过程,空气会变化其状态和温度,从而产生制冷效果。
同时,该机器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让空气在不同的室内进行流动和转动,以便实现不同的制冷效果。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制冷,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制冷需求。
其次,该机器几乎没有震动和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和能耗比,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成本。
但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因为它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定期清洁和维修。
其次,该机器的制冷范围相对较小,不适用于大范围的制冷需求。
此外,它还需要一定的空气流量和压力来进行工作,因此需要安装相应的辅助设备。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基于离心力和压缩空气的制冷设备,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
该机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和便利。
尽管它存在一些缺点,但其优点仍然使其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制冷设备。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用领域。
它采用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压缩机本体、电动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其中,压缩机本体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使气体冷却并变为液体。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电动机负责带动压缩机本体的运转,提供所需的动力。
冷凝器是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成液体的部件,通过散热器散热,使气体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膨胀阀负责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在通过蒸发器时发生蒸发,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蒸发器则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通过与空气或水接触,将制冷剂的热量传递给外界。
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当电动机启动后,通过带动压缩机本体的转子高速旋转,使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压缩。
离心力使气体向外扩散,增加了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随后,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界的换热器接触,使气体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控制流量,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发生蒸发,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蒸发后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本体,循环往复进行制冷过程。
三、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应用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由于其高效、稳定的特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常用于大型制冷设备,如冷库、冷藏车等。
它可以快速降低温度,确保冷藏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商业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常用于商业中央空调系统。
它可以满足大面积空间的冷却需求,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家用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和冰箱等家电产品。
它具有高效节能、制冷效果好的特点,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和食品储存的需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结构首先,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进气口是从外部吸入制冷剂的通道。
制冷剂经过进气口进入离心轮。
离心轮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由一个或多个叶片组成,固定在驱动轴上。
当驱动轴旋转时,离心轮叶片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产生高速旋转。
制冷剂被离心力推到离心轮外缘。
接下来,制冷剂通过扩压器进入压缩室。
扩压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从而使其状态发生变化。
在压缩室内,制冷剂被进一步压缩,温度也随之升高。
然后,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出气口排出。
出气口通向冷凝器,将制冷剂释放出来,并在此过程中散热。
散热器是一个类似于散热片的装置,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实现散热。
散热后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进气口循环。
最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由电机驱动。
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离心轮的旋转,从而使制冷剂被压缩。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离心力将制冷剂压缩。
当制冷剂进入离心轮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高速旋转。
离心轮旋转时会改变制冷剂的动能和压力。
制冷剂经过扩压器进入压缩室,受到进一步压缩。
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出气口排出,再经过冷凝器散热后再次进入进气口循环。
总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制冷压缩机。
它具有高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在各种制冷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包括进气口、离心轮、扩压器、压缩室、出气口、散热器和电机。
通过离心力将制冷剂压缩,实现制冷效果。
超详细的离心式压缩机介绍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离心式压缩机利用离心力、动能转换和压缩空气来实现压缩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步骤:吸气、旋转运动、压缩和排气。
1.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将大量的空气吸入到转子内部。
2.旋转运动:进气的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到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内,受到高速旋转的转子叶片的作用,空气被带动向外发散。
在旋转过程中,转子叶片会不断地提升和压缩空气。
3.压缩:随着转子旋转速度的增加,空气受到离心作用力的作用,对空气进行加速,并通过转子叶片进行高速压缩。
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都会不断上升。
4.排气:旋转过程中,空气在进气部分的中心孔上生成高压区域,接着由高压区域流向较低压的周围区域,最终通过出气口排出。
二、结构特点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主要由驱动装置、离心机组、排气部分、润滑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
1.驱动装置:用于提供转子旋转的动力,通常是由电动机驱动。
2.离心机组:由转子、叶片、转子轴和壳体组成。
转子是离心式压缩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压缩气体。
3.排气部分:包括进气管道、进气口、气室、出气管道和出气口。
4.润滑装置:用于保证离心式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通常采用润滑油进行润滑。
5.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离心式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和保护装置,确保其安全运行。
三、性能参数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性能。
1.流量:指单位时间内进入离心式压缩机的气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分钟或立方米/小时表示。
2.压力比:指离心式压缩机排气压力与进气压力之比,标志着其压缩效果。
3.压力水平:指离心式压缩机能够达到的最高压力。
4.转速:指离心式压缩机转子旋转的速度,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表示。
5.能效比:指离心式压缩机消耗单位电能产生的压缩空气量,是衡量其能效的指标。
简述离心式压缩机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机,通常用于空调、冷冻机和冷冻干燥机等设备中。
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领域。
本文将对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原理以及常见故障进行简要介绍。
一、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原理离心式压缩机是利用离心力将气体压缩的机械设备。
其结构包括离心轴、离心盘、压缩腔、排气腔等组成。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离心轴:离心轴是离心式压缩机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传递动力和旋转动力给离心盘,使其能够以高速旋转。
2. 离心盘:离心盘是通过离心轴带动进行高速旋转的部件,其内部装有一定数量的叶片。
当离心盘高速旋转时,气体被吸入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
3. 压缩腔:压缩腔是离心式压缩机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并将其压缩,输出高压气体。
二、离心式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1. 润滑不良离心式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润滑不良,会导致轴承、离心盘等部件磨损加剧,从而造成设备噪音大、振动增大等现象。
在此情况下,需要及时更换润滑油,并对设备进行检修。
2. 进气阀失效如果离心式压缩机的进气阀失效,会导致进气不畅,从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时需要对进气阀进行检修或更换。
3. 离心轴断裂离心轴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的冲击或者存在裂纹等缺陷,容易造成断裂。
离心轴的断裂会导致整个设备的运转不正常,甚至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中,需要定期对离心轴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 离心盘失衡离心盘失衡是离心式压缩机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会导致设备的振动增大,甚至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这时需要对离心盘进行动平衡处理,保证其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平衡稳定。
5. 排气温度过高离心式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排气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冷凝器堵塞、制冷剂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当出现排气温度过高的现象时,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具体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及结构介绍1.概述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叶片旋转式压缩机(即透平式压缩机)。
在离心式压缩机中,高速旋转的叶轮给予气体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在扩压通道中给予气体的扩压作用,使气体压力得到提高。
早期,由于这种压缩机只适于低,中压力、大流量的场合,而不为人们所注意。
但近来,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的建立,离心式压缩机就成为压缩和输送化工生产中各种气体的关键机器,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气体动力学研究的成就使离心压缩机的效率不断提高,又由于高压密封,小流量窄叶轮的加工,多油楔轴承等技术关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离心压缩机向高压力,宽流量范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使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以致在很多场合可取代往复压缩机,而大大地扩大了应用范围。
工业用高压离心压缩机的压力有(150~350)×105Pa的,海上油田注气用的离心压缩机压力有高达700×105Pa的。
作为高炉鼓风用的离心式鼓风机的流量有大至7000m3/min,功率大的有52900KW的,转速一般在10000r/min以上。
有些化工基础原料,如丙烯,乙烯,丁二烯,苯等,可加工成塑料,纤维,橡胶等重要化工产品。
在生产这种基础原料的石油化工厂中,离心式压缩机也占有重要地位,是关键设备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如石油精炼,制冷等行业中,离心式压缩机也是极为关键的设备。
离心式压缩机之所以能获得这样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比活塞式压缩机有以下一些优点。
a)离心式压缩机的气量大,结构筒单紧凑,重量轻,机组尺寸小,占地面积小。
b)运转平衡,操作可靠,运转率高,摩擦件少,因之备件需用量少,维护费用及人员少。
c)在化工流程中,离心式压缩机对化工介质可以做到绝对无油的压缩过程。
d)离心式压缩机为一种回转运动的机器,它适宜于工业汽轮机或燃汽轮机直接拖动。
对一般大型化工厂,常用副产蒸汽驱动工业汽轮机作动力,为热能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工作的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库等领域。
它以离心力为基础,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实现制冷效果。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制冷剂在压缩机的压缩腔中被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都升高。
这是通过电机驱动压缩机运转来实现的。
压缩机内部的转子会产生离心力,将制冷剂推向离心机壳的外部。
同时,制冷剂的温度也会随着压缩而上升。
接下来,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来降温。
冷凝器通常由一组金属管组成,管外有风扇进行辅助散热。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流动时,会释放出热量,使其温度下降。
这一过程可以将制冷剂的状态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然后,制冷剂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部,制冷剂处于低压状态,温度低于周围环境。
当空气或其他液体与制冷剂接触时,制冷剂会吸收热量,使其自身蒸发。
这个过程会使制冷剂的温度进一步下降。
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腔,循环工作。
当压缩机再次将制冷剂压缩时,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再次升高,重新开始整个循环。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离心力。
通过不断循环的制冷剂,实现了热量的转移和不断的制冷效果。
制冷剂在压缩和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而在膨胀和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实现了制冷的目的。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具有制冷效果好、制冷量大、体积小、噪音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制冷设备的需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以离心力为基础,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实现制冷效果。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离心力,通过循环制冷剂来转移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具有制冷效果好、制冷量大、体积小、噪音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制冷设备的需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研究了这么久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先说说工作原理吧。
你可以想象一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就像是一个超级强力的大风车,只不过这个大风车是用来压缩气体的。
它有个高速旋转的叶轮,就像大风车的叶片一样。
当叶轮开始快速转动的时候啊,气体就会被叶轮带动着一起旋转。
这时候气体就被甩出去了,从中心部分被甩到边缘部分,这个过程就使得气体的压力升高了。
就好比你用手快速转动一个有小珠子在里面的圆形盒子,小珠子就会被甩到盒子边缘,而且力量还挺大,这就有点像气体在叶轮里被压缩的情况。
然后再说说它的特点吧。
它的制冷量能够很大,这就好比大空调制冷的时候速度又快又好。
为啥能制冷量这么大呢?就是因为它的构造和工作方式决定的。
还有哦,它运行起来特别平稳。
我就很疑惑这是为啥,后来发现是因为叶轮在不停地均匀地高速转动,就像汽车发动机在平稳的状态下转动一样,不会有那种突然的抖动。
而且啊,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
你看那些复杂的机械装置有各种各样的零件,但是它没有那么复杂。
这就意味着维修的时候可能相对容易一些,不过当然了,要是叶轮出了问题,可能也挺麻烦的。
这个压缩机的效率在一些工况下也是比较可观的。
比如说在大型的制冷场所,像一些大型的商场啦,大型的数据机房这种地方,它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我之前还理解错了一点,我以为它在小地方也能用得很好呢,后来发现小场所通常不太适合它,它比较适合大空间大制冷量需求的地方。
对了,还想说一个特点就是它在工作的时候,噪音可能相对比较大,这就跟它高速运转有关啊,叶轮转得那么快肯定会发出不小的声音。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用这种压缩机的地方,那嗡嗡的声音一听就知道压缩机在努力工作。
不过这也可能促使人们想办法去开发更好的隔音装置之类的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一句话,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既有很强的制冷能力等优点,也有像噪音大这样不太完美的地方。
第一节工作原理与结构一、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容积式压缩机不同,它是依靠动能的变化来提高气体的压力的。
它由转子与定子等部分组成。
当带叶片的转子(即工作轮)转动时,叶片带动气体转动,把功传递给气体,使气体获得动能。
定子部分则包括扩压器、弯道、回流器、蜗壳等,它们是用来改变气流的运动方向以及把速度能转变为压力能的部件。
制冷剂蒸气由轴向吸入,沿半径方向甩出,故称离心式压缩机(centrifugal compressor)。
二、总体及零部件结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可分为开启式和封闭式两大类型。
开启式的压缩机与原动机分开(增速齿轮可以与压缩机装在同一机壳内,也可以单独装在机外),压缩机轴的外伸端装有机械密封,以防止制冷剂外泄或空气漏入。
封闭式则是将压缩机、增速齿轮、原动机用一个壳体连成一体,轴端不需要机械密封。
氟利昂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为了减少制冷剂的泄漏,大多采用封闭式结构。
为了进一步了解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现对其主要零部件结构加以介绍。
1) 吸入室吸入室的作用是将从蒸发器或级间冷却器来的气体,均匀地引导至叶轮的进口,以减少气流的扰动和分离损失。
2) 进口导流器进口导流器安装在第一级进口前的机壳上。
3) 叶轮(工作轮) 叶轮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通过叶轮将能量传递给气体,使气体的速度及压力都得到提高。
4)扩压器扩压器是固定部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
它的作用是将叶轮出口的高速气体的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
5)弯道和回流器在多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弯道回流器是为了把由扩压器流出的气体导至下一级叶轮。
6)蜗壳蜗壳的作用是把扩压器流出的气体汇集起来,集中排至冷凝器或级间冷却器。
蜗壳在径向面上的形状似蜗牛壳,外径和流通截面逐渐扩大,也起到使气流减速和扩压的作用。
7)密封凡是转动元件与固定元件之间均需要留有一定的间隙,若间隙两边压力不相等,则会产生泄漏。
8)平衡盘由于叶轮两侧的压力不相等,在转子上受到一个指向叶轮进口方向的轴向椎力。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离心式鼓风机极为相似。
但它的工作原理与活塞式压缩机有根本的区别,它不是利用汽缸容积减小的方式来提高汽体的压力,而是依靠动能的变化来提高汽体压力。
离心式压缩机具有带叶片的工作轮,当工作轮转动时,叶片就带动汽体运动或者使汽体得到动能,然后使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提高汽体的压力。
这种压缩机由于它工作时不断地将制冷剂蒸汽吸入,又不断地沿半径方向被甩出去,所以称这种型式的压缩机为离心式压缩机。
其中根据压缩机中安装的工作轮数量的多少,分为单级式和多级式。
如果只有一个工作轮,就称为单级离心式压缩机,如果是由几个工作轮串联而组成,就称为多级离心式压缩机。
在空调中,由于压力增高较少,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单级,其它方面所用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大都是多级的。
单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主要由工作轮、扩压器和蜗壳等所组成。
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蒸汽由吸汽口轴向进入吸汽室,并在吸汽室的导流作用引导由蒸发器(或中间冷却器)来的制冷剂蒸汽均匀地进入高速旋转的工作轮3(工作轮也称叶轮,它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重要部件,因为只有通过工作轮才能将能量传给汽体)。
汽体在叶片作用下,一边跟着工作轮作高速旋转,一边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在叶片槽道中作扩压流动,从而使汽体的压力和速度都得到提高。
由工作轮出来的汽体再进入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扩压器4(因为汽体从工作轮流出时具有较高的流速,扩压器便把动能部分地转化为压力能,从而提高汽体的压力)。
汽体流过扩压器时速度减小,而压力则进一步提高。
经扩压器后汽体汇集到蜗壳中,再经排气口引导至中间冷却器或冷凝器中。
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与特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相比较,具有下列优点:(1)单机制冷量大,在制冷量相同时它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少,重量较活塞式轻5~8倍。
(2)由于它没有汽阀活塞环等易损部件,又没有曲柄连杆机构,因而工作可靠、运转平稳、噪音小、操作简单、维护费用低。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简介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12-0271-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比如对食物保鲜、延时保存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大型超市、仓库中,冷冻技术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但是一般的制冷方式很难满足这些较高的要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以其机组的重量及尺寸较小、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耗功低、高效率受到了广泛的推荐。
本文笔者就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进行简单的介绍,旨在为其推广、普及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结构简介
一、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有单级、双级和多级等多种结构型式。
单级压缩机主要由吸气室、叶轮、扩压器、蜗壳等组成。
对于多级压缩机,还设有弯道和回流器等部件。
一个工作叶轮和与其相配合的固定元件(如吸气室、扩压器、弯道、回流器或蜗壳等)就组成压缩机的一个级。
多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轴上设置着几个叶轮串联工作,以达到较高的压力比。
为了节省压缩功耗和不使排气温度过高,级数较多的离心式制。
单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压
缩机叶轮旋转时,制冷剂气体由吸气室通过进口可调导流叶片进入叶轮流道,在叶轮叶片的推动下气体随着叶轮一起旋转。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体沿着叶轮流道径向流动并离开叶轮,同时,叶轮进口处形成低压,气体由吸气管不断吸入。
在此过程中,叶轮对气体做功,使其动能和压力能增加,气体的压力和流速得到提高。
接着,气体以高速进入截面逐渐扩大的扩压器和蜗壳,流速逐渐下降,大部分气体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压力进一步提高,然后再引出压缩机外。
对于多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为了使制冷剂气体压力继续提高,则利用弯道和回流器再将气体引入下一级叶轮进行压缩。
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作用
由于使用场合的蒸发温度、制冷剂的不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缸数,段数和级数相差很大,总体结构上也有差异,但其基本组成零部件不会改变。
现将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作用简述如下。
1、吸气室
吸气室的作用是将从蒸发器或级间冷却器来的气体,均匀地引导至叶轮的进口。
为减少气流的扰动和分离损失,吸气室沿气体流动方向的截面一般做成渐缩形,使气流略有加速。
吸气室的结构比较简单,有轴向进气和径向进气两种形式。
对单级悬臂压缩机,压缩机放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上的组装式空调机组中,常用径向进气肘管式吸气室。
但由于叶轮的吸入口为轴向的,径向进气的吸气室需设置导流弯道,为了使气流在转弯后能均匀地流入叶轮,吸气室转
弯处有时还加有导流板。
吸气室常用于具有双支承轴承,而且第一级叶轮有贯穿轴时的多级压缩机中。
2、进口导流叶片
在压缩机第一级叶轮进口前的机壳上安装进口导流叶片可用来调节制冷量。
当导流叶片旋转时,改变了进入叶轮的气流流动方向和气体流量的大小。
转动导叶时可采用杠杆式或钢丝绳式调节机构。
比如钢丝绳传动形式,是由一个主动齿轮通过钢丝绳带动六个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七个导叶开启。
为了使钢丝绳在固定轨道上运动,防止它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滑出,又安装有七个过渡轮,主动齿轮根据制冷机组的调节信号,由导叶调节执行机构带动链式执行机构转动主动齿轮。
进口导叶的材料为铸铜或铸铝,叶片具有机翼形与对称机翼形的叶形剖面,由人工修磨选配。
进口导叶转轴上配有铜衬套,转轴与衬套间以及各连接部位应注入少许润滑剂,以保证机构转动灵活。
3、叶轮
叶轮也称工作轮,是压缩机中对气体做功的惟一部件。
叶轮随主轴高速旋转后,利用其叶片对气体做功,气体由于受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以及在叶轮内的扩压流动,使气体通过叶轮后的压力和速度得到提高。
叶轮按结构型式分为闭式、半开式和开式三种,通常采用闭式和半开式两种。
闭式叶轮由轮盖、叶片和轮盘组成,空调用制冷压缩机大多采用闭式。
半开式叶轮不设轮盖,一侧敞开,仅有叶
片和轮盘,用于单级压力比较大的场合。
有轮盖时,可减少内漏气损失,提高效率,但在叶轮旋转时,轮盖的应力较大,因此叶轮的圆周速度不能太大,限制了单级压力比的提高。
半开式叶轮由于没有轮盖,适宜于承受离心惯性力,因而对叶轮强度有利,使叶轮圆周速度可以较高。
钢制半开式叶轮圆周速度目前可达450~540m/s,单级压力比可达6.5。
4、扩压器
气体从叶轮流出时有很高的流动速度,一般可达200~300m/s,占叶轮对气体做功的很大比例。
为了将这部分动能充分地转变为压力能,同时为了使气体在进入下一级时有较低的合理的流动速度,在叶轮后面设置了扩压器。
扩压器通常是由两个和叶轮轴相垂直的平行壁面组成,如果在两平行壁面之间不装叶片,称为无叶扩压器;如果设置叶片,则称为叶片扩压器。
扩压器内环形通道截面是逐渐扩大的,当气体流过时,速度逐渐降低压力逐渐升高。
无叶扩压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由于流道内没有叶片阻挡,无冲击损失。
在空调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为了适应其较宽的工况范围,一般采用无叶扩压器。
叶片扩压器常用于低温机组中的多级压缩机中。
5、弯道和回流器
在多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弯道和回流器是为了把由扩压器流出的气体引导至下一级叶轮。
弯道的作用是将扩压器出口的气流引导至回流器进口,使气流从离心方向变为向心方向。
回流器则是把
气流均匀地导向下一级叶轮的进口,为此,在回流器流道中设有叶片,使气体按叶片弯曲方向流动,沿轴向进入下一级叶轮。
在采用多级节流中间补气制冷循环中,段与段之间有中间加气,因此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回流器中,还有级间加气的结构。
6、蜗壳
蜗壳的作用是把从扩压器或从叶轮中(没有扩压器时)流出的气体汇集起来,排至冷凝器或中间冷却器。
比如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常用的一种蜗壳形式,其流通截面是沿叶轮转向(即进入气流的旋转方向)逐渐增大的,以适应流量沿圆周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也起到使气流减速和扩压的作用。
蜗壳一般是装在每段最后一级的扩压器之后,也有的最后级不用扩压器而将蜗壳直接装在叶轮之后。
蜗壳的横截面常见的有圆形、梯形等。
在氟利昂冷水机组的蜗壳底部有泄油孔,水平位置设有与油引射器相连的高压气引管。
各处用充气密封的高压气体均由蜗壳内引出。
对于封闭型机组,无需采用防止制冷剂外泄漏的轴封部件。
但在压缩机内部,为防止级间气体内漏,或油与气的相互渗漏,必须采用各种型式的气封和油封部件,对于开启式压缩机,还需设置轴封装置,本文在此不再详述。
参考文献:
[1]苏文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组的工艺设计及应用《化工设备与管道》 2002 第1期
[2]林芝城浅析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广东科技》 2008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