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知识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6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简介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12-0271-0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比如对食物保鲜、延时保存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大型超市、仓库中,冷冻技术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但是一般的制冷方式很难满足这些较高的要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以其机组的重量及尺寸较小、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耗功低、高效率受到了广泛的推荐。
本文笔者就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进行简单的介绍,旨在为其推广、普及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结构简介一、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有单级、双级和多级等多种结构型式。
单级压缩机主要由吸气室、叶轮、扩压器、蜗壳等组成。
对于多级压缩机,还设有弯道和回流器等部件。
一个工作叶轮和与其相配合的固定元件(如吸气室、扩压器、弯道、回流器或蜗壳等)就组成压缩机的一个级。
多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轴上设置着几个叶轮串联工作,以达到较高的压力比。
为了节省压缩功耗和不使排气温度过高,级数较多的离心式制。
单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压缩机叶轮旋转时,制冷剂气体由吸气室通过进口可调导流叶片进入叶轮流道,在叶轮叶片的推动下气体随着叶轮一起旋转。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体沿着叶轮流道径向流动并离开叶轮,同时,叶轮进口处形成低压,气体由吸气管不断吸入。
在此过程中,叶轮对气体做功,使其动能和压力能增加,气体的压力和流速得到提高。
接着,气体以高速进入截面逐渐扩大的扩压器和蜗壳,流速逐渐下降,大部分气体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压力进一步提高,然后再引出压缩机外。
对于多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为了使制冷剂气体压力继续提高,则利用弯道和回流器再将气体引入下一级叶轮进行压缩。
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作用由于使用场合的蒸发温度、制冷剂的不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缸数,段数和级数相差很大,总体结构上也有差异,但其基本组成零部件不会改变。
离心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离心式制冷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等系统中的机械设备,它通过循环物质的吸收和排放热量来实现制冷的目的。
离心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首先,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从蒸发器中吸收低温低压的热量,并由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这一过程需要耗费机械能,也是整个制冷循环中能耗最大的环节。
压缩机是离心式制冷机的核心部件,通过旋转齿轮或涡轮将制冷剂压缩,并将制冷剂传送到下一个环节。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与环境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并冷凝成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常由密排管或板式换热器组成,利用传热导管和内外热交换管道的热传导和对流传热过程,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然后,高压液体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膨胀装置,这个阀门可以调节制冷剂流量,并减小制冷剂的压力。
在膨胀过程中,制冷剂从高压流体转化为低压流态,温度和压力也相应降低。
这一过程是制冷机实现制冷效果的关键。
最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并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蒸发器通常由一系列薄管或板式换热器组成,通过增大与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制冷剂的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因此使周围空气或物体温度降低,实现了制冷效果。
整个循环中,制冷剂从蒸发器到压缩机再到冷凝器再到膨胀装置,不断循环流动,完成热量的吸收、传递和排放,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制冷机通过机械能驱动,循环使用制冷剂,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使得热量从低温环境被吸收,传递到高温环境中,从而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
离心式制冷机相较于其他制冷设备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例如具有更高的制冷效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小的体积。
它不仅在家庭空调、商业建筑和工业制冷领域广泛应用,还被用于科学实验室、食品加工和医疗设备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和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用领域。
它采用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压缩机本体、电动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其中,压缩机本体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使气体冷却并变为液体。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电动机负责带动压缩机本体的运转,提供所需的动力。
冷凝器是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成液体的部件,通过散热器散热,使气体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膨胀阀负责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在通过蒸发器时发生蒸发,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蒸发器则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通过与空气或水接触,将制冷剂的热量传递给外界。
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当电动机启动后,通过带动压缩机本体的转子高速旋转,使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压缩。
离心力使气体向外扩散,增加了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随后,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界的换热器接触,使气体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控制流量,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发生蒸发,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蒸发后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本体,循环往复进行制冷过程。
三、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应用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由于其高效、稳定的特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常用于大型制冷设备,如冷库、冷藏车等。
它可以快速降低温度,确保冷藏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商业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常用于商业中央空调系统。
它可以满足大面积空间的冷却需求,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家用领域,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和冰箱等家电产品。
它具有高效节能、制冷效果好的特点,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和食品储存的需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结构首先,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进气口是从外部吸入制冷剂的通道。
制冷剂经过进气口进入离心轮。
离心轮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由一个或多个叶片组成,固定在驱动轴上。
当驱动轴旋转时,离心轮叶片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产生高速旋转。
制冷剂被离心力推到离心轮外缘。
接下来,制冷剂通过扩压器进入压缩室。
扩压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从而使其状态发生变化。
在压缩室内,制冷剂被进一步压缩,温度也随之升高。
然后,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出气口排出。
出气口通向冷凝器,将制冷剂释放出来,并在此过程中散热。
散热器是一个类似于散热片的装置,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实现散热。
散热后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进气口循环。
最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由电机驱动。
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离心轮的旋转,从而使制冷剂被压缩。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离心力将制冷剂压缩。
当制冷剂进入离心轮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高速旋转。
离心轮旋转时会改变制冷剂的动能和压力。
制冷剂经过扩压器进入压缩室,受到进一步压缩。
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出气口排出,再经过冷凝器散热后再次进入进气口循环。
总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制冷压缩机。
它具有高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在各种制冷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包括进气口、离心轮、扩压器、压缩室、出气口、散热器和电机。
通过离心力将制冷剂压缩,实现制冷效果。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机类型,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冷冻等领域。
它通过离心力将气体压缩,实现增压和输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让我们从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说起。
离心式压缩机通常由电机、离心式压缩机壳体、转子、离心式压缩机叶轮等部件组成。
当电机启动时,驱动转子旋转,离心式压缩机叶轮也随之旋转。
气体被吸入叶轮的中心部分,随着叶轮的高速旋转,气体被离心力甩到叶轮外缘,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当离心式压缩机启动后,叶轮开始旋转,气体被吸入并被甩到叶轮外缘。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压力逐渐增大,温度也随之升高。
随着气体在叶轮外缘不断旋转,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不断增加,最终实现了气体的压缩。
接着,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在离心式压缩机内部,气体经过叶轮的压缩作用后,会进入到离心式压缩机壳体中。
在壳体内部,气体的压力得到进一步增加,同时也会产生热量。
为了保证离心式压缩机的正常工作,通常会设置冷却系统,将气体的温度降低,同时排出多余的热量。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压缩机通过离心力将气体压缩,实现了气体的增压和输送。
在压缩过程中,气体的压力和温度都会逐渐增加,为了保证离心式压缩机的正常工作,通常会设置冷却系统来降低气体的温度。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离心式压缩机利用离心力将气体压缩,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压缩机类型。
它在空调、制冷、冷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设备效率、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
在制冷系统中,三种常见的制冷压缩机(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的作用都是将低温物体的热量不断地转移到常温环境介质中,从而到达制冷目的,并且它还提供与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相对应的低压与高压的条件。
根据他们的工作原理的不同,制冷压缩机一般可以分为容积型与速度型。
容积型制冷压缩机包括往复式与螺杆式。
速度型制冷压缩机为离心式。
容积性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用机械的方法使密闭容器的容积变小,使气体压缩而增加气体的压力。
速度性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用机械的方法使流动的获得很高的流速,然后在扩张的通道内使气流的速度减小,使气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到达提高气体压力的目的。
在制冷系统中,因为容积型制冷压缩机与速度型制冷压缩机在工作原理的不同,所以它们在制冷性能上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对于容积型制冷压缩机来说,它的制冷性能受到密闭容器的容积的利用率的影响。
因此,如果想提它的制冷性能,就必须充分利用密闭容器的容积的利用率。
对于速度性压缩机来说,它的制冷性能受到气流的速度的影响。
因此,如果想提它的制冷性能,就必须充分提高气流的速度。
在制冷系统中,因为三种常见的制冷压缩机(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在主要用途上的不同,所以它们的适用温度也是不同的。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主要适用于家用冰箱,商用冰箱,空调,商用冷藏,办公用冷藏,汽车空调食品工业及其它工业冷冻空调,石油,化工用冷却设备。
它的适用温度为-120度以上,包括单级、双级、复叠。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适用于食品及其它工业冷冻空调。
它的适用温度为-80度以上。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适用于石化,纺织等工艺冷却、大型空调。
它的适用温度为-160度以上。
在制冷系统中,因为三种常见的制冷压缩机(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在适用温度范围的不同,所以它们的单机制冷量也是不同。
在三种常见的制冷压缩机(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中,单机制冷量最大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它的单机制冷量为160至30000千瓦。
空调离心压缩机的使用注意点为了延长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使用者必须经常注意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除了对机组各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电气数据及加进的制冷剂做好记录外,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1)必须保持系统密封。
当运行低压离心式制冷机组时,系统泄漏将导入不凝性气体和水气,影响机件的寿命。
当运行高压离心式制冷机组时,泄漏亦会导致油和制冷剂的损失。
真空泄漏可以通过检查压力和温度是否对应或放气装置的频繁运行来了解。
高压系统的泄漏则可通过吸气压力下降、吸气过热升高等现象来判断制冷剂是否跑掉。
这些泄漏现象必须加以制止以防止零部件的损坏。
(2)遵照制造厂推荐的油过滤器的定期检查和更换,可以了解压缩机润滑系统的状况是否正常。
油过滤器经常阻塞,表明系统污染。
定期将油取样分析含酸量、含水量和杂质等,有助于判断所存在的问题。
(3)运行和安全控制器应定期检查和校准,以保安全。
(4)应遵照制造厂的规定程序,定期检测封闭电动机相间和对地电阻值。
这有助于检测内部电气绝缘是否有损坏,是否有任何漏电现象。
(5)根据水质情况对水冷式油冷却器的水侧进行定期清洗。
任何自动水控制器应进行检查。
(6)对有些压缩机,需要定期对联轴器等其他机外部件进行人工润滑,以及更换机械密封。
原动机和其附属设备都应进行定期保养。
(7)定期进行振动测量和分析了解,找到和发现故障,这些故障包括不平衡、不同心、轴弯曲、轴承损伤、齿轮损坏、机械部位移动和电的不平衡等。
可以不进行拆卸就能在早期发现这些故障苗子,从而避免发生大的、紧急的和费用昂贵的修理。
(8)对于具有内装式润滑系统的装置,在长期停车期间(如冬季),必须采取措施将油加热器长期通电,或者在再启用前更换润滑油。
不同类型的冷源系统的介绍,包括其原理、优缺点和使用场合水冷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空调制冷系统,通过循环水来吸收热量,实现空调和制冷效果。
在水冷系统中,冷源系统是核心部分,它提供冷却水来冷却空调设备或制冷设备。
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的冷源系统的介绍,包括其原理、优缺点和使用场合:1. 螺杆式冷水机组:原理:通过螺杆压缩机将冷媒气体压缩,产生高压高温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优点:高效、稳定、噪音低。
缺点:设备体积较大、初投资较高。
使用场合: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大型空调系统。
2. 离心式冷水机组:原理:通过离心式压缩机将冷媒气体压缩,产生高压高温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优点:高效、运行稳定、适用于大范围负荷变化。
缺点:设备体积较大、噪音较高。
使用场合: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大型空调系统。
3. 吸收式冷水机组:原理:利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吸收和解吸作用,通过吸收剂吸收冷凝剂的蒸汽,从而降低冷凝剂的压力和温度,实现制冷效果。
优点:无机械运动部件、节能、环保。
缺点:效率较低、初投资较高。
使用场合: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大型制冷系统。
4. 祺块化水冷式冷水机组:原理:利用祺块化技术,将冷媒分散在微小的块状结构中,通过块之间的传热和传质来实现制冷效果。
优点:高效、紧凑、可靠。
缺点:初投资较高。
使用场合: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大型空调系统。
5. 涡旋式冷水机组:原理:利用涡旋压缩机的离心力将气体压缩,产生高压高温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优点:高效、运行稳定、噪音低。
缺点:初投资较高。
使用场合: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大型空调系统。
6. 活塞式冷水机组:原理:通过活塞式压缩机将冷媒气体压缩,产生高压高温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离心压缩机与螺杆压缩机的对比离心和螺杆压缩机的对比,即二者的优缺点,异同点,及使用场合离心压缩机的基本原理离心压缩机是产生压力的机械,是透平压缩机的一种。
透平是英译音“TURBINE”,即旋转的叶轮。
在全低压空分装置中,离心压缩机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离心压缩机取代活塞压缩机的趋势。
一、离心压缩机:指气体在压缩机中的运动是沿垂直于压缩机轴的径向进行的。
二、工作原理:是工作轮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及工作轮中的扩压流动,使气体的压力得到提高,速度也得到提高。
随后在扩压器中进一步把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
通过它可以把气体的压力提高。
三、特点:离心压缩机是一种速度式压缩机,与其它压缩机相比较:优点:⑴排气量大,排气均匀,气流无脉冲。
⑵转速高。
⑶机内不需要润滑。
⑷密封效果好,泄露现象少。
⑸有平坦的性能曲线,操作范围较广。
⑹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大型化。
⑺易损件少、维修量少、运转周期长。
缺点:⑴操作的适应性差,气体的性质对操作性能有较大影响。
在机组开车、停车、运行中,负荷变化大。
⑵气流速度大,流道内的零部件有较大的摩擦损失。
⑶有喘振现象,对机器的危害极大。
四、适用范围:大中流量、中低压力的场合。
五、分类:⑴按轴的型式分:单轴多级式,一根轴上串联几个叶轮。
双轴四级式,四个叶轮分别悬臂地装在两个小齿轮的两端,旋转*电机通过大齿轮驱动小齿轮。
⑵按气缸的型式分:水平剖分式和垂直剖分式。
⑶按级间冷却形式分类:级外冷却,每段压缩后气体输出机外进入冷却器。
机内冷却,冷却器和机壳铸为一体。
⑷按压缩介质分类:空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氧气压缩机等。
螺杆压缩机是容积式压缩机中的一种,空气的压缩是靠装置于机壳内互相平行啮合的阴阳转子的齿槽之容积变化而达到。
转子副在与它精密配合的机壳内转动使转子齿槽之间的气体不断地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而沿着转子轴线,由吸入侧推向排出侧,完成吸入、压缩、排气三个工作过程。
螺杆空压机的特点1)螺杆压缩机与活塞压缩机相同,都属于容积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技术规定
离心式压缩机是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机组、工业制冷设备等领域的一种压缩机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规定:
1. 温度和湿度要求:离心式压缩机通常适用于工作温度在-40°C至15°C范围内,相对湿度在5%至95%的环境条件下。
2. 压缩机压力比要求:离心式压缩机的压力比通常在1.2至1.6之间。
当然,实际的压力比还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设计参数进行确定。
3. 运行噪音要求:离心式压缩机的运行噪音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标准,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过高的噪音,影响到周围环境和人员的舒适性。
4. 能效要求:离心式压缩机在能效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需要满足相关的能效标准,以保证机组的能效性能。
5. 维护和保养要求:离心式压缩机通常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栓等等。
这些技术规定可以根据具体的压缩机型号和应用领域进行定制和调整。
同时,厂家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第 1 页共 1 页。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centrifugal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是一种速度型的压缩机。
大型空气调节系统和石油化学工业对冷量的需求很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与其他特别是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相比,因压缩气体的工作原理不同,它具有下列特点:1)无往复运动部件,动平衡特性好,振动小,基础要求简单;2)无进排气阀、活塞,气缸等磨损部件,故障少、工作可靠、寿命长;3)机组单位制冷量的重量、体积及安装面积小;4)机组的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制冷量调节范围广,且可连续无级调节,经济方便;5)在多级压缩机中容易实现一机多种蒸发温度;6)润滑油与制冷剂基本上不接触,从而提高了冷凝器及蒸发器的传热性能;7)对大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可由蒸气动力机或燃气动力机直接带动,能源使用经济,合理;8)单机容量不能太小,否则会使气流流道太窄,影响流动效率;9)因依靠速度能转化成压力能,速度又受到材料强度等因素的限制,故压缩机的一级压力比不大,在压力比较高时,需采用多级压缩;l0)通常工作转速较高,需通过增速齿轮来驱动;11)当冷凝压力太高或制冷负荷太低时,机器会发生喘振而不能正常工作;12)制冷量较小时,效率较低;综上所述,在蒸发温度不太低和冷量需求量很大时,选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比较适宜的。
第一节工作原理与结构一、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容积式压缩机不同,它是依靠动能的变化来提高气体的压力的。
它由转子与定子等部分组成。
当带叶片的转子(即工作轮)转动时,叶片带动气体转动,把功传递给气体,使气体获得动能。
定子部分则包括扩压器、弯道、回流器、蜗壳等,它们是用来改变气流的运动方向以及把速度能转变为压力能的部件。
制冷剂蒸气由轴向吸入,沿半径方向甩出,故称离心式压缩机(centrifugal compressor)。
图4—1示出了气体通过叶轮和扩压器时压力和速度的变化。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压缩机,它具有高效、稳定、低噪音等优点,在空调、制冷、气体输送、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一、离心式压缩机简介离心式压缩机是指以离心力为主要作用力而工作的压缩机。
它通过贯穿在转子上的叶轮以及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气体压缩,并将气体送入下游流体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通常由驱动机、压缩机本体以及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二、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1. 压缩室转子运动离心式压缩机的核心是压缩室,它由两个旋转的圆锥形元件组成,即进口叶轮和压缩叶轮。
进口叶轮和压缩叶轮之间有一个斜板,叫做导向叶片,将气体引导到压缩叶轮中心。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驱动机会将马达的动力传输到压缩机本体内的主轴,主轴在高速旋转的将进口叶轮和压缩叶轮带动着一起旋转。
进口叶轮将气体引入压缩室,气体在导向叶片的作用下被引导到压缩叶轮的周围,并沿着压缩叶轮旋转,由于叶轮的高速旋转和离心力的作用,气体的压力和密度逐渐增大,最终被压缩为高压气体。
2. 压缩室压力变化过程在压缩室的运作中,气体在叶轮上和斜板上的作用下被压缩,并形成高压气体,这个过程中压缩室内外的压力也随之变化。
当气体经过进口叶轮后,压力和速度都较低,此时气体压力和周围环境大致相同;当气体进入到压缩叶轮内部,并随着转子高速旋转时,气体被不断加压,压力逐渐增大;当气体经过离心叶轮后,它达到了最高的压缩程度,压力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接下来经过出口通道进入下一个部分。
3. 出口通道与电机驱动在离心叶轮的压缩作用下,气体被压缩成了高压气体,在压缩室的末端,压缩气体最终经过出口通道被排出,在此之前,出口通道通常连接着一个冷却器,对高温气体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体密度变大,且易于被输送到下游流体系统。
驱动离心式压缩机的电机通常是三相异步电机,它提供转子所需的动力,驱动离心叶轮高速旋转,和气体进行压缩。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压缩机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和性能。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工作的原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库等领域。
它以离心力为基础,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实现制冷效果。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制冷剂在压缩机的压缩腔中被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都升高。
这是通过电机驱动压缩机运转来实现的。
压缩机内部的转子会产生离心力,将制冷剂推向离心机壳的外部。
同时,制冷剂的温度也会随着压缩而上升。
接下来,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来降温。
冷凝器通常由一组金属管组成,管外有风扇进行辅助散热。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流动时,会释放出热量,使其温度下降。
这一过程可以将制冷剂的状态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然后,制冷剂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部,制冷剂处于低压状态,温度低于周围环境。
当空气或其他液体与制冷剂接触时,制冷剂会吸收热量,使其自身蒸发。
这个过程会使制冷剂的温度进一步下降。
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腔,循环工作。
当压缩机再次将制冷剂压缩时,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再次升高,重新开始整个循环。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离心力。
通过不断循环的制冷剂,实现了热量的转移和不断的制冷效果。
制冷剂在压缩和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而在膨胀和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实现了制冷的目的。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具有制冷效果好、制冷量大、体积小、噪音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制冷设备的需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以离心力为基础,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实现制冷效果。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离心力,通过循环制冷剂来转移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具有制冷效果好、制冷量大、体积小、噪音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制冷设备的需求。
制冷压缩机的应用领域1. 简介制冷压缩机是一种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吸收低温低压的气体,经过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然后释放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制冷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将对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探讨。
2. 家用空调家用空调是制冷压缩机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
家庭中的空调设备通常采用制冷压缩机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压缩机通过循环工作,将室内的热空气吸入,并通过压缩提高温度,排出冷空气,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
家用空调中的制冷压缩机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定频制冷压缩机和变频制冷压缩机。
定频制冷压缩机具有简单、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常规的家庭空调需求;而变频制冷压缩机则具有能效比高、运行稳定的特点,适用于高端家庭空调产品。
3. 商业冷藏制冷压缩机在商业冷藏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商业冷藏包括超市、冷饮店、冷冻食品加工厂等场所,它们需要制冷设备来保持货物的新鲜和冷藏。
商业冷藏中使用的制冷压缩机通常需要具备高效、稳定、耐用的特点。
这些设备通常采用大型的压缩机,能够通过循环制冷,保持商业冷藏设备内部的恒温状态,从而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4. 工业制冷制冷压缩机在工业制冷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种工业领域,如化工、食品加工、电子制造等,都需要用到制冷设备来降低工艺过程中的温度。
工业制冷通常要求制冷压缩机具备高效、耐用、安全的特点。
工业制冷中常用的制冷压缩机包括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满足工业制冷对温度控制的严格要求,保障工艺流程的正常运行。
5. 交通运输制冷压缩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飞机、火车和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的空调设备,以及冷藏车辆等,都需要制冷压缩机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保持货物的冷藏状态。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制冷压缩机需要具备轻巧、高效、静音的特点。
这些设备通常采用小型的制冷压缩机,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提供必要的制冷效果,满足交通运输中的需求。
6. 新能源领域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制冷压缩机在此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知识应用
一、概述
空调压缩机原理是借助外力维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的循环,空调压缩机吸进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
空调压缩机压缩制冷剂蒸气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并将空调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送往冷凝器,在热量吸收和开释的过程中,空调压缩机就实现了热交换。
离心式压缩机根据压缩机中安装的工作轮数目的多少,分为单级式和多级式。
假如只有一个工作轮,就称为单级离心式压缩机,假如是由几个工作轮串联而组成,就称为多级离心式压缩机。
在空调中,由于压力增高较少,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单级,其它方面所用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大都是多级的。
二、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图
空调用单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主要由工作轮、主轴、扩压器和蜗壳等所组成(图1)。
三、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蒸汽由吸气口轴向进进吸气室2,并在吸气室2的导流作用引导由蒸发器(或中间冷却器)来的制冷剂蒸汽均匀地进进高速旋转的工作轮3(工作轮也称叶轮,它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重要部件,由于只有通过工作轮才能将能量传给汽体)。
汽体在叶片作用下,一边随着工作轮3作高速旋转,一边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在叶片槽道中作扩压活动,从而使汽体的压力和速度都得到进步。
由工作轮3出来的汽体再进进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扩压器5(由于汽体从工作轮3流出时具有较高的流速,扩压器5便把动能部分地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进步汽体的压力)。
汽体流过扩压器5时速度减小,而压力则进一步进步。
经扩压器5后汽体汇集到蜗壳4中,再经排气口引
导至中间冷却器或冷凝器中。
完成吸气一压缩一排气过程。
四、空调用压缩机优先选用离心式压缩机的原因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
1. 单机制冷量大,在制冷量相同时它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少,重量较活塞式轻5~8倍。
2. 由于它没有汽阀活塞环等易损部件,又没有曲柄连杆机构,因而工作可靠、运转平稳、噪音小、操纵简单、维护用度低。
3. 工作轮和机壳之间没有摩擦,无需润滑。
故制冷剂蒸汽与润滑油不接触,从而进步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4. 能经济方便的调节制冷量且调节的范围较大。
5. 对制冷剂的适应性差,一台结构一定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只能适应一种制冷剂。
6. 由于适宜采用分子量比较大的制冷剂,故只适用于大制冷量,一般都在25"30万大卡/时以上。
如制冷量太少,则要求流量小,流道窄,从而使活动阻力大,效率低。
但近年来经过精益求精,用于空调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单机制冷量可以小到lO万大卡/时左右。
五、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调节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和其它制冷设备共同构成一个能量供给与消耗的同一系统。
制冷机组在运行时,只有当通过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流量与通过设备的流量相等时,以及压缩机所产生的能量头与制冷设备的阻力相适应时,制冷系统的工况才能保持稳定。
但是制冷机的负荷总是随外界条件与用户对冷量的使用情况而变化的,因此为了适应用
户对冷负荷变化的需要和安全经济运行,就需要根据外界的变化对制冷机组进行调节,即改变压缩机及换热器参数可对机组的制冷量进行调节,为防止发生喘振,还必须有防喘振措施。
1. 离心式制冷机组制冷量的调节方法
离心式制冷机组制冷量的调节方法有:进汽节流调节、采用可调节进口导流叶片调节、改变压缩机转速、改变换热器参数,其中最常用的是采用可调节进口导流叶片调节和进汽节流两种调节方法。
1.1 进汽节流调节
就是在压缩机前的进汽管道上安装一个调节阀,如要改变压缩机的工况时,就调节阀门的大小,通过节流使压缩机进口的压力降低,从而实现调节制冷量。
即在蒸发器和压缩机的连接管路上安装一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阀的开度,负气流通过节流阀时产生压力损失,从而改变压缩机的特性曲线,达到调节制冷量的目的。
这种调节方法简单,但压力损失大,不经济。
1.2 采用可调节进口导流叶片调节
在叶轮进口前装有可转动的进口导流叶片,导流叶片转动时,进进叶轮的汽流产生预定方向的旋绕,即进口汽流产生所谓的预旋。
利用进汽预旋,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压缩机的特性曲线,从而实现机组制冷量的调节。
离心式压缩机制冷量的调节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进口导叶角度,以改变蒸汽进进叶轮的速度方向(C1U)和流量V。
但流量V必须控制在稳定工作范围内,以免效率下降。
2. 改变压缩机转速
用汽轮机或可变转速的电动机拖动时,可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法最经济。
每个压缩机转速12(n ,n。
,n。
)有不同的温度曲线工作点将随之改变,从而达到调节机组制冷量的目的。
3. 改变换热器参数
当改变冷凝器冷却水流量时,可以得到不同的冷凝器特性曲线,从而可使工作点移动,达到调节制冷量的目的。
4. 防喘振调节
通过喘振保护线来控制热气旁通阀的开启或封闭,使机组阔别喘振点,达到保护的目的。
六、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过热
正常的空调压缩机的电机发热、压缩热以及摩擦热在设计压缩机时均做过认真的考虑,并有相应的冷却措施。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会产生发热现象。
1. 空调压缩机常见的过热原因
由于超范围使用、电源不正常、电机过热、制冷液泄漏、冷凝压力太高等引起的电机高温、排气温度过高、润滑油焦糊等过热现象比较常见。
2. 空调压缩机过热的危害
1. 假如长时间空调压缩机过热,不仅会降低电机尽缘性能和可靠性,缩短电机寿命,而且还会降低润滑油的润滑能力,甚至引起润滑油碳化和酸解。
润滑油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绕组漆包线、降低绕组的尽缘性能。
酸化润滑油还会引起镀铜现象。
2. 由于空调压缩机过热,就会磨损压缩机的配件,磨损产生的细小金属屑夹杂于润滑油中,一方面削弱了润滑油的润滑作用;另一方面,细小的金属屑由于磁性而聚集于电机绕组中,构成导电回路。
漆包线尽缘层被腐蚀后就可能出现一些微小的裸露点,很轻易引起局部放电。
假如金属粒形成导电回路,立即会短路或击穿,烧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