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铺地
- 格式:docx
- 大小:389.19 KB
- 文档页数:11
中式庭院中,各种硬核且极具美感的地面铺装工艺月光洒在阖闾城西的灵岩山上,吴王夫差为了取悦他的美人,在金碧辉煌的馆娃宫中修建了一条“响屐廊”。
西施和宫女们穿着木屐在廊中行走,脚下如同在敲木琴,发出悦耳的响声。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也许就是苏州园林中最早的铺地。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路径”是十分普遍非常重要的,园林中的路径极富曲、折、窄、幽的美学特征,而铺面,则更是促成中式园林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极具美感的铺地,有一个很好听、很文雅的名字——花街铺地。
花街铺地是园林中一种地面铺装工艺,是以瓦片、各色卵石、碎石、碎瓷片等,拼合成各种图案装饰的园林路面。
通常以瓦片作为线条摆出图形,其它材料为色填充其中,犹如地上锦绣。
刺绣是用一针一线来勾勒出图案,花街则用一粒粒卵石碎石来敲打出造型。
两者一脉相承,需要的都是匠心。
所以之后,在能工巧匠云集、丝绸刺绣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中发展出“地上织锦”的花街铺地,便一点也不奇怪了。
花街铺地类型花街铺地是以两种以上的卵石和碎石片、碎瓦片、碎缸片、碎陶片等碎料拼合而成,组成图案精美、具有色彩丰富地纹的路面。
严谨地讲,其中只有那些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那些铺面才称为花街铺地计成在《园冶》中提到中式铺地总共有这四种类型:乱石路用乱石像石榴子一样铺砌的道路,成为乱石路。
这种铺法既坚固又雅致,特别适合用在曲径,富有自然野趣。
鹅子路鹅子,即为鹅卵石,就是用鹅卵石铺就的路。
这种铺法一般铺在人们不常走的地方,因为比较硌脚,会影响游览体验。
冰裂地冰裂地即是用青石板拼接成冰裂纹的路面。
这种路面,适合在山堂周围宽平的地方、亭子的边缘。
诸砖路诸砖路,即是各种用砖头铺成的路面。
这种道路会有很多花样,包括砖仄砌的四种(人字式、席纹式、间方式、斗纹式)、砖嵌鹅子砌的八种(如六方式、攒六方式、八方间六方式、套六方式、长八方式、八方式、海棠式、四方间十字式),以及香草边式、毬门式、波纹式,共15种砖路类型。
园林铺地-《图说苏州园林铺地》中国传统园林往往在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地⽅都要对地⾯予以铺妆处理,这就是所谓的铺地。
房舍的室内地⾯为了防潮及减少起沙,⼀般都要铺设⽔磨⽅砖。
室外⽉台⼤多使⽤条⽯铺地取其平坦。
⽽在园路、⾛廊、庭院、⼭坡蹬道等处为防⽌积⽔或风⾬浸蚀则常以砖、⽡、条⽯、不规则的⽯版、卵⽯以及碎瓷、缸⽚等材料,或单独使⽤,或相互配合,组成丰富多彩的各种精美图案,极具装饰效果。
明清园林中的铺地充分发挥了匠⼈的智慧和想象⼒,创造出变幻⽆穷的铺地图案,其中以江南苏州⼀带最为著名,被称作花街铺地。
常见的纹样有:完全⽤砖的席纹、⼈字、间⽅、⽃纹等。
砖⽯⽚与卵⽯混砌的六⾓、套六⽅、套⼋⽅等。
砖⽡与卵⽯相嵌的海棠、⼗字灯景、冰裂纹等。
以⽡与卵⽯相间的球门、套钱、芝花等,以及全⽤碎⽡的⽔浪纹等。
还有⽤碎瓷、缸⽚、砖、⽯等镶嵌成寿字、鹤、⿅、狮毽、博古、⽂房四宝,以及植物纹样的。
其他地⽅的园林中各种形式的铺地也都有使⽤,但样式不如苏州地区丰富。
明清时皇家苑囿在⼤量使⽤⽅砖、条⽯铺地的同时,受着江南园林的影响,也在园径两旁⽤卵⽯或碎⽯镶边,使之产⽣变化,形成主次分明、庄重⽽不失雅致的地⾯装饰。
《图说苏州园林:铺地》涉及的苏州园林建筑装饰,既包括⽊装修的内外檐装饰,亦包括从属于建筑的带有装饰性的园林细部处理及⼩型的点缀物等建筑⼩品,主要指:精细雅丽的苏式⽊雕,有浮雕、镂空雕、⽴体圆雕、镂空贴花、浅雕等各种表现形式,饰以古拙幽雅的⼭⽔、花卉、⼈物、书法等雕刻图案;以绮、妍、精、绝称誉于世的砖雕,有平⾯雕、浮雕、透空雕和⽴体形多层次雕等;⽯雕,分直线凿雕、花式平⾯线雕、阳雕、阴雕、浮雕、深雕、透雕等:被称为“凝固的舞蹈”、“凝练的诗句”的塑雕,展现的是三维空间形象艺术;变化多端、异彩纷呈的花窗;“吟花席地,醉⽉铺毡”的铺地;各式洞门、景窗及可以产⽣“触景⽣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艺术效果的门扇窗棂等等,这些凝固在建筑上的辉煌,⾜可使苏州⾹⼭帮的智慧结晶彪炳史册。
2009年第5期第35卷总第151期Sichuan Bu ild i n gM aterials#183# 2009年10月传统园林的花街铺地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吴银玲(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花街铺地是传统园林的优秀之作。
文章在分析花街铺地和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花街铺地的方式、用材、图案等对现代景观设计在和谐景观、可持续发展、节约、传承历史文化和以人为本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花街铺地;景观设计;节约;可持续;文化;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TQ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11(2009)05-0183-02An En lightenm en t of the co l o red pave m en t in the cla ssic ga rden to the m odern landscape designW U Y inli ng(School o f Urban Constructio n,Xia o gan Un i ver sit y,Xia o gan,432000,China)Abstr ac t:The col ored pave m en t i s outstanding work i n the classic garden.Th i s article ana l yses t he col ored pave m ent and the m o dern landscape desi gn.And proposes it with t he f or m, ti m ber wo od and pattern of desi gn of the colored pave m ent is stud ies i n the har m o n i ous landscape,the susta i nab l e landscape, save,the inheristance hist ory cult ure and hu m an ist and so o n.K ey wor ds:The colored pavement;Landscape desi gn; Susta i nab l e landscape;Cu lt ure;Human i st1传统园林的花街铺地园林铺地景观是构成园林景观整体形象的有机组分。
中国古典园林中花街铺地的艺术特征分析作者:闫鹏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12期【摘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路被称为花街,它由各式各样的材质和图案构成贯穿于整个园林中的交通,也是园林中的交通纽带,并且负责各个景点坐标的联系。
花街铺地是传统园林的优秀之作,但人们总是关注于淡雅的园林美景,却忽视了脚下走过的园路。
其实,花街铺地和其他主要园林构成要素一样源远流长,本文在分析花街铺地特点的基础上,从类型、材质、纹样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对花街铺地文化进行了探索,并指出其对现代园林铺装的启示及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花街铺地;铺装;艺术表达【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概述我国古典园林的花街铺地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造就的艺术瑰宝,花街铺地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成部分,更多的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色彩,也是一种造园代表符号的铺装,更是一种别致的“地雕”,纹样丰富多彩,充满艺术氛围,是整个园林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花街铺地有别于其它小品,是铺于地面的园林小品,由于铺地只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往往游人只顾周边的美景而忽略它,但它和园林其他要素一样重要,也是我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的经典,它的材质、寓意、装饰、同样在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古典园林铺装设计中讲究的韵律美,以简洁、明朗、大方的格调呈现,为现代园林增添了时代感。
一、中国古典园林中花街铺地的起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花街铺地和其他园林构成要素是一样的,蕴含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铸就的艺术瑰宝,也是艺术精髓的体现。
远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开始重视道路的美观设计。
从古到今,以保存的文物来看,我国古典园林的花街铺地无论从结构还是铺装纹样来看都是绚丽多彩的,如有“米字纹”“几何纹”“太阳纹”的铺地砖。
唐朝佛教盛行,有以莲纹为主的各种铺地砖,还有在晚唐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在花街铺地中体现出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如胡人引驼纹、胡人牵马纹等,不仅做工精湛,而且从侧面体现了唐代不同民族商旅们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把绚丽多彩的寓言故事和吉祥语言都组成精美的地纹,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铺地,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园林“地筑山、植物、而铺地由于其理水一直未造园者所重视。
园林中的形成的园林小品。
建筑、沉浸着中国文位低下”其实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和其它园林要素一样,往往不容易为人瞩目。
“吴王梓铺地,西子行则有声”字面意思大家应该就了化的内蕴。
我国最早对铺地的记载为解了,吴王夫差为西施在馆娃宫中,以梓板铺地,西施着屧行于上,步步皆音。
与传统的欧洲园林铺装着重理性的风格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体现出的是更多的人文色彩。
一、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常用类型石板、、瓦片、鹅卵石《园冶》计成在铺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铺装材料有乱石、鹅子石()方砖或条石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卵石铺地、诸砖等。
青版石、嵌草铺地等。
1 / 92 / 9(一)花街铺地花街铺地多用不规则的湖石、石板、卵石以及碎砖、碎瓦、碎瓷片、碎缸片等废料相互很, 又能防滑它们不仅排水性能好, , 光线也柔和组成图案精美、配合,色彩丰富的各种地纹。
在留园可亭北面的假山后有一段长五十余适合我国江南一带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犹如织锦铺地一般, 米的花街铺地用鹅卵石和碎瓷、石片、瓦片等各种材料筑成海棠花纹,给人以美感。
(二)雕砖卵石铺地它是选用精雕细刻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 雕砖卵石铺地又被誉为“石子画”如有以三国戏《古城会》、《回荆州》等为题, 的各色卵石拼凑而成的路面图案内容丰富,也有以寓言、四季盆景、花、鸟、鱼、虫为题材的图案。
材的图案,(三)卵石铺地3 / 9具有活泼、轻快、开朗等风格特点。
, 卵石铺地采用卵石铺成的路面, 耐磨性好、防滑组成一幅苍, , 黑卵石为绘如杭州花港观鱼牡丹亭边、山坡的一株古梅树下, 以黄卵石为底劲古朴的梅树图案。
(四)方砖或条石铺地方砖、条石铺地采用条石、青砖铺地取其平坦、整洁明净。
有时也会采用方砖、条石铺形成主次分明、庄重中带着一丝使之产生变化, , 地的同时, 在园路两旁用卵石或碎石镶边活泼俏皮。
李渔的《园冶》一书,分析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园冶》是17世纪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计成所著,书成于明末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迄今已300多年。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造园学名著,它所阐释出的规划设计理论与经验不仅对研究古典园林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当前我国景观设计的实践,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一、《园冶》中铺地的特色分析。
园林铺装作为园林铺装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和植物、建筑、水体等构成立体的园林环境,对塑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起着积极的作用。
园林铺装不仅满足功能上的实用性,更注重视觉审美的要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精心设计的园林铺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满足,还能通过其特有的图案或形式体现场地特有的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
(一)铺地材料材质。
《园冶》铺地篇中铺地按材料可分为乱石、鹅子石、瓦片、石板、青版石、诸砖等地,按形式可分为多达十五种的式样。
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或条石铺地、嵌草铺地等。
这些材质大多数在现代园林中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体现我国园林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和园林建设水平的提高使园林铺装的材质和类型越来越丰富。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散石铺地,具有一定的造意功能。
其设计理念与实践给现代园林铺地提供了重要实践意义,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现阶段风景园林铺装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铺地纹样形式。
《园冶》系统而又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古典园林铺装常用的材质和类型。
铺地篇中所提及的铺地有磨砖、鹅子、瓦条等等铺设的图案,图案形式有叠胜、蜀锦、回文、冰裂纹、莲纹、诸锦等,形式丰富多样,注重布局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使园林内部元素之间以及园林与外部环境之间都能达到协调,成为完整的统一体。
古典园林中的路径,也极富曲、折、窄、幽的美学特征,园中的“花街”铺地,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构。
如网师园庭院的各种铺地、是鱼网纹,使人产生沧浪渔夫的联想;拙政园“玉壶冰”前庭铺地用冰纹形,相得益彰。
传统中式园林中的铺地材料作者:童丽雯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第8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中式园林中一些基本铺地材料的介绍与呈现,展现传统园林中的材料之美。
【关键词】中式园林;材料1、传统园林中的硬质景观铺地材料及类型是指园林中庭院及各种休憩、活动等场地的地面铺装。
它既要满足行人步行的功能性要求,又要满足色彩、图案、表面、质感等装饰性要求。
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或条石铺地、嵌草铺地等。
1.1铺地材料1.1.1 乱石乱石路以其多钟多样的形式、艳丽的色彩、蜿蜒崎岖的造型丰富了园林景致。
铺乱石路时,需要注意的是它的纹样要因地而异。
规则的形式会产生静态感,如正方形、矩形,适宜铺在比较静态的环境之中;而三角形和其他一些不规则图案的组合则具有很强的动感,根据环境来选用不同的构成形式,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1.1.2 鹅子石鹅卵石作为传统的景观硬质材料,来源于大自然的河流中,多彩的色泽受到人们的喜爱。
《园冶》中说“采用鹅卵石铺砌的地面,只适合铺在人不常走动之处,最好是大小鹅卵石相间铺砌,这恐怕是普通工匠很难办到的。
或者采用砖、瓦片砌成图样(花街铺地),然后以鹅卵石镶嵌成如织锦纹图案也可。
如果镶嵌成仙鹤、神鹿、狮子滚绣球之类的图案,就同‘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样可笑了。
”笔者认为,这里想要说的并不是卵石只能铺成锦纹图案,而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任何一种图案都有其象征意义,不能随便乱铺,否则会贻笑大方。
1.1.3 青石板青石板是传统的景观材料,属于石材的一种,是通过青石加工而成的材料。
《园冶》中提到用青石板做冰裂地,采用乱青石板铺砌地面,拼合成冰裂纹图样,适合于山上的平地、水边的坡地、楼台的台面、亭边的空地。
1.1.4 诸砖地采用各种砖块铺砌地面,在房间内,可采用磨砖平铺;在庭院中,适宜把磨砖竖着铺砌。
方胜图纹、叠胜图纹、步步胜图纹样式,是古时候经常采用的套路。
未考证明朝所谓的诸砖是什么意思,但是从遗留下的苏州园林的铺装样式中,可见的砖大都是青砖一类,这里,应该是指的不同规格的青砖的铺砌吧。
试论中式园林花街铺地施工工艺探析摘要:园林艺术景观历经了千年洗礼,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珍宝,虽说如此,仍能使人感觉到其的魅力所在,园林中花街最为常见,其具有增加园林景观色彩的作用。
因此,本文从实际着手,就中式园林中花街铺地的概念,分析现代化园林花街铺地的色彩材料及工艺样式,最后阐述花街铺地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点,如铺地样式的制作、鹅卵石的摆放等,以期可在一些方面给相关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进而充分发挥出中式园林中花街铺地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中式园林花街铺地施工工艺中式园林中花街铺地类似于其他园林的构成要素,蕴藏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属于中国经过五千年历史铸就的艺术珍宝,也是艺术精髓的呈现。
远在五千年以前,我国开始对道路美观设计加以重视。
从古至今,以文物的保存情况而言,中式古典园林花街铺地不管是从结构方面,还是铺设的纹样都绚丽多彩。
花街铺地在园林工程中属于重点施工流程,其选用的设计方案及材料充分呈现于建筑工程之中。
这不仅通过各类材料与石材组构成美丽图案,发挥园林地面与路径的美化作用,并且涵盖浓烈园林文化氛围与设计人员的审美情趣,也是园林文化韵味与内涵的主要体现。
所以设计花街铺地及施工工艺尤为关键,需要细致分析与论证。
1.中式园林花街铺地的概念随着我国发展规模的日益强大,人们力求本土格调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增强,中式园林应运而生。
为促使中式园林真正实现传统园林造园精髓的有效传承,并深入浅出的营造出古典园林意境、深层挖掘、提炼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量化研究与实地勘察的形式,鉴于传统园林的创造风格,提炼符合中式园林花街铺地特色,将现代化人们生活的审美形式相结合,集中创造重点,降低冗杂符号堆叠、造景手段的生搬硬套,进而探索出不仅能够传承古典园林花街铺地的施工技法,又能在现代背景融合的中式园林。
花街铺地是指通过鹅卵石、碎石、瓦条等材料,构成铺地图案即细致又精美。
身为艺术形式的悠久历史,花街铺地具有呈现人文精神、人文色彩的作用,正因如此,花街铺地才被人们视作中式园林的代表性符号。
拙政园铺地欣赏
铺地,是一种铺于地面的园林小品。
用砖、瓦、石......组成精美的图案。
起早,专门去欣赏拙政园的铺地。
海棠春坞的铺地是海棠,与海棠花呼应,表达了主人淡泊从容的情愫。
玲珑馆前的铺地是冰裂纹,与馆内的“玉壶冰”相切,更见幽雅。
花瓶中插有三根戟,谐音“平升三级”。
有祝愿步步高升的意思。
“方胜”,寓意“同心”。
“连钱”寓意“富贵”。
莲花是花中君子,还可寄托多子多福的祝愿。
五只蝙蝠围着中间的寿字,寓意“五福捧寿”。
仙鹤代表长寿。
连年有余吧?
“盘长”,是佛门八宝之一,象征贯彻天地万物的本质。
期望达到心物合一、无始无终、永恒不灭的最高境界。
......。
中国古代建筑-铺地•铺地铺地是用一种或几种材料对房屋内外的地面进行加工处理,使地面在实用之外更为美观。
中国早期人们习惯席地而坐,所以室内外多用地板,后来随着家具的发展,人们渐渐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跪坐习惯,在地面上不再注重做地板,而逐渐追求对自然形式地面的加工与美化,所以有了“铺地”。
铺地主要以砖墁地做法为主,它又可以细分为方砖类铺地和条砖类铺地两类。
除了砖铺地外,还有石铺地、夯土地,但夯土地实际上已不算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铺地了,并且现在留存的古建筑中也确实难见到夯土地面。
所以我们这里要说的铺地主要是砖、石两大类,另外还有一类较为常见的就是砖、石,瓦等材料混铺地面。
砖墁地有细墁地面、淌白地、金砖铺地、糙墁地面等区别。
•细墁地面细墁地面做法的砖料要经过砍磨加工,加工后的砖规格统一,砖面平整光洁,用它铺墁的地面也非常平整、洁净、美观,并且还比较坚固耐用。
细墁地面多用于室内,较为讲究的建筑才将细墁砖铺地用在室外。
•淌白地面淌白地做法较细墁地面要稍微简易一些,对砖料的精细度要求稍低,铺好后的地面与细墁地面外观相似。
•糙墁地面最粗糙、随意的铺地要算是糙墁地面,砖料不经打磨加工,铺出的地面不但粗糙,而且砖块之间的缝隙较大。
•石子路最富有观赏性的一类铺地就是石子路,这其中有带花饰的方砖,有砖间镶嵌瓦片、石子组成的图案,有用各色石子摆成的图案,丰富多彩,非常漂亮。
这类铺地多用在园林之中。
•砖瓦石混合铺地砖瓦石混合铺地主要是从材料而言,也就是由砖、瓦和石料共同铺设而成的地面。
一般来说,这种混合地面所用的砖、瓦、石材料都较为碎小,以便能在较小的面积之内即铺设出清晰可辨的图案或花纹。
砖、瓦、石混合铺地的最大特点是变化丰富,因为材料多样,再经过一定的铺设,可以变幻出较多而随意的图案,是极富有装饰性的一种铺地。
•金砖铺地金砖铺地是比细墁地面还要讲究的铺地。
金砖并不是黄金做成的砖,而是制作极为精细的方砖,它在铺墁之前需要打磨精细,铺墁之后还要烫蜡见光。
99%的人都想不到的“金砖墁地”做法和讲究,快来看这种典型错误你犯了吗上一期的推送,为大家介绍了砖砌墙体的内容,在一些重要的建筑中,地面也是用砖石铺成,这一过程在清代官式做法中称为“墁地”。
并且中国传统庭院的铺地习惯是,不铺则已,铺则一铺到底。
在甬路之外铺设草坪的“公园式”做法不是正宗的中国庭院的地面形式。
本期推送就为大家介绍墁地的相关内容。
铺设草坪的做法,只能用于仿古建筑传统建筑的地面种类主要有:土地面,即用原土夯实的地面;灰土地面,即用黄土与白灰混合铺筑的地面;三合土地面,即用黄土、砂子和百汇混合铺筑的地面;焦渣地面,焦渣和白灰拌合后铺筑的地面;石地面和砖地面。
砖地面又由甬路、散水和海墁组成。
甬路和海墁地面砖墁地面种类砖按照规格划分,包括方砖和条砖两种。
①方砖类包括尺二方砖、尺四方砖、尺七方砖以及金砖等。
②条砖类包括城砖、地趴砖、停泥砖、四丁砖等。
清代营造尺为现代32厘米,所以可以根据名称换算出各类砖的规格。
按做法划分的墁地形式包括:(1)细墁地面:其中最精细的是“金砖墁地”,一般只用在宫殿等最重要的建筑中。
细墁地面的做法特点是,砖料应经过砍磨加工,加工后的砖规格统一准确、棱角完整挺直、表面平整光洁。
地面砖的灰缝很细,表面经桐油浸泡。
细墁地面多用于室内,宫殿建筑的室外地面也可用细墁做法,但一般限于甬路、散水等主要部位。
室内细墁地面一般都使用方砖。
按照规格的不同,有“尺二细地”、“尺四细地”等不同做法。
小式建筑的室外细墁地面也多使用方砖,大式建筑的室外细墁地面除方砖外,还常使用城砖。
细墁地面(2)糙墁地面:糙墁地面的做法特点是:砖料不需砍磨加工,地面砖的接缝较宽,砖与砖相邻处的高低差和地面的平整度都不如细墁地面那样讲究。
大式建筑中,多用城砖或方砖糙墁,小式建筑多用方砖糙墁。
普通民宅可用蓝四丁砖糙墁。
糙墁地面多用于一般建筑的室外。
在做法简单的建筑及地方建筑中,也用于部分室内陆面。
糙墁地面砖的加工做法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墙身砖可以分为五扒皮、膀子面、三缝砖、淌白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