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 格式:pptx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90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中国古代以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造园方式营造的园林,其造景技艺至今仍让人惊叹。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
造景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主要包括地面景观、水景观和建筑景观。
在这些景观中,人为地塑造了地面、水体和建筑,并通过三者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效果。
地面景观中国古典园林常常利用地势来构造景观,因此地面景观在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地面景观除了自然地形外,还包括假山、泉石、平台、悬山、池塘等构建于地上的造景艺术。
水景观水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池塘、喷泉、水流、水滴等水体与山石、树木相融合,形成了美轮美奂的水景。
在水作为重要元素的同时,水的声响、色彩、流速等也在园林中饰演各自的角色,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场所。
建筑景观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具有独特的设计及风格特点。
除了庭院、偏室、亭、楼、廊、桥等地面建筑,还包括隧道、宝塔、井或者取景台等高空建筑,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空间组合效果。
空间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尤为重要,它将园林的各个景点组织、统一到一个完整的空间结构中。
空间组合以人为视觉中心,以山为主景、以水为辅助之境,构件出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审美效果。
对称布局对称布局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典、优秀的空间组合方式。
园林的建筑、花木,中心点、步道、湖泊等基本构件都会沿着一个地理中心公转的方式,形成左右互称、层级清晰的空间结构。
回廊式布局回廊式布局是中国园林中最常见的空间布局形式之一。
沿着回廊式布局走向,游客可以感受到一种向前无限、不断延伸的空间感受。
缀景式布局缀景式布局强调景点之间的各自独立性,各景点相互联系,但又不拘泥于次序关系,随性而变、开放的效果更为明显。
虚实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虚实的结合,即“真实描绘,虚幻设计”。
在实际土地的限制之下,通过建筑、山川、水流等构建出的虚拟空间,依然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神秘的想象空间。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分类及要素构成一、导言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精致的艺术表现形式。
园林艺术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不仅体现了我国人对自然的崇敬,还融合了我国文化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分类和要素构成两个方面进行全面探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和价值。
二、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分类1. 皇家园林在我国古代,皇家园林是皇宫、福地和行宫周围的园林。
这些园林通常由宫廷专门指派的园林设计师设计,并且在规划和建造上注重对皇家尊严和地位的体现。
皇家园林的设计理念以宫廷的尊严为中心,注重表现君主的权力和威严,常常布局恢弘,建筑雄伟。
2. 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私人或官员的府第内的园林。
私家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个性化和情感表达,常常以主人的情趣和个人品味为核心,注重园林的精致和雅致。
3. 文人园林文人园林是文人墨客或雅士的居所内的庭园。
文人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注重表现墨客的清高品味和文人的意趣。
三、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要素构成1. 园林布局园林布局是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包括整体规划、水系布局、建筑布局等。
园林布局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要考虑人的审美需求,注重整体的和谐与均衡。
2. 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体现形式,包括亭台楼阁、假山水榭、廊亭桥梁等。
园林建筑不仅要与自然景观相配合,还要体现我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和韵味。
3. 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花草树木、盆景假山等。
园林植物的选择与摆放需要注重四季景色、宜人宜客,以及与建筑和水系的搭配。
4. 园林装饰园林装饰是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注重点,包括石刻木雕、壁画湿壁、铜铁工艺等。
园林装饰不仅要考虑艺术性,还要体现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审美趣味。
四、总结与展望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渊源。
通过对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分类和要素构成的探讨,我们不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和形成历程,还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我国园林文化的价值和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汇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丰富内涵,在空间、构造、造型和意境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笔者通过对古典园林的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的探究,希望更好地展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气质和建造方法。
造景要素造景是古典园林的核心,旨在将自然与人工融合,营造出独一无二的风景。
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可分为五部分:山水:山水是园林景观的主题之一,山峰、瀑布、河流、湖泊、草坪是构成山水景观的关键要素。
在古典园林中,山水景观与建筑物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现实与想象、空间与时序的互动关系。
建筑:寺庙、亭、阁、楼、塔等建筑是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们的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呼应,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观。
例如,一道宽敞的白墙建筑可以镶嵌在一座山峰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植被:植被是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花草、树木、竹子、草坪等构成了园林绿地系统。
植被在古典园林中不仅是一种生态文化,同时也是一种视觉艺术,木本植物在四季的变换中营造了不同的景观。
水系:水系是古典园林中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包括池塘、溪流、水池、水井等,通过水的流动和空间变化形成了各种景观。
水系又被称为天然屏障,起到了吸收噪音,净化空气,增加湿度等多种作用。
围墙、堤坝:围墙、堤坝是古典园林中的景障,通过围墙、堤坝的设置,将园林空间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创造出独特的线性美和空间节奏。
空间要素空间是园林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包括空间结构、空间尺度、空间序列、视点和动线。
空间结构:古典园林的空间结构是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视觉效果,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空间界限清晰可见,但又不至于疏离。
空间结构要求把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紧密而疏离的关系。
空间尺度:空间尺度是指园林空间的大小关系和比例尺度,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
古典园林中,空间尺度十分重要,每个景点的大小、高度与相邻景点的比例有关。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园林的建造和造景艺术,展现出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园林建造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还强调均衡和谐、自然流畅的空间感受。
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基础上,空间要素也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1. 山水元素山水元素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山水元素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长久的历史和传统,被作为园林的基本元素之一。
山水元素的体现可以以园林中的假山、水池、湖泊、山岩以及小桥流水为代表。
其造景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造园理念。
其中,假山的设计要求精巧、紧凑、自然,加之胡兵等造景工艺,增强了假山的真实感和观赏效果。
2. 植物要素园林中植物要素是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园林的植物要素以花木为主,花木的层次感和诗情画意营造出了秀美的园林空间。
园林中的植物不仅美观,也有着美的内涵和表达。
古典园林的植物要素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感受的因素,通过在设计中的妙手运用,在园林中营造出别致的景观。
其中,古典园林中典型的植物有梅花、松树、竹子、兰花等。
3. 土石质地要素园林的土石质地要素是构成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主要运用红墙黄瓦、青砖绿瓦、花灰寒鸦、青石圆料等土石进行构筑。
在古典园林中,土石质地的要素不仅有着重要的实体感,还营造出了自然清新和自然流畅的空间感受。
古典园林土石质地的要素通过不同的颜色、形状、材质等变化,让观赏者在园林中产生丰富的心理感受。
4. 建筑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要素是构成园林空间重要的一部分。
园林建筑的造型颜色、材质、工艺艺术风格等都必须与整个园林空间相呼应。
在古典园林中,通常建筑的布局排列也非常注重对称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美的空间感受。
其建筑要素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和美学价值,营造出充满兴趣和美感的园林空间。
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视觉空间、园林植物、园艺艺术、道具装置、水利工程、微环境工程以及服务空间等元素。
一、视觉空间:视觉空间是园林建筑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最具表现力和气氛塑造力的因素之一。
它综合运用了空间的复杂关系和空间的造型特征,有时通过曲线、直线和明亮的颜色来表现,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空间感。
此外,空间中还用一定的比例和调和关系,充分体现园林中的主空间、辅空间、垣空间以及不同景点的比例和位置。
二、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园林建筑最常见和最重要视觉元素,植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可以帮助空间形成有特色的生态环境,是园林空间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充分考虑到植物造型表现力强、种植方式多样、色彩美化等特点,从而根据园林建筑规划的设计宗旨,合理使用各种植物赋予园林生动的色彩和造型,使整个园林充满生命活力。
三、园艺艺术:园艺艺术是一种将艺术运用到园林设计中的艺术形式,它往往是多种园林要素的综合运用而形成的艺术系统,例如植物的布置、建筑物的布局、水面的处理、软硬园林设施的安排,以及园林空间背景色调、立体构图和景观图案等。
四、道具装置:道具装置是一种园林装置,可以产生节日氛围或者体现园林视觉空间感受,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如雕塑、灯具、亭子、池塘、花台、果园、桥梁、小山石、小径等等。
五、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园林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改变景观外观,而且可以加强园林空间的统一性及艺术感,从而提高园林建筑的审美感受。
我国园林中,经常采用池沼、曲渠、小桥等自然形态的水利工程,以提高景观体验、美化风景区。
六、微环境工程:微环境工程是园林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规划和改造室内外的空间、设置空间器件和材料来调节室内外的环境。
微环境工程可增加空间的意义,以及营造出独特气氛,可以控制室内外温度、湿度、耗能等,也强调空间和材料在形式、程度、空间分布上的关系。
七、服务空间:服务空间是指园林建筑中放置繁琐家具的空间、洗手间的空间以及儿童活动场所等支撑设施所需的空间。
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及营造原则(一)构成要素:中国园林的构成,主要有楼台亭阁、林木花草、山水石头和诗文楹联六种要素。
下面逐一加以简介:1、山这里说的不是自然界的真山,而是园中的叠石假山。
以叠石为山模仿大自然,起于西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
他筑菟园,“园内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蔡质《汉宫典职仪式选用》)。
园内的假山叠石,可以使园林增添曲径通幽额隐秘美感,峰石的千姿百态又使园林悄然鲜活起来。
另外,山峰的峭拔坚挺,也使园林增添了内在的气质和骨力!假山叠石的制作宗旨,总的来说是师法自然,因园而异。
大型园林,可以叠成崇山峻岭、长溪深涧、高树丛林和垂悬藤萝的胜景。
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平泉山庄,用叠石仿巫山十二峰和洞庭九派,重岩叠峦,逶迤连绵;宋代的卫清叔园,“一山连绵二十亩”。
中型园林可在园林的一端或靠墙临水处构筑小型山峦,如网师园的“濯缨水阁”右侧的叠山就是如此。
但不管是大型假山还是小型叠石,有几个要素必须注意:一是要有烽岩,这样才能构成轮廓线。
烽岩设在高处,可三面脱空,散置上下高低;亦可集中一处如群峰攒聚,具有雄伟之势;亦可孤峰突兀,显其峭拔之躯。
二是要有洞穴。
假山有洞方能出奇。
洞穴婉转上下,直穿山腹,以得曲折幽深之趣。
洞口一般设山涧峡谷,更显其幽曲深邃。
三是在假山间要布置溪涧,浅则为溪,深则为涧。
在临水处的岩下置片石,设石矶,自然分布,稍出水面,更增其涧道盘曲、林壑幽深之美。
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堆垒假山叠石的技法如今的园林叠山,似每况愈下,堆得好的少,差的多。
有的假山,堆得杂乱而臃肿:有的不管湖石、黄石或花岗石,见石就堆,假山成了乱石堆。
如此等等,难以入目。
要堆好假山,首先须懂得假山艺术之所在。
堆山之术,不同于建筑设计,可以用图纸来表述,然后按图施工,达到设计者原先之意图。
叠山之艺,则在于且叠山之石,须现成的天然之石,不可以斧凿加工,否则就不自然。
因此叠山之事,可谓因材施法。
陈从周在《说园》中说:“石无定形,山有定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景方法专业班级:文学院英语1001班学号: 101110116姓名:巨芬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景方法摘要: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仅具有与丰富的哲学内涵,耐人寻味,还具有超然飘逸的体态,使它越显秀丽多姿,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建筑与其他造景要素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构成完美的空间艺术整体,有许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效仿学习的典范,人们往往会为它卓越的构思,悠远的意境所深深吸引,而传统园林建筑作为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其轻巧灵动的飞檐、翘角、朱栏融合在叠山理水之间,掩映于树影婆娑之中,与其他要素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或明或暗,错落有致,构成完美和谐的空间艺术整体。
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的五个构成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1.为表现自然,筑山史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山神,开创了人为凿山的先例。
2.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3.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以山水景观为主,其特点是完美的自然融合和空间构成。
本文将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要素包括山水、建筑、人文景观等,其中山水是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要素,它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美丽的景观。
1. 山水山水是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山水景观要求虚实结合,以山为体,水为用,构成一种和谐的美学力量和诗意空间。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山水景观的建造主要分为刻意塑造和自然生成两种。
刻意塑造的山水景观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创造一种山水景观,加以修饰和雕塑,以体现其艺术价值。
庐山、黄山、泰山等著名的中国名山,都是被人工塑造出来的山体景观,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自然生成的山水景观则是指自然界中形成的山水景色,如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绮丽花园般的景致,其优美的自然景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中最流行和重要的要素之一。
2. 建筑为了与山水景观相融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设计也是无可挑剔的。
建筑包括楼阁、亭台、桥梁等,设计上更注重形态、色彩、结构和风格等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多采用木料结构,其建筑的特点是轻盈、巧妙、曲折、分散,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审美。
3.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它包括雕塑、石刻、牌楼等等。
这些人文景观不仅是园林的装饰品,更是展示中国园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例如,苏州拙政园中的"南昌熟孕图",是中国园林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要素构成主要分为序、中、远三个空间,这些空间相互独立、渐次递进,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构成系统。
1. 序空间序空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入口空间,经由序空间进入园林,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所。
序空间通常由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牌坊、屏墙、廊道等构成,可以引导人们进入园林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山、水、植物、建筑和匾额、楹联与刻石等五个方面。
山景是园林风景形成的骨架和支托;水景是园林景观的脉络; 动植物(特别是花木)为园林景观的肤貌,是影响和制约其他景观要素的链带;建筑起着联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媒介作用,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象征;匾额、楹联与刻石为园林风景的画龙点睛之处,为园中的景点增加诗情画意。
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设置,而是各得其章法,通过园林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造园者的情怀。
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对仙境的向往:一池三山,象征东海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2)模写山水: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宋徽宗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3)写意山水: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二、理水为表现自然,理水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1)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2)隔。
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浅析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以昆明大观楼为例摘要: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仅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耐人寻味,还具有超然飘逸的体态,使它越显秀丽多姿,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园林建筑与其他造景要素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构成完美的空间艺术整体,有许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文章以昆明大观楼公园为例对园林构成要素进行论述,使我们对这些要素在园林中的内容、技法、作用、美的内涵及欣赏方法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我们对园林知识的把握,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昆明大观楼公园;叠山;理水;花木;建筑;书画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开始于商周时代的帝王苑囿,秦汉时已初具模仿自然的造园风格,魏晋南北朝时寄情山水的园林大盛,唐宋时又将诗、书、画等艺术引入园林的造景中。
经过长期的造园实践,到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最辉煌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可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可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又可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北方类型、江南类型、岭南类型、以及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效仿学习的典范,人们往往会为它卓越的构思,悠远的意境所深深吸引,而传统园林建筑作为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其轻巧灵动的飞檐、翘角、朱栏融合在叠山理水之间,掩映于树影婆娑之中,与其他要素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或明或暗,错落有致,构成完美和谐的空间艺术整体。
我生活在风景秀丽的春城——昆明,说起昆明,大观楼公园又是一大亮点。
下面我们就谈谈大观楼公园。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占地面积47.8公顷,其中陆地23.1公顷,水面24.7公顷。
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
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大观公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其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布局是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它通过模拟自然山水景观,营造出一种优美、和谐、自然的环境氛围。
在这种布局中,主要以假山、湖泊、溪流、石桥等为主要景观元素,通过巧妙的组合与搭配,打造出一个自然美丽的景观空间。
二、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门楼、亭台楼阁、廊桥等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不仅具有实用性功能,还能增加景观趣味性和艺术性。
三、植物装饰
植物装饰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在这种园林中,各种花卉树木被巧妙地运用于景观设计中,形成了各种奇特的花园、花
坛和花廊等。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愉悦的
感官体验。
四、水景装饰
水景装饰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通过池塘、喷泉、水帘等方式,将水景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形成了独特的水景风貌。
同时,水景还能起到降温、增加湿度等作用。
五、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种园林中,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展示。
例如,在太
湖石上刻画诗词或绘画图案等都是常见的做法。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山水布局、建筑构造、植物
装饰、水景装饰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
一个优美而和谐的空间环境。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1、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古代,园林既是皇家贵族的精神居所,也是普通人民的休闲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空间。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进行探究。
造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要素之一。
古典园林的造景追求的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和谐统一。
自然景观包括山水、湖泊、流水、树木等,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人工景观包括建筑物、雕塑、石头等,可以点缀和丰富园林的空间。
在造景过程中,设计师会根据园林的功能和主题,选择合适的自然和人工要素来进行布置。
在皇家园林中,通常会有宏伟的宫殿、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表现出尊贵和庄严的气质。
而在私人园林中,会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布局和点缀。
除了造景,空间要素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园林通常采用局域式布局,即将整个园林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景观特色。
这种布局方式给人一种逐步探寻、情景更替的感受。
在空间要素的构成中,还包括园林的动线、景观的连贯性、空间的层次感等。
动线是指游客在园林中的移动路径,设计师通常会设计一条主要的游览线路,引导人们逐步进入园林的深处。
景观的连贯性则是指整个园林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使人们感到自然和谐、流畅自然。
空间的层次感则是指园林景观在立体空间上的变化,有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特点。
这种层次感不仅能够增强整个园林的审美效果,还能够增加游客的游览乐趣。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及空间要素构成中,还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特色。
在一些园林中,会有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如石头上的刻字、雕塑中的传统神话故事等。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园林的内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古典园林还注重植物的选择和布置。
园林中的树木、花卉等植物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栽培,它们不仅增加了园林的美感,还能为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