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文体翻译-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6
新闻与时政翻译新闻的定义汉语“新闻”一词,始于中国唐代李咸用著的《披沙集》中,有“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的诗句。
英语News一词,源于希腊,《牛津词典》解释为“新鲜报道”,说始于142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诏书:“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他。
”新闻翻译要点1.语体的把握2.文化因素的处理语体的把握•1.庄重语体多见于重要的政府文件,法律条款,历史文献,议会或重大国际会议文件•2.正式语体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场合和比较严肃的主题中•3.协商性语体这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语体中•4.随便语体多用于朋友之间的闲谈及书信往来•5.亲密语体这是关系极为亲昵的人自由交谈使用的语体文化因素的处理•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移植。
Romeo: What hast thou found?Mercutio: No hare, sir.译文:(a)罗:有了什么?墨:不是有什么野兔子。
(朱生豪译)(b)罗:你发现了什么?墨:倒不是野鸡,先生。
(梁秋实译)新闻标题的特点与翻译1.标题的词汇特点2.英文标题的汉译技巧3.汉语标题的英译技巧标题的词汇特点广泛地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The Population Surprise 人口减少代替句子:The de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surprises peopleSuperkids? 超级儿童之谜代替句子:Can supermen create superkids?新闻英语中广泛的使用小词。
小词的特点是字母较少,词义宽泛且生动灵活,为新闻工作者所青睐。
ace = champion(得胜者,冠军)aid= assistance(帮助)blast= explosion(爆炸)body =committee/commission(机构,委员会)flop=failure(失败)glut= oversupply(供过于求)fete=celebration(庆祝,节日)rift =separation(隔离)snag=unexpected difficulty(意外困难)nod=approval (批准,同意)使用“时髦词”时髦词在标题中的运用:Year 2000 Bug Unstoppable for Some Companies计算机千年虫问题迫在眉睫(Bug由“机器的毛病”窄化为特指“计算机千年虫问题”)American Online: Often Down, Never Out美国在线公司:屡挫不倒使用缩略语与数字标题中使用首字母缩短语WTC Flag Returned to NY Delegation 世贸大厦旗帜重新成为纽约市象征(WTC=the World Trade Center; NY=New York) Charity Gives $1.8M to NYC Schools 慈善组织向纽约市区学校捐赠180万美元(M=million; NYC=New York City)常用缩略词NPC=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全国人名代表大会CPPCC=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C=Central Party of China 中国共产党CA=General Assembly 联合国大会SC=Security Council 安理会标题中常用缩略语Army Sec. White Under Investigation at Pentagon 陆军部长怀特受到五角大楼调查(Sec.= secretary)Armenian Gov‟t Will Close Station亚美尼亚将关闭其电视台(Gov‟t= Government)Rain, Colder Temps Move In Wednesday星期三有雨气温下降(Temps=Temperatures)英文标题的汉译技巧1.直译或基本直译当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基本相同时,可采用直译。
政论文本翻译政论汉翻译出现的差异(一)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摘要: 英汉民族长期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其民族历史积淀着不同的文化,显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与思维风格。
思维上的差异,反映着操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
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它是处在交际中的人的思维载体。
我们在翻译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思维对语言的支配作用而造成的。
然而,在以往的翻译探讨中,我们对思维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探索避免汉英思维方式差异影响翻译的途径。
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
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本文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成因,然后阐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差异一、引言“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它支配着语言。
语言依附于思维,它是思维的载体。
在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原作与译者的沟通依靠共同的思维规律。
思维活动的规律及内容制约着确译活动的全过程。
因此对翻译的研究离不开对人脑思维的研究, 深入、系统地探讨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个性即差异性可以帮我们更好了解语言表达上不同的深层原因,这对翻译实践有所启发和指导。
二、英汉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思维与语言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语言内也表现在语言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