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的消除反应
- 格式:pptx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0
三、消去反应1.概念: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HX 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如:实验室制乙烯。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原子。
(1)卤代烃消去HX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中,碱是反应物,醇是提供反应环境的溶剂,因为生成的乙烯能溶于醇中,同时反应物中的碱能与HBr 发生反应,使反应不断向生成乙烯的方向移动。
对于2-溴丁烷来说,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含取代基较多的烯烃,这样的烯烃对称性好,分子比较稳定。
也就是说主要从含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消去氢原子。
在醇的消去反应中,浓硫酸既起催化剂的作用,又起脱水剂的作用,也能促进反应不断的向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
(2)醇消去H 2O :CH 3CH 2OHC170/浓硫酸CH 2=CH2+H 2O3.反应机理:相邻消去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或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CH 3OH ,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饱和化合物通过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的化合物,腾出空位子,再通过加成反应,引入所需要的官能团。
四、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和缩聚反应。
1.加聚反应: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是通过单体的自聚或共聚完成的。
加聚反应的复习可通过类比、概括,层层深入,寻求反应规律的方法复习。
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加聚反应的实质是: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碳碳双键断裂后,小分子彼此拉起手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Ⅰ.单烯烃的加聚CH 2 HBrNaOH 醇溶液CH 2 CH 2+ HBrCH 2(1)乙烯的加聚:(2)氯乙烯的加聚:(3)丙烯的加聚:(4)2-丁烯的加聚:小结: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Ⅱ.二烯烃的加聚二烯烃单体自聚时,单体的两个双键同时打开,单体之间直接连接形成含有一个新双键的链节而成为高分子化合物。
高二化学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应用技巧消去反应是卤代烃的一个重要性质,通过消去反应可以向卤代烃中引入更活泼的官能团——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从而合成其他烃的衍生物。
学习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要注意抓反应实质、反应产物和有关实验。
一、逆向思维抓实质理解有机反应,要注意反应的实质:卤代烃消去反应时,断裂的是两种化学键——碳卤键和碳氢键,且不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而是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有两类:①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如Cl CH 3;②与连接卤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如Cl CCH )CH (233。
例1 下列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①Cl H C 56 ②Cl CHCH )CH (223③Cl CCH )CH (233④22CHBr —CHCl ⑤ ⑥22Cl CHA 、①③⑥B 、②③⑤C 、全部D 、②④解析:根据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实质,分子中与连接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l CCH )CH (233不能发生消去反应;22Cl CH 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其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
此外Cl H C 56若发生消去反应以后,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故Cl H C 56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A二、触类旁通抓产物在理解卤代烃消去反应实质的基础上,要抓住不同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生成物的规律:1、若与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相邻的两个以上碳原子上均连有氢原子,由于这些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则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不止一种,这些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对于卤素原子连接在相邻两个碳原子上的二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有两种可能:形成一个碳碳三键或两个共轭的碳碳双键。
如4321R )R (CHClCHBrCH)R (CH R 发生消去反应,产物有两种:4321R )R (CCH C )R (CH R ≡、4321R )R (C CHCH )R (C R ==。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原理,这可有意思啦!
你们想啊,卤代烃就好像是一群带着“小帽子”(卤素原子)的家伙。
比如说氯乙烷吧,它就是其中之一。
那消去反应是咋回事呢?这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变身!
这些卤代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们身上的“小帽子”给甩掉一个,同时和旁边的小伙伴连起来,变成一个新的家伙!就像氯乙烷,它能甩掉氯原子,然后碳和碳之间就连接起来形成双键啦!这多神奇啊!
咱打个比方,这不就像是一个人穿着一件旧外套,突然决定把外套脱掉,展现出一个全新的自己嘛!而且啊,不同的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还不一样呢,有的需要强碱的帮忙,有的需要热一热。
这就好像每个人改变自己的方式不同,有的需要朋友鼓励,有的得自己好好想想。
“哎呀,那这个消去反应有啥用啊?”哈哈,用处可大啦!它能帮我们合成好多有用的化合物啊,就像是给我们盖房子提供了好多不同形状的砖头!比如说可以用来制备烯烃啊,这可是化工里很重要的东西呢。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那得少了多少有趣的化学变化啊,那整个化学世界不就变得没那么精彩啦?所以说,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原理真的是超级重要的呀!
总之,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魔法,让那些带着“小帽子”的家伙们发生奇妙的转变,为我们的化学世界增添了无数的可能和精彩!这就是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神奇之处啊,你们觉得酷不酷呢!。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卤代烃的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卤代烃的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碳为主体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性质的学科。
其中,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它们在有机合成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反应之一。
本文将对这两种反应进行总结,并列举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一、卤代烃的取代反应1. 氢氧离子的取代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醇和醚的生成反应。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OH- → R-OH + X-R-X + OR' → R-OR' + X-这种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其中OH-或OR'为亲核试剂,R和X分别代表有机基团和卤素原子。
2. 氨或胺的取代反应:卤代烃与氨或胺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胺或胺盐。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NH3 → R-NH2 + HXR-X + RNH2 → R-NHR' + HX这种反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选择来对生成物进行调控。
3. 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
卤代烃作为芳烃的取代试剂,可以发生芳香取代反应。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Ar-X + Nu- → Ar-Nu + X-Ar-X + Ar'-ONa → Ar-Ar' + X- + Na+这种反应可以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和基团,从而改变芳香化合物的性质。
二、卤代烃的消除反应1. 亲电质消除反应:卤代烃在鹰式消除剂的作用下,发生亲电质消除反应。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Z → R-Z + X-其中,Z为鹰式消除剂。
这种反应可以生成亲电质和卤素离子。
2. 氢氧化物消除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通过内消除反应,发生氢氧化物消除。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OH- → R-H + X-这种反应可以生成烯烃或炔烃等不饱和化合物。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受官能团卤素原子(—X)的影响,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的活泼,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1.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取代反应)(1)条件:NaOH水溶液、加热。
(2)本质:水分子中的—OH取代了卤代烃中的—X。
R—X+NaOH R—OH+NaXR—CHX—CH2X+2NaOH R—CH(OH)—CH2OH+2NaX教材延伸(1)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用于制取醇,如CH3Cl+NaOH CH3OH+NaCl(制一元醇)、(制二元醇)、(制芳香醇)。
(2)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量的关系:R—X~NaX~AgX↓,即1 mol一卤代烃通过反应可得到1 mol AgX(X=Cl、Br、I)沉淀,常利用此关系来定量测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含量。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1)条件:强碱的醇溶液、加热。
(2)本质:从有机物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分子的HX生成含不饱和键的烃。
(3)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规律①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Cl。
②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无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
③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有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且相邻碳原子上均有氢原子(氢原子不等效)时,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不同的产物,如(或CH3—CH=CH—CH3↑)+NaBr+H2O。
名师提醒(1)发生消去反应必须具备的结构条件是分子中有β—H。
如中没有β-H,就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X相连的C叫α-C,与α-C相邻的C叫β-C;α-C上连接的H叫α-H,β-C上连接的H叫β-H)。
(2)由于苯环的特殊结构(很稳定),卤代苯(如)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有三种:(4)欲增加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官能团(如—X、—OH等)的数目,可以先由原料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含不饱和键的有机物,再由含不饱和键的有机物与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多卤代物,多卤代物还可继续发生水解反应以增加—OH的数目。
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反应对比探究卤代烃是指与一个或多个卤素原子结合的烃类物质,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医药、农药、染料行业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是其常见的两种反应,这俩种反应的比较在卤代烃的操作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卤代烃水解反应是指如下化学方程式所示:RX+H2O→RH+XOH(其中R为烃基,X为卤烷基),其中烃基和卤烷基是反应产物,RX正是反应前的卤代烃物质。
卤代烃水解反应热力学特征以及反应活性是基于反应热力学性质进行比较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形成卤烷基的元素催化剂的类型、卤族金属的种类、反应温度等。
消去反应是指RX→R+X的化学反应,消去反应的反应特性受到末端原子亲和力和反应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它的活性能比水解反应大,并且它有很高的抗热性,可以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消去反应可以将水解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同时也可以通过消去反应对杂质进行处理。
由前述可知,尽管水解和消去反应都能够对卤代烃进行处理,但两种反应的特性有很大不同,它们的不同点在于:水解反应的活性较低,只能在低温下进行,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消去反应的活性较高,可以在高温下进行,而且反应速率只受到反应温度和原子亲和力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表示。
因此,在进行卤代烃的处理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反应的特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方式,以期获得最佳的反应效果。
事实上,卤代烃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比较不仅仅可以探究卤代烃的操作研究,而且还能对现有的研究领域进行拓展,为后续的反应提供良好的参考。
综上所述,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是它的常见反应,它们的比较可以有助于揭示卤代烃的操作研究,同时也有利于拓展相关研究学科。
此外,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项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方式,以获得最佳反应结果。
一氯甲烷消去反应方程式一、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概述一氯甲烷,化学式为CH3Cl,是一种卤代烃。
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指的是一氯甲烷在特定条件下脱去一个氢原子和卤素原子,生成甲基的有机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看作是消去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涉及到碳卤键和碳氢键的断裂,以及碳碳键的形成。
二、一氯甲烷消去反应的方程式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通常可以表示为:CH3Cl → CH3-CH3 + HCl这个反应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消除一个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体:CH3Cl → CH3+ Cl-第二步是中间体与氢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的乙烯和氯化氢:CH3+ H- → CH3-CH3 + HCl三、反应条件与催化剂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通常需要在高温、低压条件下进行,同时需要使用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氯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等。
例如,在实验室中常用的催化剂为氯化铝或氯化铁。
在工业生产中,则使用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
这些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在高温条件下,氯化氢和乙烯容易从反应体系中逸出,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分馏技术来分离和回收这些产物。
四、消去反应在工业和科学中的应用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在工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工业上,可以通过该反应制备乙烯。
由于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产量和用途在不断增长,因此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在有机化学中,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可以用于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等。
五、一氯甲烷消去反应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一氯甲烷的消去反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由于该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因此要防止加热过度导致温度过高,这可能会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并控制催化剂的用量,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第三,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氯化氢和乙烯泄漏,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卤代烃消去的条件(一)前言卤代烃是有害的有机物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有机合成中,需要对卤代烃进行消去。
那么,在此我将分享卤代烃消去的条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去条件1.Lewis酸–作用:通过Lewis酸-碱反应,消去卤代烃中的卤素。
–实验条件:用氯化铝或氟化铝作为Lewis酸催化剂,反应在室温下即可进行。
–注意事项:该方法适用于卤代烷和卤代苯的消去。
2.热力学条件–作用:通过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反应,消去卤代烃中的卤素。
–实验条件:反应温度一般在200-300℃,压强一般在1-10 MPa。
–注意事项:该方法适用于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消去。
3.碱金属–作用:通过碱金属的“脱羧”反应,消去卤代烃中的卤素。
–实验条件: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在150-250℃。
–注意事项: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卤代苯酚和卤代酸的消去。
结语以上就是卤代烃消去的常用方法,大家可以在有机合成过程中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条件进行消去。
当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配合实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并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4.活泼金属–作用:通过活泼金属的“置换”反应,消去卤代烃中的卤素。
–实验条件:使用活泼金属,如钾、钠、铝等。
反应温度一般在室温下进行。
–注意事项:该方法适用于卤代烯烃、卤代芳烃和卤代酮等物质的消去。
5.紫外光–作用:通过紫外光的辐射作用,消去卤代烃中的卤素。
–实验条件:紫外光辐射的波长和强度需要根据实验条件进行适当调节。
–注意事项:该方法适用于卤代醇、醛、酮和酸等物质的消去。
总结卤代烃的消去涉及到多种方法和实验条件,不同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卤代烃。
在有机合成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验的方便性、效率和经济性等多重因素,选用合适的消去条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教学⽬标:1记住卤代烃发⽣消去反应的条件,会书写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化学⽅程式。
2初步认识卤代烃发⽣消去反应的机理,会判断哪类卤代烃能发⽣取代反应,哪类不能。
3能区分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能认识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键的断裂⽅式。
4初步认识卤代烃的两个性质是有机物引⼊多个官能团的桥梁。
教学重点: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教学难点:卤代烃发⽣消去反应的机理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环节⼀:作业检测与复习引⼊发⼩⽚了测试,选取5位学⽣上⿊板完成,⽼师学⽣共同评价并给出分数。
1.写出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它的⼀氯代物有⼏种?CH32.写出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它的⼀氯代物有⼏种?CH33.上述两种物质它们是苯的同系物吗?为什么?是芳⾹烃吗?为什么?4.写出溴⼄烷与氢氧化钠的⽔溶液共热的反应⽅程式5.写出⼀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反应⽅程式6.画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图环节⼆: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的化学⽅程式设问:卤代烃发⽣⽔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是什么键断裂发⽣反应的呢?学⽣:与氢氧化钠的⽔溶液共热,是卤代烃中的碳卤键断开发⽣取代反应的。
设问: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会发⽣什么反应呢?探究:1已知有⼀种⽓体⽣成且能使酸性⾼锰酸钾褪⾊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学⽣:⼄烯或⼄炔探究:2点燃⽓体有⿊烟且⽕焰较明亮学⽣:⽣成⼄烯探究:3试写出反应的化学⽅程式环节三:消去反应的机理:探究:4如何从微观⾓度来分析卤代烃发⽣的消去反应呢?学⽣:碳溴键断裂,邻碳上的碳氢键断裂⽣成溴化氢和⼄烯,溴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成溴化钠和⽔。
练习:分别写出2-溴丙烷、2-溴丁烷发⽣消去反应的化学⽅程式。
CH3CHBrCH3+NaOH → CH3CH=CH2↑+NaBr+H2O 设问:⼀氯甲烷能发⽣消去反应吗?2,2-⼆甲基-1-丙烯能发⽣消去反应吗?学⽣:不能探究:5能发⽣消去反应的卤代烃的条件学⽣:⾄少有两个碳且相邻碳上必须有氢。
卤代烃的碱消去反应概述卤代烃的碱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常见反应,也称为去卤反应。
它指的是将卤代烃中的卤素离子(如氯离子、溴离子)替代为碱性试剂中的醇基、氨基等亲核试剂,从而生成相应的醇、胺等化合物。
这种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反应机理卤代烃的碱消去反应遵循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首先,碱性试剂中的亲核试剂攻击卤代烃中的卤素离子,形成亲核试剂与碳原子上的σ键。
然后,卤素离子离开,生成中间体,最后通过质子转移等步骤得到最终产物。
常用的碱性试剂1. 醇醇是卤代烃碱消去反应中最常用的碱性试剂之一。
其通常用作重排和消去反应的试剂。
常用的醇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等。
2. 氨氨是另一个常用的碱性试剂,它可用于卤代烃的胺替代反应。
通过氨的亲核攻击,卤素离子被替代为胺基,生成相应的胺化合物。
3.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试剂,它可用于卤代烃的碱消去反应。
通过NaOH的亲核攻击,卤素离子被替代为羟基,生成相应的醇化合物。
影响反应的因素卤代烃的碱消去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底物的反应性、碱性试剂的性质、反应条件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底物的反应性底物的反应性对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次级卤代烃比一级卤代烃更容易发生反应,而三级卤代烃则反应性更低。
2. 碱性试剂的性质不同的碱性试剂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反应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例如,醇和胺对不同类型的卤代烃具有不同的亲核强度和选择性。
3.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如温度、溶剂选择等也会影响到卤代烃的碱消去反应。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和无水条件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衍生反应卤代烃的碱消去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伴随着一些副反应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衍生反应:1. E2消去反应E2消去反应是碱消去反应中一种常见的副反应。
它发生在具有β-氢原子的底物中,并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E2消去反应产生烯烃和氯化氢等产物。
2.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它也可能在碱消去反应中发生。
消去反应代表方式
消去反应一般指消除反应。
消去反应,是指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质反应,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基的有机反应。
消去反应发生后,生成反应的分子会产生多键,为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消去反应可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见基)或原子,从而提高其不饱和度。
消去反应的条件
1、醇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以及与羟基(-O H)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这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含有氢原子,否则无法反应。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以及与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这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含有氢原子,否则无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