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Takayasu动脉炎 : 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肉芽 肿性炎症,多发于50岁以下
19
二、中等大小血管的血管炎病 1.结节性多动脉炎 : 中动脉及小动脉的坏死性 炎症,不伴有肾小球肾炎或微小动(arteriole)、 毛细血管(capillary)或微小静脉(venule)炎 症 2.川崎(kawasaki)病 : 累及大、中、小动脉的 血管炎,并伴有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累及 冠状动脉并可累及主动脉及静脉,多发于儿童
直接损伤
激活补体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ANCA
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胞浆靶 抗原的自身抗体。
P-ANCA:抗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 Churg-Strass 、MPA(60%)
C-ANCA: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 Wegener肉芽肿(90%)
16
EC的损伤机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免疫复合物及其他免疫损伤 ﹒ 血栓形成过程的影响 :血小板活化后释放一 系列致炎因子,如促细胞增生因子、蛋白溶解 素等;活化的血小板诱导组织因子释放CD40L,和 內皮细胞上的CD40相联接,使EC的组织因子表 达增高,激活外凝、内凝系统。
4
血管炎的分类(一)
按血管大小分类
大血管性血管炎 巨细胞动脉炎(Ginant Cell Arteritis,GCA) 大动脉炎
中等血管性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经典型) 川崎病
小血管性血管炎 韦氏肉芽肿(WG) 变应性肉芽肿病(CSS)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紫癜) 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