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招及中小学音乐课“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阻碍声乐教学的发展。
声乐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方能适应新形势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步伐。
笔者尝试从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借鉴“曲艺精华”、融合“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对高校音教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音教专业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35-01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声乐课是音教专业的主干课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及中小学音乐课“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声乐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方能适应新形势下音乐教育的发展。
笔者尝试从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借鉴“曲艺精华”、融合“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对高校音教专业声乐教学提出改革意见,以便抛砖引玉,集众之智,切实解决好高校音教专业声乐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更新教学观念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新课标”的出台,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又强调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然而多年来的高校音乐教育的声乐专业基本上都是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过于强调技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挖掘及培养,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
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优秀师资。
因此,高校声乐教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把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贯穿声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
让传统的“声乐技能课”转型为新颖的既能传授技术,又能享受艺术的“声乐美育课”。
二、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艺术类招生的不断扩招,高校的招生门槛相对较低,自然会导致生源质量的大幅下滑。
如音乐类考生,有大部分学生缺乏对音乐的热爱,自身音乐素质和文化修养都不高,只是有幸成为高校扩招的“幸运儿”。
浅谈师范类认证下的普通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改革作为中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类院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教师的重任。
在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一、认证与改革然而,在音乐教育领域,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的音乐教育在很长时间内都忽视了对声乐技能及演唱技巧的教育,而大量的传统声乐教学仍沿用着冗长、单调、保守的古典方法。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高等院校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声乐教育改革,将认证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推动声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改革首先,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与教材内容。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掌握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积极的参与更多的学术活动和国际文化交流,寻找新的教材和文献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更新,以不断地推进教育教学的进步。
三、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水平和教材只是声乐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师资队伍也是影响改革的关键影响因素。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好地立足。
因此,学校应该主动吸纳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声乐教育提供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定期邀请知名的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观点和认知。
四、培育学生创作意识对于艺术类学科而言,创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音乐细胞和优秀的艺术创作能力,将来在音乐教育行业中一定能够突出重围,站稳脚跟。
因此,学校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采取创新的方式,注重课程实践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质疑精神。
五、拓宽教育模式针对目前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学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拓宽教育模式,开设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实践项目等。
在教学模式上,除了传统的面授模式外,学校还可以结合网络、移动互联网、视频等先进科技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发更具有艺术感和视觉效果的课件和教学材料。
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和有效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进步,高校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
声乐教学是音乐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培养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和有效策略备受关注。
从声乐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声乐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注重歌唱技巧和声音美学转变为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音乐表达。
以往的声乐教学更侧重于学生的技巧训练和声音塑造,而现代声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们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潜力,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曲目选择,着重发展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造能力。
高校声乐教学正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声乐教学中,除了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们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声乐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乐器演奏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音乐人。
高校声乐教学也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教学目标,通过开设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高校声乐教学正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今音乐界的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声乐技巧和乐曲演唱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声乐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和演唱,赋予学生更多的艺术自由度,鼓励学生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
高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声乐比赛和音乐会等活动,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机会。
有效的策略是推动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关键。
高校应该加强声乐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修养,吸引更多优秀的声乐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学团队中。
高校应该积极与音乐行业和艺术界进行合作,开展音乐交流和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舞台表演机会。
高校可以制定声乐教学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分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是当今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已经显得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探讨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课程。
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注重歌曲的演唱,而忽略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基础课程的加强,包括声乐发声、呼吸、发音、技巧等方面。
通过开设更多的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技能,为进阶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应该提高实践能力。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唱机会。
通过举办音乐会、比赛、剧场表演等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提升他们的表演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提高演技水平,增强自信心。
第三,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音乐教育软件等。
这些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关键。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可以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教学、小组讨论、教学实验等,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
通过加强基础课程、提高实践能力、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创新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作者:吴姿霖来源:《艺术教育》2014年第03期【内容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力提倡教育改革,音乐教育专业也融入了改革的大潮,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达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音乐教育专业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这一专业的涉及面非常广,其中,声乐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教育改革为音乐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所以当前的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声乐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规律性的应用型学科,其主要形式就是声乐演唱,但是,当前的音乐声乐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文章分析了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可行的改革办法,以期完善音乐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建立符合学生实际,并且贴近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
为更好地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声乐课程教学改革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音乐院系的设置也越来越多,并且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表明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而声乐课是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却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这是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出现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培育出人才,甚至消耗了时间、精力也难以成才的尴尬局面。
因此,当前必须要分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现状,并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改革,使声乐教学体制更加科学、合理,使声乐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现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当下的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存在着教学效率低、授课方式呆板、教学的硬件设备不够完善、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当今音乐界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专业素质较差等问题。
音教探索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应用OBE 教育理念,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掌握更多的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以声乐教学为例,探索了OBE 教育理念下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音乐课程体系,以期对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OBE教育理念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将学习成果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
将OBE理念运用到音乐教育中,需结合声乐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对声乐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1]。
一、OBE 教育理念概述OBE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指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这一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达成度,强调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提高;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强调教育评价与质量改进机制的有机结合。
OBE 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成果导向,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二是强调持续改进,关注教师教学质量;三是强调教育评价与质量改进机制的有机结合。
OBE 理念的意义在于:一是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持续改进;三是有利于增强教师责任感。
坚持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是当前音乐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声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早期的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主要以传统的唱歌技巧和声乐表演为主,忽视了声乐学生的整体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导致声乐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和发展困境。
随着音乐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音乐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亟待改革和创新。
本篇文章旨在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声乐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声乐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必要性探讨、改革方向确定、实施策略提出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的系统阐述,进一步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声乐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和应对措施,以促进声乐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声乐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有效推动声乐教育的改革与提升,以期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进一步完善声乐教学体系,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水准和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通过对声乐教育的改革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促进声乐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专业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效果。
1.3 意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推动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改革可以引入更多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声乐教学更加科学化、个性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改革可以拓宽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接触更广泛的音乐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帮助他们建立更加丰富完善的音乐素养。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与思考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音乐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音乐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育一直是音乐教育中的重点。
然而,传统
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声乐教学的发展。
因此,对大连大学声乐教学进行
改革和思考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探讨。
二、选题意义
1.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大连大学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和思考,可以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2. 推动教学创新: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不能
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声乐教学改革能够推动教学创新,使声乐
教学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3. 为声乐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声乐专业是培养音乐学专业人才
的重要专业之一,声乐教学改革能够为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
支持。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
用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和综合分析;
访谈法主要是针对大连大学声乐教师进行深入的访谈和调查;问卷调查
法则是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声乐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
本文通过对大连大学声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连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改革和思考方案,旨在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教学创新,为声乐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摘要:当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授课方式上都比较落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所以分析音乐专业教育声乐课教学现状及改革契机,探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改革方法,是目前我们声乐教育工作者需着手解决的事情。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一、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当下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无论在授课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相对落后,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声乐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导致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进行系统的基础声乐教学。
有些人只会唱不会教,有些人只会照本宣科,不知如何与学生互动沟通,甚至上课时只能用音响设备播放儿歌敷衍了事,或者干脆取消声乐课。
因此令许多中小学的学生错过了基础声乐技能训练的黄金时期,也令许多有歌唱天分的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培养。
古语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说教师是学生的伯乐,那么师范大学就应该是孕育伯乐的母体,每一个从师范大学走出的学生,都应该具有像莫扎特发现贝多芬或昆西?琼斯发现迈克尔?杰克逊一样敏锐的嗅觉和眼光。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声乐教学7年的教师,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二、声乐课教学的改革方法1.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体现“师范性”的综合能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多组织同学们参加实践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使我们的教育能够满足我国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迫切需要。
就音乐教育专业而言,非常容易把“能力”解释成为演唱能力和演唱技巧等。
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歌唱家。
因此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应该是中小学校的声乐教学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应该把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能力来培训。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无论是从结构体系还是教学方法上都严重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这也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从事高校声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出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和理念。
因此,本文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一、传统高校声乐教学的弊端由于我国所特有的教育体制的限制,使得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缺乏创新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仅仅只能教会学生声乐的基础知识,况且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本身所提供的,所以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学生对声乐知识片面性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对声乐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因为这种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的教学理念相对于音乐本身多样性的特点形成了极为鲜明的矛盾,同时这也是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更具人性化,生搬硬套地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更不能只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指导学生学习,这样一味的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的长时间讲解声乐知识,如此一来学生就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被动接受者,极大的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力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
高校声乐教师普遍都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学生的声音进行判断,然后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殊不知每一个学生的唱功水平以及嗓音条件都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一味的按照教师自己的理论去要求学生往往会适得其反,另外就是在声音的调配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要求,学生很难理性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发声练习当中,老师会针对学生声音的腔体位置说一些靠前或是靠后的术语,这样就使的学生会产生一种矛盾的想法,这样一来就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声乐学习掌握能力。
一些声乐教师还经常性的对学生说声带不要使力,通常都会对学生的意念产生这样一种暗示,产生的实际效果就是学生在发生的过程中可以的不去使用自己的声带,同时使他们在学习当中,更多采用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这是我们声乐学习中的一个误区,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彼此在相互理解方面也就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加了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困难度。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分析
音乐教育在培养音乐人才和艺术修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教育
的改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声乐教学注重基本功
的培养,但对于音乐理论知识、艺术鉴赏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
在改革中应增加音
乐理论课程、声乐剧目的学习以及艺术鉴赏课程等内容,使学生能够综合全面地发展。
教学方法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灌输。
而现在,教学方法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演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交流和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
演水平。
评价方式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
以考试和考级为主,注重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表演能力。
在改革中,应更加注重评价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例如通过学术论文、艺术实践作品等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
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进。
只有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更多优
秀的音乐人才,推动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
80
作者简介:
张志元(1982.12.4-),女,汉族,湖南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的方向:音乐学。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研究
张志元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教育事业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并且新媒体的介入,也不断的使得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当今社会下,不管是教育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
那么,本文将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对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
音乐作为现如今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能够培养学生们多方面的发展的,所以,加大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因为,声乐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首要核心,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基于此,本文将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并且也还将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从而不断的为人们提供出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对教学改革的相关分析与研究随着我国新媒体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使得教育事业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教育事业的改革使得我国高校音乐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核心,其不仅与我国的文化和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相关教育部门还提出,要利用新媒体,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由于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太过于的单一,使得教学显得非常的枯燥乏味,而且教学内容还无法满足学生的声乐学习的需求。
因此,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本文将有效的结合新媒体,来顺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去对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不断的提
升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以及学生专业水平的能力。
一、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进行改革的意义
在现如今,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在符合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所以,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有意义且重要的。
改革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也是为了能够不断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为,随着人们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高,就必须要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而且还能使得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当然,为了使得这些都能够更好的实现,那么就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规划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整体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从而真正的推进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二、提出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的有效建议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综合素质教育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音乐教育作为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之下,音乐教育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且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对此,为了使得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有效的结合当今新媒体的发展,来对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有效的建议。
一,加强注重专业声乐教学的方法。
现如今,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是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学习的需求了,所以,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来进一步的促进教学的发展。
那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网上的声乐资源,以此来扩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以及从中不断的提高学生在
不同的声乐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加强实践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改革,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实践活动。
因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是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实践性。
所以,为了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就需要加强注重实践活动。
三,结合新媒体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点评。
在以往传统的声乐课堂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效果,通常都只是通过考试来验收学习情况的,然而过后又没有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指正,因此,使得学生们只能靠自己去主观的感受。
从而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提升。
那么,利用新媒体,不仅能够方便学生在网上进行练习,而且还能使得教师直接在网上对学生的练习效果做出及时的点评和纠正。
从而能够很好的锻炼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不能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音乐潜力。
进而还能有效的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我们能够得知,想要更有力的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以及新媒体的特点,并且还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的方式,转变教学的观念,注重对学生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水平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从而不断的促使学生在今后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淼,祁宏大.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J].农家参谋,2019(08):285.
[2]王瑜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的研究[J].艺术评鉴,2018(14): 116-117.
[3]薛云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分析[J].艺术评鉴,2017(1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