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几点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34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发展与研究摘要: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建立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是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城市经济建设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
不断地对地价评估及动态监测理论创新,建立并不断完善可以对地价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是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人与资源和谐有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发展与研究一、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研究的意义1、有利用于了解和掌握城市土地价格的水平和规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是由一系列地价监测点组成的一个地价信息网络。
它通过对各个地价监测点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质量和地价水平的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准确地了解城市土地价格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目前地价水平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2、有利于提高基准地价更新的效率,增强基准地价的现势性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使城市土地价格资料的采集、汇总和整理系统化和制度化,基准地价可以方便的利用监测点地价和相应的地价指数进行更新。
有效地减少了基准地价更新研究的工作星和需要的时间,有利于增加基准地价的更新频率,缩短更新周期函数,使基准地价能够很好的保持现势性。
3、有利于维护城市土地价格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为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取得了应用全国其他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资料的权利。
这样,各地就能够更加正确地根据自身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价和作用,来合理制定符合本地实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地价管理政策和城市经营策略。
通过对城市土地价格水平的合理供应和资源配置,促进地价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4、有利于增加地价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管力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要面向广大的土地使用者和社会公众发布地价信息,极大的提高了城市地价和地价管理的透明程度,也使得广大的土地使用者和社会公众能够参与土地的开发和地价管理。
城市地价信息公示,有利于土地使用者发现城市土地增值潜力,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1]。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要点1. 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在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中,城市地价的动态监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城市地价的变化对于政府决策、房地产市场稳定以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主要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土地市场的各种数据,来获取和掌握城市土地价值的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成交价格、拍卖结果、出租价格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不断收集和整理,可以实时追踪和监测城市地价的变动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的要点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评估。
数据采集是指对土地市场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公开数据、房地产市场交易数据、土地拍卖数据等方式获取。
数据分析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的过程,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评估是指对数据进行准确、全面、科学的评估和判断,确定土地的实际价值和变动趋势。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部门、房地产企业、投资者等有着重要意义。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这一技术及时了解土地市场供需状况,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稳定发展。
房地产企业和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土地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准确把握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做出科学决策,优化资金配置。
综上所述,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的要点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评估,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追踪城市地价的变化,为政府决策和市场参与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组织方式进行布局和组织。
合理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并能够帮助作者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本篇长文的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将介绍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
城市基准地价及其地价动态监测分析作者:林林来源:《居业》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基准地价是参考土地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根据城市基准地价能够获得有关城市土地质量优劣情况的相关信息,也能显示出城镇土地在已有的利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经济收益,并以此为依据判定城市土地经济与社会效用。
本文就城市基准地价及其地价动态监测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分析;土地使用价值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169-02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是基准地价内容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城市发展实际情况与土地使用现状的动态监测,完善城市基准地价,使其更能准确表明土地价值。
1城市基准地价概述城市基准地价也称土地初始价值,是指在城区规划范围内,对所需要进行开采与使用的土地,根据其用途,作为工业、商业、居民区等用途进行合理的基准地价规定,并由市、县及人民最高级法院公布共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城市基准地价可以用来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价值作为参考依据进行评定,在进行城镇土地使用权税收价格规定时也是重要的参照条件,另外国家在对土地进行管理与调控时,城市基准地价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除此之外,基准地价的确立可进一步促进我国地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和核算体系。
城市基准地价的主要作用如下包括,属于政府宏观管理土地价格的重要工具;属于对标定地价进行评估的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与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起到指导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地价的整体水平以及区域间的地价分布及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基准地价会在2~3年内进行调整,因而基准地价能够反映出城市地价变化趋势。
2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概述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是指运用动态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土地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土地市场本身的特点,设立地价检测点,持续一段时间进行对地价的动态测量,并将每次测量结果所得的数据统计整理起来,生成一系列的地价指标,对这种有频率、有周期的指标内容进行描述、评价、分析就是地价动态监测过程。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功能定位及路径优化摘要:随着新的发展格局的出现,土地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功能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也存在一些难点,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路径优化建议,以期达到更好的监测效果.关键词:地价动态监测;功能定位;路径优化国家积极推行“双循环”的全面改革,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中心,实施国内外双循环,加强经济社会协调一体,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促进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土地价格,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但目前,由于覆盖范围有限、制度建设不足,这项工作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双循环”的全新发展模式中,土地市场的构建以及城市地价的实时监控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机会。
1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功能定位1.1回归监测本质,支撑科学决策通过“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必须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测,以便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当前的价格水平,从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以便及时把握土地价格的变化,并且深入分析它们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影响,从而把握它们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科学方法来支持政府的宏观调控。
1.2通过提供精确的服务,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和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尤其是土地要素市场的改革,还有待加强,比如,城市和农村的建设用地市场还没有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的配置体系也还有待完善。
城市土地价格的调查和动态监测对于促进和规范土地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还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当前的土地市场状况,从而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有效的土地资源配置体系,从而推进土地要素市场的改革。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熟悉) 1、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概念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指根据城市⼟地市场的特点,通过设⽴地价监测点,收集、处理并⽣成系列的地价指标,对城市地价状况进⾏观测、描述和评价的过程。
2、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的与作⽤ 通过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可以调查城市地价的⽔平及变化趋势,及时向社会提供客观、公正、合理的地价信息,为政府加强地价管理和宏观调控⼟地市场提供决策依据。
3、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基本程序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基本技术程序如下: (1)确定地价动态监测的范围; (2)建⽴以地价监测点为基础的地价动态监测数据源; (3)采集并处理监测数据; (4)根据监测⽬标选择地价动态监测指标; (5)计算各类地价动态监测指标; (6)对城市地价状况进⾏综合分析和评价; (7)编制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8)发布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
4、地价监测点设⽴及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 (1)地价监测点的设⽴原则 1)代表性原则,指设⽴的地价监测点在所在区段内,其地价⽔平、利⽤条件、利⽤状况、开发程度等⽅⾯具有代表性; 2)确定性原则,指设⽴的地价监测点为⼀具体宗地,其周围条件及⾃⾝条件都⽐较确定; 3)稳定性原则,指设⽴的地价监测点的⼟地条件、利⽤状况以及周围⼟地的,利⽤条件⽐较稳定,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分割、合并或重新规划等情况; 4)标识性原则,指设⽴的地价监测点易于识别,具有⼀定的标识性。
(2)地价监测点设⽴的基本步骤 1)在⼟地定级基础上地价区段的划分 ①地价区段划分的要求 (A)在⼟地定级基础上分⽤途划定; (B)在同⼀地价区段内,地价⽔平⽐较接近或者⼀致; (C)在同⼀地价区段内,*考试⼤*⼟地的利⽤状况、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和规划引件等基本相同; (D)各地价区段的⾯积规模适当,最⼩为⼀个街区范围,并保持地块的完整性; (E)各地价区段彼此相连,能够完全覆盖被监测范围。
②地价区段划分的⽅法 (A)以⼟地级别、基准地价或交易样本地价为依据,在⼯作底图上绘制若⼲条具有控制性的地价等值线; (B)在地价等值线的基础上,以⼟地级别界线、宗地界线、街区道路、河流以及其它线状地物为依据,在⼯作底图上勾勒出各地价区段的边界; (C)在实地查勘的基础上,根据⼟地条件、⼟地利⽤状况和⼟地开发程度等,调整初步划分出的地价区段边界,并落实在⼯作底图上,通过编号、图形整饰形成地价区段分布图; (D)以城市地价区段分布图为依据,量算各区段的⼟地总⾯积、各⽤途实际⼟地⾯积等,并进⾏地价区段登记。
乌鲁木齐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项目开展情况及工作体会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陆江丽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国土资源大调查管理若干规定(暂行)》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方案》的部署和安排,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新疆国地不动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工作项目的组织和承担单位,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于2001年开展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当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验收。
至今已完成2001年—2005年度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工作,现将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一小结,同时借此机会向各兄弟省市的同行们学习。
一、项目开展情况乌鲁木齐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项目作为国土资源部实施的“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工程的子项目之一,由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统一协调和实施,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监督,新疆国地不动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项目总承包形式运作,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乌鲁木齐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建设与数据更新工作的范围是乌鲁木齐市建成区和部分城乡结合部,即2001年完成地价更新的范围,总面积318.27平方公里。
为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两级主管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内的知名专家组成技术指导组,由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和新疆国地不动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骨干组成课题组,形成了较完善的组织形式。
主要技术路线是: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地价监测点调查资料、土地市场交易样点调查资料、房屋市场交易样点调查资料、土地供应调查资料、房地产开发供应调查资料、城市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资料等为基础,以《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更新技术要求》及《关于组织城市土地价格调查项目成果验收的通知》等为技术依据,采用多种方法测算不同用途、不同级别的样点地价、地价水平值和地价指数。
金融观察与经济视野65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龙华(贵州省铜仁市自然资源局)摘要:就当前的城市发展规划而言,城市基准地价逐渐成为了衡量土地经济价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其展开的动态监测工作在基准地价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对城市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土地的使用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对城市基准地价的完善,可以将土地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就当前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更新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对此,本文对其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更新;问题;策略城市基准地价以及对地价展开的动态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政府都会将其作为管理土地以及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土地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逐渐建立起紧紧围绕基准地价,综合考虑标定地价、市场交易价、最低出让价等地价体系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就当前而言,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更新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土地市场以及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更新中存在的问题1.1基准地价具有很强的宏观性,可操作性无法保证从根本上来看,基准地价主要是指城镇内某一土地级别或均质地域内土地的平均价格。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以往使用的基准地价体系主要是级别基准地价的模式,由于土地的级别范围面积较大,同一级别内就会出现很大的地价差异,尤其是对于商业用地来说,同一级别内的地价有着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偏差;而新一轮的基准地价中虽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新和调整,基准地价体系也分为区段基准地价和级别基准地价两种,但其中的相关规定过于机械化,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同一形势下的商业用地价格小于居住用地价格的情况,基准地价与地价管理的实际需求不符;而且,在土地权利和用途上的规划非常单一,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使得基准地价应用不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