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美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413.79 KB
- 文档页数:25
共和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的值为()A.B.C.D.【答案】B【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a-b=故答案为:B【分析】将已知x、y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组,建立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然后将a、b的值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2、(2分)下列各数: 0.3,0.1011001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 中,无理数的个数为()A. 5个B. 4个C. 3个D. 2个【答案】C【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无理数有:-,-,0.101100110001… (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故答案为:C.【分析】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2分)若a=-0.32,b=(-3)-2,c=,d=,则()A.a<b<c<dB.a<b<d<cC.a<d<c<bD.c<a<d<b【答案】B【考点】实数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解:∵a=-0.32=-0.9,b=(-3)-2=,c=(-)-2=(-3)2=9,d=(-)0=1,∴9>1>>-0.9,∴a<b<d<c.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和零次幂分别计算出各值,比较大小,从而可得答案.4、(2分)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3x﹣2y=4zB.6xy+9=0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方程两边都是整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次,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即可得出答案。
5、(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A、,故A不符合题意;B、,故B不符合题意;C、,故C符合题意;D、+≠,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意义,即可求解。
那甲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果a(a>0)的平方根是±m,那么()A.a2=±mB.a=±m2C.=±mD.± =±m【答案】C【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解:∵a(a>0)的平方根是±m,∴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即可判断。
2、(2分)若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为S,那么()A.S的平方根是aB.a是S的算术平方根C.a=±D.S=【答案】B【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解:∵a2=s,a>0,∴a=。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判断。
3、(2分)小程对本班50名同学进行了“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调查,统计出了最喜爱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毽子等运动项目的人数,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若将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扇形统计图,那么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A. 144°B. 75°C. 180°D. 150°【答案】A【考点】条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20÷50×100%=40%.360°×40%=144°.故答案为:A【分析】先根据统计图计算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即可得出圆心角的度数.4、(2分)不等式x-2>1的解集是()A.x>1B.x>2C.x>3D.x>4【答案】C【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答】解:x>1+2,x>3.故答案为:C.【分析】直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得出答案.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化系数为1.5、(2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描述:①∠1和∠2互为对顶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④∠1=∠3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解析】【解答】①∠1和∠2互为邻补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180°,④∠1=∠3.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图形得到∠1和∠2互为邻补角,∠1+∠2=180°,∠1和∠3互为对顶角,∠1=∠3.6、(2分)在图1、2、3、4、5中,∠1和∠2是同位角的有()A. (1)(2)(3)B. (2)(3)(4)C. (2)(3)(5)D. (1)(2)(5)【答案】D【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析】【解答】解:(1)(2)(5)都是同位角;(3)不是三线所形成的角,(4)不在直线的同一侧.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了同位角的概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同位角是指两个角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呈“F”型,即可得出答案。
中心经营所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对于实数x,我们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如[4]=4,[ ]=1,[-2.5]=-3.现对82进行如下操作:这样对8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121只需进行多少次操作后变为1()A. 1B. 2C. 3D. 4【答案】C【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对121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故答案为:C【分析】[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依据题目中提供的操作进行计算即可。
2、(2分)一个数若有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则这两个平方根的和为()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不能确定【答案】B【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解:∵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正一负,互为相反数,∴这两个平方根的和为0。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正数平方根的性质,结合题意即可判断。
3、(2分)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要举行活动,如图是分别参加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允许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A. 259人B. 441人C. 350人D. 490人【答案】B【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700×(1﹣37%)=700×63%=441(人),故答案为:B.【分析】不下围棋的人数的百分比是1﹣37%,不下围棋的人共有700×(1﹣37%)人,即可得解.4、(2分)a与b是两个连续整数,若a<<b,则a,b分别是()A. 6,8B. 3,2C. 2,3D. 3,4【答案】C【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4<7<9,∴2<<3,∵a<<b,且a与b是两个连续整数,∴a=2,b=3.故答案为:C【分析】根号7的被开方数介于两个完全平方数4和9之间,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从而得出根号7应该介于2和3之间,从而得出答案。
新乡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关于x的不等式-x+a≥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为()A.-1B.0C.1D.2【答案】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得:,由图形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得:a=2.故答案为:D.【分析】先用a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在根据数轴上x的取值范围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2、(2分)如图,不一定能推出a∥b的条件是()A. ∠1=∠3B. ∠2=∠4C. ∠1=∠4D. ∠2+∠3=180º【答案】C【考点】平行线的判定【解析】【解答】解:A、∵∠1=∠3,∴a∥b,故A不符合题意;B、∵∠2=∠4,∴a∥b,故B不符合题意;C、∵∠1=∠4,∴a不一定平行b,故C不符合题意;D、∵∠2+∠3=180º,∴a∥b,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3、(2分)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B,C,D分别表示数﹣2、1、2、3,则表示数的点P应落在线段()A. AO上B. OB上C. BC上D. CD上【答案】B【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2<<3,∴0<<1,故表示数的点P应落在线段OB上.故答案为:B【分析】根号5的被开方数介于两个完全平方数4和9之间,根据算数平方根的意义,被开方数越大,其算数平方根也越大,故根号5介于2和3 之间,从而得出∴介于0和1之间,进而得出点P表示的数应该落的位置。
4、(2分)如果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D【考点】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中不等号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可知利用了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因此可知2a+1<0,解得.故答案为:D【分析】先根据不等式的性质②(注意不等式的符号)得出2a+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中小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两两一定互为()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邻补角【答案】C【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析】【解答】解:由于三角形的每两个内角都是在三角形两边所在的直线内,且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旁,因此它们都互为同旁内角;故答案为:C.【分析】同旁内角是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两个角,它们在前两条直线的同旁,在第三条直线的内部,是同旁内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两两一定互为同旁内角.2、(2分)如图,AB//CD,那么∠A , ∠D ,∠E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 ∠A+∠D+∠E=360°B. ∠A-∠D+∠E=180°C. ∠A+∠D-∠E=180°D. ∠A+∠D+∠E=180°【答案】B【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EF∥AB∵AB∥CD∴AB∥CD∥EF∴∠1+∠A=180°①,∠2=∠D②由①+②得:∠1+∠A+∠2=180°+∠D∴∠A-∠D+∠AED=180°故答案为:B【分析】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A=180°①,∠2=∠D②,由①+②,即可得出结论。
3、(5分)下列不等式组中,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是()(1 )(2)(3)(4)A.【答案】A【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可知(1)、(2)、(4)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最高次数为2,故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判断.由几个含有相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一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2分)如图,表示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时,应在哪两个字母之间()A. C与DB. A与BC. A与CD. B与C【答案】A【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6.25<7<9,∴2.5<<3,则表示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时,所在C和D两个字母之间.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应先估计无理数的大小,然后才能在数轴上将表示出来,因为,所以应该在C与D之间.5、(2分)下列说法: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②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16的平方根是±4,用式子表示是 =±4;⑤某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算术平方根都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其中错误的是()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D【考点】实数的运算,实数的相反数,实数的绝对值【解析】【解答】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②无理数不一定是开方开不尽的数,例如π,错误;③负数有立方根,错误;④16的平方根是±4,用式子表示是± =±4,错误;⑤某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算术平方根都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正确,则其中错误的是3个,故答案为:D【分析】①数轴上的点一定有一个实数和它相对应,任何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所以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②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因为负数的平方是负数,所以负数有立方根;④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是a的平方根。
中至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不等式3x+2<2x+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答】解:3x-2x<3-2解之:x<1故答案为:D【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的解集作出判断即可。
注意:小于向左边画,用空心圆圈。
2、(2分)在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为()A. 8>6B. x²>9C. 2x+y≤5D. (x-3)<0【答案】D【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析】【解答】A、不含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符合题意;B、未知数的指数不是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符合题意;C、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符合题意;D、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都为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对各选项逐一判断。
3、(2分)对于代数式ax2﹣2bx﹣c,当x取﹣1时,代数式的值为2,当x取0时,代数式的值为1,当x取3时,代数式的值为2,则当x取2时,代数式的值是()A. 1B. 3C. 4D. 5【答案】A【考点】代数式求值,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将x=-1,x=0,x=3,分别代入代数式,可得,计算得出a=b=-,c=-1,代数式为-x2+x+1,将x=2代入求出代数式,得-×4+×2+1=1.故答案为:A.【分析】将x值代入代数式,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c的值,再将x=2代入代数式求解。
4、(2分)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 B. C. D.【答案】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解答】解:A、与是分式,故该选项错误;B、有三个未知数,故该选项错误;C、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D、第一个方程中的xy是二次的,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两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代数运算正确的是()A.x?x6=x6B.(x2)3=x6C.(x+2)2=x2+4D.(2x)3=2x32.已知a=()﹣2,b=(﹣2)3,c=(x﹣2)0(x≠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b<a<c B.b<c<a C.c<b<a D.a<c<b3.若x+m与2﹣x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实数m的值为()A.﹣2B.2C.0D.14.若a+b=5,ab=﹣24,则a2+b2的值等于()A.73B.49C.43D.235.若a+b=1,则a2﹣b2+2b的值为()A.4B.3C.1D.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一个角的补角必是钝角C.同位角相等D.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7.地球的体积约为1012立方千米,太阳的体积约为×1018立方千米,地球的体积约是太阳体积的倍数是()A.×10﹣6B.×10﹣7C.×106D.×1078.如图,从边长为(a+1)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1)cm的正方形(a>1),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形(不重叠无缝隙),则该长方形的面积是()A.2cm2B.2acm2C.4acm2D.(a2﹣1)cm29.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判断a∥b的是()A.∠1=∠2B.∠2=∠3C.∠1=∠4D.∠2+∠5=180°10.如图,∠AOB的边OA为平面反光镜,一束光线从OB上的C点射出,经OA上的D点反射后,反射光线DE恰好与OB平行,若∠AOB=40°,则∠BCD的度数是()A.60°B.80°C.100°D.120°11.如图,已知AB∥CD∥EF,FC平分∠AFE,∠C=25°,则∠A的度数是()A.25°B.35°C.45°D.50°12.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M,N两点,将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若∠EMB=75°,则∠PNM等于()A.15°B.25°C.30°D.45°13.放学后,小刚和同学边聊边往家走,突然想起今天是妈妈的生日,赶紧加快速度,跑步回家.小刚离家的距离s(m)和放学后的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小刚边走边聊阶段的行走速度是125m/min;②小刚家离学校的距离是1000m;③小刚回到家时已放学10min;④小刚从学校回到家的平均速度是100m/min其中正确的个数为是()A.4个B.3个C.2个D.1个14.某科研小组在网上获取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温度关系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温度/℃﹣20﹣100102030声速/m/s3183243303363423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B.温度越高,声速越快C.当空气温度为20℃时,声音5s可以传播1740mD.当温度每升高10℃,声速增加6m/s15.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DEF=α,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是()A.2αB.90°+2αC.180°﹣2αD.180°﹣3α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将答案填在各题的横线上.16.肥皂泡沫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则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7.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x+32.若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值与华氏度数值恰好相等,则此温度的摄氏度数为℃.18.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EGC=26°,则∠DFG=.19.如图,∠A=70°,O是AB上一点,直线OD与AB所夹角∠BOD=82°,要使OD∥AC,直线OD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度.20.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30°,∠3=40°,那么∠2的度数°.21.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2﹣ab+b,例如:3△5=32﹣3×5+5=﹣1,由此算出(x﹣1)△(2+x)=.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中兴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A. B. C. D.【答案】C【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②×4−①得2x−y=5④②×3+③得5x−2y=11⑤④⑤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得,解得,代入②得z=−2.故原方程组的解为.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特点:z的系数分别为:4,1、-3,存在倍数关系,因此由②×4−①;②×3+③分别消去z,就可得到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然后将x、y的值代入方程②求出z的值,就可得出方程组的解。
2、(2分)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不等式组可得-1≤x<1,A符合题意。
【分析】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再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3、(2分)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A. 40°B. 35°C. 50°D. 45°【答案】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D平分∠BAC,∠BAD=70°∴∠BAC=140°∵AB∥CD,∴∠ACD +∠BAC=180°,∠ACD=40°,故答案为:A【分析】因为AD是角平分线,所以可以求出∠BAC的度数,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ACD的度数.4、(2分)下列各式计算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B【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
更新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若a>-b>0,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x<B. 无解C. x>D. x>【答案】B【考点】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原不等式组可化为因为a>-b>0,所以<0, <0.而= <1, = >1,所以< ,所以> ,所以原不等式组无解,故答案为:B.【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a>-b>0,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2、(2分)计算=()A. -8B. 2C. -4D. -14【答案】A【考点】实数的运算【解析】【解答】原式=-5-3=-8.故答案为:A【分析】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再根据实数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
3、(2分)a是非负数的表达式是()A.a>0B.≥0C.a≤0D.a≥0【答案】D【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非负数是指大于或等于0的数,所以a≥0,故答案为:D.【分析】正数和0统称非负数,根据这个定义作出判断即可。
4、(2分)解为的方程组是()A.B.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析】【解答】解:将分别代入A、B、C、D四个选项进行检验,能使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x、y的值即是方程的解.A、B、C均不符合,只有D满足.故答案为:D.【分析】由题意把x=1和y=2代入方程组计算即可判断求解。
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⑵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⑷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A【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公理及推论,平面中直线位置关系【解析】【解答】解:(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1)错误;(2)一条直线无数条垂线,故(2)错误;(3)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3)错误;(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故(4)错误.故正确的有0个.故答案为:A.【分析】(1)当点在直线上时不能作出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2)一条直线由无数个点构成,所以一条直线无数条垂线;(3)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4)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坝美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x﹣3y=4的解的是()A.B.C.D.【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析】【解答】解:A、将x=1,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3=4,右边为4,符合题意;B、将x=2,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2﹣3=﹣1,右边为4,不符合题意;C、将x=﹣1,y=﹣2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6=5,右边为4,不符合题意;D、将x=4,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4+3=7,右边为4,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由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将选项中的x、y的值代入已知的方程检验即可判断求解。
2、(2分)下列各数中:,无理数个数为()A. 2B. 3C. 4D. 5【答案】B【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是无理数,故答案为:B.【分析】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所以无理数有0.101001 … ,−π,共3个。
3、(2分)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A. -2018B.C.D. 2018【答案】A【考点】实数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解:∵-2018<-<<2018,∴最小的数为:-2018,故答案为:A.【分析】数轴左边的数永远比右边的小,由此即可得出答案.4、(2分)一个数若有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则这两个平方根的和为()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不能确定【答案】B【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解:∵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正一负,互为相反数,∴这两个平方根的和为0。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正数平方根的性质,结合题意即可判断。
5、(2分)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3°,则∠CEF的度数是()A. 16°B. 33°C. 49°D. 66°【答案】D【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CD,∠C=33°,∴∠ABC=∠C=33°.∵BC平分∠ABE,∴∠ABE=2∠ABC=66°,∴∠CEF=∠ABE=66°.故答案为:D【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出∠ABC的度数,再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ABE的度数,即可求出∠CEF的度数.6、(2分)如图为张小亮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A. 100分B. 80分C. 60分D. 40分【答案】B【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倒数,立方根及开立方,平均数及其计算【解析】【解答】解:①-1的绝对值是1,故①正确;②2的倒数是,故②错误;③-2的相反数是2,故③正确;④1的立方根是1,故④正确;⑤-1和7的平均数为:(-1+7)÷2=3,故⑤正确;小亮的得分为:4×20=80分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立方根的定义及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对各个小题逐一判断,就可得出小亮答对的题数,再计算出他的得分。
7、(2分)如果方程组的解与方程组的解相同,则a、b的值是()A.B.C.D.【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是的解,故可得:,解得:.故答案为:A.【分析】由题意把x=3和y=4分别代入两个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中,可得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即可求得a、b的值。
8、(2分)若26m>2x>23m,m为正整数,则x的值是()A.4mB.3mC.3D.2m【答案】A【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和不等式的性质,然后根据6m>x>3m,由m为正整数,可知A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可得6m>x>3m,再结合选项可得答案.9、(2分)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它后面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x+1B.x2+1C.+1D.【答案】D【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这个自然数是x2,其后面一个数是x2+1,则其算术平方根是。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这个自然数是x2,从而可得其后的数,据此即可解答。
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负数没有立方根D.一个不为零的数的立方根和这个数同号,0的立方根是0【答案】D【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选项中,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的有1,-1和0,所以错误;B选项中,一个数的立方根不仅是正数或负数,还可能是零,所以错误;C选项中,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所以错误;D选项中,正数的立方根是正的,负的的立方根是负的,0的立方根是零,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D【分析】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1,-1和0的立方根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11、(2分)如图,已知A1B∥A n C,则∠A1+∠A2+…+∠A n等于()A.180°nB.(n+1)·180°C.(n-1)·180°D.(n-2)·180°【答案】C【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A2向右作A2D∥A1B,过点A3向右作A3E∥A1B,……∵A1B∥A n C,∴A3E∥A2D∥…∥A1B∥A n C,∴∠A1+∠A1A2D=180°,∠DA2A3+∠A2A3E=180°,….∴∠A1+∠A1A2A3+…+∠A n-1A n C=(n-1)·180°.故答案为:C.【分析】过点A2向右作A2D∥A1B,过点A3向右作A3E∥A1B,……根据平行的传递性得A3E∥A2D∥…∥A1B∥A n 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1+∠A1A2D=180°,∠DA2A3+∠A2A3E=180°,….将所有式子相加即可得证.12、(2分)在,π,,1.5(。
)1(。
),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A【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无理数有:,故答案为:A.【分析】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二、填空题13、(1分)若m是的算术平方根,则 ________ .【答案】5【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解:,且m是的算术平方根,,则,故答案为:5.【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得=4,由题意m==2,所以m + 3 = 5 。
14、(1分)如图,若∠1=∠D=39°,∠C和∠D互余,则∠B=________【答案】129°【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1=∠D,∴AB∥CD,∴∠B+∠C=180°,∵∠C和∠D互余,∴∠C=90°﹣∠D=90°﹣39°=51°,∴∠B=180°﹣∠C=180°﹣51°=129°,故答案为:129°【分析】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B//CD ,可知∠C的度数,又因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B的值.15、(2分)100的平方根是________52的平方根是________.【答案】±10;±5【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10)2=100,∴100的平方根是±10.故答案为±10.∵52=25,∵(±5)2=25,∴25的平方根是±5,即52的平方根是±5.【分析】平方根是指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作a的平方根。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得100的平方根是10;的平方根是 5.16、(1分)方程2x-y= 1和2x+y=7的公共解是________;【答案】【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联立方程组得:解得:【分析】解联立两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即可求出其公共解。
17、(1分)二元一次方程的非负整数解为________【答案】,,,,【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析】【解答】解:将方程变形为:y=8-2x∴二元一次方程的非负整数解为:当x=0时,y=8;当x=1时,y=8-2=6;当x=2时,y=8-4=4;当x=3时,y=8-6=2;当x=4时,y=8-8=0;一共有5组故答案为:,,,,【分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y,由题意可知x的取值范围为0≤x≤4的整数,即可求出对应的y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18、(1分)判断是否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答案】是【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方程①左边=5+10+(-15)=0=右边;方程②左边=2×5-10+(-15)=-15=右边;方程③左边=5+2×10-(-15)=40=右边;∴是方程组:的解.【分析】将已知x、y、z的值分别代入三个方程计算,就可判断;或求出方程组的解,也可作出判断。
三、解答题19、(15分)某市团委在2015年3月初组织了300个学雷锋小组,现从中随机抽取6个小组在3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并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1)这6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多少件?(2)补全条形统计图;(3)求第2,4和6小组做的好事的件数的总和占这6个小组做好事的总件数的百分数.【答案】(1)13+16+25+22+20+18=114(件),这6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114件(2)解:如图所示:(3)解:×100%≈49.12%,答:第2,4和6小组做的好事的件数的总和占这6个小组做好事的总件数的百分数约为49.12%【考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解析】【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相加可得结果;(2)根据第三组对应的数据即可补全统计图;(3)计算第2、4、6小组做好事的件数的总和除以总件数可得百分比.20、(5分)如图,直线BE、CF相交于O,∠AOB=90°,∠COD=90°,∠EOF=30°,求∠AOD的度数.【答案】解:∵∠EOF=30°∴∠COB=∠EOF=30°∵∠AOB=90°,∠AOB=∠AOC+∠COB∴∠AOC=90°-30°=60°∴∠AOD=∠COD+∠AOC=150°【考点】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COB=∠EOF=30°,根据角的和差得出∠AOC=90°-30°=60°,∠AOD=∠COD+∠AOC=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