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及测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19.93 KB
- 文档页数:6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本单元生字的是:A. 春B. 花C. 燕D. 鸣2. 下列词语中,表示春天景象的是:A. 金秋B. 银装素裹C. 草长莺飞D. 硕果累累3. 本单元中,哪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色?A. 《春天的故事》B. 《夏天的雨》C. 《秋天的童话》D. 《冬天的雪》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春天来了,小鸟在歌唱。
C.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D. 春天来了,河水解冻了。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 小草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C. 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D.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
()2. 本单元的《春天的故事》一文主要描写了夏天的景色。
()3. “草长莺飞二月天”这句话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
()4. 拟人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
()5. 比喻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天到了,______都开了。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______的诗句。
3. 本单元的《春天的故事》一文主要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4. 拟人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赋予______以人的特征。
5. 比喻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将______进行对比。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描述一下春天的特点。
2. 请解释一下拟人手法的含义。
3. 请解释一下比喻手法的含义。
4. 请列举出本单元的两篇课文。
5. 请简要描述一下《春天的故事》一文的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拟人手法写一句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2. 请用比喻手法写一句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3. 请写出本单元的一个生字,并组一个词。
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4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睡眠/棉花霸占/沾光B.苇秆/伟大C.河堤/提防D.天鹅/饿晕E.观潮/嘲笑F.横贯江面/惯G.人声鼎沸/头顶H.风号浪吼/号叫2.读拼音,写词语。
(8分)1)宽阔(kuānkuò)的河川(héchuāng)上一旧(yījiù)铺满了恶烂石(èluǎnshí)。
2)果园里果子橙树(chéngshú)了,我飞奔过去,农民伯伯拿出新鲜(xīnxiān)的葡萄(pútɑo)招待(zhāo dài)我们。
3.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
(8分)XXX相接若隐若现山(shān)地裂齐头并进窃窃私语人声鼎沸(dǐngfèi)无声息响彻云霄1)仿照画“水天相接”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山峰相连、云雾缭绕。
2)写一个与画“齐头并进”结构一样的词语:步伐一致。
3)窃窃私语与画“人声鼎沸”词语的词义相近。
4.在下面句子中,填写含有“观”字的词语。
(4分)1)今晚大家要去观看学校的歌舞演出。
2)钱塘江大潮真是伟大的自然景观。
3)星期天,我们要去观光三峡大坝。
4)要想写好文章,必须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
5.判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
(4分)1)《走月亮》这篇课文的作者是XXX写的。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3)大潮过后,钱塘江面立即出现了平静。
(√)4)那次春游,大家高兴快乐地玩了一整天。
(√)6.按要求完成句子。
(15分)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A.秋天,柿子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果实,犹如火红的珠子串成的项链。
B.雨越下越大,犹如千万只小手指敲打着窗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测试题(带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gu ān ch áo n óng l ì j ù shu ō ku ān ku ò g ǔn d òng( )( )( )( )( ) sh à sh í d ùn sh í zh ú ji àn y óu r ú é lu ǎn sh í( )( )( )( )( ) t áo x ǐ y ú b ō ti án t ǔ zhu āng jia f ēng s ú( )( )( )( )( )p ú tao shu ǐ d ào zh āo d ài ch éng sh ú ti ào yu è( )( )( )( )( )二、多音字组词。
h áo ( ) m ēn ( ) b ó( ) h ào ( ) m èn ( ) b ò( ) b áo ( )三、形近字组词。
潮( )据( )堤( )盼( )顿( ) 朝( )剧( )提( )扮( )炖( ) 犹( )堵( )坑( )跃( )俗( ) 优( )睹( )抗( )沃( )欲( )四、补充词语,按要求归类,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造句。
齐( )并( ) 山( )地( ) 人( )人( ) 号 闷 薄坑坑()()若()若()人()鼎()风()浪()水天()()()天()地()号()吼()()密布半()半()锣()喧()()耳()聋()彻()霄()声()语窃窃()()()()无声悄无()()1.形容声音大的词:2.形容人多、热闹的词:3.形容小声说话的词:4.形容安静的词:造句:五、按要求写词。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基础知识(42分)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10分)zhú jiàn pàn wàng kuān kuò zhuāng jia fēng súpú tao shà shí chéng shú gǔn dòng zhāo dài2.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10分)堤()犹()震()剧()坑()提()优()振()据( ) 炕()3.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8分)风()浪()山()地()()天()地水天()()人()人()若()若()(1)今天是个航海的好天气,海面上______________。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______________。
4. 按要求写句子。
(7分)(1)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仿写排比句)(3分)漫步在公园里,只见灿烂的阳光洒在_____________,洒在_____________,还洒在______________……(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用加点词造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我会查字典。
(4分)“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第六笔笔画的名称是: ________。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锅;③正当,正在。
在“人声鼎沸”一词中选第______种解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42分)1.请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字体工整,结构美观。
(3分)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7分)周末,我和爸爸来到乡村游玩,这里的小路不再kēnɡ kēnɡwā wā( ),而是铺满了é luǎn shí( )。
小路两旁开满了紫色的qiān niú huā( ),zhuānɡ jiɑ( )chénɡ shú( )了,金灿灿的dào zi( )yóu rú( )铺了一地的金子。
3.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并与所给的字组成词。
(6分)【居】根______电______ ______本【分】打_______ _____望______色【辰】______兴地______ 清______【是】______词______水______坝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0分)震耳()()鸦雀(____)(____)()()私语人()人() ()()欲坠悄无()()人声()() 响彻()()(1)看到画线词语,我眼前仿佛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上面的词语中,形容人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形容人声嘈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我还能再写一个形容人多的词语: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4分)(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2)浪潮发出巨大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看拼音,写字词。
(8分)1.秋天, zhuāng jia( ) chéng shú( )了,金色的 dào tián(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yóu rú( )一张金色的地毯。
2. kēng kēng wā wā( )的小路经过xiū bǔ( ),变得平整而 kuān kuò( ),路的两边还铺了彩色的é luǎn shí( )。
jù ( ) 歌( ) táo ( )气 葡( )dī 高( )岸 依( ) zhèn ( )惊 ( )定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填序号)(8分)①低声( )语 ②若( )若现 ③鸦( )无声 ④响( )云霄⑤( )无声息 ⑥半( )半昧 ⑦窃窃( )语 ⑧摇摇欲( )1.形容声音很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有: 。
2.月亮被云遮得 ,天空中的星星也 ,好像在眨眼睛。
3.读词语④,我仿佛看到:三、选择题。
(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鼎.盛(dǐn) 芦苇.(wěi) B. 麦穗.(suì) 鸟巢.(cháo)C.恢.复(huī) 镀.亮(duó)D.薄.雾(báo) 屹.立(yì)2.对“庐山瀑布的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中“观”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B.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看C.看;景象或样子D.景象或样子;看3. 依次填在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 。
(2)小草看起来很 ,但它生命力顽强,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A. 柔软柔弱柔和B. 柔弱柔软柔和C.柔和柔软柔弱D. 柔和柔弱柔软四、句子练习。
(6分)1.春天来了,竹林里的小竹笋们像一座座嫩黄的宝塔,可爱极了。
(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2分)2.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续写两句)(2分)3.用“霎时”“一会儿工夫”这两个词语来描绘一下烟花绽放的画面。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A. 桃B. 杏C. 梨D. 橙2. 下列哪个词是本单元要求理解的词语?A. 温暖B. 寒冷C. 炎热D. 凉爽3. 下列哪个句子是本单元要求背诵的?A.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B. 夏天来了,知了叫了。
C.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
D. 冬天来了,雪花飘了。
4. 下列哪个故事是本单元学过的?A. 《乌鸦喝水》B. 《狐狸和葡萄》C. 《小马过河》D. 《猴子捞月》5. 下列哪个成语是本单元要求掌握的?A. 一丝不苟B. 三心二意C. 五颜六色D. 七上八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本单元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
()2. 本单元的词语都是描写天气的。
()3.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
()4. 本单元的成语都是用来形容人的。
()5. 本单元的语法知识主要是句子的构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______》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做事情要动脑筋。
2. “______”这个成语是形容人很勤奋,做事情很认真。
3. 春天来了,______,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4.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句子的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有______和______。
5. “______”这个词语是形容天气很热。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本单元我们学过的《乌鸦喝水》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下“一丝不苟”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列举出本单元我们学过的三种描写天气的词语。
4. 请简要介绍一下句子的基本成分。
5. 请解释一下“炎热”这个词语的意思。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成一个句子。
2.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成语造一个句子。
3.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描述一下春天的天气。
4.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语法知识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构成:“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基础知识(35分)1. 看拼音,写词语。
(10分)zhú jiàn()pú tao() shūshì() jiāng yìng()yán jiū()xuè yè() bēi cǎn()wéi kàng()jìng pèi()shèn zhòng()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薄雾(bó báo)大堤(dītí)闷雷(mēn mèn)风号浪吼(háo hào)逐渐(zú zhú)兴奋(xīng xìng)3. 比一比,再组词。
(8分)潮()堤()震()堵()朝()提()振()赌()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1分)()()鼎沸齐头()()出乎()()腾云()()()号()吼()()欲聋。
钱塘江大潮来了,声音(),像()一样飞奔而来。
这件事情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
二、句子练习(20分)1. 按要求写句子。
(12分)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仿写句子,用上“犹如”)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照样子,写句子)那月光如同,好像。
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把”字句)2.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8分)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三、阅读理解(25分)(一)课内阅读。
(13分)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语文园地一及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01词句段运用第一行是描写声音响亮的词语,第二行是描写声音细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
1.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2.锣鼓喧天: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天空。
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3.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4.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5.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6.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7.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8.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02词句段运用示例:外面电闪雷鸣,狂风卷积着乌云压了下来,一会儿工夫,大雨下起来了,霎时天昏地暗。
小狗听到响声,顿时站起来,警惕地望着门口,过了一会儿,它才安静下来。
03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古诗简介《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理解词语①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②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③但闻:只听到。
但:只。
闻:听见。
④返景(yǐng):夕阳返照的光。
“景”古时同“影”。
⑤复:又⑥照:照耀(着)。
诗歌大意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必记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眠(mián)昧(mèi)坠(zhuì)霎(shà)(2)难写的字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一、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cháo shī pàn wàng zhú jiàntiào yuè xí sú qiān shǒu shān bēng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怀()昧()占()坏()味()古()沸()堤()庄()佛()提()压()三、照样子,写词语。
1.一年一度(“一~一~”式词语)2.若隐若现(“若~若~”式词语)3.摇摇欲坠(AABC式词语)四、先补全词语,再根据句意选填词语。
风()浪()()崩()裂漫()卷()无处()()()()欲聋窃窃()()悄无()()鸦雀()()低()细()1.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2.浪潮的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余波还在()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4.他俩在一块(),不知说些什么。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把”字句)2.浪潮越来越近,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改为比喻句)3.江水已经涨了大概两丈多高了。
(修改病句)4.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形成一堵。
2.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3.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七、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的顺序来写的。
A.从近到远B.从远到近C.从上到下D.从下到上2.这段话从和两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们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用“”画出选段中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屹.(yì)立昂.(áng)首鼎沸
..(dǐng fèi) 霎.(shà)时大堤.(dī)
麦穗.(suì) 归巢.(cháo) 田埂.(gěng)霸占
..(bà zhàn) 坠.(zhuì)落
二、易写错的字
潮.水翻滚.顿.时逐渐
..石
..犹.如地震.霎.时牵.手鹅卵
..崩塌
坑洼
..稻.子
..葡萄
..庄稼
三、形近字
堤—提犹—优震—振淘—掏俗—浴葡—萄稻—蹈四、近义词
屹立—耸立顿时—霎时恢复—复原喜欢—喜爱运载—运输
静寂—沉寂仿佛—犹如
五、反义词
平静—喧闹宽阔—狭窄明亮—黑暗美丽—丑陋模糊—清晰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六、重点词语
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坑坑洼洼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
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七、词语搭配
【形容词】
(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
(隆隆的)响声(水天相接的)地方(洒满月光的)小路(细细的)溪水(坑坑洼洼的)地方(月光闪闪的)溪岸
(月影团团的)果园(闪闪烁烁的)星星(星群密布的)蓝天【量词】
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千万(匹)战马一(块)银毯一(塘)新谷一(穗)剪秋罗一(道)后门一(片)菜园
八、常考句型
【比喻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夸张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反问句】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拟人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排比句】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九、课文重点梳理
1.《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走月亮》通过描述“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感受月光下
的美丽景物的情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喜悦、幸福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走月亮”就是追逐更美好的未来和幸福生活的过程。
3.《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鸟儿、斜阳、芦苇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
幅秋天傍晚倦鸟归巢、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花牛歌》描绘了花牛、剪
秋罗、白云、草地、太阳、青峰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玩耍、休息的悠闲画面。
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
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十、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十一、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
1.《观潮》第3—4自然段。
2.《走月亮》第4自然段。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霎.时(shà chà)霸占.(zàn zhàn)麦穗.(huì suì)
归巢.(cáo cháo)昂.首(áng yáng)鹅卵.石(luǎn nuǎn)屹.立(yì qì)风俗.(sú shú)芦苇.(wéi wěi)
2.看拼音,写词语。
pú tao zhú jiàn zhuāng jia dì zhèn yóu rú()()()()() tiào yuè qiān shǒu yú bō kuān kuò dùn shí()()()()()3.形近字组词。
堤()优()震()浴()提()犹()振()俗()4.照样子,写四字词语。
滴溜溜(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坑坑洼洼(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若隐若现(ABA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摇摇欲坠(AAB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人声鼎沸(形容热闹场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低声细语(形容安静场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连一连。
蒙蒙的点苍山一塘剪秋罗
隆隆的薄雾一堵银毯
细细的响声一穗新谷
高高的溪水一块水墙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仿写一个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
..,却什么也不讲,..,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
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
(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观潮》第4自然段按____________的顺序,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
使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走月亮》先写月明之夜,阿妈带“我”走月亮时的情景,再写“我”和阿妈在________走月亮,接着写“我”和阿妈在________走月亮,最后写走月亮带给“我”无限快乐,抒发了“我”对________这件事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1.shàzhàn suìcháoáng luǎn yìsúwěi
2.葡萄逐渐庄稼地震犹如跳跃牵手余波宽阔顿时
3.河堤提示优秀犹如地震振动沐浴风俗
4.示例:金灿灿绿油油密密麻麻闪闪烁烁人山人海半明半昧
闪闪发光默默无闻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5.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细细的溪水高高的点苍山一塘新谷一堵水墙一穗剪秋罗一块银毯
6.(1)月亮牵着星星。
(2)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3)示例:雷声越来越大,就像战场上的战鼓雷动。
(4)示例:放学路上,小草对我点头,花儿对我微笑。
(5)示例: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像一条狗在摆头摇尾。
7.(1)由远及近形状声音比喻夸张白线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2)溪边田埂上走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