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型石油公司及部分国家炼化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98.01 KB
- 文档页数:5
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提升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盈利能力◎ 左世海【摘要】@@ 炼化一体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升炼化企业吨资源创效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炼化业务作为中国石油核心主营业务之一,是集团公司增加价值、增长利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在推进集团公司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进程中,炼化业务必须将大力发展炼化一体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重要抓手.【期刊名称】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8)001【总页数】5炼化一体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升炼化企业吨资源创效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
炼化业务作为中国石油核心主营业务之一,是集团公司增加价值、增长利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在推进集团公司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进程中,炼化业务必须将大力发展炼化一体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重要抓手。
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化工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油价高企带来的成本上升的压力、资源难以优化带来的利用效率低下、环保和节能减排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炼化一体化因其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产品项目的共同设计、公用辅助的统一供给以及物流运输、环境节能、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集成、集约优势,成为许多国际石油石化公司提升炼化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炼化业务作为中国石油增加价值、增长利润的中心环节和集团公司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在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中,其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地位不容忽视。
深入研究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对于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加快炼化业务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序高效发展炼油化工业务,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炼化一体化及其发展历程和比较优势1. 正确理解和把握炼化一体化所谓炼化一体化,就是建立炼油与化工企业的联合,其核心是实现工厂流程和总体布局的整体化和最优化。
石油企业目前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石油是全球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石油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对石油企业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趋势、经济形势、技术发展以及环境挑战等方面。
2. 市场趋势石油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状况、政治形势和能源政策等。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对石油的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一些国家开始转向替代能源,这对石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 经济形势石油企业的盈利状况与全球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油价波动较大,对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一些国家的政府对石油企业加税或收取额外的资源使用费,也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4. 技术发展在技术方面,石油企业一直在不断推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油气勘探、开采和生产的效率。
目前,水平钻井、压裂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地震勘探等成为石油企业的主要技术手段。
此外,一些石油企业还在积极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技术。
5. 环境挑战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和民众对石油企业的环境责任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石油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探索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6. 总结石油企业面临着市场趋势、经济形势、技术发展和环境挑战等多重压力。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石油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大环保投入,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只有这样,石油企业才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炼化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全文信息来源:石化缘科技咨询作者:雷兵,夏峰|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一、国内外炼化产业发展现状1、炼油产能严重过剩,民营炼厂扩张速度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石油消费量稳步提升,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于2015年发布的《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量在2027年左右将增长至6.7亿t左右,其中2017年至2027年间年均增长率约为1.31%,且未来这十年间的消费量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目前我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经从2010年的5.8亿t增加至2018年的8.15亿t,平均开工率也增长到70% 以上。
在国家原油“两权”对民营炼油企业逐步开放的政策下,国内相继投产了盛宏石化、舟山石化等数个2 000Mt 级以上的炼厂,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约1.5亿t/a。
国内炼油产能具有较强的集团与区域性分布,其中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地区是我国原油加工的集中分布地。
从炼油行业地域布局分析,山东、辽宁、广东是我国炼油能力最大的三个省份,加工总量达到了3.52t/a,占全国总量的45.6%。
2、成品油需求减缓,替代性燃料发展迅猛当前,中国交通燃料替代正在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电力、甲醇、生物质燃料以及煤制油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随着国家发展新能源政策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替代性燃料的经济性优势不断显现,且其技术与市场发展迅速,使传统成品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目前新能源消费量已从2000年的不足1%上升至2018年的6%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将继续上升至10% 以上,传统炼油行业与各类新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
3、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进入21纪以来,炼化一体化技术不断向各个细分产品领域发展,化工行业特别是各类化纤、化工、纺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化工原料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且随着我国国六燃油标准的实施,轻烃中的部分芳烃、烯烃和某些轻石脑油馏份,其作为化工原料可用来生产一些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和化工产品,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当作燃料。
国内外石油炼制工业现状比较石油炼制工业是指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经过加工、分离、提纯等过程,转化为各种燃料油、润滑油、化工原料等产品的工业。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炼制工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互相竞争的一个发达的途径。
国外石油炼制工业现状1. 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出口国,其石油炼制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美国共有140个炼油厂,总共炼制了约1700万桶/日的原油。
其中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拥有炼油产能最大。
2. 欧洲欧洲的石油炼制工业是全球主要的石油产品生产中心之一。
欧洲石油精炼企业普遍实行联合生产,炼油装置的生产规模较大和技术水平较高。
欧洲主要的石油公司有英荷壳牌、英国石油、道达尔、意大利埃尼、挪威壳牌和德国BP。
3. 亚洲亚洲的石油炼制工业正在蓬勃发展。
炼油设备多以小型为主,工艺水平尚待提高,在韩国和日本等地区,石油炼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中国的石油炼制工业已经进入高发展期,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地区都有石油炼制生产基地。
国内石油炼制工业现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炼制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炼油能力年复一年地提高。
但是,中国的石油炼制工业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设备老化、环保压力大等挑战。
1. 炼油装置截至2018年,中国石油炼油装置数量达到了238座,年处理能力超过8.5亿吨。
其中,大型炼油企业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细分类型涉及重油加工型、设备设施型、轻油加工型等多种类型。
2. 石化产品中国石化产品种类逐渐丰富,除了已有的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等基本产品外,还生产出了石蜡、化学品、石墨等上百种中间产品。
特别是由于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一些新型的、功能化的油品如高速柴油、环保柴油、稠化剂等,产量越来越大。
3. 技术创新中国石油炼制工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中,中国石油炼制行业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如环保炼油、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等研究和应用,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石油与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石油与化工行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石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之一,对各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和替代能源的出现,石油与化工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石油与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费量依然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世界各国几乎都依赖于石油作为主要能源之一,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民生需求都离不开它。
石油市场的供需格局一直在不断调整,尤其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对油价的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化工行业也成为了石油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从塑料制品到化肥、涂料、医药品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工产品。
然而,石油与化工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石油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此外,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也使得石油的供给不断面临压力。
另外,随着替代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石油与化工行业也面临着替代品的威胁。
这些挑战都迫使石油与化工行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石油与化工行业的未来趋势被认为是向着可持续、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石油与化工企业将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炼油过程中的脱硫脱硝等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突破和完善,以减少环境破坏。
此外,在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将推进可降解塑料、再生资源的利用等低碳技术的应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石油与化工行业也将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
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石油企业将加大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页岩气、煤层气等成为了石油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提升石油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化工行业也将注重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增加利润空间。
石油炼化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石油炼化是将原油转化为可用于工业和民用的石油产品的过程。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炼化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概述当前石油炼化市场的发展现状。
1. 全球石油炼化产能增长近年来,全球石油炼化产能持续增加。
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
此外,石油消费量的增加也是推动产能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石油产品需求结构变化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石油产品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汽油、柴油和煤油仍然是主要需求产品,但对于高附加值产品如润滑油、化学品和石化原料的需求也在增长。
这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升级以及消费者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
3. 炼油技术创新促进市场发展炼油技术的创新对石油炼化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新型催化剂和流程技术的应用,使得炼油厂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炼油厂还在积极寻求替代能源,以减少对原油的依赖。
4. 新兴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石油炼化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迅猛增长。
然而,这些国家在炼油技术和设备上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技术转化能力相对较低。
因此,新兴市场国家需要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以提高石油炼化产能的竞争力。
5. 石油炼化市场的环境影响石油炼化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点。
虽然炼油技术的创新使得炼油厂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但石油炼化过程仍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因此,减少石油产品的使用和开发替代能源是降低石油炼化市场环境影响的关键措施。
结论石油炼化市场正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全球石油炼化产能不断增长,但石油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环境问题对市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炼油技术的创新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炼化行业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炼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0 引言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低碳化、绿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强化油气核心优势的同时,纷纷布局新能源和替代能源业务。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炼化产品市场消费增长渐缓,消费结构升级,市场竞争主体更加多元化,炼油加工能力过剩与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的矛盾更加凸显,高端化工产品市场被国外产品占据,中低端产品市场又面临中东等低成本产品竞争的巨大压力,行业竞争加剧。
1 石油应用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全球石油需求总量仍在增长,但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下降。
OPEC预测未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BP预测2035年世界石油消费占能源结构的比重由2017年的33.28%下降到28.50%[1]。
世界范围内,炼油能力增速放缓,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态势将长期存在,预计2020年,国内原油产量2亿吨,炼油能力8.9亿吨/年,开工率70.0%[2];预计2030年左右成品油消费将达到峰值,消费总量约3.8亿吨。
全球炼油行业集中度上升并向深加工发展,与过去汽油和柴油的需求支撑了炼油业产能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不同,未来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石化产品,化工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预计2030年全球化工品市场产值总量将达到7万亿美元,较2018年提高近50%。
2035年,全球乙烯需求将超过2.5亿吨,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向亚洲转移[1]。
全球炼化产业布局向园区化、基地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大型化、一体化、清洁化、高端化成为全球炼化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国外方面,已经形成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日本东京湾、新加坡裕廊岛、沙特朱拜勒和延布石化工业园等一批世界级炼化基地;国内方面,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上海漕泾、广东惠州和福建漳州古雷等七大基地,全部投射沿海重点开发地持续发展。
推广。
由于高硫石油焦在产品销售方面的限制,灵活焦化技术在劣质渣油的加工上相比延迟焦化技术有一定的优势。
石油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石油行业经历了巨大变革和挑战。
从供需格局的调整到能源转型的加速,石油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机遇。
本文将以业内资深精英人士的水平,对石油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一、石油行业现状分析1. 供需格局的调整过去几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格局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新能源的崛起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加,导致石油需求增长放缓。
同时,美国页岩油革命的兴起使得全球石油供应增加。
供需失衡导致油价大幅下跌,石油行业陷入了困境。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面对市场变局,石油行业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在勘探和开采领域,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水平井、压裂等被广泛应用,提高了资源开采效率。
同时,数字化和大数据的进一步应用也加速了行业的升级。
石油公司将投资重点放在技术研发和新能源领域,以应对市场变化。
3. 地缘政治与市场风险石油行业一直受制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市场风险。
一些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会影响石油供应,导致油价波动。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使得投资者对石油行业的谨慎态度增加,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展望1. 能源转型加速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能源转型已经成为石油行业的必然趋势。
未来五至十年,可再生能源将迅速发展,取代传统能源的地位。
石油公司需要加快转型步伐,积极参与到可再生能源领域,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 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深刻改变石油行业的发展模式。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石油公司能够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提高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的提升,将使得石油行业更加灵活、智能化。
3. 新兴市场的崛起未来五至十年,新兴市场将成为石油行业的新增长点。
亚洲地区的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石油公司需要加强对新兴市场的了解和开拓,以便在竞争中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