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988.71 KB
- 文档页数:19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九)植物的激素调节(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往往受到抑制C.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纵向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D.失重状态下植物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故不表现出根的向地性2.将栽有刚发芽的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3.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幼根向左弯曲生长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幼根向左弯曲生长C.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幼根向右弯曲生长D.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幼根向右弯曲生长4.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5.西瓜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西瓜的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西瓜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西瓜生长发育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西瓜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促进细胞分裂和瓜熟蒂落6.(2013·德州模拟)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B.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ABA诱导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D.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拮抗作用7.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B.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C.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经主动运输吸收获得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8.(2013·哈尔滨模拟)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子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分化(Ⅰ~Ⅵ)及灌浆(Ⅶ~Ⅷ)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
高一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答案】A【解析】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只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故B错;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C错;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茎伸长生长,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并熟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
2.植物激素是指A.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B.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细胞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D.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答案】B【解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3.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
请分析图中a到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A.a<b、c=d、e=f B.a<b、c=d、e<fC.a<b、c<d、e=f D.a>b、c=d、e<f【答案】A【解析】a和b因为尖端没有云母片在尖端可以进行横向运输,通过主动运输a小于b侧生长素,c和d在尖端因为有云母片阻碍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c和d生长素含量相同,而e和f没有尖端不会产生横向运输,故e和f相同,故A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4.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据下列事实回答问题(10分):I.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侧分布不均造成胚芽鞘的向光性。
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在A、B、C、D四个实验中,【】和【】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和【】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
专题09 植物的激素调节【2021年】1.(2021·湖南高考真题)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
SL合成受阻或SL 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
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l)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
A.SL不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B.maxl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C.max2对SL不敏感,但根能产生SLD.推测max2_S+maxl_R表现顶端优势缺失答案:BCD解:根据题干信息“SL合成受阻或者SL不敏感(相当于激素的受体不正常)顶端优势消失”,可知,SL能够使植株出现顶端优势现象;图①中max1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可以产生Sl)的根结合,恢复了顶端优势,说明max1不能合成SL,②中max2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的根结合,没有恢复顶端优势,说明max2对SL不敏感。
根据野生型W和③、④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W可以产生SL,且W和③、④地上部分都表现出了顶端优势,说明SL可以在产生部位(地上部位)发挥调节作用,A错误;根据分析,max1没有表现出顶端优势,但当其地上部分和W植株的根进行嫁接后(①),就表现出了顶端优势,说明其自身不能产生SL,由于野生型可产生的SL从根运输至地上部分,所以max1接受了SL,表现出顶端优势,因此对SL敏感,B正确;根据分析,②中max2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的根结合,没有恢复顶端优势,说明max2对SL不敏感,又从⑤中(max1不能产生SL,但当其与max2结合后,表现除了顶端优势)可以看出,max2的根产生了SL,运输至地上部分,使地上部分表现出顶端优势,C正确;当max2的地上部分和max1的根结合后由于max2对SL不敏感,因此不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即表现为顶端优势缺失,D正确。
2019-2019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名词: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近年部分高考真题选录-—-----—-——植物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1。
(2011山东卷)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
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
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激素作用。
A选项是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是幼嫩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B选项是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果;C选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中的顶端优势原理;D选项是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是人体内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所以B选项与激素作用无关。
2。
(2010年高考·重庆卷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3。
(2010浙江卷)6.将无要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素,但是植物幼苗叶片本身可以产生生长素,而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在根尖,所以细胞分裂素不能产生,所以植物能够在一段时间后长出少量的根而没有出芽,所以我觉得答案为B。
4。
(2010年高考·江苏卷2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10 mol/L的生长索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A.浓度高于6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5.(2009福建理综5)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
以下是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名词: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第四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2、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刺激尖端,引起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向光侧生长素减少,背光侧生长素增多,导致两侧生长速度不同,进而向光弯曲生长。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4、生长素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些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生长素在植物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6、运输方式有极性运输、横向运输、非极性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离心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
上图中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a为单侧光下引起的横向运输。
(3)非极性运输: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运输。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理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一般情况下,即在较低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较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3、敏感程度:不同细胞:幼嫩细胞>衰老细胞;不同器官:根>芽>茎;不同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顶芽 > 侧芽4、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①顶端优势现象和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②顶端优势现象是由于侧芽生长素多,生长受到抑制,而顶芽生长素少,促进生长。
解除方法:去掉顶芽5、生长素类似物:由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三、其他植物激素1、其他植物激素的比较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专题12 植物的激素调节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最低,仅加入IAA组比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升高,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仅加入IAA组,说明蔗糖对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有促进作用。
【详解】A、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B、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故选C。
2.(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9)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答案】A【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解密19 植物的激素调节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及作用的拓展实验1.(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B.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C.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答案】B【分析】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2、生长素生理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详解】玻璃片和云母片均不透水,因此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变,A错误;由甲和乙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比较小。
由丙和丁可知,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B正确;由丙和丁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产生的生长素大部分留在向光侧,小部分运输到背光侧,C错误;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B。
2.(2020·河南鹤壁市·鹤壁高中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A.只有一项叙述正确B.只有两项叙述正确C.只有三项叙述正确D.不只三项叙述正确【答案】A【解析】琼脂块为非生命物质,不能提供A TP,因此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①正确;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决定于遗传物质,与重力无关,横向运输与外界单侧光照有关,②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有可能相同,③错误;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④错误;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⑤错误;根的向地生长(近地侧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生长(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⑥错误。
植物的激素调节21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小题狂练○1.[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提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答案:A解析: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A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拜尔将切去的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结果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正确;温特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放置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2.[2019·遵义月考]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C.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答案:C解析:甲中胚芽鞘尖端被遮住,不能接受单侧光照射,因此生长素均匀分布,直立生长;乙中尖端能接受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因此乙向光(右)弯曲生长;丙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且云母片竖直插入尖端,导致两侧生长素浓度均匀,因此丙直立生长;丁中由于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面,所以丁不能生长、也不弯曲;戊中云母片在右侧插入尖端,导致尖端以下左边生长素浓度高,右边没有生长素,所以戊向右弯曲生长。
3.[2019·河北张家口质检]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季时,①→②过程增强,有利于促进植物发芽B.夏季时,①→③→④过程增强,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C.秋末时,①→③→⑤过程合成的胡萝卜素增多,植物叶片颜色会发生变化D.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答案:D解析:春季时,①→②过程增强,赤霉素含量增加,有利于促进植物发芽,A正确;夏季时,①→③→④过程增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促进细胞分裂,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B正确;秋末①→③→⑤过程合成的胡萝卜素增多,会使植物叶片逐渐呈现黄色,C正确;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会减少,D错误。
4.[2019·安徽屯溪模拟]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及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从收集的植物侧芽中可大量提取生长素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至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答案:B解析:人们在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中,发现了生长素,A正确;侧芽可以产生少量的生长素,B错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至侧芽的过程属于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浓度过高,可以通过促进乙烯合成而抑制植物生长,D正确。
5.[2019·成都模拟]某兴趣小组将某生长状态相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B.D和E实验说明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和细胞分裂素作用的原理相同C.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要进行A、B、C三个实验D.此实验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A正确;D实验中生长素运输抑制剂阻止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处理部位下面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不再受抑制,E实验中细胞分裂素促进处理部位侧芽细胞的分裂、分化,二者原理不同,B错误;A、B、C三个实验相互对照,证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维持了顶端优势,C正确;实验表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D正确。
6.[2019·江西抚州临川二中模拟]甲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B.图乙中a、b两点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 mol/LC.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D.丙图中如果在右侧给予光照,则A段产生生长素先向B段极性运输,再横向运输至背光侧答案:A解析:甲图曲线表示在低浓度时生长素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乙图中,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近地侧a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b,因根对生长素较敏感,a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b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根的生长,根表现出向地性,即甲、乙图示都体现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A正确;图乙中a点浓度抑制根的生长,说明其浓度大于10-8mol/L,b点浓度促进生长,说明其浓度小于10-8 mol/L,B错误;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说明这两种浓度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在这两种浓度之间,有可能小于这两种浓度,也有可能大于这两种浓度,C错误;丙图中如果在右侧给予光照,则A段产生的生长素在向B段极性运输的同时也会横向运输至背光侧,D错误。
7.[2019·西安模拟]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而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而b′组尖端不能C.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答案:C解析:胚芽鞘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c组尖端和d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A错误;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也能合成生长素,B错误;由于d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切取等长的一段,接入b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是倒置的,而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C正确;c组尖端的生长素和d组尖端的生长素都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错误。
8.[2019·安阳质检]将植物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向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如果没有单侧光的影响茎也背地生长C.如果没有单侧光的影响,则茎向上弯曲的角度更大D.如果将单侧光以同样的方向照射根部,则根向下弯曲的角度更大答案:B解析:将植物幼苗横放,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根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没有单侧光的影响,重力作用会影响茎两侧生长素的分布,导致近地一侧生长素含量更多,促进作用更强、结果会导致茎背地生长,B正确;单侧光和地心引力都导致近地一侧生长素含量更多,没有单侧光的影响,近地一侧生长素含量较有单侧光少,则茎向上弯曲的角度更小,C错误;单侧光以同样的方向照射根部,导致近地一侧生长素含量更多,抑制作用更强,远地一侧生长素含量更少,促进作用可能更小,根向下弯曲的角度更小,D错误。
9.[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质检]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种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C.若P点为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根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D.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答案:B解析:分析曲线可知,生长素浓度低于M时促进生长,高于M时抑制生长,因此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曲线上存在两点对应的横坐标不同但纵坐标可能相同,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B错误;根对生长素比茎敏感,若P点为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根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C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低,而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所以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D 正确。
10.[2019·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联考]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绘制出如下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①B.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②C.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②D.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①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背光侧细胞体积增大,而数目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能促进细胞伸长;根据图中可以看出,燕麦胚芽鞘部位①变化不大,部位②背光侧细胞比向光侧细胞大,发生向光弯曲,说明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作用于尖端下部,促进题图中部位②的弯曲生长。
11.[2019·河南八市联考]右图为某学者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根的作用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B.生长素浓度高于m1后,生长素会抑制根的生长C.生长素浓度为m2时,根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和生长D.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根和芽的作用结果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曲线可知,在曲线最高点的两侧存在两个不同的点,两点对应的纵坐标相同但横坐标不同,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A正确;生长素浓度高于m1而低于m2时,生长素仍会促进根的生长,但促进作用随生长素浓度升高而减弱,B错误;生长素浓度为m2时,根细胞能进行分裂和生长,但生长素对其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 错误;根比芽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根和芽的作用结果不同,D错误。